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启东职业教育中心校
“15/20/10”集体备课导学案
课题: 算法的概念 第 1 、2 课时 总第 倒着输入银行卡密码个导学案
主备人: 任课教师: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教学 三维 目标 | 知识目标:通过具体实例,了解算法的基本概念; 能力目标:体会算法的程序化思想,感受学习算法的必要性。 情感目标:通过算法学习,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生活中的许多问题可以用 数学的方法来解决。 | |||
教学重点 | 通过实例体会算法思想,初步理解算法的含义 | |||
教学难点 | 算法概念以及用自然语言描述算法。 | |||
教具学具 | 电脑、投影仪 | |||
教学 环节 | 教学活动过程 | 思考与调整 | ||
活动内容 | 学生活动 | 教师活动 | ||
情境创设 情感体验 | 一、引言: 说起算法,大家有可能觉得有点陌生,但事实上,我们几乎每天都会和它打交道,例如,青菜的价格是4.8元/kg,买了1.2kg,如果我们用计算器计算该付多少钱,我们做法是: 第一步 按计算机的开启键; 第二步 按数字键输入4.8; 第三步 按乘号键; 第四步 按数字键输入1.2; 第五步 按等号键得出结果。 这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的算法; | 用学生熟悉的问题来引入算法的概念,降低新课的入门难度,有利于学生正确理解算法的概念。 | ||
温故知新 自主体验 | 探究 小李想用银行卡从自动取款机上取500元钱,由于他第一次用银行卡取钱,所以向你求助,你能写出用银行卡取钱的具体步骤,帮助他顺利取出钱吗? 第一步 插入银行卡; 第二步 输入取款密码; 第三步 输入取款金额; 第四步 从出钞口取走钱; 第五步 取回银行口; 新知 定义:算法是指用来解决问题的一系列明确而有效的步骤,是解决问题清晰的指令。即能够对一定规范的输入,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所要求的答案。 设计算法的要求: 写出的算法必须能够解决某一类问题;要使算法尽量的简单,步骤尽量少;要保证算法正确,且计算能够执行。 强调指出: (1) 算法理解为解题步骤;或者看成计算序列。问学生并让学生齐声回答:是什么的样的步骤和计算序列?算法的目的:是什么?解决一类问题。 (2)反问我们要解决解决一类问题,我们可以抽象出其解题步骤或计算序列,他们有什么样的要求? | 由学生回答, 打开课本引领学生共同分析算法的定义。 提示学生注意其中的关键词:规定的运算顺序、完整的、解题步骤;设计好的、有限的、确切的、计算序列;解决一类问题。 | 老师书写,分清步骤,步步诱导,为引入算法概念做准备。 培养学生体会发现、抽象、总结的能力。 深化对定义的理解 | |
交流质疑 对话体验 | 例1:设计一个算法,求出1+2+3+4+5……+10的值。 解:算法为:第一步 计算1+2,得出结果3; 第二步 计算3+3,得出结果6; 第三步 计算6+4,得出结果10; 第四步 计算10+5,得出结果15; …… 第九步 计算45+10,得出结果55。 所以:1+2+3+……+10=55 例2:现有一杯开水和一杯茶,你能设计一个算法,将两个杯子中的开水和茶对调吗? 试一试。 解:设原来装开水的是A杯,装茶的是B杯,空杯子为C杯 将开水和茶对调的算法为: 第一步 将A杯中的开水倒入C杯; 第二步 将B杯中的茶倒入A杯; 第三步 将C杯中的开水倒入B杯; | 本题讲解紧扣算法的定义,层层诱导,提示学生如何设计步骤,可以先由学生提出,师生共同总结。最后提示学生,一个问题算法可能不止一个。 | 层层诱导,提示学生如何设计步骤,师生共同总结。最后提示学生,一个问题算法可能不止一个。 | 深化对算法概念的 理解,使学生体会到算法并不是高渗莫测的东西,实际上是我们从前解题步骤的总结。 |
反馈提高实践体验 | P39——1、2 | |||
作业布置 延伸体验 | ||||
课后反思 教学相长 | ||||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