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心理学(简答题与分析题)
1、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答:1、个体心理
2、体心理
3、领导心理。
2、管理心理学的学科特点:答:1、社会心理学的一般理论是管理心理学的理论基础2、
历史性3、实践性和实用性。
3、管理的含义:答:1、管理具有多种职能,如决策,计划,组织,控制和创新等2、管理
的本质是活动或过程,是管理者通过各种手段实现目标的过程3、管理的对象是包括人力资源在内的一切可调用的资源,在任何类型的组织中,都同时存在人与人,人与物的关系,但人与物的关系最终仍表现为人与人的关系,所以管理要以人为中心4、管理是一门科学,一门艺术,是管理者在管理实践中创造性的活动5、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既定目标。4、心理的本质:答:1、心理是脑的功能,脑是心理活动的器官2、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3、
心理是以活动的形式存在的。
5、学习管理心理学的意义:答:1、有助于管理者树立以人为中心和管理理念2、有效地提
高生产效率3、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对管理的具体要求4、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6、研究管理心理学的原则和具体方法:答:原则:1、客观性原则2、联系性原则3、发展性
原则。研究方法:1、观察法2、实验法3、谈话法4、问卷法5、测验法6、个案法。7、我国管理学心理学取得的成就:答:1、建立了学术组织和教学的研究机构2、翻译和编
写了一批管理心理学著作3、各管理院校多数开设管理心理学课程4、培养出一批专业人员5、开展了多方面的研究工作。
8、个性的性质:答:1、独特性2、整体性3、稳定性4、倾向性5、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统一。
9、个性的形成和发展:答:1、个性的形成受很多因素的影响,除遗传,身体方面的因素外,
家庭的影响,学校的教充,社会生活实践的作用等因素交织在一起形成一个人的人性。概括起来不外乎先天的遗传因素与后天的环境因素。
10、气质的类型:答:1、体液说2、体型说3、血型说4、激素说。
11、气质的特征:答:1、气质具有典型的,稳定的心理特点2、气质具有先天性的特征3、
气质具有可塑性4、气质类型无好坏之分。
12、影响能力发展的因素:答:1、素质2、环境,教育和实践活动。
13、能力的分类与特征:答:1、按能力的构造,可把能力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2、按能
力发展的高低程度,可以把能力分为能力,才能和天才3、按能力所涉及的领域,可把能力分为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4、按创造的程度,能力可分为模仿能力,再造能力和创造能力5、按能力的测验观点,能力分为实际能力和潜在能力。
14、性格的类型:答:1、按心理机能,性格可划分为理智型,情绪型和意志型2、按某种或
某些典型的性格特征,性格可分为优越型和自卑型3、按心理活动的独立性,性格可划分为顺从型和独立型4、按思想行为的独立性,性格可分为顺从型和独立型5、按人的行为模式,性格可划分为ABCD和E五种类型。
15、影响个性形成的因素:答:1、个性的生物学条件2、后天的环境因素与个性:(1)家庭
因素在个性形成中的作用(2)学校教育在个性形成中的作用(3)文化,社会因素在个性形成中的作用(4)社会阶层在个性形成中的作用。
16、个性差异在管理中的应用:答:管理者只有了解员工的不同个性,并根据这些个性给员
工安排工作岗位,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和方法。,才能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不断提高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和社会经济效益。1、知人善用(通过研究个性的差异可以使各级管理者重视了解员工的不同个性,认识到每一种个性都有优点和缺点,用他们的所长,发挥人才的最佳效益)2、选择有效的领导方式和管理方法(对于不同类型的员工应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和方法,因为同一管理方式对不同个性特点的员工所产生的实际影响可能是很不相同的。只有深入地了解每个人的个性特点,采取相应的领导和管理方式,才能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提高工作的成绩和效果)3、配备合理的领导结构(在一个领导班子中,应该是由两种以上个性的人组成,做到个性的互补)。17、知觉的特性:答:1、知觉的整体性2、知觉的选择性3、知觉的理解性4、知觉的桓常
