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薪酬构成
在PE、VC机构的投资条线中,通常有分析师(投资助理)、投资经理、投资总监(高级投资经理)、合伙人四个层级。随着资历上升,薪酬水平也在不断增长。
在一般PE的总体收入结构中,管理费为管理资产规模的2%,按年收取。管理公司同时要收取超额收益的20%作为激励,这部分收入一般只在项目退出时才能拿到。
“一家基金的运作中,人力成本支出要占到60%至70%”一位曾经为创投公司设计薪酬体系的人士表示,“在整个薪酬结构里,合伙人又要占到50%以上,留给投资经理以下的空间就不是太大了。”
在PE机构中,人员的薪酬大致分为三个部分,固定薪酬、来源于项目的奖金及分成,以及合伙人所有的超额收益分配和一般投资经理享有的跟投收益。
记者获得的一份某民营创业投资机构的薪酬架构材料显示,三位合伙人的固定薪酬在百万级别以上,投资总监级别的薪水则在50万上下,普通投资经理人数达到近二十位,其固定薪酬大约在15万左右。
20万投资什么项目 在市场中,内外资及国资对投资经理的薪酬考核风格亦有一定程度的差别。总体趋势来看,是外资好于内资,国资好于民资。
“同等职位的情况下,外资的薪酬比内资的薪酬要高两倍左右,普通投资经理固定拿到30万至40万。”前述薪酬设计人士表示,“外资机构对于人力资源的维护要更好一些,一般要求也更高一些。”
二、项目提成是“神话”
一位外资基金合伙人表示,他所在的机构投资经理的固定薪酬在30万左右,不过对于项目分成,他却是颇为坦率地说到,“那都是神话”。
报告显示,对于合伙人来说,项目分成收益普遍达到其收入结构60%左右,而对于大部分投资经理来说,项目退出收益不到其收入结构的10%。
一位就职于国有创投基金的北京地区投资经理证实,他全年现金收入约为25万,其中有15万至20万来自固定薪酬和日常福利,仅有五万多来自于年终的收益分红。
在外资基金中,一般不利用跟投机制保证投资经理的积极性,但在内资基金里,要求投资经理跟投项目与项目成果绑定的比例更高。
不过,由于大部分内资基金投资的项目还未实现完全退出,这个机制更像画饼。一位因投资明星项目而获得晋升的本土创投机构合伙人表示,“理论上我已经身价几千万了,那家公司都已经上市了。但实际要说真的拿到,还得等我们基金完全退出,我不能先走。”
对于一些机构来说,不用说跟投收益,就是制度上应该在投资完成之后就开始发放的项目奖金,也难以兑现。“公司会说基于风险控制,先留在公司,等项目收益确定之后再发。”一位北京地区投资经理表示。
三、固定薪酬没变化
在前述外资基金合伙人回忆中,2006年左右,创投公司投资经理级别的固定薪酬在25万左右,加上浮动部分总体的收益是大概在30万上下。时至今日,这一岗位级别的固定薪酬水平基本没变。
“按理来说,通胀这么厉害,这几年行业状况也这么好,是该涨一点的。但是,一个不能
忽略的因素是,投资经理的人数大大增加了。”该合伙人说,“增加了之后,第一是总体成本上去了,第二是职位水平和要求都在下降。”
一位浙江地区投资经理表示,投资圈之所以对数家以人海战术切入市场的基金不满,也有部分原因是“他们大大拉低了这个行业的平均薪资水平”。
尽管浙江民营PE、VC太多,“老板又精打细算”,在全国范围内都已经算是投资经理薪酬价格洼地,也不至于低到10万以下。“一些没法报的款项,比如请朋友吃饭介绍项目,机票住宿以外的交通交际费用,一年在外面跑就不止几万了。”上述投资经理说。
在2011年以前的数次VC、PE薪酬水平调查中,大多数人都表示,自己的固定薪酬较前一年有所增长,每年的幅度大概在10%左右。
不过这一增长并未体现在投资经理这一层级上。“大部分人是通过投资经理升到高级投资经理、副总监、总监,实现的薪酬增长。”一位浙江投资经理表示,“以前机构在不断扩大,升上去还有盼头。机构不扩,走一个才能升一个。所以大家要么考虑换更加大的一些机构,要么关注自己的固定薪水。”
在目前的PE基金合伙人背景中,来自实业、投行和由PE基金本身升上来的三分天下。“做PE是个混合型职业,所以有实业管理背景和退出技术的更加受青睐,小小投资经理升到合伙人必须投出明星项目,时间也需十来年,谁也不敢保证熬得住。”前述浙江投资经理表示,“这是投资经理越来越关注固定薪酬的最重要原因。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