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山风俗文化
京⼭风俗⽂化
京⼭县依⼭怀⽔,民风淳厚,⼈民有勤劳、善良的美德。
  由于⼭川阻隔,交通不便,⼈们普遍重农轻商。乡⼟观念甚浓,有“⼀⽣不出门,是个⼤福⼈”的俗语。清末⾄民国时期,在乡风民俗中,有不少陈规陋习。诸如⾐⾷住⽤、婚丧喜庆、节⽇时令的礼仪⽐较繁琐,有些还带有浓厚的迷信⾊彩。
  建国后,随着政治经济的变⾰,民风民俗嬗变。50年代初,⼤⼒贯彻《⼟地改⾰法》、《婚姻法》,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社会主义,破除封建迷信思想,加上普及科学⽂化知识,⽣产⽣活习俗逐渐更新。婚姻⾃由,喜事新办,助⼈为乐,尊⽼蔚成风尚。1978年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各种信息在城乡⼴为传播,“重农轻商”的观念逐渐改变,⽣产⽅式、饮⾷起居、⼈际交往也⽇趋⽂明。但由于受各种不良社会思潮的侵蚀,某些陈规陋习,在不少地⽅⼜复活起来。
  服饰
⾐着
京⼭县城乡⼈民的⾐着因时代⽽变化。清末,⼀般⼈多穿⾃纺⾃织或者⾃染(多⽤乌桕树叶、锅底灰、沤泥巴)的⼟(粗)布,多⽩、⿊、灰⾊。富有者多着“洋”(细)布及绸缎、⽑⽪等⾐料。
中元节前后几天可以烧纸  民国时期,多数⼈沿袭清末服装,少数上层⼈⼠开始穿西装,公务⼈员改穿中⼭服,学⽣穿学⽣服。
  建国后,⾐着改进。50年代初,除⽼⼈仍着⼤襟长(短)衫外,中青年男⼦多穿中⼭服、解放服、青年服。
  帽⼦
建国前,冬季城镇男⼦多戴礼帽、⽠⽪帽、风帽,⽼年妇⼥裹包头,有的戴“两块⽡”的绒帽或平顶绒帽。农村男⼦多戴螺旋帽(“狗钻洞”),⽼年妇⼥裹包头,中青年妇⼥罩头⼱。夏季多戴草帽。⾬季戴⽃笠。
  建国后,城乡⼈民多戴解放帽、鸭嘴帽。夏季戴草帽、太阳帽、航空帽,冬季戴棉军帽、防风帽。80年代初礼帽⼜有出现。
  鞋袜
建国前,城乡居民多穿⾃作的“千层”布底布鞋,穿布袜或线袜。
  建国后,春秋鞋袜有:布底布鞋、塑料底布鞋、⼒⼠鞋、解放鞋、旅游鞋、运动鞋和⽪鞋。
  发型
清末,男⼦脑后留发辫,⼥⼦未婚者梳辫,婚后将长发绾髻于脑后。民国初期,男⼦剪辫或剃光头。农村青年开始留平头。城镇青年蓄分头(即西装头),中⽼年多理平头。⼉童多蓄“顶达”、⼥孩梳“⽺⾓辫”。未婚⼥⼦前额蓄“刘海头”,留长辫的有单辫双辫之分。⼥学⽣剪短发,以齐⽿为度。婚后的妇⼥多绾髻,有剪短发的,也有烫发的。
  建国后,男青年留平头、蓄分头,未婚⼥青年蓄长辫,婚后剪短发者增多。⾄70年代后期,有些妇⼥开始烫发。80年代,妇⼥烫发居多,⽼年妇⼥挽髻很少。男⼦蓄分头、留平头基本普及。少数青年蓄长发、蓄⼤鬓⾓、留⼩胡⼦。农村⽼汉有的仍剃光头。
