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与法
SHE HUI YU FA
武汉市电动汽车基础充电设施发展现状与思考◎罗琳李迎
2015年,国家针对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出台《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2015-2020)》〔1】。武汉市作为推广应用试点城市,电动汽车和充电基础设施发展迅猛。目前,武汉市车桩比、充电桩总数在全国已名列前茅,中心城区充电站平均服务半径缩小到1公里内。与此同时,由于发展时间较短、地方性标准缺失及安全防范措施欠缺,给电动汽车的发展也带来了一些困扰。本文通过对湖北省武汉市电动汽车发展现状的分析,提出自己对于提高充电和使用过程中充电基础设施安全性的建议。
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来看,电动机驱动的控制技术是基于新一代的电力电子设备,它将在2020年实现产业化。在未来十年中,电动汽车很可能会改变汽车行业的整体格局。
2015年,全球新能源汽车的年销量达到600万辆,汽车保有量超过1300万辆,产业进入了产业化阶段。中国已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商和市场,销售量为379万辆,约占世界总量的64%。2018年,全球新能源汽车的销量仍增至
1,256,000,同比增长61.7%。随着武汉
市电动汽车保有量和充电基础设施的
逐年增多,电动汽车发展的一些问题
也呈现在大众眼前。
_、武又椒闵出展啾
作为电动汽车推广应用试点城市
之一,武汉市要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
首当其冲的就是要大力发展充电桩的
基础建设【2】。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作
为汽车的“加油站”,通常设置在小区、
停车场、公交站、高速路沿线等处,一
般包括充电桩、充电站、换电站。
1.充电桩。
2020年,武汉市充电基础设施建
设已进入快车道。据中国充电联盟统
计,截至2018年底,我国充电基础设
施保有数量达到80.8万个,比2017年
增加35万个,充电桩建设速度基本跟
上了新能源车辆增长速度。其中,湖北
省(主要是武汉市)公共充电桩建设数
量居全国第10,充电桩充电总量位居
全国第5。
根据《武汉晚报》2019年4月17
日报道,截至2018年底,武汉市已累
计建设公共集中充电站400余座,建
成充电桩10万根(含具备条件的充电
桩位),汽车和车桩比从2016年的
4.76:1提高到1.33:1,可基本满足“一
车一桩”的充电需求。全市新能源汽车
销量近期大幅增长,环比增长10.5%,
截至2019年2月底,全市新能源汽车
保有量达到53790辆。全市已累计建
设公共集中充电站400余座,覆盖社
区、单位、商圈、学校以及主次干道路
网。以汉阳王家湾、钟家村,武昌水果
湖、中南片区为例,平均600米-1000
米就建有一个公共充电站,为新能源
车主充电提供方便。
据统计,2019年,武汉新能源汽车
新增3万辆,同比增长60%o
2.充电站。
2018年9月6日,华中规模最大电
动汽车充电站—
—武汉汇通公路港充
电站正式投入运行。充电站内共有直流
充电桩50台,可同时为50台新能源物
流车提供充电服务,每日最高充电服务
能力达500台。汇通公路港充电站投运
后,国网武汉供电公司在全市建成投运
和黄赌毒的黑恶势力,办理案件同时严格落实“打财断血”、追赃挽损和“打伞破网”等各项工作要求。如果“网络水军”案件系利用信息网络实施,非法敛财,符合非法经营罪的构成要件,则可以包括在此处的“等”内,可以参照《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黑恶势力犯罪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第八条关于取证内容、方式、证明过程的规定,结合已收集的被害人陈述,以及经查证属实的银行账户交易记录、第三方支付结算账户交易记录、通话记录、电子数据等证据,综合认定被害人人数以及涉案资金数额等。
第四,关于案卡填录“是否利用网络实施犯罪”的理解问题。《全国检察机关统一业务应用系统使用指引手册》《统一业务应用系统填录标准和说明》
以及《统一业务应用系统实用填录指
南》,均没有对该案卡含义进行明确。目
前暂时没有明确的解释何种犯罪行为
系利用网络实施犯罪的行为,实践中把
握的标准为案件犯罪事实(至少部分犯
罪事实)通过网络实施。该案卡项为审
