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培”学习总结
这次“国培”学习使我更加全面深刻地理解了新课标理念,为新教育全面贯彻实施奠定了基础。听了各位名师的讲解,使我的心灵受到了震撼,灵魂得到了洗礼,思想和理念得到了更新。让我能以更宽阔的视野去看待我们的教育工作,树立了更坚强的人生观,价值观。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将尽力做好以下几点:
一. 加强合作学习,注重情景教学。
新课改倡导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学会学习,懂得合作。对于学生,伙伴之间通过倾听、分享、交流、互助与反思,使每个人都可以从同伴那里获得信息和启示,进而丰富个体的情感和认识,促进学生顺利地自我构建知识和创造知识。但要注意合作学习的误区,合作学习不能简单的停留在表面,而要看实质性的东西。新课程要求把课堂还给学生,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的能力。合作学习得让学生明确主题,抓紧讨论,得出结论,而不是乱发言,没有结果。
二.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亲近数学
只有从生活中来的数学才是有意义的数学。数学课程内容的呈现应该是贴近学生的生活现实,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的联系,认识数学的价值,增进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激起学生亲近数学的热情
三.情境教学在数学新课程教学中已显出了旺盛的生命力。
课堂教学中积极为学生创设各种情境,使课堂成为生活性、趣味性、活动性的课堂,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去发现、去创造,真正实现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全面发展。用这样学生熟悉的列子引入新课,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改变教学评价,注重评价实效
改变以往的单一的教学评价,采用多形式、多渠道的评价方法,建立开放、宽松的评价氛围。注重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让家长、学生、教师共同参与评价。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反思,在反思中学习,有效地增进他们的自我评价意识,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同时强调以形成性评价为主,以学生平时参与各种教
学活动的表现和合作能力为主权依据,坚持主人的正面鼓励和激励作用,注重评价的实际效果,以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
四、 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
除了在课堂上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我还注重对学生课前预习能力和家里学习作业能力的培养。教给他们自学的方法,引导他们怎样进行课前预习,把遇到的疑难问题记录下来,以便在课堂上与老师和同学一起探讨,提高学习效率。并通过各种形式常与家长联系,及时交换信息,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使他们的学习自信心和学习兴趣有了一定的提高。
五、积极开展教研活动,不断反思提高
我以后要结合学校的研究课题,平时多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教研活动,严格执行互听互评课制度,在上课、听课、评课活动中,取长补短,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结合实际教学培养学生数学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强大动力和内在力量,是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只有当学生本身对学习发生浓厚的兴趣时,才能使整个认识活动兴奋起来,促使他们去追求知识,探索科学奥秘,增强学习情绪和克服困难的意志,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我国的大教育家孔子早已指出:“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意思是说,对于学识,懂得它的人赶不上喜欢它的人,喜欢它的人又赶不上醉心于它,以它为乐的人。教育家蔡元培也主张:“我们的教书,并不是象注入水瓶一样,注满就算完事,最主要的是引起学生读书的兴味(如果引起学生的兴味了),做教员的竟不讲也可以。”从当前教学状况来看,学生在学习上花时多,负担重,质量却不高。究其原因,无不与学习兴趣有关。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凡具有强烈兴趣的学科,学业成绩明显地好,并且学得活,能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兴趣比智力更能促进学生勤奋学习,从而取得优秀的学业成绩。兴趣能使个体的整个心理活动积极起来,处于“最佳状态”,从而促进智力的发展,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十分重视兴趣对智力的作用,他指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由此可见,兴趣的培养对学生的学习具有重要意义。
在教学实践中应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下面是我从教二十多年,针对培养学生数学兴趣的方法进行的一些探究。
