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美国在21世纪超越中国成为“基建狂魔”的可能性
论美国在21世纪超越中国,成为“基建狂魔”的可能性
摘要
2021年5月6日,美国总统拜登在路易斯安那州查尔斯湖市发表演讲时再次提出,国会需要通过2.3万亿美元的支出计划来重振美国经济。而拜登的2.3万亿美元的支出计划的主要目的在于加大对美国的基础设施的投资,政策内容也与中国今年的“新基建”计划大同小异,其政治锋芒所指不言自明。那么美国在当今21世纪能否成为超越中国的“基建狂魔”呢?本文将从美国的基建能力和政治经济体制两个层面来分析美国成为“基建狂魔”的可能性。
关键词:基建狂魔、美式政治、美国就业计划、美国经济、中国基建
前言
近年来,中国的基础建设猛速度之快,让世界各国对“中国速度”无不啧啧称奇。中国经济也因为基础建设的伟大成就而飞速发展,最终成功跻身于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因为在基础建设方面取得了伟大成就,被冠以“基建狂魔”的称号。作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的美国,面对中国的崛起,不由得感受到了“危机”。美国总统拜登更是直言:“中国正在从经济上吃掉我们的
午餐”,提出“我们要竞争”,“让美国重回正轨”。可以看出,做为一个有着“铁路情节”的美国总统,拜登毫不掩饰的表达了对中国基建奇迹的眼红。其实,美国基础设施落后陈旧的问题由来已久。美国自“罗斯福新政”时期的大规模基建以来,在基建方面的财政支出逐年递减,基础设施年久失修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高达数千亿美元。因此,自21世纪以来,如何解决美国基建落后问题历来都是历任美国总统所探寻的。然而,美国的“重振基建”之路屡屡受挫。近年来,美国国内的种族问题和经济发展不均问题随新冠疫情逐渐加剧,基建问题也再次成为重中之重。前总统特朗普也曾在2019年豪言未来十年内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投入2万亿美元,最后也人走茶凉,不了了之。“美国基建”到底出了什么问题?拜登政府能否扭转美国基建的颓势?这便是本文所探讨的主旨。
正文
一、从美国的基建能力来分析
回顾美国的基建历史,我们不难发现,美国也曾是一位“基建狂魔”。在“罗斯福新政”时期,美国的基建水平达到了世界顶尖的高度。因为这时的美国刚经历了欧洲经济的大萧条时期,国民经济迫切的寻求上升空间。而大规模的基建不但能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还能实
现社会财富的再分配,无疑成为了重振美国经济的最优解。事实上也确实如此,美国在短短的六年时间内,国民生产总值便从1933年的742亿美元飙升到了1939年2049亿美元;失业人数更是从1700万降至800万,整体经济翻了一番。由此可见,大规模基建不失为一种振兴国家经济的好方法。而当今21世纪的美国也正处于经济下滑期,拜登的“美国就业计划”与“罗斯福新政”不得不说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是,二者却不具备相同的历史条件。“罗斯福新政”时期的大规模基建之所以能挽救美国的经济危机,是因为当时美国有着超越全球的制造水平,大规模基建的同时又能产生最大的经济效应,实现投资与国债的平衡。此外,美国在二战时期凭借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远离欧洲战火的袭扰,利用自身农业和工业大国的先发优势,大发战争财,所获得的利润远远的超过了基建投资所欠下的国债。
如今的美国,曾经领先的制造业优势也有早已荡然无存,反而面临着制造业空心化的危机。因为从美国的产业结构中便可看出,制造业已从上世纪50年代的50%下降为当前的约30%,制造业就业人口更是从上世纪50年代的30%下降这当前的10%以下。并且近期美国频繁兴起的种族运动、民粹运动,都是美国制造业的长期空心化的症状。因此,美国国内的基建投资难以再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对此,拜登的解决方案是拿出5800亿美元来重振美国制造业。以特朗普重振制造业为例,虽然通过大搞贸易战来为本国制造业创造市场;
或是通过外交和金融制裁等手段,迫使在海外投资的美国企业重回国内建厂,但是由于劳动力成本问题和美国国内落后的基础设施,最终导致美国重振美国制造业的计划流产。由此可见,光是“砸钱”,治标不治本,难以解决制造业空心化的难题。
