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日本上班族真实生活
我眼中的日本上班族真实生活
屈指一算,在日本留学工作加起来也有四年多了,借着年末总结兼吐槽一下,工科生文笔渣,请多海涵。
 先说一下现状吧,现在日本一家制造业公司做工程师,公司是世界500强,在中国做得不错,市场占有率第一吧。日本的大企业很像国企,工作稳定,因为有法律保护,除非你屡次违纪,无法无天,或者公司财政状态恶化的无以为继,日本公司基本不能裁一名正规职员。日本最近又立法,60岁的职员要是还有工作的意愿,公司有义务让他工作到65岁,我估计企业界又该哀鸣了。工作的氛围也应该比较相像吧,领导老人有权威,新人没啥决定权,就是一个传令的。不过我是研发,而且基本是学生时代一脉相承的研究领域,总算还有不少活做,还挺忙的。
 
 
 
 工作第二年,折成人民币,现在每月工资两三万吧,夏季冬季各发一次奖金,奖金随上年业绩而定,基本上每次在三个月的工资左右浮动。加班费大概是普通时薪的两倍,要想赚钱只能靠加班费了。其他还有一些补贴,结了婚的有妻子补贴,带孩子的有孩子补贴,不住公司宿舍的有房补,交通费倒是全报,像我这样每天往返要走150km的还是挺爽的。当然这以外就都是花费了,所得税,健康保险,养老保险,公司入股,工会费,扣得嗷嗷狠。特别是养老保险,每次看到都心疼不已,我这是在挣钱帮日本人养老阿。
 公司是双休,节假日出勤的话各项补贴会很高,公司一般不肯让人周末出勤。年假有20天,包括一个5天连续的放松休假,我们所前几年年假休得少,今年工会查得很紧,不但正门入口处挂了个大牌子,上面写着,休假是为了更好的工作。每个领导桌上还插了个小旗子,上面血红的大字,保证每人每年休满12天,我每次看到都很汗。
日本大企业是没有实习期的,一加入就可以发全额工资,这点挺不错。当然,涨工资也是很慢地,如果没有升迁的话,基本上就是一年张1万日元工资,二十岁出头就可以预测到自己三十岁乃自四十岁的工资,这真是一件无趣并且让人泄气的事情。并且三十五岁之前的升迁也是很难的,像国内二十出头就部门经理副总之类,日本大公司可是看不到的。这意
味着,进入了公司后,你要努力十年才能升官发财,在此之前,你的工资待遇也许和混日子的同事没有太大差别。作为一个习惯了短平快观念的中国人,我真心觉得十年以上的回报期限太长了。但是,我周围的年轻日本同事还是孜孜不倦地努力工作,对此,我只能解释为国民性了。
再说一下日本公司的新人研修制度,很早就听说过日本公司的研修制度很丰富。自己体验了过后,先不说效果,诚意至少是有的。像我们公司,新人进去基本有一年的研修期,一年时间发全额工资,不用工作加班,下班了就能走,等于公司养人一年,还是很有魄力的。不过我们部门因为人手实在紧张,我大概研修了半年就被要过去了。那个时候看我同期进公司的人,每天从早到晚就是坐在电脑前悠哉悠哉,还是挺羡慕的。
研修从四月就开始了,先是在本部的大讲堂听了几天的讲座。我们公司本部只做管理,研发都分散在各处的研究所中,基本上技术人员混不出头,以后就没啥机会的回来了。讲座各式各样,有老总讲话,由公司规章,中间还夹了一次toeic考试,竟然还搞了中国文化讲座。听日本人讲中国还是蛮有趣的,印象比较深的有三点。一是他说有一个日本百货公司在中国开店,要求每个员工都保持微笑迎客,但却发现卖得反而不好。结果他们分析是因
为中国人喜欢讲价,如果售货员一直都保持微笑的话,他们会有被售货员占了便宜的感觉。反之售货员如果如丧考妣的脸的话,他们会有压价成功的成就感。这个我觉得还算有点道理吧,不过笑脸迎客应该是世界共通的。第二个他说中日的发展,就比如有一堆黄豆,你要把他从桌子这一头搬到另一头。日本事先计划好要用多大的盒子,要搬几次,怎么才能不洒出来,然后才开始做;而中国则是不多想,拿起豆子就往桌子那边丢,中间掉了不要紧,只要大部分到了就可以。就结果看,日本方式求得了精度,却失了先机,而中国方式虽然粗糙,却可能得了市场。从他话语里,倒觉得他比较推崇中国方式,也是对日本多年经济停滞不前的反思吧。
