笙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笙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琵琶顶部的
    笙,亦称竽,是中国古老的簧管乐器之一。它有三十六根长短不同的竹管,插在一个七寸长的圆筒形的斗座上,用嘴吹气使它发声。在笙管顶部有一个竹制或木制的锥形管,叫作笙簧。笙簧振动而使笙管内空气柱振动,推动笙管周围的空气而发出声音。现代的笙已经失去了簧管乐器的性质,而成为一件纯粹的、管乐器。
    1、古代一种簧管乐器。亦称“竽”、“竽”、“笙管”。中国最早出现的簧管乐器。《尔雅》:“笙谓之竽。”郭璞注:“生竹空中,其声促狭。”汉刘熙《释名·释乐器》:“笙,和也。生而吹之以和乐也。”唐杜甫《南邻》诗:“野老苍颜困历年,龙钟仍与管笙全。”宋洪适《清平乐》词:“风流二谢,争解闻今更谁。玉树临风前度,金尊傍、与管笙酬酢。” 2、象声词。表示马或鸟的鸣声。唐白居易《琵琶行》:“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3、喻无聊的事情。唐赵嘏《长安秋望》诗:“可怜九月初三夜,解道澄江静如练。”宋杨万里《都梁道中》诗:“独上高楼思无穷,桃花潭水湛悠悠。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4、指笙竽、笙箫。 《楚辞·招魂》:“被罗衣兮若何,谖层层其涟漪。”王逸注:“被,被也;罗,轻縠也;兮,音离。”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千呼万
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5、比喻明亮的眼睛。汉武帝《李夫人歌》:“汉宫侍女八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三国魏曹植《洛神赋》:“华容婀娜,令我忘餐。”
    2、形状像笙的。指天地开辟以前的元气。明陈子龙《感时》诗:“火云驾天黑,三精此沦惑。” 3、香烟缭绕的高山。晋陶潜《搜神后记》卷四:“即使有香气之术,而神仙见其来迎。若大陆而升者,则有元气不散,香烟缥缈之异。” 4、香烟。唐李商隐《灵隐寺》诗:“香炉初上日,瀑水喷成虹。” 5、指香烟缭绕的高山。南朝齐谢朓《暂使下都夜发新林至京邑赠西府同僚》诗:“林月向栖鹊,关烟隐候禽。” 6、云雾缭绕的山峰。唐鲍溶《秋浦作》诗:“鴈没寒潭净,鹰随落照低。”明高启《登太行》诗:“飞来千嶂里,散作九河东。”  笙,不仅可以发出悦耳的声音,而且还可以传递信息呢!它们不仅可以传递亲情,友情和爱情;而且还可以传递任何你想要表达的信息。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