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感动中国2022观后感(精选16篇)
观看感动中国2022观后感(精选16篇)
观看感动中国2022观后感(精选16篇)
  看完⼀部作品后,从中我们可以吸收新的思想,是时候静下⼼来好好写写观后感了。到底应如何写
篇),欢迎⼤家分享。
观后感呢?以下是⼩编为⼤家整理的观看感动中国2022观后感(精选16 Array  观看感动中国2022观后感1
  上世纪80年代,中国物质匮乏,⼥排五连冠,激发了我们⾝处艰难却不⽢落后的勇⽓和信⼼。
  即将上映的影⽚《我和我的祖国》,⽣动展现了这个桥段。历经90年代成绩下滑,再到“两起两落”重夺奥运冠军,中国⼥排⽤顽强的意志证明了什么叫永不⾔弃,什么叫团结⼀⼼。“⼥排精神”逐步成为民族精神的⼀部分,激励着⼀代代⼈为国家争光、为⼈民建功。今天,中国实现了从落后时代到赶上时代、引领时代的转变,步⼊了更为⾃信从容的发展阶段。“⼥排精神”依然在国⼈⼼中激荡,它是国家直⾯挑战、赢得更⼤胜利不可或缺的精神⼒量。⼥排姑娘们在赛场上团结拼搏、永不放弃的优异表现,既是民族⾃信的⼀部分,⼜为这种⾃信不断输⼊新动能,让更多⼈看到“中国⼈⾏!完全有能⼒达到甚⾄超过世界⼀流⽔平!”对于拥有14亿多⼈⼝的中国来说,发展之路注定不会轻轻松松。继续发扬包
括“⼥排精神”在内的民族精神,坚定⾃信、敢于胜利,顽强拼搏、永不⾔败,不惧任何风险挑战,战胜⼀切困难,才能以⼤国⼼态更加从容⾛向未来。让五星红旗⾼⾼飘扬,不仅是中国⼥排姑娘们的⽬标,更是每⼀个中国⼈为之奋⽃的⽬标。在新中国成⽴70周年之际,这样的精神激荡,让我们不能不热泪盈眶。
  观看感动中国2022观后感2
  在我们⾝边有这样的⼀⼈,他们并不富裕,但他们的精神是任何⼈都不可替代和衡量的。
  医者他技不在⾼,⽽在德;术不在巧,⽽在仁。医者看的是病,救的是⼼;开的是药,给的是情。扈
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只有⼀位医者做到了,那就是胡佩兰⽼奶奶,她是⼀位妇科医⽣,虽然
已经退休了,但她仍然去医治那些妇⼥,却不在意⾃⼰也是腰间盘突出的病⼈。曾经有多少婴⼉在她的
⼿上出⽣。她是医⽣中⼀块不倒的铭碑,给所有⼈都竖起了榜样。
  有这样的⼀位⽼爷爷,他已经快90岁了,他的每次汇款虽然都是⽤⼏⼗来计数的,但这些钱是他
从⾃⼰的⽣活中,饭菜中节省下来的。他的⼀⽇三餐只是靠⾃⼰在垃圾桶⾥捡来⼀些别⼈不要的菜叶为
持⽣活,他的钱来之不易,是⾃⼰捡来的⼀个⼜⼀个的塑料瓶,去卖掉后换取来的⾟苦钱,他⾃⼰不⽤
这些钱,却⽤这些钱去汇款给那些捡来报纸中那些有困难的学⽣。政府给他的补贴费也存着不⽤,等到
⾜够了,再去汇款。他残年风烛,发出微弱的光,苍⽼的⼿,在⼈间写下⼤爱。病弱的⾝躯,⾼贵的⼼
灵,他在九旬的⾼龄俯视⽣命。他就是饱经风霜的刘盛兰⽼爷爷。他的汇款是给所有中国⼈的问卷,所
中国成立多少周年了2022有⼈都应该思考答案。
  他们虽然只是尽⾃⼰的⼀份责任,但他们的贡献是谁都可以替代的,他们永远是中国⼈的骄傲。
  观看感动中国2022观后感3
  她,被上帝的双⼿蒙住了双眼,但她的内⼼都是光明的;她,帮别⼈打开了⼀扇⼜⼀扇窗,却没有⼈打开她的那扇窗。她,叫朱丽华……
  43年前,双⽬失明的她,在未来的⽇⼦⾥,并没有⾃暴⾃弃。她⾃学成为了⼀名盲⼈中医师。30年后,她不仅开创了⾃⼰的诊所,还为贫困学⽣资助了373万元。
  在⿊暗中,她仅靠⾃⼰的双⼿,却做出了许多连我们正常⼈都做不到的事情。相反那些整⽇游⼿好闲,混混度⽇的⼈,或者是⾝强体壮却整⽇贪图享受,蹉跎岁⽉的⼈应该感到羞愧。我的内⼼深深感到了惭愧,光明就是我们⾝边,但我们却不如⼀个盲⼈那样好好珍惜它。也许⼈就是这样,拥有时不珍惜,失去才会感到后悔吧!
