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国产电影繁荣对振兴中国电影产业的启示(一)
韩国国产电影繁荣对振兴中国电影产业的启示(一)
【内容提要】韩国电影的政策与法规制度、艺术风格与创作手法、市场开发与营销方式的流变过程,对中国电影产业的最重要最根本的启示:真正理解了电影产业化的本质是将电影作为一种有些特殊的商品推向市场,努力去研究如何为电影拍摄提供适宜的政策和资金环境,如何拍摄出观众喜欢的电影。
【摘要题】环球视域
【关键词】韩国/国产电影/中国/电影产业
【正文】
中国电影产业的不景气早已是无法回避的话题。2004年恰逢我国引进进口大片10周年,然而现在的中国电影市场上,进口大片的号召力也已经远不如前。1994年我国引进第一部进口大片《亡命天涯》,这部电影创下了6000万人民币的票房纪录,而现在“一部进口电影如果可以达到2、3000万的票房就应该可以算是很不错的电影”。1](P12)2004年1~4月份,全国各地电影院平均上映场次比去年上升了20%,但观众人次却比去年同期下降了20%,票房也相应的下降了15%。2](P4)2000年全国的电影票房是将近10亿元,就算以十元一场电影来计算,一年之间也只有1亿中国人走进了电影院,也就是说在这一年当中每个中国人的平均观
影次数不到0.1。而同样是这个指标,美国是6,韩国是3。3](P69)
在这种不景气的状况下,国产电影的境况更加值得担忧。2003年广电总局19号文件放开了对于合拍片管理的限制,合拍片也可算作国产电影。然而2003年这广义上的国产电影所创造的票房是3.5亿左右,仍然没有办法和进口大片超过4亿的票房抗衡。如果对国产电影进行细分,2003年1年内票房超过500万的纯大陆产电影有5部;票房超过600万的香港合拍片有13部,4](P104)可以看出这3.5亿的国产电影票房里还是合拍片起着支柱作用。
然而就在我们的东北方向,韩国的国产电影却正走出一条轰轰烈烈的繁荣之路。1993年金泳三当选为1961年军事后第一个民选总统时,韩国的电影市场也十分的不景气。然而1999年上映的韩国国产商业片《生死谍变》被评论界公认为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亚洲大片,这也成为韩国电影异军突起的真正起点。在其后的短短5年,韩国当代电影工业在不断的自我完善中催生了大量充满生机的商业电影,同时也涌现了一大批像金基德、洪尚秀这样的作者型艺术片导演。随着大量高品质的电影作品问世,当代韩国电影工业的影响力越来越大。2004年5月3日出版的美国《新闻周刊》以一组韩国电影剧照作为封面,上面赫然写着:《东方好莱坞:为什么韩国电影能够打败好莱坞最火爆的大片?》。5]2003年12月1日全球同步上映的《指环王3》横扫全球,在韩国也没能免俗的创下了600万人次的观影
纪录,《指环王3》也因此成为韩国历史上最卖座的进口电影。可是这个成绩也就大致相当于韩国国产电影创下纪录的一半。半兽人、精灵和霍贝特人可以在中土叱咤风云,但是他们却显然打不过韩国本土电影中的那些帅哥美女,因此就能够初步反映出韩国国产电影的繁荣状况真的非常值得我们仔细研究。
1999年《生死谍变》360亿韩元(约3000万,2.5亿)
2000年《共同警备区》350亿韩元(约2900万,2.4亿)
2001年《朋友》574亿韩元(约4800万,5.0亿)
2002年《家门的荣誉》354亿韩元(约2900万,2.4亿)
2003年《杀人回忆》357亿韩元(约3000万,2.5亿)
2004年《实尾岛》775亿韩元(约6500万,5.5亿)
《太极旗飘扬》781亿韩元(约6500万,5.5亿)
(本处引用的《实尾岛》和《太极旗飘扬》票房均截止于2004年4月5日,预计到这两部电影正式下片时,其票房可达到950亿韩元)
表2韩国十大卖座电影排行榜排名电影片名产地上映年度观影人次
1《太极旗飘扬》韩国2004年1150万人次
2《实尾岛》韩国2004年1110万人次
3《朋友》韩国2001年820万人次
4《生死谍变》韩国1999年660万人次
中国杀人排行榜5《指环王3》美国/新西兰2003年600万人次
6《共同警备区》韩国2000年580万人次
7《我的老婆是大佬》韩国2001年570万人次