然后是在公司各处的工厂和研究所参观,得有半个月吧,那段时间蛮爽的,拿着公司的钱在日本的东南地北旅游,看看各处风情。接下来回到公司专门的研修中心,开始进行两个月的专门的讲座。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商务礼仪和办事方法的讲座。比如说怎样鞠躬啊,怎么样交换名片之类的。还有工作中应该的注意点,和上司打招呼上司不理怎么办,和同事合作不融洽怎么办,被性骚扰了怎么办,各种时候的处理方法。记得比较清楚的一句话,叫"下一环节是客人"。就是说把东西移交给下一个人的时候,要为他多着想,让他更方便处理,好像他是客人一样。比如你要要求上司审核报告,那么就要把相关资料也都
日本出国留学的条件准备好,不要临时去拿。你要拜托别人帮你搬东西,就要把搬多少东西,去哪都详细清晰地写好,不要让人误解。
继续说研修,还有一个月左右的研修是外语研修。一般都是英语的,但比较特别的是我那一年,有个领导突发奇想改成了中文研修。他说反正英语大家早就学过了,以后是中国的时代,大家不如好好学习中文吧。老实说,一个月的时间基本学不了什么东西。不过中文研修毕业的时候,搞了个中文歌唱比赛,大家分成小组合唱周华健的花心来一决胜负。那天能把花心唱的顺溜的日本人还真不少,倒是让我颇为讶异。
中间还有三周的生产实习,所谓生产实习,其实就是下车间帮忙。这个是在制造企业里逃不过的了,据说某家汽车公司每个新人都要下车间三个月,这个可压榨的够狠。我们这没有营业实习,据说某家电器公司让每个新人,包括技术员工都要去柜台上站一个月。老实说,下车间劳动也还罢了,在街头吆喝卖手机,还真的会不好意思。
近三个月的公司总研修后,就是分部门的内部研修了。我所在的地方式研发中心,学习的东西主要是cad的2d作图和proe的3d建模和作图,还包括一些模拟软件的使用和公司事务程序的说明。每天8点到公司,8点到8点半算自由时间,留给人查邮件,但其实基本没什么
邮件。8点半开始由有经验的工程师讲一小时课,每天我都在和睡魔搏斗。接下来就是自由操作练习时间,工作非常简单,坐电脑前一天就过去了,基本不用挪窝。这样又过去了三个多月,我因为分到的部门比较缺人手,和一个日本同事提前脱离研修进入工作,和我同期入职的同事,很多都学了9个月的绘图。半年的研修时间过去,对于我来说,感想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真的很轻松,一路以来一直有中考高考留学工作的压力,突然一下都消失了,感觉整个人都懒惰起来。第二,有所得,但效率不高。也许离开了学生时代就很难静下心来,感觉讲座基本没听进去多少,仅仅留下几句印象深刻的话语和一些支离破碎的回忆。幸好proe倒是从零到熟练,多少能给自己一点欣慰。第三,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也许公司也尽力安排最优的研修模式,每个人接受度不同罢了,不过能安排这么久的脱产研修,公司挺有魄力的。
先说一下平均年收入,这是说在一个岗位上工作的所有人的平均年收入。因为是不同年龄的平均值,所以统计数据大致是35岁左右的人的收入。先说说上班族以外的特殊职业吧,医生是社会地位很高的职业,收入也很高,平均年收也有1100万日元以上,而且做了几年还可以考虑自立门户出来开诊所,那样年收入可能攀升到2000万日元以上。日本学生对医生的推崇也是显而易见的,日本高考的分数线是根据学部不同而不同,同一所大学,工学