  ⾸饰
建国前,在富有者中流⾏的有⾦、银、⽟质⾸饰,多为妇⼥、⼉童饰戴,也有男⼦戴戒指的。有的⼈家⼉童过“周岁”,即戴项圈(亦称项箍、狗圈),挂“百家锁”。妇⼥多穿⽿戴环,也有的⼈家给独⼦穿⽿戴环,以期长命百岁。妇⼥戴项链、⼿镯、戒指,婚后多⽤簪⼦绾髻以固其发。⼀般⼈家戴银质或⽟质⾸饰,富裕⼈家戴⾦质⾸饰,贫穷⼈家有的⽤⽵质簪⼦绾发。
  建国后,⾦银⽟质⾸饰不多见,⼥⼦穿⽿者少。80年代,⼀部分⼈开始戴⾦、银戒指,⼥青年开始穿⽿戴环,城镇⼥青年有戴⾦、银项链的。
  饮⾷
  主⾷
建国前,以⾷⼤⽶为主,兼⾷粟⽶、⾼粱、⽟⽶、⼩麦、红薯。农忙时,⽇进三餐;清晨做
完第⼀茬活后吃早饭,太阳当顶吃午饭,太阳落⼭后吃晚饭。城镇居民吃饭时间,每餐⽐农村稍为提前。冬闲时,多数⼈家或⼲、稀搭配,或⼀⽇两餐。夏季,永隆等地喜⾷“稀⽶茶”(将⼤⽶炒黄,淘净,⽽后煮熟即成),以充饥解暑。灾荒年景,主、杂粮搭配,⼲稀搭配,代⾷品与粮⾷搭配,⼭区以葛根、橡⼦、榔树(⾹棉树)⽪制粉充饥,平原以南⽠、野菜加⼤麦粉度⽇。
  副⾷品
为节约主粮,京⼭县⼈民有利⽤野⽣植物和杂粮制作副⾷品的习俗。
  菜肴
京⼭县流传的四季⾷⽤的菜肴有鲊辣椒、腌菜、泡菜、⾖瓣酱、霉⾖腐、腌萝⼘⼲、霉⼲腌菜,还有⽤⽶粉制作的鲊藕、鲊冬⽠、鲊鱼、鲊猪⼤肠。冬季制作的腊菜有:腌猪⾁、⽜⾁、野⽺⾁、野兔⾁、鸡鸭⾁,腌制盐蛋、⽪蛋也较普遍。菜肴的烹调技术有蒸、煨、烧、炸、炒、炖、煮等⽅法。京⼭名菜有清蒸鳝鱼、盘龙菜、松枝⾁、东坡⾁、⽡罐鸡汤。还有饮“腊⼋雪⽔”(即农历腊⽉初⼋下的雪,装⼊坛内埋于地下,待第⼆年暑天饮⽤)解暑治痢的习俗。
  婚丧喜庆设宴,⼀般⼈家是“4盘、2碗、1蒸笼”,中等⼈家是“8冷盘、10⼤碗”,富裕⼈家
是“8⼤碗、4⼩碗、12围盘”的海参席、笋⼦席、洋粉席,以第⼀碗菜定席名。
  居住
  建国前,京⼭县农村房屋,丘陵、⼭区多为⼟⽊结构,以⼟砖、⽊檩、⽊椽、布⽡为主,有的地⽅打碴墙,⼜称“⼲打垒”。房屋形式有“连三层”、“四井⼝”、“三合头”、“连三间”等种类。房屋内部格局分堂屋、正房、厢房、⽿房。房屋建筑⽅位多为座北朝南,⼭、丘地区屋后多靠⾼⼟旁、⼭岭,房前有沟塘。
  旧时建筑房屋,要请阴阳先⽣选好“黄道吉⽇”,才能破⼟动⼯。竖柱、上梁要设宴请客。兴偷树作屋梁,⽽且要偷能结籽的树,取意兴旺发达。有的偷树时,⽤红纸包钱放在树兜上,树兜⽤红布裹着,表⽰对树主的谢意。偷来的树不能放在地上,搁⼲后锯刨成梁。上梁时,⽤红布卷梁,鸣炮喝彩,丢粑粑。上梁后,宴请树主、封(泥⼯)、⽊匠。
  旧时迁居,⼜称“过屋”,多请客送礼,亲友喜送对联、匾额,上书“莺迁乔⽊”、“凤宿⾼梧”等吉语以⽰祝贺。迁居时,要在旧屋厨房烧⼀锅开⽔,在新居厨房烧⼀锅开⽔,都要烧得热⽓腾腾,象征接上⽓,才能兴旺发达。