性。
18、影响知觉的主要因素:答:1、客观因素:(1)影响知觉的知觉对象本身的特点(2)对
象和背景的差别2、客观因素:(1)兴趣(2)需要和动机(3)过去的知识和经验(4)定势(5)期待3、情境因素:(1)适应(2)对比。
19、自我知觉的构成要素:答:1、物质自我(即生理自我)物质自我就是个人对自己的生
理属性的意识,包括占有感、支配感、爱护感和认同感等。2、社会自我是指个人对自己的社会属性的意识,包括个人对自己在各种社会关系中的角、地位、权利和义务等的意识。3、精神自我(即心理自我)是个体对自己心里活动的知觉,是个体对自己的性格、智力、态度、信念、理想和行为的知觉、调节的过程。
20、自我知觉的形成:答:每个人对自己的知觉不是一生下来就有的,而是在其发展过程中
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1、能意识到自己的身体特征和生理状况2、能认识并体验到内心进行的心里活动3、能认识并感受到自己在社会和集体中的地位和作用。
21、自我知觉的管理:答:1、管理者过程中,管理者必须深入地分析员工的自我世界,掌握
员工自我世界的规律2、尊重员工的自尊心,鼓励他们树立自信心,看到他们的进步3、引导他们通过正确认识社会,正确认识他人,严于解剖自己,了解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自己的现状和理想的目的4、为个人的发展确定更明确有效的目标。总之,管理者应善于掌握人的心里特点,并恰当地加以利用,使之在工作中产生良好的心理效应,不断改善员工的行为,从而提高工作积极性和劳动效率。
22、自我知觉发展的途径:答:1、通过认识别人,把别人与自已加以对照来认识自已2、通
过分析别人对自已的评价来认识自已3、通过考察自已的言行和活动的成效来认识自已4、通过自我观察来完善自已。
23、社会知觉的类弄与管理:答:1、对人知觉(也就是对他人的知觉,指通过对他人外部形
态和行为特征的知觉,进而借以了解其动机,情感和意图等心理活动。2、人际知觉(是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知觉)。3、角知觉(是指对人们所表现出的角行为的知觉)。4、自我知觉(是指个体对自已的心理与行为状态的知觉)。
24、社会知觉的偏差:答:1、知觉防御2、晕轮效应3、首因效应4、优先效应和近因效应5、
定型效应。
25、价值观的功能:答:1、价值观是组织行为规范的内在约束2、价值观是组织制度创新与
经营创新的理念基础3、价值观是组织活力的内在源泉。
26、态度的特性:答:1、态度的社会性2、态度的内潜性3、态度的稳定性4、态度的方向
性。
27、态度的机能:答:1、适应功能2、自我防御功能3、价值表现功能4、认识或理解功能。
28、态度的形成:答:态度形成的过程是从不具有某种态度具有某种态度,从简单的态度到
复杂的态度,从不稳定的态度到稳定的态度的过程。1、态度形成的条件2、态度形成的阶段(1)服从(2)同化(3)内化3、影响态度形成的因素(1)个人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2)知识和信息对态度形成的影响(3)所属体或参照体对个体的影响(4)个体的人格特点。
29、态度的改变:答:态度的改变广义的是指由于内部因素或外部因素使某一定时期内持续
的,稳定的态度发生变化,狭义指的是由于社会的影响,特别是由于说服性沟通使以前的态度向相反的方向发生变化。1、态度改变的制约条件2、态度改变的理论3、必变态度的方法:(1)组织员工参与决策(2)建立员工沟通的渠道(3)促进员工的学习(4)改变员工的需要。
30、态度差异与员工工作满意度:答:工作满意度是员工对自已的工作抱有的一般性的满足
与否的态度,工作满意度的本质是态度,态度对人,客体和事物所持的肯定或否定的评价,它反映了对人,客体和事物的感受。员工的满意度越高,其士气就越高,从而产生效率就
越高,高的满意度来源于个人需求的有效满足,不仅包括物质需求,还包括精神需求,有许多因素涉
及到工作的满足,其中最主要的有以下几个方面:1、工作的挑战性2、公平的报酬3、良好的工作环境4、合作的伙伴。
31、动机的功能:答:1、激活功能2、指向功能3、调节与维持功能。
