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音乐史名词解释
1.学堂乐歌
答:20 世纪初随着新式学堂的建立而兴起的歌唱文化。 一般指学堂开设的音乐课及 教唱的歌曲,以及为此而编创的歌曲。学堂乐歌创作方式以依曲填词为主,旋律多 选自日本、欧美曲调或中国的传统歌曲、民歌曲调,此外也有少量的自创曲调。歌 曲内容具有鲜明的时代彩,大部分反映富国强兵,抵御外辱的爱国思想,还有一 些宣传妇女解放,反映学生生活,也有少部分鼓吹封建伦理道德。代表人物有沈心 工,李叔同,郑志忞等,代表作品《体操——兵操》 、《送别》、《春游》等。学堂乐 歌对其后中国音乐发展深有影响,标志着我国近代音乐历史的新开端。
2.沈心工
答:沈心工( 1870—— 1947),学堂乐歌的代表人物之一,音乐教育家,原名庆鸿, 笔名心工。 1896 年考入南洋工学师范班, 1902 年东渡日本留学。 1903 年回国,任 职于南洋公学。她从日本学校的音乐教育中得到启发,一生致力于音乐教育,曾在 日本留学生中组织“音乐讲习会”研究乐歌作,所编乐歌体裁广泛,内容浅显,且 最早使用白话文进行歌词写作。 代表作有歌曲 《体操——兵操》(又名《男儿第一志 气高》),《黄河》等,出版乐
歌集《学校唱歌集》等:此外,沈心工创设唱歌课,并 多处教授,推广。沈心工是中国近代普及音乐教育初创期最早的音乐教师,为学堂 乐歌运动做出了突出贡献。
3.李叔同
答:李叔同( 18880—— 1942),学堂乐歌代表人物之一,艺术教育家。原名文涛, 又名岸 ,字息霜。祖籍浙江平湖,生于天津。 1905 年东渡日本学习美术与音乐, 1910 年回归后从事艺术教育, 1918 年出家为僧,号弘一,其成就涉猎多个艺术领域, 在音乐方面主要体现为乐歌创作、音乐教育和创办期刊三个方面。代表作品有《春
游》、《送别》等,其歌词多为旧体诗词,清新秀丽,许多作品产生于广泛影响,其 中《春游》是我国近代最早一首三部合唱曲。晚年出版有《清凉歌集》 。李叔同培养 了丰子恺,刘质平,吴梦非等一批优秀艺术才人, 并于 1906年独立编辑出版我国最 早的音乐刊物——《音乐小杂志》 。
4.《送别》
答:学堂乐歌代表作品之一。李叔同填词,曲调来自美国约翰•奥德韦的《梦见故 乡和母亲》
。该曲最早刊载于 20 世纪 20 年代出版的《中文名歌五十首》(丰子恺编) 中,一直传唱至今。歌曲旋律充满眷念,惆怅的情调,歌词隽永秀丽,富于韵味。 20世纪 80年代还曾被电影《城南旧事》选为主题曲。
5.萧友梅 答:萧友梅(1884——1940),音乐教育家, 作曲家。 字雪朋,号思鹤,广东香山(今 中山市)人。 1901年赴日本留学,在东京音乐学校学习钢琴,唱歌。 1913 年赴德, 先后在莱比锡音乐学院、施特恩音乐学院学习音乐,期间以《关于十七世纪前中国 管弦乐队的历史研究》一文获得博士学位。 1920年归国后致力于音乐教育事业,做 出突出贡献。参与创建了北京大学附设音乐传习所、中国第一所高等专业音乐院校 ———国立音乐学院等音乐教育机构, 并且直接参与教学活动, 编写了《普通乐学》 等教材。此外,萧友梅又是我国近代最早从事专业音乐创作的作曲家之一。创作有
《问》等大量歌曲作品,还涉猎大合唱、弦乐四重奏、钢琴、管弦乐曲等多种体裁。 其创作主要采用欧洲作曲技法,明显地受到德国古典音乐的影响。
6.《教我如何不想他》 艺术歌曲。刘半农词、赵元任曲,创作于 1926年,收入《新诗歌集》。歌词选自刘 半农的白话体新诗,通过借景抒情的方式,细腻地刻画了主人公的思念
之情。在音
乐创作上,借鉴欧洲歌曲创作技法,同时在和声、旋律曲调上有意识地作民族化探 索,吸收了京剧西皮原板过门的音调,并配有钢琴伴奏。此曲是一首广为流传的反 映“五四”精神的佳作。
7.《海韵》
大型艺术性合唱歌曲。徐志摩词、赵元任曲,创作于 1927 年,后收入《新诗歌集》。 歌词源自徐志摩同名白话体新诗, 描绘了渴望自由的少女不愿回家, 在海滩上徘徊、 歌舞,最后被波涛吞没的情景。作曲家用合唱、女高音独唱和钢琴伴奏音乐,分别 代表旁观者诗翁、主人公女郎和背景大海。全曲由一个引子和五个情感各异的乐段 加尾声组成,在旋律与和声方面都作了“中国化”的探索。该作品是 20世纪 20年 代合唱歌曲的杰出代表。
8.黎锦晖
黎锦晖( 18911967),音乐家。湖南湘潭人。自幼学习传统音乐, 1906 年考入中 学后开始学习西洋音乐知识和声声乐、风琴。 1961 年参加北京大学音乐团活动。 20 世纪 20
20年代筹建了中国最早的专门培养人才的学校——中华歌舞专科学校, 后组织专业歌舞团体——中华歌舞团、明月歌舞剧社等。建国后任职于上海电影制 片厂,并被聘为中国音乐研究所通讯研究员。主要作品有《麻雀与小孩》 、《小小画 家》等 12 部儿童歌舞剧和《可怜的秋香》等 24首儿童歌舞表演曲。儿童歌舞表演 曲和儿童歌舞剧是他创造的新的音乐体系,被视为中国近代史上早期歌剧的萌芽形 态。此外,他还致力于“平民音乐”的创作,作品如《毛毛雨》 、《桃花江》等,为 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也因此长期被冠以“黄音乐鼻祖”的贬低性与 批判性称谓。