  建国后,择⽇建屋、偷树作梁等迷信活动减少,“乔迁之喜”仍有亲朋祝贺。
  家具
  建国前,⼀般家庭的家具多为⽊制,着红⾊或深茶⾊油漆。堂屋后壁⽴靠⽊柜(城镇有的摆⾹案桌),俗称神龛。还摆有⽅桌、长条凳、⽅凳。卧室备有“平头”床或架⼦床、两门柜、三屉桌和⼤⽊箱。厨房备有碗柜。富裕家庭则具有雕花的⼋仙桌、圈椅、穿⾐柜、“宁波床”和各种长、⽅凳。书⾹门第还设有书房,备有书橱、写字台。夏天,⼀般家庭都有⽵制和⽊制凉床、躺椅。冬天,习惯于烤⽕。三阳、⼚河等⼭区冬季有坐⽯头烤⽕,垫⽵编凉席睡觉的习惯。
  建国后,⼀般家庭仍⽤⽊制油漆家具,有红、黄、茶等⾊,也有国漆油的⿊⾊。70年代家具式样时兴汉(武汉)式、海(上海)式、捷克式。80年代初,⼜兴“组合”式、“⼏何”式家具,床的式样增有⾼低绷⼦床、席梦思床垫等,颜⾊增有天蓝⾊、淡绿⾊、⽶黄⾊、乳⽩⾊等,材质采⽤三夹板、五夹板。椅、凳的式样改变,⼀般家庭的长条凳减少,多数是⽅凳,⼜称“排⾻”凳,⼤⼩靠背椅。多数城镇居民家庭摆设沙发、藤、⽵或塑料围椅、春秋椅。在家庭⽤具⽅⾯,还增加了洗⾐机、缝纫机、电风扇、⾃⾏车、电视机,富裕家庭还有电冰箱、彩⾊电视机、摩托车等。
  婚丧喜庆
  (⼀)婚嫁
  建国前,男⼥婚姻,遵“⽗母之命,媒妁之⾔”,冲破封建婚姻制度者极少。联姻的过程是:⾸先由双⽅的任何⼀⽅请媒说亲(也有媒⼈主动说亲的),如双⽅⽗母认为门当户对,由⼥⽅提供⼥孩的⽣⾠年⽉⽇时,俗称“⽣庚⼋字”,由男⽅请算命先⽣⼘合男⼥双⽅的“⼋字”。如双⽅的“⼋字”⼘合,第⼆步就是订婚。订婚的礼仪,是由男⽅备彩礼和礼⾦后,“抬盒”(装礼物的器具)敲锣打⿎燃放鞭炮送到⼥家,俗称“过门”,交换双⽅的“⼋字”。第三步是结婚:男⼥孩成⼈后,由⽗母主办婚事,俗称“过喜事”、“吃饼⼦”、“团圆”、“圆房”。
  除明媒正娶、⼥到男家外,旧时还有⼊赘、童养媳、填房、坐堂、纳妾⼏种婚姻形式。旧
时妇⼥丧夫,提倡空门守寡,从⼀⽽终。寡妇不再嫁,称“忠贞”,未婚夫夭亡,未婚妻⾄婆家终⾝守孝不嫁,称“烈⼥”。
  建国后,⼀度依循旧习。《婚姻法》颁布后,提倡婚姻⾃由,严禁包办、买卖婚姻,寡妇可以再婚。提倡⼀夫⼀妻制,严禁纳妾。
  (⼆)⽣育
  建国前,⼀般⼈认为⽣育⼦⼥是“命中注定”,多⼦多福。如⽆⽣育,便是“命不好”,还要求神拜佛祈求“送⼦”。⽆⽣育的妇⼥,受⼈轻视。旧时有妊娠、催⽣、接⽣、报喜、洗三、坐⽉⼦、满⽉等⽣育习俗。
  建国后,提倡新法接⽣,⽣育礼仪从简,迷信活动减少。70年代后,提倡计划⽣育,优⽣优育,⽣育更科学化。80年代初,⼈民政府提倡⼀对夫妻只⽣⼀个孩⼦。
  (三)寿⾠
  建国前,庆寿⾠俗称“做⽣”。“做⽣”⼜分“做散⽣”和“做整⽣”两种,“散⽣”为⼀年⼀庆,“整⽣”为10年⼀庆。⼩孩有做1岁的,俗称“抓周”,有做10岁的,男孩有做15岁的,俗称“成丁”,⼀般要举⾏“告祖加冠”礼。成⼈是男不做30岁,⼥不做40岁。⽼⼈⽣⽇,满50岁称“⼤衍”,满60