  接下来,我要说的是⼀集体:她们是90后、00后点燃青春的⼒量;她们是70后、80后前进的动⼒;他们⼜是50后、60后的偶像。他们,是中国⼥排,他们点燃了⼏代⼈的⽕把。
  30多年来,⼥排精神⼀直存在中国⼈的⼼中,我认为她们⾝上的信念感和拼搏不放弃的精神值得我们所有⼈去学习,去赞扬。⽣活中在难题⾯前迎接挑战不也是⼥排精神的内化吗?
  在这令⼈⼼情跌宕起伏的30年⾥,中国⼥排从低⾕中奋起,如此难得可贵的精神是许多⼈⼀辈⼦也坚持不了的。我们应该向她们深深致敬!
  观看感动中国2022观后感4
  ⼀年⼀期的《感动中国》如约⽽来,⼀批各⾏各业感动国⼈的故事跃然屏幕,给予我们感动和⼒量。两弹⼀星功勋程开甲,把⽣命献给⾼原的植物学家钟扬,守岛卫国32年的民兵夫妇王继才、王仕花,⽣活节俭却捐赠千万的退休⽼⼈马旭,不畏牺牲的排雷战⼠杜富国,勇⽃⽍徒的退伍军⼈吕保民,危急时刻安全降落的英雄机长刘传健,雪域邮路上的忠诚信使其美多吉,坚守扶贫⼀线的基层⼲部张渠伟,担起未来的80后乡村教师张⽟滚。通过⼀个个鲜活的案例,让我明⽩了要为社会做贡献就要做到以下⼏点:
  ⼀是提升⾃我能⼒。俗话说“打铁还需本⾝硬,⾝体是⾰命的本钱”,好的⾝体是⼲事创业的根本,⾝体⼒⾏,才能弯腰实践。不断学习党的政策法规、学习业务理论技巧,主动适应新常态,不断练就新能⼒。
  ⼆是坚守基本原则。遵守各项法律法规,严守规矩底线,不踩法律红线,按规矩办事,⽤制度管⼈。在⼯作上,始终坚持不推诿不扯⽪、不摊派不遥控,搞好单位团结,带好⼲部队伍。认真践⾏社会主义核⼼价值观,做到尊⽼,争做⼈⼈学习的表率。
  三是履⾏⾃⾝职责。履⾏好⾃⼰的⼯作职责,组织和领导安排的要及时抓落实,⾃⼰分管负责的要亲⾃指导跟踪问效。作为⼀位公民⼀名国家⼲部,要敢于同社会的不良风⽓说不,要善于带头做合格公
民,传播正能量,传递好声⾳。
  他们活着是⼀⾯⼜⼀⾯旗帜,倒下是⼀座⼜⼀座丰碑,折射出⼀个时代中最闪亮的光芒。
  观看感动中国2022观后感5
  ⼀年⼀度的“感动中国⼗⼤⼈物”颁奖晚会昨晚落下了帷幕。这⼗位平凡⼈的不平凡之事,让我感动,令我震撼,⼀个个感⼈的事迹敲击着我的⼼灵,发出动⼈之声。
  于敏,中国核物理的⼏位开创者中,于敏是唯⼀⼀个没有留学背景的⼈,在的理论探索中,于敏⼏乎从⼀张⽩纸开始,依靠⾃⼰的勤奋,举⼀反三,克服重重困难,终成开创者。
  赵久富,是中线⼀期⼯程四⼗多万移民的杰出代表。为了南⽔北调中线⼯程,湖北省有⼗⼋点⼆万移民离别故⼟,⽽赵久富是南⽔北调中线⼯程外迁第⼀⼈,湖北“移民书记”。