32、动机的分类:答:1、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2、内在动机与外在动机3、主导动机和
从属动机。
33、需要的分类:答:1、生理需要和社会需要2、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3、间接需要和直接
需要。
34、需要的基本特征:答:1、需要与人生存发展密切相关2、需要具有个体性3、需要具有
多样性与层次性4、需要有动态性5、需要具有社会制约性。
35、需要与动机:答:需要与动机密切联系,但需要和动机是有区别的。1、需要是人的积极
性的基础和根源,动机是推动人类生活的直接原因2、需要必须有一定的强度,才能成为动机并引发动机,也就是说需要不必然产生动机3、需要转化为动机还要有适当的客观条件,即诱因的刺激,它既包
括物质的刺激也包括社会性的刺激4、不同的需要结构导致不同的动机结构。
36、行为的影响因素:答:1、外在因素(是指与行为有关的可以在心理上引起反映的事物,
包括物理因素和人际因素)2、内在因素(是指人的各种身心因素对行为的影响,这里主要指心理因素)。
37、行为的分类:答:1、目标导向行为,指为了达到目标所表现出寻求过程的行为2、目标
和为,指直接满足需要的行为,即完成目标,达到满足的过程3、间接行为,指为满足需要做准备的过程。
38、行为的特点:答:1、自觉性和主动性2、持续性和连续性3、稳定性和可塑性4、行为
的目标性。
39、动机与行为:答:动机是个人行为的动力,是引起行为的直接原因,行为是动机的外在
表现,在实际生活中,动机和行为有着复杂的关系。1、同一动机可以引起不同的行为2、同一行为可以有不同的动机3、一种行为可能有多种动机4、合理的动机可能引起错误的行为。
40、激励在管理中的作用:答:1、可以吸引所需要的人才加入组织,壮大组织的力量2、可
以使员工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技术和才能,实现组织的目标,提高生产率,管理者的一个重要责任,就是要把员工的动机有效地引向组织目标上3、可以进一步激发员工的创造性,提高在竞争中的优势。
41、现代组织中员工的特点:答:1、创造性强2、独立性强3、成就欲强4、自我完善欲望
强。
42、激励策略与方法:答:1、精神,物质相结合2、长期,短期相结合3、个人,组织相结
合4、合理的薪酬,分配相结合5、及时性,渐进性相结合。
43、马斯洛需要理论的基本要点是:答:1、需要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
要“也称社交需要”、自尊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2、马洛需要层次理论的主要观点(需要层次是一种动态理论、人类的需要是一种似本能需要、人类的需要可分为高级需要和低级需要、低级需要直接关系到个体的生存“也称匮乏性需要“)。
44、激励理论在实践应用中的问题:答:1、激励—保健理论似乎更适合于管理人员,专业人
员和高层白领的工作动机智激励2、X理论可能更适合那些简单,机械,不需要很多创新性,挑战性低的行业和工作岗位,例如织内层级较低的工作。而Y理论可能更适合那些工作本身对个人具有很大的吸引力,能够体现个人的能力和才华的工作,例如高层管理工作。3、目标设置理论应用的前提是必须能够对员工的工作设定明确的,可测量的目标和要求4、强化理论只注重个体行为的效果。
45、体的特点:答:1、体成员之间具有一定的共同目标2、体是组织化的人,具有
一定的结构3、体成员具有体意识和归属感4、体是一个开放的系统。
46、体的分类:答:1、正式体和非正式体2、命令型,任务型,得益型及友谊型体
3、大团体,小团体和小小团体
4、隶属团体和参照团体。
47、体对个体的影响产生的四种心理特点:答:1、体归属感2、体认同感3、体角
感4、体的力量感。
48、体规范的形成和功能:答:1、体支术功能2、评价标准功能3、行为导向功能4、
惰性功能。
49、体的行为特征:答:1、助长倾向2、顾虑倾向3、标准化倾向4、服从行为。
50、非正式体形成的原因:答:1、兴趣爱好相同2、得益和态度观点一致3、地理位置相
近4、生活背景,经历和年龄相近。
51、非正式体的特点:答:1、自发形成2、依靠情趣3、具有强有力的体规范4、具有
自卫性,排他性和想对不稳定性。
52、非正式体的作用:答:1、积极作用(的作用,加强意见沟通,舆论的作用,解决
困难,教育作用)2、消极作用(抵触作用,影响工作效率,传播谣言)。
53、对非正式体的管理:答:1、正视和重视非正式体的存在2、利用非正式体的积极
性。
54、体凝聚力的影响因素:答:1、体成员在一起的时间2、加入体的难度3、体规
模4、体成员的性别构成5、外部威胁6、以前的成功经验。