部和医学部的分数线就相差很大。甚至日本地方上一所普通国立大学的医学部分数线,就和东京大学的工学部分数线差不多,这在中国是不可能的。和飞机相关的两个行业也是高收入体,飞行员一年大概有1300万日元,空也有1100万日元。不过最近日本两大运营商的JAL申请破产了,估计他们的日子也不一定好过。大学教授也是高薪一族,不论大学的好坏,教授平均都能拿到1200万日元,副教授也能拿到1000万日元。当然日本的教职是一个萝卜一个坑,数量卡得很死。
 
日本留学经历
我出生在华东一个地级市,家里条件小康,不好不坏,不过总体趋势是慢慢变好的,所以成长中心态还算积极。爸妈对我是放羊式管理,到高二还是很疯狂地玩游戏。高三开始收了心,成绩也从学校的四十几名升到二模三摸的前三。我们高中虽说是重点,不过也就两三个人考上清北,十几个人考上985这样子。可惜高考被打回原型,落到了第十名,速成的到底是不行啊。我们那年卷子奇难,大家对填志愿都没有把握,我那个时候是愣头青,也没多想就填了Z大,原因是看了柳永的“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十分向往杭州这个城市。不
过这时候K大有一个招生老师专门来我们学校,老师了我们几个成绩差不多的见了他一面。听他说K大出国率高,我又鬼使神差地改成了K大。志愿表交上去了几天,我在家里玩游戏,想想又觉得还是想去Z大,于是给我爸打了个电话,一起去市教育局,想把志愿改了。可惜教育局的当差完全不肯通融,我家也没啥关系,只能作罢。后来成绩和分数线公布,我的成绩比Z大的线高5分,比K大的线低6分。我有个好朋友打电话过来说,你是不是想拿块豆腐撞死,我只能苦笑。幸好当年考生普遍谨慎,我们省很多很好的大学的分数线就是一本线,而且还没招满。我的分数线也高出一本线很多,于是调剂到了北方的一所985大学,一个完全陌生的专业。
虽然来到大学是意外,但我觉得算是个美丽的意外。这个城市,这个学校,没有太多让我不满意的地方,除了不下雨。大学里面还是比较积极的,读了双学位,学了两门外语,做了三年班长,***,计算机等级,除了没谈过女朋友——谁叫俺拖了中国男性平均身高的后腿呢。偶尔还会出去做家教赚点钱,可惜讲课的时候丢人了,有个平面几何的题没解出来,做了一个学期别人就不让做了。最初学日语的目的很单纯,我喜欢玩日文游戏,又没有翻译,于是就突击三个月过了日语二级考试。不过悲剧的是过了二级还是看不懂日文游戏,更悲剧的是我后来也不那么爱玩游戏了,当然这是后话。我的专业大分类来说属于机
械,这方面日本的实力还是很强的,于是下定决心去日本留学。考了托和日语一级,联系好了导师,来到日本的最好的大学学习。
研究生期间其实不算个好学生的,因为我没有考虑多久就决定不赌博,硕士毕业直接工作。而日本工作的招工期间又开始得特别的早。我是四月入学的,这一年的七月,各大公司就开始进行风风火火的进行暑期实习招聘,我不想输在起跑线上,于是也是操着我半生不熟的日语上阵,和日本土著杀成一团。诚实的说那时的日语口语真的不好,一般的单人面试还好,可以预想一下问题,自己也写点答案死记硬背下来。可是一遇到集体讨论,那就是被日本人狂虐啊,连个插嘴的机会都不到,刷存在感都不可能。于是就被一直虐一直虐,记得那段时间体重一下减了十公斤。(不过从体型上来说,那是我最美好的年华了。最后八月面了一家日本能源公司,是和国内的中石化差不多的企业吧。那次面了得有一个小时,发挥的还不错,最后他问我,你为什么想来我们这实习呢,我当时已经**的无所谓了,就说你们公司靠近海边,我从小到大都没去过海边玩,想在您这看看海。结果居然过了,得到了个两周的实习机会。实习感觉还可以,不过这家公司和我专业相差的太远,而且我觉得在这里工作回国竞争力不大。还有日本这个行业的薪水也不像国内的中石化一样让别的行业望尘莫及,最终没有选择这家单位。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