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奥会及冬季项目主场优势研究现状
129
2022年5月刊(总第109期)
冬奥会及冬季项目主场优势研究现状
冯 度
(滨州医学院,山东烟台264003)
摘 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对国内外冬奥会及冬季项目主场优势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旨在
为我国冬季项目主客场比赛提供一定的参考。研究发现,国内外对于冬奥会及冬季项目主场优势的研究相对
较少,学者大多将研究重点落在冬奥会上,研究大多从是否存在主场优势及其成因2个方面展开,学者普遍
认为冬奥会具有主场优势,但具体项目的差异较大;主场优势成因方面,主办国备战政策与经费支持是主办
国运动员创造优异运动成绩的重要原因;观众、裁判员等因素均会对运动员心理和竞技状态造成一定影响,
但这对比赛成绩的影响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至今还未有定论;竞赛组织中,主办国的参赛名额势必增多,但
并不会对主场优势产生影响,而对于场地熟知则是产生主场优势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主场优势;冬奥会;研究综述
2015年北京冬奥会申办成功,北京成为奥运史上第一座夏、冬奥运会双举办的城市。筹备2022年北京冬奥会可以提升大众对冰雪运动的认知、推进我国冬季项目的发展、提升全球的影响力,更为世界各国搭建了一个平台,以更好地进行交流、竞争和合作。衡量2022年北京冬奥会举办是否成功的标准之一,是我国在比赛中能否取得优异的运动成绩。
有学者已证实主场优势对运动成绩有一定的影响。早期的研究以主客场平衡的单项赛事为主,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的关注点逐渐转向大型综合赛事。评价主场优势的方法愈加多样,探索形成主场优势的成因也愈加深入。为此,本文主要对冬奥会及冬季项目主场优势的研究进行综述,旨在为我国冬季项目主客场比赛提供一定的参考和理论依据。
1 概念界定
主场优势又称主场效应。施瓦茨和巴斯基最早开启对主场优势的研究。1992年,卡龙等首度对主场优势的概念进行了定义,即主客场平衡的体育比赛,主队在竞赛中获胜的比例(HWP)超过50% 。但史蒂文认为,HWP仅适
用于比较实力水平相当的参赛队伍,对
于实力相差大的队伍来说有一定的局限
性,其提出应通过比较主场优胜率的方
法来评价主场优势,即用主客场获胜率
差,简称H/AD来计算更为准确。
但随着研究的深入,也有学者对此
产生异议。部分学者认为主场优势存在于
所有包含主队参加的比赛中,并不仅出现
在主客场平衡的单项赛事。同时他们提
出,主场优势是一种统计现象,它与比赛
地点和比赛胜负有关,其影响分为积极和
消极2种:在主场比赛时,主场优势(主
场正效应)为对主队竞技水平发挥产生的
有利影响;主场劣势(主场负效应)为对
主队竞技水平发挥产生的不利影响。
本文认为主场优势指在运动竞赛
中,由于主场的某些因素,对主队竞技
水平的发挥造成有利影响的一种现象,
而若造成不利影响则为主场劣势。其评
定方式可以通过对主客场的参赛成绩进
行统计计算获得。
2 冬季项目是否存在主场优
势的研究
Balmer是最早分析冬奥会主场优
势的学者,他以1908—1998年冬奥会
各主办国获得的奖牌为研究对象,计
算出参赛大项的主场优势指数,并用
Wilcoxon 符号秩检验方法,发现主办
国具有显著的主场优势(P=0.029),
其中在花样滑冰、自由式滑雪、跳台
滑雪、高山滑雪和短道速滑比赛中存
在主场优势。Darryl Wilson和Girish
Ramchandani采用同样的方法,对
1976—2014年冬残奥会的主场优势进
行检验,同样发现存在明显的主场优
势,其中高山滑雪和越野滑雪2个项目
有显著的主场优势。进一步对比冬残奥
会与冬奥会主场优势发现,冬残奥会的
主场优势更为明显。有两位学者对比
1988—2018年16届夏、冬奥运会项目
的主场优势发现,所研究项目均存在显
著的主场优势(P<0.01),其中冬残