结案件时填录的案卡项,承办检察官通
过审査案卷材料、对案件进行实质性审
查后,确定案件的犯罪事实或者部分犯
罪事实是通过网络实施的,则“是否利
用网络实施犯罪”案卡项填录为是,如
案件没有犯罪事实是通过网络实施的,
则“是否利用网络实施犯罪”案卡项填
录为否。因该案卡项填录没有明确的规
定,案件管理部门在流程监控或数据督
查中发现承办检察官填录不是明显错
误的情况,建议暂时不作为问题通报。
最后,充分发挥检察监督职能。研
判信息网络涉黑涉恶违法犯罪线索,加
强刑事司法与行政执法衔接,强化跟踪
督促,依法纠正有案不立、有罪不究问
题,解决立而不侦、久侦不结问题。坚持
深挖漏罪漏犯,全面审查涉案人员,全
面审査所有证据,依法追捕、追诉,查深
査透。逐案分析诉判不一的案件,对裁
判确有错误的,依法提出抗诉。探索发
挥检察机关民行监督职能,建议重点行
业、重点领域、重点地区开展专项整改,
监督主管部门切实履行监管职能。
(作者:诸寅凯,上海市嘉定区人民
检察院检察官;研究方向:检察理论与
实务)
69
社会与法SHE HUI YU FA
充电站点已达50座。该公司还计划在新洲、江夏、蔡甸等新城区的物流集散中心,建设与汇通公路港同等规模的专用充电站,满足武汉物流产业新能源汽车全面应用的需求。
2019年5月,京东物流武汉亚洲一号充电站正式投入运营。这是湖北省最大新能源物流充电站,将加快推进武汉市绿物流产业发展。充电站内共有100根充电桩,可支持超过300辆新能源物流车充电。单根充电桩最大充电功率为180千瓦,最快能让物流车半小充满电。据悉,该充电站将向京东合作伙伴的新能源车辆及园区周边企业车辆开放。
2019年10月,湖北武汉国家电网首家“光储充”电动汽车充电站正式投入运营。该一体化充电站可以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是一种新型的智能充电、储能设备。国家电网在武汉市沌口经济开发区创业路“光储充”充电站共设有6台60千瓦直流充电机和1台60千瓦双一体直流充电机,可同时为8台电动汽车提供充电服务。每台充电桩上配有两个充电,充电桩顶棚安装了
16千瓦的分布式光伏发电设备,办公楼安装了64千瓦的碳晶硅光伏设备,可储存215千瓦时的电量,为电动汽车充电桩提供电能。预计每年平均发电量可达88000千瓦时,年均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87736公斤、节约煤量2886公斤。
3.换电站。
目前武汉市电动汽车充换电站市场基本格局为:(1)由几家具有行业优势的大型企业首先涉足发展起来,具有电源和输配电优势。(2)拥有网络布局优势的石油巨头利用现有的加油站、加气站改建成加油充电综合服务站,并计划扩展至全国。(3)汽车厂商完善配套推动新能源汽车消费,如北汽新能源。
(4)掌握土地资源的大型房地产开发商也利用占地优势与电力公司合作,开展充电桩建设%
通过实地调査统计,目前武汉市充换电站常见品牌具体如下。
3.1国网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
作为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的建设与运用公司,在充电站及充电桩建设方面投
70心戊盘入了大量资金。
3.2青岛特来电新能源有限公司。
业务重心在于电动汽车智能充电系
统。在新能源汽车销、售及维修服务、新
能源汽车租赁、物流运输及新能源汽车
相关产业链等方面均有布局。
3.3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
司。业务范围涵盖新能源汽车整车及核
心零部件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等板
块,同时布局智能制造、智慧出行、互联
网+等多个战略新兴产业味
3.4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
是一家同时掌握新能源汽车电池、电
机、电控及充电配套、整车制造等核心
技术以及拥有成熟市场推广经验的企
业,在行业内有口皆碑冋。
3.5万帮新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
司。旗下的星星充电整合全国中小充电
桩运营体为其提供统一支付、交易管
理、运营维护、增值服务等。
3.6浙江万马奔腾新能源产业有限
公司。构建以智能化为特的城市快充
网,最大化提高充电桩的使用率和能源
效率,提供满足个性化需求的充电站整
体运营服务[4]。依据市场规律和产业环
境,辐射建立城市快充网络,已积累了
大量的运营数据。
3.7深圳市聚电网络科技有限公
司。该公司是行业内用互联网技术做
智能化改造和运营的代表企业之一,