称“花甲”,满70称“古稀”或称“稀龄”,80岁称“⾼龄”,⼀般都要做⽣。有的⼈家如⽗母同在,不管⽣⽇是否相同,也要同时做⽣,俗称“五⼗双庆”、“六⼗双庆”,依此类推。男的做虚岁⽣,⼥的要做⾜岁⽣。“做⽣”⼀般以⼩孩周岁和⽼⼈寿庆为隆重。
  建国后,祝寿礼仪不盛⾏。即使“做⽣”也只敬酒祝贺,不⾏叩头礼。⼉童“抓周”习俗尚存,但较朴素简单。80年代开始,祝寿之风复⾏,礼品规格颇为讲究。
  (四)丧葬
  建国前,⽼⼈去世,称“⽩喜事”,男称“寿终正寝”,⼥称“寿终内寝”。⽽且丧葬礼仪繁琐,迷信⽓氛甚浓。
  从葬期起,接连3天晚上,死者家属要到墓前祭祀。死者灵堂要点49天的长明灯。每逢7天烧1次纸钱,俗称“烧七”,以“三七”、“五七”烧纸钱较隆重。“七七”后烧“百⽇”纸,纪“周年”,3年孝满除灵。“七七”守孝期,家⼈男不理发,⼥不穿红绿。不满周年,家⾥不操办婚嫁喜事。
  除⽼⼈丧葬外,旧时还有⼏种丧葬形式:⼩孩死叫“跑了”或称“丢了”,只⽤长⽅形⽊匣埋掉。年轻⼈死了,不挂孝,不做斋,不择出葬⽇期。孕妇死后第3天,家⼈要送书包(装针线花样⽤的)、剪⼑、⾬伞、尿盆⾄坟台,作死者阴间之⽤。
  建国后,破除迷信,改进丧葬,礼仪从简。50年代,提倡为死者开追悼会,主持⼈致悼词,寄托哀思,亲友送花圈、挽联,戴⿊(⽩)纱。送葬时有锣⿎鞭炮伴⾏。1977年前,均为棺材⼟葬。之后,京⼭县⽕葬场落成,逐步实⾏⽕葬。但农村有的⼈家仍⽤⼟葬。有的即使⽕葬,之后仍按旧礼仪将⾻灰盒⼟葬,还有的将⾻灰盒⼊棺后再⾏⼟葬
节⽇时令
  (⼀)传统节⽇
  春节
农历正⽉初⼀为传统的新春佳节,俗称“过年”。建国前,正⽉初⼀凌晨,全家尽着新装,由家主领家中
男⼦提灯笼启门⾄门外,按历书(皇历)选定的⽅向,烧纸祭酒,燃放鞭炮,望天跪拜。妇⼥则鹄⽴⼤门两侧,祈祷“全家平安”、“万事如意”,俗称“出⾏”,⼜称“出天⽅”。事后将灯笼悬挂⼤门两旁,进屋关门,先叩拜祖宗,再晚辈给长辈叩头,平辈互拜,俗称“拜年”。建国后,“出天⽅”拜神祭祖、⾏叩头礼已废。正⽉初⼀凌晨“出⾏”,放鞭炮庆贺新的⼀年到来,拜年习俗沿袭⾄今。
  元宵
农历正⽉⼗五为元宵节。建国前,家家户户吃汤圆,称“过⼤年”。⼊夜,张灯结彩,燃放鞭炮,灯⽕辉煌。有的地⽅组织“花灯会”,俗称“闹花灯”,⼜称“闹元宵”。从正⽉初⼀到正⽉⼗五,谓“过年”期。宋河、永隆、罗店、三阳、坪坝、惠亭、孙桥等地还举⾏欢庆活动,敲锣打⿎
玩“龙灯”、划“彩莲船”、踩“⾼跷”、舞“狮⼦”。这些⽇⼦“ 玩”⾄谁家,家主必须燃炮,并奉献⼀定数量的礼物。有的地⽅还夜以继⽇地演唱花⿎戏、⽪影戏。建国后,元宵节吃汤圆的习俗尚存,“闹花灯”、“划采莲船”、“踩⾼跷”、“舞狮⼦”曾⼀度停⽌,进⼊80年代⼜兴起。