奥会的高山滑雪主场优势最为明显。
国内学者中,宋毅林等在Balmer
方法的基础上,对1992—2014年7届
冬奥会的主办国当届及前一届的奖牌
得分比例数据进行比较,发现P值为
0.028,即主场优势显著。但他提出主
场优势对冰上项目和雪上项目的影响不
相同,冰上运动更容易利用主场优势取
得突破。主办国冰雪运动竞技水平不
中图分类号:G8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51X(2022)05-129-03
投稿日期:2022-01-12
作者简介:冯度,硕士。研究方向:运动训练、网球。
1302022年5月刊(总第109期)
同,主场优势对其影响也不同,对于竞技水平中等的国家或竞技水平较高但其主办冬奥会上一届未取得佳绩的国家,其主办时常能借助主场优势取得巨大进步。田慧进一步对比了1984—2018年10届冬奥会现主办国当届与前一届在金牌数量、奖牌数量、总得分、奖牌榜排名,并具体分析各个项目奖金牌数量的情况发现,主办冬奥会的国家在本届的各项成绩均超过前一届冬奥会,除奖牌榜排名为P=0.081,其余均为P <0.05。同时,从平均运动成绩角度出发,发现近10届主办国当届冬奥会获得的金牌数量、奖牌数量、总得分均好于非主办届金牌平均数(P<0.05),此研究丰富了冬奥会主办国主场优势评定的内容。
金晓明及孟佳珩则对近几届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主办国金牌、奖牌增长率进行统计,也发现了主场优、劣势的客观存在。
综上,目前有关冬季项目主场优势的研究多以冬奥会研究为主,并普遍认为其主场优势显著。对于单个冬季项目主场优势的研究相对较少,总结国内外文献发现,仅有3篇文献分别对高山滑雪、速度滑冰和短道速滑的主场优势进行了研究。
Bray和Carron认为水平较高的高山滑雪比赛中存在主场优势。Ruud H.K 建了一个混合模型研究速度滑冰,其认为在规避因运动员能力不同及冰场质量不同所造成影响的前提下,速度滑冰的主场优势程度约为0.2%,提出虽然速度滑冰运动中存在主场优势,但作用微乎其微。也有学者通过对比3届冬奥会主办国短道速滑的金牌、奖牌增长率,提出冬奥会主办国短道速滑主场优势明显。该研究的样本数较少,降低了研究结果的意义,但也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了思路,即可以某一具体项目为研究对象,对其主场优势情况进行研究。
3 冬季项目主场优势成因的研究
3.1 主办国备战政策与经费支持
很多研究表明,主办国在举办奥运会等大型综合赛事之前,均制定了适合本国特点的冬季项目竞技体育发展政
策,并相应大幅增加投资水平。而这才
是主办国运动员能创造出优异运动成绩
的重要原因之一。
加拿大政府在2003年成功申办
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后,启动“登上
领奖台”( Own the Podium)备战计划。
其以“奖牌至上”为原则,通过4个维
度(项目文化、以往成绩、夺牌潜力、
领先优势的可持续性),将运动项目分
3级6类,根据不同等级合理分配资金
和相关资源。基于此,加拿大在2010
年温哥华冬奥会上取得14枚金牌、26
枚奖牌,总成绩排名第一的好成绩。
俄罗斯在2014年索契冬奥会前花
费高额资金聘请O TP团队,设计与加
拿大相类似的计划;并依据该计划制定
出一套完善的训练系统;同时,广纳人
才,积极吸引国内外优秀教练员及运动
员。例如,钢架雪车的主教练为加拿大
雪车运动员皮埃尔·路德斯,帮助俄罗
斯在雪车项目上赢得2枚金牌;同样归
化美国顶级单板运动员维克·瓦尔德,
并在平行回转、平行大回转项目上为俄
罗斯夺得2枚金牌。
3.2 观众、裁判员及运动员心理
观众的数量、行为不仅会对运动员
产生影响,同时也会对裁判员产生影
响。(1)运动员方面。部分学者认为,
主场观众人数增多和赛场气氛热烈,可
以营造出一种令主场运动员气势高涨的
氛围,从而激励主场运动员发挥最好水
平,同时,主场观众的狂热表现也能抑
制客场运动员正常发挥;但也有学者指
出,主场对运动员心理具有双面的影
响,在主场比赛中亲人及大量国内观众
2022冬奥会奖牌榜排名的高度支持和媒体的过度曝光,无意中