8《杀人回忆》韩国2003年520万人次
9《家门的荣誉》韩国2002年510万人次
10《指环王2》美国/新西兰2002年510万人次
(以上数据来自《新电影》杂志,2004年5月15日出版,总第44期,原文载于2004年5月3日出版的《NEWSWEEK》,作者MarkRussell&GeorgeWehrfritz,新电影杂志社翻译)
必须首先指出的是韩国是一个只有不到4800万人口的小国。就是在这样一个小国的电影市场,每年被好莱坞买走版权并准备进行翻拍的电影多达30多部;2004年上半年中两部电影的票房之和就已经超过中国全年电影票房总数;每年在韩国的大银幕上映的韩国本国电影平均达到50%,在2004年前3个月这个指数已经上升到70%。6]应该说,韩国本土电影的
崛起和繁荣不仅为电影观众们提供了一批赏心悦目的影片,更为亚洲还普遍低迷的电影业提供了一种民族电影发展的本土化经验。
一、韩国电影政策及法规制度流变对中国电影的启示
在韩国关于电影的政策和法规主要包括:已经不再存在的电影审查制度、电影分级制度、电影法、电影放映保障法和电影振兴法。
韩国从1926年就开始实施电影审查制度,这个电影审查机构曾分别隶属于日本驻朝鲜总督府、美军驻韩政府、韩国宣传部、国防部、文教部和文化部。在军人政权期间,电影审查制丝毫没有放松,直到1973年对《电影法》进行的第四次修改中仍然明确强调要加强电影审查。
朝鲜战争结束后,美军占领韩国的同时也把电影分级制度带到了韩国。但是在韩国,电影分级制和电影审查制度长期共存,对于电影更多的是进行限制。韩国电影分级制把电影分为四等级,但分级标准很粗略教条,其分级理念和目的从属于审查,对于电影中的暴力和情全部都采取否定的态度。
1961年上台的朴正熙军人政权认识到媒体具有的力量,就收集日本占领朝鲜期间与电影有关的法律来制定韩国的电影法以限制电影创作。虽然韩国电影法的基本模本是日本占领期
间旨在遏止朝鲜电影发展的限制政策,但是毕竟早在1962年韩国就出台了他们的《电影法》,用明文法制手段来管理电影已经成为人们对于意识形态领域管理的共识。
虽然在《电影法》施行的过程中,韩国不断对这部法律进行修改并辅助以其他政策来使韩国电影按照他们的想法更好的发展,但是上世纪70年代的电视业兴起之后,韩国的电影工业不可遏止的开始崩坏。1973年韩国政府立法保障国产电影每年的放映天数,更在1984年第五次修订《电影法》的时候提高了国产电影每年在电影院上映的基本保障天数,正式确立了所谓的“电影季系统”(ScreenQuarterSystem),规定每个影院每年放映国产电影的天数不得少于每年的2/5,即146天。7](P277)这样一种强制性的措施迫使一些已经失去信心的韩国电影人为了填满电影上映的档期而坚持电影创作,在很大程度上保护了韩国电影的发展,同时也遏止了好莱坞电影对于韩国电影市场的占领趋势。但是这一次修订又一次强化了电影审查制度,明确提出电影审查以行政控制为主,目的在于维护国家安全和公共秩序,提高道德和社会伦理。这种政策一方面保护了韩国本土电影得到充分的与观众接触的空间,另一方面却限制了韩国电影在吸引观众方面的发展余地。
1986年韩国政府第六次修订《电影法》,放宽电影制片商和进口商的注册标准,大开韩国的进口电影准入之门,自此韩国政府在美韩贸易谈判中彻底被迫采取了自由化的电影政策。
这种自由化对于本来已经充斥着好莱坞作品的韩国电影市场伤害不算很大,但是它打破了原来由旧电影法保护的几家电影公司独占国产电影的局面,催生了上百家规模不大却充满活力的韩国本土电影公司。
1993年金泳三当选总统,结束了韩国长达30多年的军人统治,在“民主化热”的推进过程中,电影的表现题材逐渐放松。在这样的政治背景下,韩国电影开始表现出越来越多的活力,出现了像《悲歌一曲》(注:又名《西便制》,导演林权泽。)和《封大夫》这样的观影人数过百万的国产商业电影,韩国电影步入了多元化发展的轨道。1997年韩国实施了电影振兴法,内容涉及电影业登记、独立制作、电影审查、振兴机构、振兴基金和电影季系统等十多项。总体上,韩国政府对于电影的控制从严格走向宽松。但是韩国电影真正的春天应该从1998年金大中当选总统算起。金大中在竞选总统时的竞选纲领中就明确提出:“我们会通过强制手段来保证韩国国产电影在上映档期上的配额,并给予专门发行韩国国产电影的发行公司和专映韩国国产电影的影院以税收上的优惠政策,这些政策将持续到韩国国产电影的市场占有率达到40%。”7](P277)而他在当选总统之后也表示:“既然电影和IBM一样赚大钱,为什么我们不发展电影?”2](P4)
