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细跳月
课    题:《阿细跳月》
卢湾区第一中心小学    张 菊
【内  容】选自上海市九年义务制教育课本三年级第一学期第四单元
【课  型】音乐欣赏
课  时】一课时
【教学设计思路】
音乐学科教育的本质就是以人文精神为核心的审美教育。音乐教育的精髓是以情感人,以美育人。作为情感艺术的音乐,其价值就体现在对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阿细跳月》就是一首具有鲜明民族特点和音乐特点的彝族歌乐曲。
“阿细跳月”是彝族人的主要传统歌舞,意为“欢快的跳”。有专家研究认为,“阿细跳月”具有体性欢乐性两大特点。舞蹈有数十人、数百人,乃至成千上万人跳。舞蹈时,男子拨动大
三弦边舞边唱,女子边舞边击掌,男女按节拍发出“哦哦”的欢呼声。主题旋律不断重复,乐声、掌声、呼喊声、脚步声交汇成热情奔放、欢快悦愉的,带给人们尽情舞蹈的感受作品蕴含着丰富的民族精神教育内容。因此,我从作品呈现的音乐要素入手,紧扣作品所蕴含的情感因素来设计教学活动:
1、民族乐器、民族歌舞展现民族风兵不血刃造句乐曲欣赏由听辨民族乐器的演奏音入手,学生由此认识彝族特的民族乐器大三弦,模仿乐器演奏方式、聆听乐器的音、感知民乐合奏的表演形式;再由阿细人跳月风俗的介绍、跳月舞的视频欣赏来引发学生对民族民间音乐的喜爱之情。
2、学生在各种情境中品味民族风根据乐曲所表现的民俗风情,在教学中安排了视觉情境、视听情境以及听动情境的创设和体验,使整个课堂充满了彝族风情,为学生营造一个乐中学、动中学、创中学的学习氛围。
3、在听、唱、演的音乐活动中感受、表现民族风。教学过程始终采用听觉为先导,动觉切入、视觉辅助的审美感知方式。学生通过对作品的完整听赏和局部重点听赏感知了乐曲特有的5/4拍复合节拍的特点。整节课听觉感受贯穿于教学始终,动觉体验伴随着作品欣赏,
使得学生能借助于肢体语言,将内心的感受与外部行动相统一,体验到节拍韵律,并由浅入深地理解了音乐作品。
4、在创编活动中再现民族风最后的教学环节,鼓励学生能有意识地按目标进行舞蹈创编活动。“跳月”是彝族阿细人一项集体舞蹈的民俗活动,男女老少都会参与其中,舞蹈过程中体现了“和”与“乐”。学生在先探究、后欣赏、再舞蹈的活动过程中就能身临其境地感受阿细人跳月时的欢快情绪,获得情感共鸣和交流。更激起学生对了解民族音乐、舞蹈、民俗的兴趣。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欣赏民乐合奏《阿细跳月》,感受彝族阿细人“跳月舞”奔放热烈的音乐情绪,想象音乐所表现的“月下欢舞”的欢乐情景;师生共同体验彝族阿细人载歌载舞时的愉悦情感。
山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过程与方法:运用视听结合、动觉切入的方法,参与音乐作品的歌唱、律动、交流等情感体验活动,了解跳月舞的由来。
3、知识与技能:认识彝族弹拨乐器大三弦,初步了解民乐合奏的表演形式;感知并表现音乐特有的复合节拍。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感受彝族阿细人载歌载舞时的愉悦情感,体会人们对幸福生活的热爱之情。
2、教学难点:能用肢体语言来感受、体验并表现乐曲五拍子的节拍特点。
【教具准备】Flash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歌曲,导入新课
1、复习演唱《跳月歌》。
2、听音频介绍,了解阿细人跳月的风俗。
在云南省红河州弥勒县的西山一带聚居能歌善舞彝族阿细每当农闲或节日的夜
晚,全寨人都会乘着月、燃起篝火、载歌载舞。人们把阿细人的这种活动方式称为“阿细跳月”。关于“阿细跳月”,民间流传着不同的传说,请大家仔细听。
3、师生交流,动作模仿:阿细人为何在月下跳舞?