给主场运动员造成了巨大的压力,产生
想赢怕输的心理,因而导致主场运动员
难以发挥真实水平。(2)裁判员方面。
裁判员自身水平不足和主场观众的压
力,会一定程度影响裁判员执裁水平的
发挥。有学者从项的角度出发,认为
花样滑冰、自由式滑雪等技能主导类表
现难美型项属于评分类项,其成绩
受裁判员的主观因素影响较大;也有学
者从客场运动员角度出发,提出客场参
赛的运动员会出现“客场吃亏”的心理
定势,不能正确看待裁判员的判决,从
而造成裁判员的情感也更偏向主队。但
田慧等在总结花样滑冰、冰球等受裁判
员打分或判罚影响较大的运动项目时,
并未发现明显的主办国优势现象,其提
出随着对裁判员要求的不断提高,裁判
员的执法愈加公平、公正,认为近40
年在冬奥会等大型比赛中,临场裁判员
判罚已不是影响冬奥会主场优势的主要
因素。
3.3 竞赛组织
3.3.1参赛名额有学者提出增加参赛
名额对于主场优势方面具有一定影响。
主办国常会利用参赛规则,增加主办国
运动员的参赛人数。参赛人数增多主要
有2个途径。(1)集体项目:部分集体
项目,主办国不需要参加预选赛,即可
直接获得奥运会参赛资格。以韩国为
例,因男、女冰球队直接获得2018年
平昌冬奥会参赛资格,使韩国运动员参
赛人数增多。(2)个人项目:以2018
年平昌冬奥会自由式滑雪为例,韩国运
动员只要达到奥运会参赛标准,即使超
出了奥运名额分配表范围,其也优先在
每一项目上保证1个奥运会参赛名额。
Pettigrew及田慧分别对1952—2014年
17届冬奥会、1984—2018年10届冬奥
会主办国参加人数进行研究,研究结果
均发现主办国当届冬奥会的运动员平均
人数较前一届有明显增加。
主办国的参赛人数增多,一定程度
上能为主办国取得好成绩提供机会,但
未必能增加运动员获得奖牌的机会。因
为,需要利用这些规则才能获得参赛资
格的运动员,通常并未具备夺取金牌、
奖牌的实力。因此,冬奥会主办国参赛
人数增多,并不是主办国产生奖牌优势
效应的主要原因。
3.3.2场地熟知场地的熟知表现在2
个方面。(1)对于场地所处的地理环境
及时空的熟悉,研究普遍认为环境因素
中,运动员对地理环境、气候、海拔的
适应,以及不用跨越时区、调整时差、
减少旅途疲劳,能带来一定程度的优
势。但通过回归分析得出,这方面影响
并不明显。(2)对于赛场的适应。因为
主办国对场地的建设有一定的参与权,
131 2022年5月刊(总第109期)
相较客场参赛的运动员而言,主办国的运动员有更多的机会去熟悉、适应比赛场地、器材、设施环境等。这部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钢架雪车的项目中,Chun提出,主场运动员参加钢架雪车项目运动成绩能提高0.40%,近10届冬奥会上,主办国运动员获得的钢架雪车金牌平均百分数高达50%,远超非主办国的1.44%。例如,有研究认为,在2018年平昌冬奥会中,韩国队不仅比其他国家运动员有着更充分的适应赛道的时间,其更是针对赛道的特点,专门研制新的雪车以提高转弯顺畅程度。同时,韩国传统优势项目——短道速滑的赛道也是根据韩国运动员擅长的内道超越战术而设计的。
4 结 语
国内外对于冬奥会及冬季项目主场优势的研究相对较少,学者大多将研究重点落在冬奥会上,普遍认为冬奥会具有主场优势,但对于具体项目的研究相对较少。对于是否存在主场优势的研究,多数学者以比赛获得的奖牌、金牌数为研究对象,有学者将其转化成主场优势指数,并采用Wilcoxon 符号秩检验方法,发现主办国具有显著的主场优势,并在此基础上对比具体项目,发现冬奥会中不同项目主场优势明显不同。主场优势成因方面,学者普遍认为主办
国备战政策与经费支持,是主办国运动
员创造优异运动成绩的重要原因;观
众、裁判员因素会对运动员心理造成一
定影响,但这个影响是正面的还是负面
的至今未有定论;竞赛组织中,主办国
的参赛名额势必增多,但未必会对主场
优势产生影响,而对于场地熟知则是
产生主场优势的重要因素。冬奥会及
冬季项目主场优势未来的研究重点,将
聚焦于具体单项是否存在主场优势及其
成因。
参考文献:
[1]田慧,何依蔓,王敏,李娟,于
佩阳,亓顺红,田野.2022年北京冬奥
会我国运动员奖牌预测与参赛策略——
基于奥运会主场优势效应分析[J].体
育科学,2021,41(2):3-13,22.
