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文俊:吉金丛谈毛公鼎、大盂鼎,虢季子,散氏盘
虢季子白盘
虢季子白盘实物
西周虢季子白盘,宣王时器,清道光间出于陕西宝鸡。癸巳溽暑通临并跋。巳溽暑通临并跋。
西周金文可以分为两个系统。王室作器,创立规模,风化天下,也是大篆书体演进并确立楷式的标志性作品;诸侯国作器,法效宗周,个性、小大则往往因地而异,或可见其滞后现象。西周中、晚期之际,王室作器则以风格之异而别为两类。
国家博物馆藏虢季子白盘拓本
其一为主流,沿袭积习而笔势浑圆转曲;其二以虢季子白盘为代表的新风,笔势方圆兼备,图案化程度尤高,明显地与他器不类。宣王时作大篆《史籀篇》十五章,颇疑后者即其中的典型样式。王国维《史籀篇疏证序》据《说文》所收籀文析之云:
《史篇》文字,就其见于许书者观之,固有与殷周间古文同者。然其做法,大抵左右均一,稍涉繁复,象形象事之意少,而规旋矩折之意多。推其体势,实上承石鼓文,下启秦刻石,与篆文极近。
王氏据《说文》所收籀文大篆立论,容有是理,其误则在于把《史籀篇》视作一成不变的字书,忽视其从西周宣王到东汉许慎八百余年间不断传抄所可能引起的种种变化。就此而言,如果说虢季子白盘题铭应该近于《史籀篇》大篆的原型,似亦不为无据。王氏所谓之“象形象事之意少,而规旋矩折之意多”的特点,与此器风格最为接近。
又,春秋战国之世,只有秦国沿用《史籀篇》大篆字书,秦始皇时成为改作小篆的底本。故尔纵观上古秦金文书法,自虢季子白盘派生出秦公钟“规旋矩折”而笔势稍圆一路,向下则有石鼓文、诅楚文、泰山刻石、唐宋玉筯、明清铁线一脉传承与变化;另一路则恪守“规旋矩折”之法,向下则有秦公簋、秦公大墓石磬刻字、商鞅方升、琅琊刻石、唐宋“细腰长脚”
、清邓石如等一脉传承与变化。学者诧异虢季子白盘之类秦文,盖因于《史籀篇》的缘故,而把握其临习领要,亦须自此中出矣。
虢季子白盘铭文
学习古文字书法有四要:一曰识字,二曰辨体,三曰得笔,四曰会通。借用刘熙载的观点,前三者是“我入于古”,后者是“古化为我”。识字,包括古文字的“六书”等构形方式、不同类型的异体字、古今字等;辨体,古文字经历了象形、简化、规范化、美化的持续性改造,形成正体、俗体、装饰性书体并行发展、又相互渗透的局面,了解不同书体的性质和美感至关重要;得笔……丛的偏旁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