  ⽊拉提西⽇甫江,新疆和⽥地区公安民警。⾯对艰巨繁杂和复杂危险的环境,他与犯罪分⼦机智周旋,⽃智⽃勇,先后数⼗次将暴恐犯罪活动粉碎在预谋之中,他也因此被当地众誉为“猎鹰”。
  张纪清,⼀九⼋七年,⽤近乎⼀年的⼯资捐款给镇政府⽤于敬⽼院的建设,署名炎黄。…… ……  得到殊荣的⼈,⼤都是些普普通通的⼈,没有什么稀奇之处。可,他们是怎样变得这么伟⼤的呢?  是的,他们都是普通⼈,可他们拥有我们没有的东西,那就是——豁出⽣命去爱国。
  教师评语:本⽂⼩作者为了完成这篇⽂章,搜集了⼤量的资料,可谓字斟句酌,⼩⼩年纪肯为⼀篇⽂章下此功夫,作为其语⽂⽼师实感欣慰。⽤⽂字记录感动的同时,在内⼼沉淀并且践⾏其精神,才更加难得。
  观看感动中国2022观后感6
  今天,我观看了期待以久的年度⼈物颁奖活动,共有11⼈获奖,其中有⽼⼈有年轻⼈,也有中年⼈,我怀惴激动的⼼情打开了电视。
  第⼀位获奖者叫黄旭华,三⼗多年来,黄旭华没回过⼏次家,家⾥⼈都埋怨他。但他不能公开⾃⼰的⾝份,因为他的⼯作是保密的。后来,⼈们亲切的称他为“核潜艇之⽗”。他那时⼼⾥肯定很纠结也很⽆奈。
  最让我感动的是91岁的⽼⼈刘盛兰,1998年,刘盛兰在报纸上看到了⼀则救助报道。从那⼀刻开始,73岁的他就把⾃⼰微薄的⼯资捐了出去,有时候,他竟然同时损助了50多名学⽣。每天清早,他简单的吃了点东西就出去捡废品。这么多年,他唯⼀珍藏的就是⼀个蓝布袋,⾥⾯装满了给学⽣的汇款单和学⽣的回信……⽼⼈的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即使住进了医院,还不忘给同学们汇款,怕他们不能实现⾃⼰的梦想。
  还有⼀对⽗⼦,35年如⼀⽇,⽗⼦相继,只为⼀株油菜的梦想。⼀开始,乡亲们都嘲笑他“泥腿⼦想当科学家”。对于这些嘲笑,沈克泉并没有⽓馁,直到上世纪⼋⼗年代,沈克泉培育出了产量⾼的油菜品种,为家乡解决了吃油难的问题。后来,沈克泉叫来了⼉⼦沈昌建带着买车钱与他⼀起改良油菜品种。沈克泉去世前说他最不放⼼就是新的油菜。经过⽗⼦俩35年的努⼒,培育出的油菜品种都获得了认可。⽗⼦俩的⼼灵就像油菜花⼀样美丽。
  原来还有这么多的好⼈我没发现,我⼀定要向他们学习,做⼀个对社会有⽤的好⼈。
  观看感动中国2022观后感7
  当时,正值暑假,我雄⼼勃勃的把它当作⼀部作品,把它抄在了信纸上,准备拿给同学欣赏,可我再读⼀遍时,我发现我错了。春天,豌⾖荚是绿⾊的,轻轻剥开它,荚壁上露出了像海绵⼀样的⽑茸茸的东西,⽤⼒⼀压,就会感到湿漉漉的,仔细⼀看,⾥⾯还躺着⼏粒⼩豌⾖呢?