  清明
建国前,清明节是祭祖扫墓的⽇⼦,有的⼈家以五⾊彩纸制作灯笼和幡标,挂于祖坟上,并鸣鞭炮,供祭品。坪坝、三阳、罗店、宋河等地还有抬⾹案、抬整猪⾄墓地祭祖的习俗。有的⼤姓家族,还于
清明节聚族⼈于祠堂,⽤族⽥稞租买纸钱、鞭炮、幡标,由族长主持,到同族祖墓祭扫。祭后,由族长宣布族⽥稞租收⽀帐⽬,并聚餐,俗称“吃清明”。有的地⽅还于清明节出外游玩。或放风筝,或赶庙会,俗称“踏青”。建国后,清明祭奠、扫墓风俗尚存,族会已废。今盛⾏机关、团体、学校组织青年、学⽣祭扫烈⼠陵墓,敬献花圈,缅怀先烈。
  端午
农历五⽉初五为端午节。建国前,称端午节为“过端阳”,家家户户取菖蒲、艾蒿或桃枝(称桃剑)挂⼤门前,传说可以镇邪驱魔。有的妇⼥、⼉童⽤端阳露⽔抹发擦眼,说可以乌发明⽬。中午聚餐、吃粽⼦、鸡蛋、糯⽶糟(⼜称⽔酒)、“虾散”(⼀种油炸⾯⾷),并⽤雄黄酒涂⼩⼉的脸上,以消毒除⾍。宋河、永隆等沿河地区,还有“龙⾈”赛的习俗,⼜称“划龙船”,以锣⿎助威,先⾄终点者为胜。端午节有亲友互送礼品的习俗。未婚⼥婿备酒⾁等礼品送给岳家,称“送端阳”。建国后,挂桃剑镇邪等迷信活动不多见。因河⽔淤塞,“龙⾈”赛已停⽌。吃粽⼦、插艾蒿、菖蒲等习俗⾄今盛⾏。
  中元
农历七⽉⼗五为中元节,俗称“过⽉半”。建国前有的还称“⿁节”,僧⼈称“盂兰盆节”。这⼀天,家家备酒⾷,供祭品,烧纸钱,祭奠祖先。晚上,有的⼈家还烧纸钱于路旁,祭孤魂野⿁,以防作崇。宋河等地的僧⼈举办“盂兰盆会”,⽤纸扎成“阴曹地府”、“⽜头马⾯”、“⽆常判官”,搭⼤醮台于河边,由僧⼈
或道⼠主持“超度”,敲锣打⿎,放鞭鸣炮,撒⽔饭,放⽔灯(纸做的荷花、莲蓬等形状的灯,点燃放⼊河⽔中)送⿁神。建国后,敬神祭⿁、“盂兰盆会”等迷信活动已不兴,“过⽉半”的习俗也少见。
  中秋
农历⼋⽉⼗五⽇为中秋节。建国前,家家备美酒佳肴,全家聚餐,称“团圆节”。晚上置桌于室外,备⽉饼、糕点、⽔果、热茶,边吃边喝边赏⽉。有的还邀亲友登⼭观⽉或泛⾈赏⽉。有的地⽅还有⽤⽠果绘成⼩孩脸形,套上服装,⿎乐送⾄⽆⼦⼥⼈家,俗称“送⼦”。有的农民相约于中秋夜,进园偷⽠摸果,俗称“摸秋”。中秋之前,已婚和未婚⼥婿备烟酒送岳家,称“拜⼋⽉半”。⾄今中秋吃⽉饼赏⽉风俗尚存。
  重阳
农历九⽉初九为重阳节。建国前,有出游登⾼、插茱萸、饮菊花酒、吃重阳糕的习俗。⽂⼈墨客多吟诗作赋。现在很少⼈家庆贺此节。
  ⼩年
农历腊⽉⼆⼗四称“⼩年”。建国前,家家户户从这天起,开始打扫房屋内外,俗称“打堂尘”,⼜称“打扬尘”,意即除去旧年的“晦⽓”,等待“迎新纳福”。晚上点灶灯,焚⾹烧纸,供酒饭(或汤羹或⼏粒炒⾖)
