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四 求减数的实际问题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四 求减数的实际问题
一、引言
在数学中,减法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在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中,也是一个必须要掌握的内容。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已经讲解了减法的概念、符号和运算方法。本次课将进一步学习减数的实际应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减数的求解方法。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介绍本次课的教学内容:实际问题引入、实际问题解决、小结及思考。
二、实际问题引入
本堂课我们将主要学习减数的实际问题,同时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减法的应用。为了引入实际问题,我们通过讲解生动的日常案例来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下面是一个典型的实际问题:
小明妈妈到超市买了一件衣服,价值65元,她给了100元的钱,店员了多少钱给小明妈妈?
通过这个案例,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实际问题与减法运算的关系。
三、实际问题解决
1. 引导学生理解实际问题
引导学生对实际问题进行思考,让他们在思考中理解实际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首先,让学生了解减法的定义、符号和运算方法,即减法是将一个数从另一个数中减去,用“-”表示减法运算。例如:10-5=5。让学生通过实例了解减数、被减数、差的概念。
其次,让学生结合实际问题,用数学符号和公式表述实际问题,例如:100-65=35元。这样,学生就能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更好地理解减法在实际问题中的运用。
2. 解决实际问题
在学生理解了实际问题后,引导他们进行解决问题的步骤。首先,让学生了解减数的概念,即需要从另一个数中减去的数。例如:在上面的问题中,“65”就是减数。接着,让学生明确需要求解的是减数,即被减数已知,差也已知,需要求解的是减数。例如:在上面的问题中,需要求解的减数就是被减数“65”。
然后,结合具体问题进行解决。例如在上面的问题中,需要求解的减数即为:100-65=35元。这样,就解决了实际问题,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减数的求解方法。
四、小结及思考
经过本次课的学习,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减数的实际应用。在实际问题解决中,引导学生理解减法的定义、符号和运算方法,理解减数的概念,并结合具体的实际问题进行求解,以便更好地理解减法的运用。
最后,结合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让学生思考如何把减法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去。例如:在超市购物时,需要进行零的运算等。通过这些例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减法的实际应用,并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减法。
谢谢大家收听。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