就在金大中准备放手发展韩国电影产业的时候,发生了韩国电影史上非常重要的“光头运动”。
1998年10月,在《韩美投资协作第三次实务协议》中,韩国表示要将现行“电影季系统”中的146天放映韩国电影的时限缩短至92天。这个消息引起了韩国电影界的强烈不满,以韩国著名导演林权泽为首的韩国电影人组成了“死守电影季系统电影界非常措施委员会”,他们向全社会宣告:“美国的压迫使韩国电影的生命线危在旦夕。”他们于12月1日在汉城市中心的光华门十字路口集会游行,其中绝大部分男性电影人都剃掉了头发,这种举动在韩国是仅次于自焚的抗议行为。最终这次抗议行动以政府宣布继续维持146天的本土电影放映期而告终。这一次示威活动不仅保护了韩国本土电影的市场份额,而且使国产片情结深入人心,使得韩国电影的内部关系渐趋良性发展。
不仅如此,这次示威也为修正原有《电影法》中的关键问题扫清障碍,迫使政府认真考虑电影产业中原本存在的很多问题。1999年韩国国会发布了《电影法修正案》,其中规定韩国将在2000年彻底废除影像制品审查制度,完全采用分级制,维持影院韩国电影放映任务制度。国会还对原有的电影等级进行了重新定义和解释,并补充划分了“级外电影”,这类电影的放映必须由放映城市市长的许可,且只能在“级外电影”的专用院里放映。到2000年,原本隶属于文化部负责电影审查的“演出振兴委员会”被“影像制品分级委员会”所取代,由政府机构变为民间机构,这个分级委员会由不同年龄段的孩子的父母所组成,特别
要求其中包括女性委员。
经过这一番不断改革,韩国的本土电影由90年代前半期的年产100部左右,市场占有15%~20%,转变为年产45部左右,市场占有40%~50%。2](P4)虽然韩国本土电影的市场份额已经达到了当初金大中总统预言的可以全面开放的水平,但是韩国政府仍旧坚持了原有的“电影季系统”,来继续保护虽然已经比较繁荣但还不甚稳定的韩国电影。
相比较韩国电影政策和电影法规制度的流变,中国电影产业还缺乏规范的法律保护和规定,政府对于电影产业化也显得不够热心,似乎仅仅是在把所有原本没有产业化的领域全部推向产业化而已,政府甚至很多电影人还没有看到电影成为一个用艺术来赢利的产业的真正意义所在。
另一方面中国的电影审查制度仍然在很大程度上限制着国产电影的充分发展,虽然在2003年就已经有很多电影人呼吁我国也出台一个电影分级制度来取消现行的电影审查制度,但是广电总局到现在还是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答复,就像已经讨论很久了的电影法起草工作一样,一切都还是未知数。然而从韩国国产电影的起飞可以看出,电影审查制度和电影分级制度对于电影产业的影响是非常之大的。分级制度意味着根据分级影片适合观看的对象,自律的限制影片的流通范围,而不是动辄对影片强制性的删减或者禁映。
我国现在也实行国产电影年上映时间的最低限制政策,而且我国还有每年进口电影数不得超过20部的保护政策。可是我国的电影人与观众之间的凝聚力明显没有韩国那样强大,观众也没有表现出韩国观众们对于国产电影的那种热情和责任感。在加强电影人与观众之间的互动这一点上,韩国政府注重电影文化的建设和普及,引导和提高广大观众的电影文化视野和欣赏水平,为了这个目的韩国政府选择了举办国际电影节的办法。诸如汉城国际电影节、釜山国际电影节等等,这些举办电影节的措施训练了韩国观众,使他们具有广阔的国际电影视野,习惯并喜欢本国电影中较高层次、雅文化性质的艺术片,使他们具备鉴赏能力去接受和品味本国导演拍出的既有民族风味又有国内品味的优秀电影。除了主要在高校举行的大学生电影节,中国现在举办的金鸡、百花、华表奖等评选和上海国际电影节都更像是电影人自己的聚会,观众几乎参与不进去。当然并不能够要求政府为了普及电影而盲目的多举办电影节,但是至少每举办一个电影节都应该让周边的观众知道这一次活动对于自己有什么现实的意义。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