凭借丰富的运营经验、强大的系统平
台、较好的充电设施基础及众多的合
作伙伴⑺。
二、武汉市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
画策
从2015年起,武汉市人民政府及
相关职能部门颁布一系列发展新能源
汽车以及充电桩基础设施建设的文件,
极大地推动武汉市新能源汽车以及充
电桩基础设施建设。
1.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政府
补贴。
武汉市发改委在2017年.2018年
连续发布《武汉市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
设施补贴实施方案》。方案显示,对2013
年1月至2016年6月.2016年7月至
2017年12月投资建设的充电基础设施
企业发放补贴。
补贴范围有两类,第一类是独立
式公共充电站,符合规划前提下,服务
社会电动汽车的、独立占地的独立式
充电站,充电桩数量不低于5个;第二
类:分散式公共充电桩,利用既有场地
建设运营的公共充电桩,以及专为公
交、环卫、物流或某法人单位及其职工
等特定行业和单位电动汽车提供服务
的充电桩冈。
补贴标准为:对于第一类投资额在
50万元以上的独立式公共充电站,按照
投资额的20%—次性财政补贴,最高补
贴金额不超过300万元/站;对于第二类
分散式公共充电设施,综合投资成本和
充电桩功率进行一次性财政补贴,直流
桩600元/千瓦,交流桩补贴400元/千
瓦冏。
目前由于补贴政策下降,新能源汽
车市场供不应求。但是,新能源汽车的
比例仍占世界的50%,这表明新能源汽
车在政府补贴下发展迅速。在政策的大
力推动下,2018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的销
量为1,256,000辆,产销量连续两年居
世界第一。
2.建设第三方监测与管理平台。
在2015年总理李克强首先提出整
合云计算、大数据的背景下,“互联网加
新能源汽车”成为互联网与实体经济的
结合体,在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转型中
发挥了重要作用。
武汉市新能源汽车及充电基础设
施第三方监测与管理平台已于2018年
11月27日正式上线运营,该平台目前
仅供汽车企业和充电桩企业开放。
监管平台作为武汉市新能源汽车
及充电基础设施唯一的政府监管服务
平台,为公众岀行、政府决策、新能源车
辆及充电基础设施推广提供支撑。该平
台可对新能源汽车和充电设施予以7x
24小时不间断实时监控,支持具备不少
于100个各类企业监测平台同时上报
的处理能力。远期可满足百万车桩同时
接入和实时监测的能力,以及数据存储
能力,具有动态存储管理和扩展功能。
三、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不
足
1.相关标准缺失。
在国家层面,据充电联盟《2018-
社会与法SHE HUI YU FA
2019年度的充电基础设施年度发展报告》,截至2019年4月18日,我国充电设施有效标准52项,正编计划项目共47项,其中国家标准14项,行业标准13项,中电联标准20项。
在2015年至今,陆续有省份出台地方标准,如安徽省在2017年根据原国家能源局2010年发布的《电动汽车充电桩技术条件》出台了《电动汽车充电站及充电桩技术标准》;上海市2017年出台《电动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规范》;深圳市2017年开始实施《电动车柔性充电堆技术要求》、2020年5月1日开始实施的《住宅小区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安全管理规范》。
电动汽车重要组成部件—
—燃料电池也因为没有标准化的原因,目前正处于产能严重过剩的状态。据统计,到2016年底,中国的实际电池容量将接近]OOGWh,但实际需求仅为20GWh,因此在2016年出现了结构性过剩现象:新进入者或生产劣质产品的企业,以及没有标准化产品的企业将严重过剩,但对高质量电池产品的需求超过了供应。
武汉市在电动汽车充电桩技术标准、充电计量标准、住宅充电桩安装规程等方面均未出台地方标准或
相关规定,在充电设施建设过程中无形增添了许多程序性障碍;对于个人用户来说无法安装充电桩为其使用电动汽车造成了困扰,对于电动汽车的发展也形成阻碍;在因充电过程中发生的纠纷而没有统一的标准适用给双方解决争议带来了新的难题。
2.充电基础设施的选址建设难度大、安全防范措施欠缺。