  朱光亚,他如果做出了什么东西,他都是先讲别⼈,或者说这事情是⼤家⼀起做的。他什么事情都是先讲别⼈。朱光亚做什么事都⼗分细⼼,有⼀次朱光亚先⽣在办公室,让他的秘书回家⾥,帮他取⼀件东西。“你去我家⾥的柜⼦上的第⼏格的第⼏⼩格,给我拿回来。”他曾说过:“核武器事业是集体的事业,所有的⼀切荣誉都是集体的,我仅仅是其中的⼀员,是⼀个代表。”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星朱光
亚星还在天空中转来转去,还有他发明的两弹,也对攻击有了更⼤的发展。
  刘伟,在他⼩的时候双⼿被⾼压电击中,失去了双臂,但在他哭了三个⽉后,⼜⿎起了勇⽓,参加了许多的游泳⽐赛,还得了第⼀名。可在这个时候,有⼀次厄运降临了,从此,刘伟不能参加剧烈的⽐赛。刘伟还是没有放弃,⽤他的脚开始了他的钢琴天涯,他遇到了许多的问题,但⼀个个都被解决了,因此,他成为了⼀位⽤脚弹琴的⾳乐家。
  看着这⼀个个感⼈的事情,我不禁这样想:现在感⼈的事情真多,会⼲感⼈的'⼈也多了。他们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观看感动中国2022观后感8
  今天,我们看了感动中国。
  我们知道⼈造卫星,可是⼈造卫星是谁设计的呢?是孙家栋。孙家栋是导弹设计师,后来成为总设计师。当⼀颗嫦娥九号发射时,⼤家都在互相握⼿拥抱,可孙家栋却在⼀个⾓落⾥偷偷抹眼泪。航天的路⾮常陡,⽽且都是上坡,所以特别难。
  王峰,凌晨⼀点多,⼀楼客厅中着了⽕,王峰⼀家就住在⼀楼,所以他们是第⼀个被惊醒的。王峰带着⼥⼉跑了出来,随后⼜把妻⼦和⼉⼦救了出来。他知道⼆楼还有⼈,就跑进⽕海中把⼆楼的⼈救出
来。因为还有很多⼈在楼上,他就上楼挨家挨户敲门救⼈,最后,整栋楼其他的⼈都得救了,只有王峰,却被烧焦了。王峰的事传出去后,有很多⼈捐款,可他最后还是⾛了。
  ⽀⽉英,她是⼀个县城的⼈,可她去⼭⾥教课,到了⼭⾥,她发现那个⼩学什么学习的东西都没有。她⽤⾃⼰的钱买学习⽤具,给同学们上课。因为过度劳累,她的⼀个眼睛看不见了,但她还是继续教课。她每天带她的学⽣,却对她的⼥⼉没有⼀丝照顾。她的⼥⼉对她说:“妈妈,你是⼀个好⽼师,但你不是⼀个好妈妈。”可她还是⼀直在⼭⾥教学。
  感动中国,有爱才感动。
  感动中国,感动所有⼈。我感到很欣慰,我们国家有这样的⼈,这样让我们感动的⼈,真是了不起!当每个⼈为国家、为他⼈贡献⼀份⼒量时,总有⼀双眼睛在注视着他们。那双眼睛能看到⼀切感动⼈们的事迹,默默付出,总会获得回报。每个⼈的眼泪,每个⼈的付出,每个⼈的微笑,每个⼈的努⼒。
  观看感动中国2022观后感9
  ⼀个⼭区,⽣活苦难,⼀百多个孩⼦只有六个⽼师,朱敏才⽼⼈家去⼭区救助⼉童,当上了英语⽼师,他和他的妻⼦⼀去就是⼗年,朱敏才⾝体不适,过⼏天突然晕倒了,在⼭区学校的路上晕倒了。
这是默默奉献的夫妻,在他们眼⾥,信念⽐⽣命还要重要。⼗年⾟苦,积劳成疾,才会突发脑溢⾎,孙丽娜⽼师在“感动中国”舞台上捧着奖杯说:“感谢贵州的⽼百姓,使他们圆了我们的⽀教梦”,。感动中国给予了朱⽼师和孙⽼师五个字:为霞尚满天,是啊,他们为了⼭区的孩⼦读书,放弃了安逸的⽣活,⼗年中,⼀年也不会回家吃过团圆饭。他们宁愿住在简陋的房⼦⾥,也不愿住楼房。
  “炎黄”是⼀个熟悉的名称,但这是他的化名,谁都不知道他的真名字,他常常出钱捐助幼⼉园、敬⽼院等,他不说出真名,只是在⼀旁默默的帮助他⼈,他的真名是张纪涛。他与妻⼦住在⼀个普通的房⼦中,他⼀⽣也不知道捐助了多少⼈,这种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
  母爱是天下最深的爱,陶艳波把爱完全发挥到了极限,他的⼉⼦杨乃彬因为发烧导致⽿朵失去了听⼒,从此,陶艳波成了⼉⼦最好的同桌,⼀同桌就是⼗⼏年,如今杨乃彬考上了⼤学,这⼀切都离不开母亲啊!