9.儿童歌舞剧 戏剧体裁。黎锦晖在 20世纪 20 年代创用,是一种供儿童表演的,兼有诗歌、音乐 和舞蹈因素的戏剧形式。即接近中国传统的曲牌体歌舞小戏,又吸收了外国歌舞、 歌剧艺术的某些特点。题材符合儿童审美趣味,歌词浅显易懂,旋律流畅通俗,演 出形式简单,适于儿童表演。 黎锦晖在 20世纪 20年代共创作 12首该类作品,其中 以《麻雀与小孩》最早问世,《小小画家》最为成功。其他作曲家如邱望湘等也创作 过该类作品。
10.刘天华
( 18951932),民族音乐家、音乐教育家。江苏江阴人,文学家刘半农之弟。 1909 年入常州中学,开始学习西洋管乐器, 1911 年参加“反满年轻团”军乐队, 1921 年到上海参加“开明剧社”乐队。 1941 年后在江阴、常州中学教音乐,期间多出学 习民族乐器与民间音乐。 1922 年起赴北京执教于高校,同时学习西洋乐器、钻研西 洋音乐理论。 1927 年发起组织并主持“国乐改进社” ,注文阐述借鉴西乐、改进国 乐的主张。 1932年在北京天桥搜集锣鼓谱不幸染猩红热病故。 主要作品有二胡独奏 曲《病中吟》、《光明行》等 10首及二胡练习曲 47首,琵琶独奏曲《歌舞引》 、《改 进操》《虚籁》及琵琶练习曲 15首,民族器乐合奏曲《变体新水令》 ,记录《梅兰芳 歌曲谱》,搜集《安次县吵子会乐谱》 、《佛曲谱》。刘天华是近代二胡音乐的奠定人, 对于近代中国民族音乐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11.《光明行》 二胡独奏曲。刘天华作于 1931年, 1932 年发表于《音乐杂志》第一卷第十期。全 曲由四个主体段落加引子尾声组成。在创作中吸收了欧洲音乐大三和弦的琶音进行 和转调等手法,演奏技巧上采用顿弓和大段的颤弓技法,取得较好的效果并具有首 创意义。乐曲音乐风格清新明朗、乐观向上,表达旧社会知识分子追求进步和光明 的心情。
12《毛毛雨》
流行歌曲。黎锦晖创作于 1927 年,1928 中国音乐学院排名年由百代唱片公司灌制唱片,黎明晖首唱。 歌词共有四段,抒发了少女思念心上人的感情,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五四”女性 突破封建思想的觉醒。全曲结构为四句体乐段,采用民族五声调式,旋律有浓郁民 俗小调特,音域不宽,易学易唱。该曲无论内容还是形式,都比较符合当时市民 阶层的精神生活需求,一经问世,广为流传,但社会各界评价争议颇大。此歌是黎 锦晖爱情歌曲大众化的尝试之作,堪称中国第一首流行歌曲。
13.黄自
黄自( 19041938),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字今吾,江苏川沙(今属上海市)人。
1916 年考入北京清华学校,开始接触西方音乐。 1924年赴美,先后在欧柏林大学、 耶鲁大学学习音乐, 1929年获音乐学学士学位。 同年归国, 1930年起在国立音乐专 科学校任教并兼教务主任, 1935年发起创办上海管弦乐团, 1938年病逝于上海。 其 贡献主要表现在音乐教育、音乐创作和音乐理论三个方面。音乐教育方面,他承担 的许多音乐理论课程在中国书属第一次开设培养出一批专业作曲人才,如贺绿汀、 陈田鹤等;音乐创作成果丰硕, 体裁、题材广泛,代表作品如歌曲《旗正飘飘》、《玫 瑰三愿》,清唱剧《长恨歌》
以及器乐作品《怀旧》等,风格典雅精致、旋律简洁流 畅、结构工整严谨;音乐理论方面则有论著《和声学》 、论文《怎么样才可产生吾国 民族音乐》以及多部音乐教材留世。
14.贺绿汀
贺绿汀( 19031999),作曲家、音乐教育家。河南邵阳人。自幼受民间音乐熏陶, 1923 年考入长沙岳云学校艺术专科学习, 1927年创作的《歌》是我国最早创作 的工农众歌曲。 1931年考入国立音乐专科学校,学习理论作曲与钢琴。 1934 年, 以《牧童短笛》一曲获得了齐尔品“征求中国风味的钢琴曲”比赛头奖,开中国风 格钢琴曲之先河。同年开始为进步影片配乐。抗日战争爆发后,参加上海文艺界抗 日救演剧一队,赴前线宣传,创作的《游击队歌》 、《嘉陵江上》等抗日题材歌曲广 为流传。 1943 年抵达延安。建国后担当上海音乐学院院长等职,为上海音乐学院的 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1999 年逝世于上海。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