除了充电便利性等因素外,对充电设施的安全需求也很高。施工必须符合“供水,供电,运输基础设施和精心挑选的场所”的要求。且充电设施是一种大规模的电力基础设施,其建设需要考虑对配电系统的影响,例如电网改造,电网损耗和节点电压偏差,并尽量减少充电站对配电系统的不利影响。无论是充电桩还是充电站,其初始投资数万至数百万美元,且高昂的建造成本导致成功运行的高风险,即使将能量轻松存储在新能源汽车的储能站中,仍然存在存在一定的操作风险。在此前提下,以服务
更多的车辆使用者为己任,在中国城市
发展的今天,要同时满足以上需求,难
度不可谓不大。
另一方面,为缩短充电时间,充电
桩基本采用高电压、大电流的工作方
式,这对充电过程的安全是个大挑战。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大部分充电桩都是
在露天场景中工作,设备运行环境恶
劣,且由于充电设施产品质量的参差不
齐,且在使用前均无有关部门对质量的
统一检测认证,充电过程的安全往往无
法得到保障。
由于没有统一的标准,加上型号和
厂家不同,充电桩的操作方式和界面也
不完全一致,有的充电桩充电流程过于
复杂,充电金额计算方式和标准模糊,
对于用户体验感十分不友好凹,加之没
有统一的标准,目前武汉市已建的充电
基础设施很多无警示标志,或只有简单
的触电标语,也没有起到安全防范警示
作用。
四、对武汉市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安装条件
的建议
一方面,电动汽车整车生产企业是
保障电动汽车充电和使用过程安全的
第一责任人,电动汽车生产本身的检测
也应当予以足够的重视。在国家已出台
强制性国家标准的前提下,地方上要保
障标准的落地实施,为发展电动汽车打
下良好的基础。
地方标准的制定往往标志着某个
行业发展的标准化、规范化。湖北省、武
汉市应尽快制定与当地发展相适宜的
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地方标准,对于
大型的充电站建设、个人用户充电桩安
装以及充电过程的使用中发生的各类
事项都是具有指引作用和借鉴意义。
同时,针对已建的充电基础设施,
应当尽快设立安全警示标志并建立管
理规范,按照一定的规范要求制作、粘
贴(悬挂)警示牌、尽到危险提示义务。
充电站运营单位应当制作应急预
案,针对如在充电过程中发生紧急情况
的处理步骤和方式做出规定,向用户发
放充电安全措施的手册等。这样对于充
电主体和充电站运营主体都是有利无
害的。
五、结语
电动汽车产业具备了低碳、环保、
高效、清洁等多重优势,发展电动汽车
是解决国家能源短缺问题的有效途径。
目前,武汉市电动汽车及其充电设施建
设虽初具规模,但仍处于发展前期。电
动汽车及其充电设施存在着建设流程
不完善、建设的相关标准政策缺乏、安
全防范措施缺乏等问题,加上电动汽车
充电设施自身对安全性要求极高,都给
规范化发展带来挑战。本文通过介绍武
汉市近5年电动汽车的发展现状,分析
了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的涉及充电和使
用过程的安全性问题,提岀了尽快出台
相关地方标准、制定充电使用应急预
案、出台警示标志提示规范等法律建
议,力求武汉市电动汽车的未来发展更
加顺畅。
参考文献:
[1]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工信部,住建
部.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
[Z].
[2]陈良亮,张浩,倪峰等•电动汽车
能源供给设施建设现状与发展探讨U].
电力系统自动化,2011.
[3]马振华,王欣.武汉首个新能源物
流运输车充电站启用[N].长江日报,
2018.09-07.
[4]廖文蓉.武汉市电动汽车充电站
的区域调查与分析[J].科技资讯,2018.
[5]丁媚英,黄慧诚.公交电动化的
“深圳路径”U].环境,2017.
⑹侯雅如,董娟娟.“众筹建桩”发展
模式调研及对策研究----以常州市为
例[J]•中国商论,2017.
⑺同[4]
[8]马振华•武汉拟发放新能源汽车
充电设施补贴[N].长江日报2018-12-5.
[9]武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
印发《武汉市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
补贴实施方案》的通知[Z].2O17.
[10]王艳华,缪金.充电桩发展现状
及问题对策研究[J]•中国市场,2016(41):
45-51.
(作者:罗琳、李迎,湖北忠三律师
事务所;研究方向:民商法)
建艺戊冶71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