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洞庭 优秀教学设计
《望洞庭》教学设计
西双版纳州勐腊县第一小学刀燕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3页的内容。【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读懂古诗中字、词、句的意思,能用准确的语言表达自己对诗意的理解。
3.感受洞庭湖月夜的景之美,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能使学生在读中感悟诗的意境,让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教材分析】
《望洞庭》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经过洞庭湖,看到洞庭湖的美景写下了这首千古传诵的佳作。全诗由面到点,点面结合。从月夜遥望这一角度观察,通过丰富的想象和形象的比喻,描绘了秋天月夜的洞庭美景,抒发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同时,作者别具匠心的把洞庭美景惟妙惟肖的再现于纸上,表现出惊人的艺术功力,全诗字里行间洋溢着诗人对洞庭湖美景的赞美之情。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积累了一些古诗词,也掌握了一些理解古诗词的方法,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古诗词的意思基本能理解。根据四年级学生的知识结构及课程标准对古诗词教学的要求,应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多读,通过读去感悟理解诗词的意思。通过多种
形式的导读,以读促悟,对话入情,促使学生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达到明意、入境,培养想象能力和语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感受江南山水的自然美,受到美的熏陶,激发热爱祖国语言文化的情感。
难点:理解诗句大意,体会作者的情感。
【教学设计思路】
传统的古诗教学方法是满堂灌。由学习生字开始,然后逐句讲解古诗的意思,强迫学生死记硬背诗意,这样,不仅收不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反而给学生造成一定的学习负担。我认为,古诗教学应该打破传统的教学方法,由学生自学为主,教师起引领作用,注重朗读,理解诗中字和词的意思,使学生在读中悟,悟中感受诗的意境,从而达到理解全诗的效果。
【教学准备】
1.收集洞庭湖的资料。
2.自制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欣赏祖国山河秀丽的风景图片,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河的
热爱之情。(出示课件)
2.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秀丽,风景如画,今天,老师
想带大家去洞庭湖走一走,领略洞庭湖的美景。有谁知道洞庭湖呢?
3.结合学生收集的资料来介绍洞庭湖。
4.欣赏洞庭湖的画面。(出示课件)
5.看到了洞庭湖的画面,你想到了哪些四字词语?
生:波光粼粼、银光闪闪、水平如镜、水天一、碧波万
里……
6.孩子们积累的词语真丰富!
7.了解作者的信息,揭示课题。
洞庭湖的景迷人,在一千三百多年前,唐朝有位大诗人刘禹锡来到了洞庭湖附近,看到了这样一幅美景,不禁诗兴大发,写下了一首千古传诵的佳作《望洞庭》全班齐读课题。
(1)由学生介绍作者的信息。(出示课件)
(2)全班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在课本里画上小斜线。
二、精读会意
1.自读全诗,明确要求,读准字音,朗诵诗句。
2.检查自学效果,正音:庭tínɡ潭tán  螺luó
多音字“和”“磨”“相”。(让学生快速完成达标训练的第1—2题,教师巡视指导,出示课件)
3.学习古诗的三大步骤。(出示课件)
(1)解诗题,知作者。
(2)抓字眼,明诗意。
(3)多诵读,悟诗情。
4.理解诗句的意思。
(1)出示“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2)学生反复读“湖光秋月两相和”。
师:你读懂了哪些字或词?
生:湖光,湖水的光。
生:相,相互。
望洞庭的意思全解
生:和,和谐,协调。
生:秋月,可以看出时间是秋天的晚上。
师:孩子们读得真仔细,理解的非常好。
师:谁能来说说这句诗的意思?
生:秋天的夜晚,月光如水,水映月光,两者融合在一起,显得非常和谐。
师:孩子们理解的真好。
(3)学生读反复读“潭面无风镜未磨”。
师:这一句你读懂了什么?
生:潭面,是指洞庭湖面。
生:末,没有。
生:镜未磨,这里形容水面迷蒙,指没有打磨过的镜子。
师:谁来说说这句诗的意思呢?
生:湖面上一点风也没有,湖面朦朦胧胧,就像一面没有打磨过的镜子。
(4)学生四人小组交流这两句诗的意思并进行反馈。
(5)这两句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诗中把什么比作了什么?
这两句诗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无风的潭面比喻成未打磨的镜子。
(6)学习“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这两句诗。
(7)让学生反复诵读,说一说你又读懂了哪些字或词?
生:遥望:远望。青螺:这里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8)学生四人小组交流这两句诗的意思并进行反馈。
(9)这两句诗中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把什么比作了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呢?
生:把(洞庭湖的水)比作(白银盘)把(洞庭湖中的君山)比作(青螺)
(10)这两句诗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洞庭湖的水比喻成白银盘,把洞庭湖中的君山比喻成青螺,互相映衬,相得益彰。(出示课件并让学生快速完成达标训练的第3题)
三、发挥想象,配乐朗诵
1.让学生闭上眼睛,听配乐朗诵,指名学生朗诵。
2.教师范读。
3.全班朗读,读中感悟。
四、拓展训练
1.想象《望洞庭》所描绘的景请把它写下来。(让学生完成达标训练的第4题)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