2023中元祭祀有什么讲究
2023中元祭祀有什么讲究
祭祀讲究的事项特别多。中元节祭祀祖先是本土文化的产物,但是包含的节日习俗比较复杂,因为中国地大物博,民族众多,在焚烧纸钱和祭祀食物这两种基本的传统习俗之外,各地也有一些不一样的习俗。比如福建地区会在各个水域流放水灯,祭奠亡魂、云南腾越人在祭祖后焚包,又用一黄瓜雕刻成黄瓜船,与包一同焚烧,在东亚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因为有华人的足迹,他们也会有中元节一说,他们除了祭祖庆祝丰收,还会开展一些关于中元节的表演活动,与中国的习俗大同小异。中国人都很重视这个节日。
中元节又叫什么节
中元节,也叫七月半、鬼节、盂兰盆节、斋孤、施孤、亡人节
农历七月十五日(有些地方是七月十四日),道教称为中元节,佛教称为盂兰节,民间旧称鬼
节,七月半。相传那一天,地狱大门打开,阴间的鬼会放禁出来。有主的回家去;没主的就到处游荡,徘徊于任何人迹可到的地方东西吃。所以人们纷纷在七月里以诵经作法等事举行“普度”以普遍超度孤魂,恐防它们为祸人间,又或祈求鬼帮助治病和保佑家宅平安。因此南方地区在这一天有普度的习俗。
中元节的习俗
烧纸
中元节的时候,民间俗信行为中,最为突出的是烧纸。据传说,阳间的纸就是阴间的钱,人们烧纸就是给亡故的先辈亲人送钱。通常上坟烧纸时要留下几张,到十字路口焚烧,目的是给尤家可归的野鬼一些施舍,它们就不会再去抢劫送给其祖先的钱了。
祭祀土地
七月半,民间还盛行祭祀土地和庄稼。将供品撒进田地。烧纸以后,再用剪成碎条的五纸,缠绕在农作物的穗子上。传说可以避免冰雹袭击,获得大秋丰收。一些地方同时还要到后土庙进行祭祀。定襄县民俗将麻、谷悬挂门首。
祈丰收
七月半施祭与祈望丰收又常联系在一起。施孤之夜,家家户户要在自己家门口焚香祷的祝稻谷丰收,并把香枝插于地上,这叫做“布田”(插秧),插得越多越好,用这种方式象征着丰收。
中元节一般吃什么食物
常见的有吃鸭子的习俗,因为“鸭”就是“压”,取其谐音,据说能够压住鬼。而广东的东莞习惯吃濑粉,做法也是多种多样。浙江一带会吃“饺饼”,一种类似于春卷的食物。至于山东地区,流行吃吃粗茶淡饭,他们把中元节成为“掐嘴节”,因此不能吃很丰盛的食品。
祭祖应注意的事项
中元节前后几天可以烧纸 扫墓时穿黑衣服庄重肃穆,可以表达对先人的哀思,扫墓时反而不宜穿大红大绿的衣服,这种衣服与扫墓的气氛不协调,还是穿素衣服比较适宜。孕妇、病人、7岁以下的小孩最好不要去扫墓。扫墓回来之后,大部分人都感到有些疲劳,这时,应该洗个澡,换一换衣服。按古代习俗,在进家门之前要跨火盆,古人认为这样可以驱除阴气。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