与此同时,如今美国的财政也变得捉襟见肘。在2020年,美国的负债总额就已超过了30万亿,而GDP只有20万亿,负债严重超额。面对财政赤字,拜登提出的解决办法是征“富人税”。具体政策为:将企业税从21%调高至28%,同时向富豪个体征收财产税,即年收入超过40万美元的美国公民的个人税都将被提高至39.6%。简而言之,拜登的政策就是“劫富济贫”,企图通过征收富人税来弥补基建支出的空白,同时创造就业岗位来实现社会的财富再分配,解决贫富不均问题。拜登的计划虽说是“一石二鸟”,但实施起来却阻力重重。一方面,因为美国作为一个资本主义社会,自由民主体制的外衣下是“精英政治”,资本财阀比普通民众在国会议院更有发言权。以奥巴马的全民医保为例,之所以始终在国会难以通过,是因为只有穷人才需要医保,而富人不会为此买单。全民医保虽惠及普通民众却触犯了资本家的利益,“精英议员”投反对票自是“理所当然”。特朗普的1.5万亿美元基建计划没有在国会通过,便是一个先例;另一方面,绝大多数美国海外企业都通过在海外设立子公司的方法来“合法避税”,转移了美国的绝大部分资本。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即便是高达
35%的税率,对资本家们来说也不过是形同虚设。拜登对此,也只能束手无策地对富人“苦心规劝”道:“富人需要经历短暂的痛苦,但换来的利益却是长久的。”由此可见,拜登“劫富济贫”计划的无力。
相比之下,作为21世纪“基建狂魔”的中国,大兴基建靠的不是“劫富济贫”,而是凭借“共同富裕”的发展理念,以国有银行为资本担当,得到了民间资本的广泛参与,仅第一个五年计划基建投入就超过了10万亿人民币。而且从2021年的统计数据来看,中国的基建投资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8%,而美国仅有2.4%,是美国的四倍左右,投资规模远超拜登“美国就业计划”的基建投资规模。从中国的基建经验来看,拜登的2.3万亿美元的基建投资是远远不够的。
在克林顿时期,美国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凭借着领先全球的技术优势,成功的实现了在计算机和互联网方面的基础信息建设。由此,“基建”的概念不单只局限基础设施建设,还拓展到了技术创新领域。而“新基建”所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是“旧基建”远远不及的。美国凭借在“新基建”上的先发优势和技术优势,成功的站在了第三次产业革命的风口,出现了微软,英特尔,苹果,谷歌,高通等影响力遍及全球的IT巨头,形成了一张笼罩全球的信息资源网,
源源不断的为美国的经济带来巨大的收益。因此,拜登的“美国就业计划”也提出要在电网和通信网络,以及创新研发方面投入总计高达5800亿美元。但是,与克林顿时期美国在通信网络方面占据技术优势不同,中国的通信技术已经占据全球领先的地位。中国的华为和中兴公司掌握着5G的核心专利技术,在5g通信网络建设方面有着领先全球的实力。一旦5g通信时代全面来临,美国还得向华为和中兴递交专利费。
中国自2021年开始,启动了多个千亿级的“新基建”计划,囊括了5g网络、工业互联网平台、大数据中心等多个新基建领域。而相比之下,美国的电网、互联网由于长期缺乏投资,状况大不如前。以美国德州为例,今年仅因一场暴风雪,90%以上的电网便陷入瘫痪。这充分说明,美国在“新基建”的速度方面已经远远落后于中国。

二、从政治经济体制的角度分析
中国能成为“基建狂魔”的根本原因在于,“以民为本”政治经济体制优势,而这一点恰恰是美国所不具备的。美国作为一个资本主义国家,整体是依赖于资本且服务于资本的。政府从
来都不是为人民而服务的,只是资本家控制国家的工具。通过现有数据便可得知,美国有1%的富人所拥有的财富就已经超过了美国GDP的总值,这说明美国的经济财富最终流向不是政府,更不是人民,而是资本家。这从另一方面也说明了美国存在着财富资源分配不均,难以调度的问题。而中国则有着“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可以最大限度的调动全国的财力,物力,人力等各种资源来投入“基建”发展,以达到最好的效果。以美国的“超级高铁”为例,修修建建拖了数年之久,至今不见通车的“捷报”,而中国高铁的总里程早已达到了四万多公里。时过境迁,中国已不再是新中国成立初期“一穷二白”的面貌美国也早已不是二战前期的那个“基建狂魔”。