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寻我们生活的地方
第一节 在地球仪上寻我们生活的地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课标:
●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
●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
一、教学设计思路
对南辕北辙这句成语的再认识 “人们认识到地球的形状是球体可不是一帆风顺的啊!”接着出示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的漫画,让学生阅读课文讲故事,来创设一个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情景。营造出活泼、愉快的课堂氛围后让学生看图、识图、提取数据,计算等来掌握地球的形状,学会用数据说明地球的形状和大小,让学生始终在兴趣中学习知识和增长技能。
二、教学目标
1. 使用地图、图片、数据及相关资料,掌握地球的形状,用数据说明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2. 通过了解人类认识地球的过程,列举地球是球体的证据,理解人的认识规律,了解我国古代科技成就,感受人类勇于探索的精神,从中受到科学观的教育。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 了解人类认识地球的历史,列举地球是球体的证据,培养科学意识
2. 正确认识地球形状和大小
四、教学方法 讲述法
五、教学资源 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 | 导入新课: 对南辕北辙这句成语的再认识 提问:“地球是什么形状的呢?你是通过什么途径知道的?” | 倾听、回答问题 | 引起学生对地球形状的关注,激发兴趣 |
转承:地球是“球形”的,而不是“圆形”的。“圆形”是指一个平面。地球是一个球体。现在我们能很容易说出地球的形状,但是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人们认识到地球是球状的形状可不是一帆风顺的啊! 出示课件: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的漫画 提问:“请同学们观察漫画结合课本想一想人类认识地球经历了哪几个阶段?人类是通过什么意识到地球是球体的?又经历了怎样的过程逐步印证了地球是球体的?你能把这些编织成生动故事讲给大家吗?” 出示课件:月食现象、麦哲伦环球航行 引导:根据学生讲解故事的状况引导学生通过“月食现象、麦哲伦环球航行”的课件说出什么是月食现象,指图说出麦哲伦环球航线。 | 观察“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的漫画”,阅读课本6—7页的图片及文字,根据老师提出的问题组织语言以故事的形式说出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 运用漫画创设情境,培养学生观察能力、阅读理解能力、语言组织与表达的能力,感知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艰难过程 | |
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 | 过渡提问:现在,我们已经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那么我们怎样描述它的大小呢? 出示课件:地球大小示意图 | 观察“地球大小示意图”读出地球的极半径、赤道半径、赤道周长,描述地球的大小,思考并通过这些数据说明地球是怎样的球体。 | |
提问:地球的表面积等于4∏R的平方,地球的平均半径约6371平方千米,请与中国的陆地面积相比较说明地球的表面积的大小。 人类能在地球上生活多久板书:巨大、不规则的球体 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地球是个巨大的球体,当我们想研究它,待在家里就能轻松看到地球的全貌,不用坐飞船跑到太空上去看,怎么办?用什么方法呢?下节课我们将共同学习地球仪的知识。 | 计算地球的表面积,计算地球的表面积是中国的陆地面积的倍数,说明地球的大小 思考回答问题 |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计算能力、运用数据说明问题的能力 总结本节知识并为下节课铺垫 | |
课堂小结: | |||
七、 板书设计
第一章 第一节在地球仪上寻我们生活的地方
赤道半径和极半径 巨大的不规则球体 漫长的认识历程
八、教学反思: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