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的成语
消防的成语
火灾是指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有很多的成语以及名言句子都描写了消防知识。以下是本店铺和您分享的消防的成语知识。以供参考。
消防成语:认识火灾的危害 三灾八难 又称多灾多难。三灾和八难在佛经上均有确指的内容,其中三灾有大三灾和小三灾。大三灾是火灾、水灾、风灾,小三灾是刀兵、瘟疫、饥馑。大小六灾,火灾名列第一、八难则指八种障难,如地狱、畜生、饿鬼、盲聋喑哑等。了解这些,会让我们对生活的家园常怀敬畏和忧患感。
水火兵虫 指古书遭受损毁的四种灾害:水灾、火灾、战乱和书蠹,也泛指各种天灾人祸。这里,火灾列在了第二位,可见无论是个人财产,还是社会安宁,其危害都不可小觑。
一片焦土 形容房屋或家园被焚的景象和后果。中外史上有四次著名大火可以此形容:秦末火烧阿房宫,清末圆明园被焚,1666年持续4天的伦敦大火,1872年使10万人无家可
归的芝加哥大火。
殃及池鱼 出自春秋,宋国一城门发生火灾,居民为救火,导致护城河的水被舀干,鱼也没法活了。一家失火,四邻遭殃;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这是火灾的最大危害,也是区别于其他灾害的显著特征。
消防成语:树立防火意识 燕雀处屋 本意是说房屋一旦失火,屋檐下的燕雀就无安身之处。典出战国后期,秦国攻打赵国,赵国的近邻魏国却见死不救。相国子顺对魏王说,秦国势力强大,消灭了赵国必然危及魏国,我们不能像房梁上的燕雀那样只顾安逸,房子一旦起火,就没有栖身之处了。
厝火积薪 厝,放置;薪,柴草。把火放到柴堆下,比喻潜伏危险。出自西汉初年,政治家贾谊多次向汉文帝上书社会弊端,说如果不革弊兴利,就像厝火积薪一样非常危险。
百尺密室焚之突隙 与“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缀连,出自韩非子的“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炽焚”,即百尺高楼,可能因烟囱的缝隙而引起大火。两句一个道
理,即小事不注意会酿成大祸,不过后句更形象地接近消防的话题罢了。
曲突徒薪 焦头烂额说一人到朋友家作客,见主人家的烟囱是直的,灶边又堆了不少柴薪,便建议烟囱要砌弯一点(曲突),柴薪要移远一点(徒薪),才不易发生火灾。主人不以为然,结果失火了,幸亏邻居帮忙,才没造成大的损失。事后,主人杀牛置酒,酬谢邻人,还特意让一位烧得“焦头烂额”的坐在上座。此时有人提议,如论功请客,应把那个叫你“曲突徒薪”的人奉为上宾才是。由此可见,现在的消防监督员都应称上宾,因为他们所做的工作,都是“曲突徒薪”。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一点儿火星可以把原野烧起来,喻小事可酿成大变,也喻新生事物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出自《尚书》:“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向迩,其犹可扑灭?”消防工作最要紧处,便是莫让星火成大火。
消防成语:知晓救火方法 抱薪救火 战国时,秦不断侵犯魏国,魏王一再以土地换和平。主张“合纵抗秦”的苏秦之弟苏代对魏王说:“侵略者都贪得无厌,只要你国土还在,就无法满足他们的欲望,这好比抱着柴草去救火,怎么行呢?”比喻用错误的方法消灾,灾祸反而更大。 与火灾有关的成语
撮盐入火 盐放在火里就爆裂,喻性情急躁。如《水浒传》一条好汉叫索超,“为是他性急,撮盐入火,为国家面上只要争气,当先厮杀,以此人都叫他做‘急先锋’”。该成语也告诉人们救火要得法,不能火上加油。
解衣包火 比喻不解决问题,只招致危险。出自《资治通鉴》:“关中华戎杂错,风俗劲悍;裕欲以荆扬之化,施之函秦,此无异解衣包火,张罗捕虎。”
隔岸观火 对别人的危难不去救助,在一旁看热闹。三十六计中的一计,是根据敌方内部矛盾,让开一步,待其自相残杀后达到制胜之目的。现实的救火,当然不可取。
趁火打劫 是指趁人家失火时去抢劫,也是三十六计中的一计。其特点是利用时机,果断打击对方。救火当然更不可取。
杯水车薪 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喻于事无补。出处《孟子》:一樵夫推着柴车回家,在路边一茶亭歇息喝茶,猛听有人高喊:柴车着火了!樵夫端起茶杯就冲了出去,将水向柴车泼去,待泼第二杯时,柴已化为灰烬。与“救火扬沸”相近。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