据美国智库外交关系协会发表的《美国基础设施现状》报告中可知,美国桥梁,机场,城市饮用水管道电力设施落后,老化,年久失修,大多数还是始建于“罗斯福新政”时期的上世纪20年代的“老设施”。基础设施的落后,严重拖慢了美国经济的脚步。据ASCE对于美国基础设施的评估报告来看,到2030年,美国的基建问题将导致美国GDP损失10万亿美元,失去300万个工作,以及在未来20年间内损失2.4万亿美元出口。因为与罗斯福时期不同,当时美国能从二战中攫取到的利润来弥补基建支出,而如今拜登政府面对财政赤字,也只能“劫富济贫”,出此下策。而中国凭借“大搞基建”,后来居上,跻身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与美国同台竞争。中美两国的局势正如今年中美战略对话中,
外交部长杨洁篪对美国的霸气回应“你们在中国面前没有资格说,你们从实力地位出发同中国谈话。”,早期美国较于中国的经济领先优势,如今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中国在基建方面的遥遥领先。
“美国基建”除了在经济方面面临着艰难的财政问题,在政治方面也面临着尴尬局面。众所周知,美国的政治体制有国会和议员组成,各方势力心怀鬼胎,为了票数席位和经济利益而彼此争斗。一方面,对于拜登的“劫富济贫”计划,共和党是嗤之以鼻的。以我们熟知的共和党代表特朗普为例,之所以能坐上美国总统的宝座,靠的就是底层白人民众的选票支持。在共和党看来,民主党出身的拜登竟然想要通过基建计划来笼络穷人,收买人心来挖共和党的墙角,争夺"红脖子"的选票,他们当然第一个不支持。最先跳出来的是参议院少数党领袖、肯塔基州共和党人米奇·麦康奈尔。关于白宫公布的超过2万亿美元的计划,他在记者会上直言不讳:“不会得到我们方面的支持”,同时还表示:“该提案将导致大规模增税和数万亿美元国债的增加。”除此之外,民主党和共和党虽然都有发展基建的共识,但两党关于基建的发展方向始终争论不休。因为美国民主党和共和党代表着不同的阶级成分。作为劳工阶级和低中产阶级代表的民主党,想要发展的基建方向是清洁能源、自行车道和电动充电桩等;而作为代表着大财团、大农场主利益的共和党,想要发展的基建却是是方向高速
公路,桥梁等方面。两党都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为了自身所代表的利益而争论不休。因此,拜登的“美国就业计划”在未来难保不会“胎死腹中”。而相比之下,中国政治体制则没有这些问题。党中央政府只要认准了方向,就能调动各级力量,“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在各方面都能取得优秀的成绩。以今年的新冠疫情为例,中国虽然作为首个爆发疫情的国家,但各级政府临危不惧,听从党中央统一指挥,全国上下都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因此,短短数月时间,当西方国家还在新冠疫情的漩涡中挣扎时,中国早已控制住了疫情的蔓延,并最终成功的研发出疫苗。中国的基建也便如,政府和市场能够相互配合,让中国的基建速度达到每小时新建700米高速公路的奇迹。美国总统特朗普也曾感慨:“与中国新竣工的大桥相比,华盛顿的大桥像一个小土豆。”由此可见,拜登的“美国就业计划”在政治体制上所遭受的阻力之大,"美国基建"的难度之高。总之,美国人永远都不会明白,中国为什么能成为"基建狂魔"?其实早在2017年,我国第一条自主研发的高铁—"复兴号"早已给出了答案:基建是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了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结论
“美国基建”之难,难于上青天。美国在21世纪早已失去了旧时代所积累的资本和技术优势,我国为什么买美国国债
如今面临着财政赤字,经济下滑,国内矛盾尖锐的困局,想要凭借基建来重现罗斯福、克林顿时期的繁荣,却忽略了所处的历史背景不同,不具备成熟的历史条件,无疑是逆天而为,终究是不得圆满。而中国凭借着优越的政治经济体制,加之在经济方面厚积薄发,卧薪尝胆,最终一鸣惊人。毋庸置疑,中国基建已经将美国狠狠地甩在了身后,美国临阵磨,拿什么来实现“弯道超车”?答案是不言自明的。美国在21世纪想要超越中国成为"基建狂魔",至少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是不可能的。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