[2]张忠秋.北京冬奥会东道主心理
挑战与基本应对策略[J].中国体育
教练员,2019,27(1):11-13.
[3]任慧涛,楚金玲,易剑东.登上
领奖台:加拿大冬奥备战的治理经验
及其启示[J].体育学研究,2019,2
(1):39-49.
[4]宋毅林,黄华明,朱玉霞,白洁.
冬奥会主场优势分析与中国第24届冬
奥会展望[J].体育文化导刊,2016
(3):89-93,102.
[5]孟佳珩.国际综合冬季运动会主
办国主场优势与利用——以世界大学
生冬季运动会为例[J].冰雪运动,
2010,32(4):55-58.
[6]金晓明.第24届世界大冬会中国
运动员发挥主场优势的策略[J].冰
雪运动,2008,30(6):57-60.
[7]阿尔伯托·塞依.奥运会中的
主场优势[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08(3):195.
[8]BALMER N J,NEVILL A M,
WILLIAMS A M.Home advantage in the
Winter Olympics (1908-1998)[J].
Journal of sports sciences,2001,19
(2).129-139.
[9]S T E V E N R.B R A Y.T h e
home advantage from an individual team
perspective[J].Journal of Applied
Sport Psychology,1999,11(1).
116-125.
[10]CHUN S ,PARK S S .Home
Advantage in Skeleton: Familiarity versus
Crowd Support[J].Journal of Sports
Economics,2021,22(1):3-26.
[11]KONING,RUUD H.Home
advantage in speed skating:evidence
from individual data.[J].Journal
of Sports Sciences,2005,23(4):
417-427.
切体育活动的开展都需要体育物质作为前提。因此,高校体育文化的建设首先需要高校进行校园体育文化的物质文化建设。良好的体育设施和体育锻炼环境能更好地激发大学生的体育参与兴趣,对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具有积极作用。
调查发现,大学生篮球联赛的举办对校园物质文化影响甚微。在所调查搞下的大学生中,只有极少一部分大学生认为高校因为举办大学生篮球联赛,自身的场地、器材得到了明显的改善,而多数大学生认为场地、器材与该校在举办大学生篮球联赛之前相比没有改变。高校场地器材的改善主要受制于高校领导的体育意识和高校体育经费。据了
解,贵州省教育厅划拨了一定的资金给
参加首届大学生篮球联赛的8所高校用
于比赛场地的修缮和必要器材的购置
等。同时,贵州省教育厅也对比赛场地
设施等提出具体要求。从调查来看,参
加联赛的8所高校都只是针对相应的要
求对比赛场地、场馆进行了改善,如修
缮场地、添置符合联赛要求的器材等,
而校内其他与联赛无关的场地、器材设
施等并无改善。
参考文献:
[1]徐伟.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及
其育人的内在机理分析[J].北京体
育大学学报,2015,38(1):94-99.
[2]顾春先,邬红丽,肖波,何文涛.
中国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指标体系研究
[J].体育科学,2010,30(8):
41-48.
[3]程一辉,庄志勇,苏振南.校园
体育文化的功能、价值取向与建设性
对策[J].体育与科学,2007(3):
91-93,96.
[4]龚德贵,毛治和,吴步阳.论体
育文化与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2):170-
172.
(上接第104页)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