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湘教版初中地理七上21《认识地球》说课稿语文
《认识地球》说课
                            上杭县实验中学  罗德尧
尊敬的评委、老师大家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一节《认识地球》。下面本人将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四个环节进行本单元的说课。
一、【说教材】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教材包括地球的形状、大小、地球仪、经纬网等四部分内容。
地球的形状这部分内容教材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说明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漫长而艰辛的历程:从古老的“盖天说”认为的“天圆地方”、“浑天说”认为的“天之包地,犹壳之裹黄”到麦哲伦率领船队环球航行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直至利用现代探测技术证实“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的球体”。问题的结论很简单,关键是让学生能领悟到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
“地球有多大”这部分内容通过图片以及地球的极半径、赤道半径、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等说明地球的大小。
“地球仪”部分通过文字和图像两方面来学习。由于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球体,生活在地球上的人们很难看到地球的全貌,需要把地球按比例缩小制成地球模型,由此引出地球仪,进而探讨地球仪上具有特定含义的点(两极)、线(地轴、赤道、纬线、经线)、面(南北半球、东西半球),并且指出东西半球的界线不是0°和180°组成的经线圈,而是20°W160°E组成的经线圈,原因是避免把欧洲和非洲的一些国家分隔在不同的半球上。最后要求学生在老师指导下自制一个简易的地球仪。
“经纬网”部分,教材说明了经纬网的含义和作用,利用经纬网我们可以很方便地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点的位置。然后将经纬网从球面“转移”到平面,展示地球表面互相垂直的经线和纬线,使学生初步了解阅读经纬网地图的方法。
(二)、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认识地球》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学习地理的基础,在整个地理学习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而且与人们的生产生活联系紧密,在军事、航海、航空和旅行等方面广泛运用,是学生必备的基础知识。又是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的好素材,本节还充分体现了地理课程标准中学习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基本理念,对学生今后的生活实践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⑴、纬度与经度的划分及变化规律。
⑵、半球的划分。
⑶、运用经纬网确定地球上某一点的地理位置。
以上三点是学生学习地理最基本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故为教学重点。
2、教学难点:
由于初一学生空间观念不强,而且容易受到思维定势的影响,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主要有:
⑴、纬度与经度的划分及变化规律。
⑵、东西半球的划分。
⑶、运用经纬网确定地球上某一点的地理位置。
(四)、教材处理
⑴、充分利用课程资源。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图片、学生的座位、经纬网模型,并引入杨利伟在太空中所拍摄的地球录像等,为学生创设探究情境。
⑵、精心组织教学内容顺序。依据学生的认识规律,重新编排教学内容的顺序,把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比较探究,有利于增加学生的印象,培养学生的能力。
⑶、精心设计活动。活动的设计突出探究性、趣味性,通过观察、游戏、小制作等活动,落实三维目标。
(五)、教学目标:为贯彻实现地理教学的三大技能(传授知识、发展能力、培养兴趣),根据本节内容特点及素质教育的内涵,结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及认知能力,我确定以下三个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能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
2)、知道地球的大小,会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
3)、运用地球仪,出地轴、南北两极、经线、纬线、赤道、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掌握南北半球,高、中、低纬度和东西半球的划分,逐步建立地理空间概念。
4)、熟练地用经纬网确定地球表面任意地点的位置。
5)、知道地球仪和地图都是记录和传递地理信息的工具。
6)、通过自己动手制作地球仪,了解地球仪的基本构造。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课文的阅读,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
2)、通过组织学生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精神。
3)、通过观察事物和制作地球模型,锻炼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人类逐步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使学生受到科学史教育,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
二、【说教法】
新教材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促使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为突破口,使教材符合学生的实际,因此我根据本节教材的特点采取了以下几种教学法:
1、直观教学法:通过观察地球仪和多媒体演示,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空间想像力,深入掌握地轴、南北两极、经线、纬线、赤道、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等方面的知识。
2比较教学法:通过对经、纬线的形状、长度、指示方向等的比较,加深学生的理解能力,增强学习的意识。
3、问题引探式教学法:在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为学生的思维活动提供更多的机会、更广阔的思维空间,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探究能力。
4、多媒体辅助教学:借助多媒体地理课件,发挥计算机在信息处理方面的优势,增加教学的直观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5、小组合作学习:全班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组员有明确的分工,加强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强化学生在信息等各个方面的交流,促进学生的共同发展。
三、【说学法指导
(一)、学情分析:主观上说,学生对本节知识具有畏惧感,在客观条件上,首先是学生在小学的《科学》课学习中,几乎没有涉及这方面的内容,了解的很少,认识水平欠缺;其次是本节内容较为抽象,学生的年龄特征决定了其空间思维水平较低,很难一下子理解这些较为抽象的规律;其三是刚上初一的学生还没有养成良好的地理学习方法和地理学习习惯,遇到问题无从下手,不知道该如何去解决问题。因此学生学习本节课的难度很大,所以在教学设计上增加了各种学生感兴趣的活动、生活实例等,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中,达成尽量减小难度的目标,实现学生共同进步。
(二)、学法
1、学会通过观察、比较等方式认识地理事物的特征。
2、学会用简洁的语言表述地理事物。
3、学会读地球仪,运用经纬网地图确定地球上任何一点的经纬度。
4、学会合作学习,增强互动能力。
四、【说教学程序】
[激趣导入新课]:同学们看看窗外的大地,想想我们生活的地球是什么形状的?(学生讨论回答)“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我们无法看到地球的真面目是因为我们生活在地球上。由于科学技术的限制,人们认识地球的形状经历了漫长曲折的探索过程。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地球的真实形状。
(一)、地球的形状。
[学习方法] 让学生阅读P14P15的三篇阅读材料,小组讨论思考下列问题。
1、“盖天说”、“浑天说”分别认为地球是什么形状的?