舞蹈中运用了哪些田间劳动的动作?你能模仿吗?
踏脚呼喊 —— 摆手除草 —— 捶肩揉腰 —— 各种动作综合
    再听!有哪些民族乐器在为阿细人的劳动、舞蹈奏乐?
二、听辨乐器,感知民乐合奏
1、听辨演奏乐器:笛子、二胡、三弦
2、认识大三弦:大三弦是彝族歌舞时常用的一种弹拨乐器。
3、感知民乐合奏:
师:这段音乐是由一件还是多件乐器在演奏?我们把笛子、二胡、三弦等多种民族乐器组
织在一起演奏的形式称为什么呢?请大家和我校民乐队的乐手一起边听音乐,边来模仿演奏乐器。当你听到民乐合奏时……
说明:
现在的孩子有着较广的知识面,本课尝试从聆听乐器音入手来感受音乐形象,既增添聆听的兴趣,又增加音乐常识。同时,老师还能了解学生对民族乐器了解的程度,以便有序地展开民乐知识普及。
三、欣赏民乐合奏《阿细跳月》
1、完整初听全曲,感受音乐情绪
(1)边听边即兴模拟小乐队演奏;
(2)师生交流:乐曲演奏的速度有什么变换?音乐的情绪变得怎样了?
有谁记得乐器每次独奏或合奏时,乐曲的旋律相同吗?
考研专业选择
乐曲速度的变化、演奏形式的变化令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场景?
2、律动参与,感知乐曲节拍
师:热闹的场面,仿佛天上的月亮也要下来舞蹈。请大家跟着月亮的脚步有规律地数拍,出乐曲节拍的特点。
(1)听音乐、赏画面,跟着音乐数拍;
(2)感知乐曲节拍特点:3+2;
(3)跟着音乐即兴律动,体会乐曲节拍特点;
师:我们来唱唱跳月舞的旋律,再音乐有什么特点。
(4)跟琴伴奏,模唱乐曲旋律s,r d(慢速);
a.听师弹奏、心里默唱,旋律异同;
b.师生对唱,熟悉曲调;
c.模拟乐器演奏,用du wu dong 等模声字模唱;
说明:
采用听动互补的听赏方式引导学生完整地听赏全曲,并重点感知乐曲节拍特点。使得学生能借助于肢体语言,将内心的感受与外部行动相统一,体验到节拍韵律。
师:阿细人有“三弦琴一响,脚底板发痒”的说法,这是什么意思?节日中,阿细人跳月时不分男女老少都要参与,人数少时有几十人,多时有成千上万人,跳月的风俗还吸引了四面八方的游客。那么多人在一起会采用什么方式来舞蹈?
四、创编表演“阿细跳月”
1、欣赏彝族“跳月”舞蹈的视频。
2、集体讨论:男女生各有哪些特动作?队形呢?
3、小组讨论、编排跳月舞的动作或队形,注意乐曲的节拍特点、动作特点。
4、小组轮流表演,相互评价。
说明:
鼓励学生能有意识地按目标进行舞蹈创编活动。“跳月”是彝族阿细人一项集体舞蹈的民俗活动,男女老少都会参与其中,舞蹈过程中体现了“和”与“乐”。学生先探究、后欣赏、再舞蹈,由此能较好地体验到阿细人跳月时的欢快情绪,获得情感共鸣和交流。
四、民族歌舞联唱,小结下课
师:阿细“跳月”原先被称为“跳乐”,从“月”和“乐”俩字中你读懂什么?
    我们的祖国是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服装、不同的音乐,但相同的是人们对幸福生活的赞美,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同学们进入小学后,也学了一些不同民族的歌舞,了解了不同民族的风俗,让我们也用载歌载舞的方式来表达我们对56个民族大家庭的美好祝愿。
剑与家园攻略慢慢进入你的身体是什么歌
说明:
学生入学以来,陆续学习了藏、蒙、维、傣、布依等少数民族的歌曲、舞蹈律动,由此了解了各族特有的风俗。不同的民族、不同的音乐,但相同的是对生活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赞美。复习已学少数民族歌曲,与教学导入相呼应。
【教学流程图】
excel 密码破解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