一、 培养学生数学兴趣,首先解决教师素质问题,加强“师德”修养,大力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第一、 尊重学生是“师德”的核心,是培养学生数学兴趣的先决条件。学习兴趣总是和情感密切联系的。一些“师德”修养稍低的教师过多的使用强制性的外部手段,甚至动辄训斥,讽刺挖苦,体罚和变相体罚,只能扼杀学生的兴趣。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热爱、尊重学生的自尊心,能使学生充满希望,发挥出潜在的力量,并为自己期望做到的事情而努力奋斗,不断增添能力和力量,在各方面取得进步和成绩。严师出高徒,要对学生从思想上、学习上严格要求,但严中有爱,爱中有严,以爱为基础的严格要求,才能使学生在思想上、学习上不断进步。创造融洽的学习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当学生成绩下降或练习发生错误时,不是简单地指责,而是关心、帮助他们。有了融洽的学习氛围,学生学习情绪就会高涨,学习兴趣就愈来愈浓厚。所以说“师德”是教师从事教学工作必备的道德,同时也是调动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先决条件。
第二、 加强学习,增加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提高自身业务水平,是培养学生数学兴趣的重要因素。布鲁纳指出:“最好的学习动机,乃是学生对所学材料本身发生兴趣。”教材内
容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主要刺激源,丰富的教材内容不断给予学生新的、前所未有的信息,使学生为新知识所吸引。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推动人们去打开知识的宝库,鼓励人们去攀登科学高峰,这便是最有效的兴趣。数学家陈景润指出,他的中学老师沈元先生给学生介绍哥德巴赫猜想时,用形象的语言这样启示学生:“自然科学的皇后是数学,数学的皇冠是数论,哥德巴赫猜想则是皇冠上的明珠。”同学们听得惊讶而又着迷,人人跃跃欲试,在陈景润心里掀起了巨大的波澜,播下了理想的种子,立志要去夺取举世瞩目的明珠,这与以后陈老的成功是不能不说有巨大推动作用的。教师的丰富多彩的语言,娴熟生动的讲解,具体形象的比喻,绘声绘的描述,新鲜有趣的事例等等都能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这就要求教师,随着社会的发展,数学知识的不断更新,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的教科研活动,苦练“内功”,及时“充电”,使自身业务水平不断提高,以便更加有效地培养学生数学兴趣。
二、 培养学生数学兴趣,解决学生素质问题,注重数学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的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直接兴趣是由事物或活动本身引起的兴趣,这是有意义的事物在情绪上引人入胜引起的。
学生对数学的直接兴趣来源于数学本身的魅力,即数学问题的新颖性、趣味性、实用性以及解决方法的多样性。间接兴趣是指对从事活动所追求的目的或结果感兴趣。在复杂的教学活动中,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都是不可缺少的。经常有学生抱怨数学太枯燥,它没有文科知识的好记、好理解,也没有理、化、生等学科的实验的趣味性,这说明他们未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同时也说明,要感受数学的魅力须消除对数学的枯燥感,才能激发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第一、 因材施教,分层指导,培养学生数学兴趣
认真贯彻因材施教是广泛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必须的一环,在教学上不搞一刀切,面向全体分层施教,分层指导。先把学生分成A、B、C三层面:A层是学习兴趣浓,求知欲望高,基础知识扎实的学生;B层是智力因素好,非智力因素差,缺乏学习精神,学习成绩不稳定的学生;C层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相对较差,学习较吃力的学生。通过因材施教,分层指导,让A层学生“吃得饱”,B层学生“吃得好”,C层学生“吃得了”。这样做使A、B、C三类学生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了很大提高。尤其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在每堂课,每个提问,每道题的点滴成功中不断积累,最终凝聚成较充沛的“能量”,促其扬起前进的风帆,获得学习成功的喜悦,从而养成数学兴趣。
第二、 悬念引申,激发数学兴趣
强烈的好奇心,是引发兴趣的重要原因,它可紧紧抓住人的注意力,使其在迫不及待的情绪中积极探索事情的前因后果及内涵。一节课的良好开端,不仅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还有制造悬念的效果,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上课伊始就被引发起来。悬念的设置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使思维活跃,想象丰富。例如在讲解有理数的乘方运算时,教师拿出一张仅有0.1mm厚的白纸,问同学们,这张约只有0.1mm厚,把它反复对折27次后,估计一下厚度会有多高呢?下面的同学有估计有课本厚,有估计有墙厚,只有一个学生说的比较厚,说大约有教室的高那么厚,结果引来了同学们的笑声,讨论热烈。但当教师说出它的厚度将大于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时,全班同学都惊呆了,一张纸反复对折,能有珠峰的高那么厚吗?想让老师论证。在同学的密切注意下,教师写出:纸对折一次厚度为0.1×2=0.2mm,对折两次厚度为0.1×22=0.4mm,……当对折27次时,其厚度为二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试卷分析y=0.1×227=134217728mm=13421.7728m,大于珠峰高度8848m。学生们都在强烈的求知欲望下学习了有理数的乘方,悬念把他们引入了诱人的知识境界。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的好奇心由潜伏状态,诱发为活动状态,投入到良好的学习情境中,产生了良好的效果。正如苏
霍姆林斯基说的:“惊讶感情——是寻求知识的强大源泉。”悬念的作用在于学生了解学习的目的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设置悬念时,要富有启发性、趣味性、惊奇性,还要注意学生认知事物的规律性。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