  看了《感动中国》后,我收获到了那种默默奉献,不求名利的精神。
  观看感动中国2022观后感10
  告别了青春激昂的季节,告别了放飞梦想的⽇⼦,我怀着激动⽽⼜忐忑的⼼情踏上了⼯作岗位。曾经憧憬的画⾯马上就要在⾚裸的⽣活中构图和绘画,激起了对于⼯作和梦想的信⼼,然⽽在躁动的憧憬
背后却是充满⽆限疑惑和迷茫的眼眸。但是在培训过程中,观看的两段《感动中国》先进⼈物事迹视频,使我的⼼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震撼,霎时,眼前⼀⽚光明。是他们的⽓节和精神融化了我,感动了我。作为⼀名⼈民教师,就应该具有他们那样的品质,始终把学⽣当做⾃⼰⼈⽣的第⼀位,把关爱当做教育的第⼀步,⽤⼼去传授知识,⽤爱去感化⼼灵。
  李桂林、陆建芬夫妇在海拔两千多⽶的⾼⼭上教书18年,培养了⼀百多位彝族孩⼦,帮助他们学习⽂化,摆脱愚昧,⾛出⼤⼭,⾛向⽂明。李桂林第⼀次攀上中断了⼗⼏年读书声的⾼⼭学校,感受到了⼭民们的纯朴热情和⼼底呼唤,他们夫妻⽤⼗⼋年的坚守做了回答:把青春献给孩⼦。同时⼗⼋年的耐⼼关爱,⼗⼋年的执着坚守,换来了感动中国的盛情礼赞。⽣命的存在形式多种多样,有的翱翔于天空,有的呼啸于⼤地,有的驰骋于沙漠。⽆需褒贬哪那⼀种形式,价值才是最重要的,本质才是最感⼈的。李桂林夫妇就⽤⾃⼰的实际⾏动书写了⼀部动⼈的育⼈赞歌,彰显了⽣命的价值、本质和辉煌。他们感动的不仅是正在贫瘠的⼟壤中寻求知识的幼苗,⽽且感动了我们这些在教育的路途中充满迷惑的教师。
  观看感动中国2022观后感11
  在我们⾝边,有⼀这样的⼈,他们为了⼈民,做出了⽆私的奉献。
  在《感动中国》⾥,就有这样⼀个⽆私奉献的⼈:张桂梅。张桂梅看着那些⼭区⾥的⼥孩⽆法上⼤学,
⽆法受到⾼等教育的时候,⽴志要建⼀所免费的⼥⼦⾼中。为了实现这⼀愿望,她拿着⾃⼰的证书和奖状,向街上的⾏⼈们筹资。
  有时⼈们会给她⼀块两块钱,但更多的⼈对她的请求都拒绝了。就这样,她努⼒了五年却只筹到了⼀万元。终于有⼀天她通过⼀个记者向世界吐露了她的梦想,⼈们纷纷慷慨解囊,张桂梅⼼⼼念念的⼥⼦⾼中终于建成了,还招来了16位⽼师。
  虽然⼥⼦⾼中是免费的,但⼈们还是不愿把⼥孩们送到这⾥来上学,于是张桂梅⼀家⼀家请,⼀家⼀家劝,将那些⼥孩带到了⼥⼦⾼中。
  张桂梅办⼥⼦⾼中是为了⼥孩们能免费上⾼中,能上⼤学,她⼀切的努⼒只是想改变那些⼥孩⼦们的命运,完全⽆私,不求任何回报。在我们的⽣活中,还有许多这样的⼈,⽐如我们⽿熟能详的居⾥夫⼈。居⾥夫⼈是⼀位伟⼤的科学家,她发现了镭,并研究出了镭的提纯⽅。
  但她并没有利⽤来赚钱,⽽是把它⽆偿献给了国家,给战争中需要治病的⼈带来福⾳。多年之后,当⼀位记者问到这位发现镭的科学家最想要什么时,她竟然回答说:“⼀克镭,我的实验需要它。”这让全世界的⼈深感震惊。也让我着实惊讶,她们虽然是不同领域的⼈,但她们都是⽆私奉献、令⼈敬佩的伟⼈!
  长⼤后,我也要做⼀个⽆私奉献的⼈!
  观看感动中国2022观后感12
  今⽇午时,我们观看了感动中国新闻⼈物电视⽚,感动了你我,感动了⼤家!
  能感动全中国的12名新闻⼈物有:魏青刚、丛飞、李春燕、洪战辉、邰丽华等。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