55、体士气的影响因素:答:1、目标相同2、合理的经济报酬3、工作满意感4、管理者
良好的品质和风格5、体和谐6、好的工作环境。
56、人际关系的形成:答:每个人都具有人际关系的需要。1、包容的需要2、控制的需要3、
感情的需要。
57、体中人际关系的表现:1、管理与被管理之间的关系2、员工与员工之间的关系3、管理
者与管理者之间的关系。
58、人际关系在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答:1、人际关系影响体凝聚力和工作效率2、人际关
系影响员工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3、人际关系影响精神文明的建设。
59、人际关系的类型:答:1、和谐稳定型2、互需互补型3、互酬互惠型4、僵持排斥型5、
冲突型。
60、常见人际交往障碍的主要表现:答:1、认知障碍(认知障碍在人际交往中表现突出而且
常见)2、情感障碍(嫉妒与自卑、自负、孤僻也会导致交往障碍)3、人格障碍。
61、常见人际交往障碍的克服:答:1、提高认识,掌握技巧(肯定对方、真诚热情、引导对
方谈得意之事、主动与人打招呼)2、充分实践,改善交往措施3、培养良好的交往品质(真诚、信任、克制、自信、热情)。
62、体冲突的原因:答:1、目标的设置不同2、体行为规划时间上的不同3、信息掌握
和理解的不同4、体成员的构成不同(主要指人力资源)5、价值和利益认识上的不同6、组织权利的分配与均衡7、沟通障碍8、变革造成的结果9、组织气氛与组织文化不和谐
10、组织结构不合理11、对资源的竞争和分配。
63、体冲突的解决方式:答:1、回避法2、内省法3、各部门中将指定的代表组织到一起
解决谈判中的严重争端,谈判中双方应努力出对方和已方的真正需求和目标,挖掘共同点,避免非赢即输的观点,争取“双赢”4、促成合作法5、权威解决法6、每三方参与法7、轮换培训法。
64、组织的功用:答:1、组织结构是组织运行的基础2、组织不仅要有合理的结构,更要能
有效地运行。
65、组织结构的形式:答:1、直线式2、职能试3、直线职能式4、矩阵式5、其他组织结构
(事为部式、多维立体组织结构、模拟性分散结构、团队结构)。
66、有效组织结构的特点:答:1、责任制的落实2、集中控制分权管理3、良好的心理契约
4、组织成员角结构、5有效的信息沟通。
67、影响组织设计的因素:答:1、组织战略2、组织技术3、组织规模4、组织环境。
68、组织设计的基本原则:答:1、任务目标原则2、分工协作原则3、权责对等原则4、指
挥统一原则5、精干高效原则6、层幅适当原则7、部门化原则。
69、组织设计的基本程序:答:1、明确组织目标2、工作的划分3、确定管理组织结构4、
确定职责权限5、决定人事配备6、检测和评估反馈。
70、组织文化的特征:答:1、组织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的特2、组织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和
心理状态而存在3、组织文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4、组织文化具有整体性5、组织文化具有独特性6、组织文化具有非强制性。
71、组织文化的意义:答:1、组织文化具有强烈的渗透性2、组织文化包含价值观念,道德
规范,行为准则,习惯及传统等多种因素,因而对组织信誉,组织形象等会产生质的影响
3、组织文化遵循宏观的社会文化要求,并随之变化而变化发展,所以组织也会处于一种
动态的变革和发展中,组织文化使组织运行具有时代性。
72、组织文化的内容:1、显性的组织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2、隐性的组织
文化(组织哲学、组织价值观念、组织目标、道德规范、组织精神)。
73、组织文化的分类:答:1、学院型2、俱乐部型3、棒球队型4、堡垒型。
74、组织文化的维系:答:1、甄选2、管理者3、组织的社会化。
75、组织变革的目标:答:1、通过组织变革,实现组织与环境的适应2、通过组织变革,完
善组织结构,优化管理能力,增强组织社会心理效应,提高组织效能。
76、组织变革的特点:答:1、组织变革是一个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要受到组织自身发展阶
段和状况,管理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2、组织变革是组织发展的重要环节,组织发展是组织系统的变革过程,发展所带来的是组织根本性的改善和进步,而变革却不一定会使组织不断成熟,变革是一种手段。3、现代社会组织变革已深入到各个领域,具有许多新的现代特点,如变革周期不断缩短,变革内容不断深刻,组织变革正进入一个新纪元。