送灶神升天,意即请灶神向⽟皇⼤帝奏明⼈间疾苦,腊⽉三⼗请灶神“下界”,传⽟帝旨意,降福于⼈间。⼩年前,从冬⾄起,家家户户杀年猪,杀鸡宰鸭,捕鱼⽹虾,打糍粑、做年糕、爆⽶花、切⿇糖、购副⾷、买年画,热闹⽽繁忙,俗称“办年货”。建国后,⼩年以后打扫室内外灰尘和垃圾,“办年货”的风俗⾄今不衰。送灶神的习俗,在农村⽼妇中还有所见。  除⼣
农历腊⽉三⼗⽇(⽉⼩为⼆⼗九⽇)为除⼣。建国前,除⼣当⽇,家家布置室内外。前⼤门两旁贴春联,称贴“门神”,⼤门上⽅贴“出⽅(⾏)⼤吉”,有的在⼤门上挂“五福”彩纸条或图案。堂屋神龛上⽅贴“天地君亲师之位”7个⼤字,下⽅正中间放⼀座点8只蜡烛的烛架,烛架前摆4只⾹炉,旁边供祖先牌位。墙壁或中柱上贴“对我⽣财”、“五福满堂”、“百⽆禁忌”,厨房贴“九天司命神位”,猪屋⽜栏贴“六畜兴旺”。午后,吃团年饭。饭前,外出者必须提前赶回,全家⼊席,放鞭炮,以⽰“⼀年到头,全家团圆”之意。席上菜肴丰盛,先以酒奠祭祖宗,再按辈分依次敬酒。菜肴中必有⼀碗“⼤红鱼”,当餐不吃,只作“年年有余”的象征。晚上,家家灯⽕通明,家⼈围炉⽽坐,通宵达旦,俗称“守岁”。⼦时⼀到,锣⿎、鞭炮齐鸣,“出⾏”迎春。建国后,春节“吃年饭”、“贴春联”、“守岁”、“出⾏”等活动沿袭⾄今,繁琐礼仪减少,春联内容更新。
  (⼆)农稼时令
  击⿎催春
农历腊⽉初⼋,农民在村头击⿎作戏,“腊⿎鸣,春草⽣”,借以催“春”早⽇到来。从这天起,农家开始往⽥⾥送肥。建国后⽆“击⿎催春”之习,仍有送肥下⽥之举。
  吃“七宝羹”
农历正⽉初七为“⼈胜节”,农家常⽤七种野菜加⼤⽶粉或⽟⽶粉调成糊状煮⾷。传说吃了“七宝羹”,犁⽥不漏⽔。此习⾄今不兴。
  赶⽑狗
农历正⽉⼗五⽇晚,农家以⽵枝、树枝扎成“把⼦”点⽕,待燃成⽕炬时,由青壮年农民执着,从家门⼝挥舞⾄⽥间,边晃⽕炬边喊“赶⽑狗”。传说可以防野兽践⾷庄稼。此习⼭区还有。  社⽇祭“⼟地”
农历⼆⽉初⼆为“春社”,⼋⽉初⼆为“秋社”。每逢“社⽇”,农家要聚资修⼟地庙,祭祀⼟地神。有的到⽥边祭拜,祈祷“风调⾬顺、五⾕丰登”。此俗已废。
  花朝天晴
农历⼆⽉⼗⼆⽇,相传为“百花仙姑”的⽣⽇,农村少妇喜剪纸花贴窗上,盼望这天天晴。天晴百花开,为“百果丰收”的吉兆。此习今少见。
  锯枝挂壶
春节前,农家将门前桃树枝锯断,留断桩挂上装糖⽔的茶壶,祈求“桃花仙⼦”保佑,树不⽣⾍,果实累累,甜如壶中的糖茶。今已不兴此俗。
  吃蛋撒种
种⽥撒种是技巧活路,在撒种前,农家主妇定煮4个鸡蛋给撒种⼈吃,期望秋后⾕粒象鸡蛋⼀样饱满。不久,形成不吃鸡蛋不撒种的风俗,⾄今尚有所见。
  “送⽑娘”(即送害⾍)
农历四⽉初⼋,相传为佛祖释迦牟尼的⽣⽇,即“佛⽣”。这天,农家喜⽤彩纸剪成⼗字形纸条贴墙上,上书:“佛⽣四⽉⼋,⽑娘今⽇嫁,嫁到⼭中去,永世不回家”。此俗今已不兴。
  插“开门秧”
