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数学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篇一】
一、试题分析:
总的来说,本次测试难度适中,内容公允不陌生,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考题重在基础,内容紧密联系生活实际,趣味性、实用性、创新性强。有利于考察数学基础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有利于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培养。
(1)强化知识体系,突出主干内容。
前半学期的重点内容,通过口算、笔算、估算、大小比较、乘法公式、解题等形式,在试卷中进行了广泛的考察。
(2)贴近生活实际,体现应用价值。
本次试题依据新课标的要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索取题材,把枯燥的知识生活化、情景化,通过填空、选择、解决问题等形式让学生从中体验、感受学习数学知识的必要性、实
二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试卷分析用性和应用价值。
(3)重视各种能力的考查。
本次试题通过不同的数学知识载体,全面考查了学生的计算能力,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判断能力以及运用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4)巧设开放性话题,展现个性思维。
本次试题注意了开放意识的浸润,在第六大题第三小题中设置了“你还能提出一个问题,并能解答出来吗?试试看”的开放性题目,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
二、试卷分析;
1、成绩分析:本次考试,我班学生及格率100%,优秀数33人,优秀率68%,从卷面的得分情况来看,总体成绩还算可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基础知识扎实,形成了一定的基本技能。
学生的基础知识是否扎实,直接影响到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各方面能力的发展,因此,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比较注重抓基础知识的训练,无论是新授课还是练习课都如此,特别是计算,在数学中无处不在,生活中随时都会用到,所以,我在平时坚持早晚天天练,故失分较少。
(2)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强。
学习数学的目的是为了能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因此,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成了我们教学中的重要目标之一。由于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注重结合所学内容为学生创设各种生活情景,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巩固所学知识,体验其应用价值,使学生有了较强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在第六大题第三小题中失分较少。
(3)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本次试卷中,除了少数学生外,大多数学生做到了书写工整,卷面整洁,这与平时教师的指导和训练以及学生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2、试卷中的不足
从一些题型来看,老师对方面的关注较少,分数还是比较严重的。主要体现在:
(1)对估算重视不够。因此,在日常的练习中对估算和准确计算的对比较少,导致学生对估算的结果不会正确处理。故将“30+51-17”和“90-65+36”的估算结果填入“比80大”的括号里,造成失分的现象。
(2)动手操作和动口没有很好结合。比如,第二大题的第二小题:一个正方形的纸片,剪去1个角后,还剩下3个角,失分率达到80%,其主要原因是在新课后操作练习较少,只是让学生口头说了说而已,印象不深刻。由此可见,动手动口应紧密结合起来。这样理解透彻,印象深刻。
在以后的教学中,要注意这些方面。
【篇二】
一、试题概况分析:
1、试题主要由基础—能力部分(包括填空、选择、计算、应用题)和探索—发展部分(
包括动手操作、分析推理)两大部分构成。试题题型多、考查角度灵活。第一题“你能在4分钟的时间完成吗?试一试。”,分值10分。主要考查学生计算能力。第二题“想一想,填一填”,分值24分。第三题“规律,填一填”,分值6分。第四题“填空”,分值12分。第五题“细心观察,填一填”,分值8分。注重数学概念检测,对学生易混淆的知识点考核到位。试题对小学数学知识体系的把握是相当精当的。第六题“数一数,填一填”,分值12分。该题注重考查学生对数学概念、数*算规律和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在熟练应用知识的同时,体现学生数学思维的精度、广度、深度。第七题“解决实际问题”,分值28分。该题贴近身边生活现象,通过贴近学生生活现实的情境展示数学,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学知识,建立解决问题的模型,从而渗透“数学建模思想”。题目给考生一种亲身经历的感觉,使数学与学生的距离近了,感觉亲了,接受、学习数学的兴趣浓了。
2、本次试题相对于以往的试题,更加注意计算过程的简化,各种题型都注重解题思维过程,而计算成份则很少甚至给人一种简单的感觉,这与现代社会数学教学的发展是一致的。轻计算,重思维,培养具有灵活思维能力的人,是数学教学一个很重要的方面。试题继续坚持“贴近生活”“数学即生活”的理念,引导教学以生活为基础,以学习到的数学知识为凭借,通过个体的思维加工,生发出合理的数学问题,并有效的解决实际问题,如应用题
中分桃子、卖书、买球等问题,既做到了知识的应用,又充分体现了生活。试题在强调思维能力的同时,仍然没有放弃计算能力的检测,计算能力培养是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合理的计算、是学生良好的数感、思维能力的体现。
二、学生考试情况分析:
本次考试全级部**人参加。总分:****.*分平均成绩:**.*分
及格人数:**人及格率:***%优秀人数:**人优秀率:
三、学生答题分析:
1.计算问题大部分学生计算能力较强,能够熟练运用解题技巧进行计算。
2.学生在理解数学语言的意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大部分学生不能理解问题的含义,不到规律,说明在平时的数学观察、理解、分析、建立思维方法的教学中还缺乏训练意识。
3、学生在观察物体上有些欠缺。第五题大多数学生做错,说明平时教学中对观察物体教学不够细心。
4.实际问题偏向知识应用,把一些复杂难懂、脱离生活实际的实际问题放在一边。所以,这套真题并不是很难。
四、几点反思
通过前面对试题的分析,在今后的教学中除了要把握好知识体系,熟悉知识点覆盖面之外,还要认真钻研新课程理念,理解、研究教材,到教材中知识与理念的结合点,数学思想与数学方法的嵌入点,凭借教学手段、方法,在教学数学知识中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渗透、理解、掌握数学思想、数学方法,从而达到学习数学、应用数学的最终目的。
二年级数学期中试卷分析
2006——200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二年级数学试题是根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的前半部分教学内容来编排试题的。试题容量适当,难度不大,涵盖面积较大,能有效的测试出学生的学习情况。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