77、组织环境:答:1、外部环境2、内部环境。
78、组织变革的措施:答:1、通过改变来实现自已变革2、改变人的行为态度3、改变技术
4、改变外部环境(加强沟通,鼓励参与、提倡相互尊重,理解、合理安排变革进程、利
用体动力、强制方法)。
79、组织发展的特点:答:1、组织发展是一个动态系统2、目标和计划是组织发展的重要内
容3、组织发展是以有计划的再教育手段来实现变革的策略。
80、团队的特点:答:1、团队目标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和可行性2、团队具有集合性3、团队
具有凝聚力4、团队行为具有统一性5、短小精悍,反应迅速。
81、团队的类型:答:1、问题解决型团队2、自我管理型团队3、跨功能型团队。
82、如何建设高绩效团队:答:要建立一支高绩效的团队,需要把握和控制以下几个相关方
面,这对建立高绩效团队有很大帮助。1、团队的规模2、团队成员的能力3、对共同目标的认同4、统一的规则5、合理分配角6、建立绩效评估体系。
83、领导与管理的区别:答:1、管理是由领导者或非领导者通过计划,组织和控制等实现组
织目标的行为过程,而领导是由领导者指引和影响个人或组织,在一定条件下,实现期望目标的行为过程2、领导具有全局性,超前性,而管理具有局部性,现实性3、领导贯穿于管理的各个价段,在整个管理过程的各个阶段层次上,领导活动表现为独立的职能——组织,调动,监督和检查等,不必过问细节4、在组织中,管理者包括各部门,基层的领导人,从事管理工作职能的人员等,所以在人数上要多于领导者。
84、领导的类型分类:答:按照领导的广度和狭义分类,有领导个体和领导团体,按照领导
的权威基础分类,有正式领导和非正式领导;按照领导活动的层级分类,有高层领导,中层领导和基层领导;按照领导活动领域分类,有政治领导,行政领导,业务领导和学术领
导等。
85、领导职能的处理关系:答:1、处理与人的关系2、处理与事的关系3、处理与时间的关
系。
86、领导的素质:答:1、政治思想素质2、法律道德素质3、知识能力素质4、组织管理素
质5、身体个性素质。
87、领导影响力的构成:答:1、权力性影响力(传统因素、职位因素、资历因素)2、非权
力性影响力(品德因素、才能因素、知识因素、高情商)。
88、什么是领导影响力:答:是指领导者影响他人心理与行为的能力,在人际交往,组织行
为中影响人皆有之,由于领导者的职位和作用的特殊性,其影响力更强更大。
89、影响力的合理运用和提升:答:1、非权力性影响力的合理运用和提升:(1)加强自身口
格修养,正直公正,以身作则,关心他人,为政清廉(2)不断丰富理论知识,专业知识,熟练技能,使自身知识全面化,科学化,系统化(3)勇于实践,在实践中提高自已的各种能力(4)密切上,下级联系,尊重,信任,关怀员工,自我激励,增强抗挫能力。2、权力性影响力的合理运用和提升:(1)职权运用要适度,不可专制滥用(2)要秉公办事,不可以以权谋私(3)要善于将权力下放,避免独裁(4)要讲究实干,虚心接受下级建议和意见。
90、领导者的考评方法:答:1、综合测评法(这是采用标准化量表对领导者的德才勤绩进行
全面的评定与考核的方法)2、动态考察法(由考察者主动设计一些环境,设置不同程度的困难条件,通过被考察者在环境中的实际行动,对其口德,才能等做出评价)3、情景模拟法(这是国外较盛行的“潜能”测试方法之一,它是由专业的测试人员根据领导者现在或即将任职的岗位素质要求,设置一种模拟的工作情景,通过被考察者的实际操作,运用多种定量和定性测评方法,测试被考察者的行为与心理特征。
91、领导者的培训:答:1、各种类型,层次的培训2、实践锻炼3、社会心理训练。
92、目标管理的特点:答:1、重视人的因素2、强调“自我控制”3、逐级授权4、重视成果。
93、目标管理的实施步骤:答:1、定目标,建立一套完整的目标体系2、逐级授权,组织实
施3、检查和评价成果4、确定新的目标,重新开始循环。
94、有效管理时间的方法:答:1、设立明确的目标2、按照事务的类型来安排时间:(1)紧
争而且重要(2)重要但不紧急(3)紧急但不重要(4)不紧争也不重要;3、针对每一个目标,组实现目标所需进行的各种活动分派优先级4、每天留些“机动时间”:(1)遵循20比80定律(2)严禁事必躬亲,要善于授权(3)保持时间上的弹性。
95、信息的独特属性:答:1客观性2、交流共享性3、时效性4、附载性。
96、管理环境:答:管理环境可以分为物理环境与社会环境。
97、社会环境:答:1、政治环境2、经济环境3、文化环境。
98、体规范的压力:答:1、规范压力与权威压力2、成员对规范压力的反应3、规范压力
的限度。
99、学校管理心理的体系:答:1、学校管理中认识的作用2、学校管理中情感的作用3、学