2、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是什么时候,从哪个国家出发,依次经过哪些大洋,绕地球一周用了多长时间?
3、第一次证实地球是球体的是什么事件?
4、地球的真实形状是怎样的?
5、你还能举出哪些例子,说明地球不是平面而是球体?
(学生回答后,老师引导纠正)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的空间观念。同时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
(二)、地球的大小。                                   
[学习方法]
1、让学生在填图册的空白图中正确填出地球的极半径赤道半径、平均半径、赤道周长。
2、数字趣味化:①地球表面积约5.1亿km2相当多少个中国?(53②地球平均半径是多少个珠穆朗玛峰(8844米)?(约720倍)  ③如果你每天来回学校走2公里,要多久才能绕赤道一周?(约55年)
[设计意图]这部分内容比较简单,通过上面学习,将枯燥的数字记忆数学趣味化,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三)、地球仪
1、地轴和两极。
[学习方法]学生分组观察地球仪,看哪一组能最快出地球仪上地轴、南北极、赤道等,并说出什么叫地轴、南北极、赤道等。
2、经线和纬线。
[学习方法]采用比较的方法进行学习,先让学生阅读课文了解什么是经线、什么是纬线,然
后认真观察地球仪,完成用多媒体出示的以下表格,最后老师进行讲解更正。
列表比较纬线和经线的特点:
 
纬线
经线
形状
圆圈(每一条纬线自成一个圆圈,纬线圈)
半圆(两条相对的经线才能组成经线圈)
长度
半球:不等长,在两极缩成一个点
全球:纬度相同纬线长度相等。
所有的经线长度相等
指示方向
东西方向 (横)
南北方向 (竖)
[强调]、地轴、两极、赤道、纬线、经线等概念之间的关系,以利于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指示方向的教学应结合四个基本方向的关系进行。先从经线的概念入手理解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3、经度和纬度:
1)、 列表比较经纬度:
纬度
人类能在地球上生活多久经度
 
起点线
赤道(即0°纬线)
本初子午线(即0°经线)
度数
划分
0°纬线向南北各分作90°。
0°经线向东西各分作180°。
代表
字母
S:0°纬线向南移的纬度均称为“南纬”
N0°纬线以北的纬度均称为“北纬”
E :本初子午线以东的180°
属于“东经”
W:本初子午线以西的180°
属于“西经”
变化
规律
由赤道0°向北、南逐渐增大到90°
(向北增大为北纬,向南增大为南纬)
0°经线向东、西逐渐增大到180°
(向东增大为东经、向西增大为西经)
[重点强调]经度、纬度的变化规律。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表格的引导下自主探究问题,把学习的权利交给学生,增强地理学习能力。
4、半球的划分:  (学生通过观察地球仪出这两条界线)
南北半球:以赤道划分。(赤道是地球上最长的纬线)它将地球分为南北半球。
东西半球:教师创设问题情境:
、两条相对的经线可以组成一个大圆圈,叫做经线圈。任何一个经线圈都可以把地球分为两个均等的半球。你认为哪一个经线圈最适合作为划分东西两个半球的分界线?为什么?
如果我们要利用一条纬线把地球平均分为两个半球,选择哪条纬线作为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最为合适?为什么?学生发表意见后,教师利用课件演示动画南北半球的划分”“东西半球的划分,进而提出问题:为什么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不是以180°所组成的经线圈,而是以20°W160°E
[重难点突破]某一经度所属东西半球的判断方法有二:
1)要求学生能画出最简单的东西半球划分平面图:有了下面这幅简图,学生就能根据这个图进行某一经度所属半球的判断了。
2)、学生理解了这个图形后,还可以给学生成简洁快速的判断方法:记住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后,拿要判断的经度与其比较。东经度与160°E比较。西经度与20°W比较。小的是东半球,大的是西半球。即可简记成:“小东大西”。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