每年第⼀次插秧,俗称插“开门秧”。建国前,农村插秧,多请左邻右舍互帮互插。插秧当⽇吃早饭,主妇要将⼀块肥蒸⾁埋在⼀只饭碗中,谁吃了这碗饭,即定为插“上⾏”秧的⼈,先下⽥插“背坎”(较难插),领唱“栽秧歌”。如被插“下⾏”秧的超越,俗称“关鸡笼”,插秧⼈都可向“上⾏”⼈甩泥巴嘲笑,以活跃⽓氛。
  祭⽶⾕神
农历五⽉⼆⼗六,传说为“⽶⾕神”⽣⽇。这天,农家盼晴,便到⽥野烧⾹、燃纸祭祀。俗称:“五⾕收不收,要看五⽉⼆⼗六”。今已不作此祭。
  开镰“吃新”
新⾕成熟,农家要看“皇历”、“择⽇⼦”,去⽥间预割⼏升新⾕,碾⽶后煮成新⽶饭,供奉祖先,使祖先先尝到⼦孙⾟勤劳动果实,保佑年年丰收。今已不兴此习。
  宗教信仰
  清末以来,京⼭县民间信奉的宗教有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民间信奉佛教、道教的历史悠久,教徒众多。清末民初,庙宇散落乡⾥。由于年久失修和战争等原因,到建国前⼣,多数寺庙被毁,或残破。建国后,绝⼤部分僧尼、道⼈还俗就业,残存的寺庙或拆,或作他⽤。天主教、基督教于清末传⼊京⼭县。1949年和50年代后期,天主教、基督教在县境先后停⽌教务活动。中共⼗⼀届三中全会后,宗教政策得到落实,宗教信仰得到保护和尊重,⼀些佛教、道教徒⼜恢复拜佛念经等活动。
  社会美德
  社会美德,历代都有。建国以后,诸如尊⽼,乐于助⼈,见义勇为,拾⾦不昧,捐资兴学等都不乏其⼈,除已⼊⼈物篇者外,简记⼏例:
  永兴区曹武乡易店村三组妇⼥王银秀,公婆1978年因⾼⾎压中风,⽣活不能⾃理,公公连吃饭还要喂,她既要参加⽣产,⼜要侍奉⽼⼈,三年如⼀⽇,精⼼护理到⼆⽼病故。1975年邻居张德才病故,留下两个⼉⼥,⼤的10岁,⼩的⼏岁,王银秀主动照料。为⽅便照顾,她把两家的公壁打通,象对亲⽣⼉⼥⼀样照顾⾐⾷,直到张家⼉⼦成⼈,才将通壁封好。王银秀尊⽼,多次受到省、地、县妇联表彰,1983年全国妇联授予她家“五好家庭”称号。
  ⽯龙区蒲圻村⼥青年张兰⾹⾼中毕业回乡务农,1982年同村孤寡⽼⼈王世英⽿聋眼瞎⽆⼈赡养,她把⽼⼈背回家照料。⽼⼈病了,她请医,四年如⼀⽇精⼼照顾⽼⼈,受到乡⾥好评。
  新市镇城畈乡⽩⾕洞村青年妇⼥周光兰,其祖母近80岁,卧床不起,周光兰从1978年起精⼼照顾,端茶送⽔,帮助洗澡换⾐。公公患精神病,她精⼼照顾,不让病⼈游离在外。继母双⽬快要失明,她筹款800多元陪送到汉⼝、天门等地医治。在她七年如⼀⽇的照料下,三位⽼⼈病情好转。
  孙桥区陈集乡有条王家河,隔断了两岸居民的来往。1986年级长董德义带头捐款,全乡8个村100多名党员、⼲部共捐款2.5万元(含实物折款),修建⼀座18⽶长、6⽶宽、7⽶⾼的4墩3孔桥,两岸居民称此桥为“党桥”。
  三阳区董家村妇代会主任谢传⽟,1970年任职以来,她忠于职守,勤于家访。为宣传计划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