校管理中意志的作用4、学校管理中个性的作用。
100、学校心理辅导:答:1、心理辅导的成长目标2、心理辅导的学习目标3、心理辅导的自我完善目标。
101、心理辅导的功能:答:1、发展性功能2、预防性功能3、补救性功能。
102、个案研究有什么弱点?答:个案研究是对单一案例或有限数目的事例进行考察和研究,适用于研究的早期阶段,它也有一些弱点:一是个案研究一般是描述性的,不容易在较短时间内作出有关因果关系的推论;二是个案研究难以重复,容易受研究者现有的理论假设和其他主观因素的影响,从而出现偏差;三是个案研究一般取样比较小,限制了研究结果的可应用性和普遍意义。
103、如何运用社会学习论提高管理的效能?答:为了有效地运用社会学习论提高管理效能,
应注意:1、明确良好工作行为的要求;2、帮助员工选择适当的行为榜样和模式;3、与员工一起按照新的行为要求去做;4、改善工作环境,使之有利于社会行为学习;5、对按照新的行为行事的员工给予适当鼓励;6、采取适当管理措施,使良好工作行为得到保持。104、简述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主要内容。答:1、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从高到低可分为五种不同的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生理需要:是人类最基本的需要,包括生理机能维持的各种需要,如饥、渴等。安全需要:一个人要求得到保障,获得稳定的生活和交往环境。社交需要:包含的需要,情感与归属的需要,尤其是与他人关系和体的认同。尊重需要:一个人需要得到他人的尊重,包含
自尊、声誉、认可、个人才能感、胜任感。自我实现需要:这是最高层次的需要,包含实现个人理想、抱负、发展和发挥个人的能力与创造性。2、人的需要是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马斯洛认为人的胜利需要、安全需要是最基本的物质需要。而社会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是高级的精神需要。当低一级的需要获得相对满足后,便会产生高一级的需要。3、需要是相对的,不能百分之百的满足。社会经济状况和教育程度影响人们需要的满足程度。
4、人的需要一般地说是按上述顺序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但也有例外。在不同情况下,
不同层次的需要可以并存,总有一种需要占主导地位。
105、价值观主要有哪些作用?答:1、动力作用2、标准作用3、调节作用4、定向作用。106、简述从众和顺从行为的区别。答:从众各顺从的区别在于是否出于内心自愿。放弃原来的意见,以符合体要求之行为称从众,保留自已的观点,而又不在行动上违背体意志的现象叫顺从。
107、造成沟通障碍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答:1、语义上的障碍;2、知识经验水平的限制; 3、知觉的选择性障碍; 4、心理因素引起的障碍;5、组织结构层次的影响;6、信息过量的影响。
108、传统组织理论的基本内容。答:1、明确规定的职权等级制度和专业化分工;2、明确的规章制度;3、法定的程序系统和程序无情感因素;4、技术是提升的基础;5、管理权与所有权分离。
109、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有哪些?答: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主要包括:相似性和一致性;距离的远近;交往的频率;性格和气质;主观印象;思想品德;需求互补。
110、试论组织文化在管理中的作用?答:1、导向作用;2、激励作用和凝聚作用;3、规范作用;4、创新作用和辐射作用。
111、什么是气质?气质理论在管理实践应用时应当注意什么问题?答:气质是个人与神经过程相联系的行为特征。
注意问题:1、特殊工作岗位,气质要求的绝对性; 2、一般工作岗位,气质要求的互补性;3、人员培训时,气质要求的顺应性和发展性。
112、请对影响从众行为的因素进行具体分析。答:1、体因素:体的性质、成员的能力、体气氛、凝聚力等;2、个人因素:个人的智力水平、情绪稳定性、态度与价值观生活阅历等;3、问题的性质:问题的重要性、信息量、员工的把握度等。
113、请联系国情,说明组织文化建设应该包含的内容。答:1、企业价值观体系建设;2、科学的经营管理;3全方位激励管理方法;4、增强企业内聚力;加强礼仪建设;5、企业形象建设。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