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讲 宋明理学和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考试说明 | 考查角度 | 备考指导 |
1.宋明理学:程朱理学;王阳明心学。 | (2017·江苏单科,T4)孔子思想和理学思想比较 | 1.从时代背景、代表人物、主要观点和影响等方面,比较程朱理学和王阳明心学,认识两者的异同。 2.梳理儒家思想发展的脉络,学会从多角度分析其在不同时代命运不同的原因。 3.搜集“二程”、朱熹、王阳明、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人的思想言论,培养史料研读的能力。 |
(2015·江苏单科,T21)理学发展的原因及其作用 | ||
2.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李贽、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的思想主张;明清时期儒家思想的发展。 | (2016·江苏单科,T5)李贽的思想主张 | |
(2013·江苏单科,T21)儒家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和作用 | ||
考点一 宋明理学
知识点一 程朱理学
1.背景
(1)道教、佛教等思想的传播,冲击儒学的正统地位。
(2)唐宋韩愈等人掀起了儒学复兴运动。
2.创立:北宋五子。
(1)周敦颐、邵雍:将宇宙的自然结构与人的精神结构融合起来,以寻统一的本原。
(2)张载:开创“气学”一派,严格区分了天、道、性、心等概念。
(3)“二程”:确定理学的最高范畴“天理”,天理的核心是“仁”。
3.成熟:朱熹理学。
(1)内容
(2)影响:朱熹被誉为一代儒学宗师,他的思想对维护专制主义政治制度起了重要作用。
知识点二 王阳明心学
1.形成背景
(1)明中期后,阶级矛盾尖锐,封建专制统治陷入危机。
(2)王阳明认为只有通过整治人心,才能挽救统治。
2.思想主张
(1)主张:“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
(2)致良知:去掉私欲,恢复良知。
(3)知行合一:用良知支配自己的行为实践。
3.地位:标志着重建儒家信仰的理论任务完成。是心学的集大成者。
4.影响
(1)积极
(2)消极:用三纲五常维护专制统治,扼杀了人们的自然欲求。
【图解历史】 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考法1 理学对儒学的发展
『典例』 (2017·江苏单科,4)孔子主张“克己复礼”“为仁由己”。朱熹对“克己”作如下解释:“克”意为“胜”,“己”指的是“身之私欲”。这种解释( )
A.将人性置于天理之上 B.以满足个人欲望为目标
C.完全曲解孔子的本意 D.与孔子本意不完全一致
解析 孔子提出的“仁”是“克己复礼”,而朱熹是从“存天理,灭人欲”的伦理角度阐述,与孔子的本意不完全一致,D项正确;朱熹的思想以维护封建统治为目的,压抑人性,A项和B项错误;朱熹的思想是对孔子思想的发展,C项错误。
答案 D
【方法突破】
★明考点 孔子和朱熹的思想比较
★抓关键 孔子的“克己复礼”是克制念头,要自省,朱熹的解释是克制私欲,两者有相通之处,但不完全一致。
★定方法 比较类试题:一般采用排除法解答。
第一步:根据题意,出“比较点”;
第二步:出两者的异同点;
第三步:结合所学知识判断。
【史论链接】 宋明理学的特点
(1)儒学进一步思辨化。宋明理学的突出特点是思辨性,传统儒学经理学家改造,道德信条式的理论体系变成了哲学理论体系。
(2)更加强调伦理道德为思想核心。理学所强调的义理,实质上也就是儒学的伦理道德学说,无论是理学哲学的本体论、人性论、“存理去欲”或“存心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或“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功名论,均是以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
(3)更多吸收佛、道因素。宋明理学带有明显的佛道化的特点。宋明理学更多地吸收借鉴佛教与道教的形而上学,把佛、道的禁欲主义思想吸收进来,把它作为理学的核心思想,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的道德主张。
考法2 宋明理学的评价
[史料研读]
史料一 理学将伦理之理与物理之理、心理之理混为一体。朱子的穷学问也不是以穷学问为目的,而是以宇宙事物去证实他心中的伦理和道德。理学家的思想……因其目的是“卫道”,表示其文化的保守性格……他们的思想……将人欲与天理对立,抹杀个人私利观,替以后专制皇权加强张本,其影响所及达几百年。今日中国民法未尽展开,仍有以道德观念代替法律的倾向,也不能与宋儒无关。
——黄仁宇《现代中国的历程》
史料二 朱熹生活的南宋时代,整个社会统治阶级鲜廉寡耻,生活奢侈无度。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朱熹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之说。天理是公道与良知。朱熹区分了“欲”和“人欲”。欲是正常的,饥而欲食,渴而欲饮,这是正常的欲。朱熹要灭的是“人欲”,又叫“物欲”……朱熹认为当时国之大患根在君王心术已受蒙蔽。应当根据《大学》之教,以正心诚意作为治国平天下的根本。针对当时朝野上下普遍信奉佛教禅宗思想,他提出了“格物致知”之旨,即要求人要“推究事物的原理,以获得知识”。
——洪映萱《另一种声音——对朱熹“存天理、
灭人欲”等理学观念的反思》
1.史料一中“与物理之理、心理之理混为一体”“不是以穷学问为目的,而是以宇宙事物去证实他心中的伦理和道德”“将人欲与天理对立,抹杀个人私利观”等信息,体现了史学家黄仁宇对中国古代理学缺陷的论述及对中国社会影响的认识。
2.史料二介绍了朱熹创立儒学的时代背景,区分了“欲”和“人欲”的不同,从侧面指出了理学的进步之处:具有忧患意识,关注国家政治;崇尚道德;主张力行,具有务实倾向。
根据史料一,学者黄仁宇认为理学的一系列缺陷导致了中国传统文化怎样的特点?并根据史料归纳理学对后世的影响。
提示:(1)特点:中国传统文化性格保守。(2)影响:为皇权专制提供了理论依据;以封建道德代替法律,影响了中国近代法制化的进程。
[史论归纳]
2016江苏高考全面评价宋明理学
(1)理学家们注重民族气节和做人品德,如自我节制、发奋立志,以天下为己任等,对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起了积极作用。
(2)理学家们致力于社会道德的教化工作,如长幼有序、男女有别的等级伦理,怜贫恤寡、扶助乡里的社会道德,勤俭节约、恪守本分的个人品格。
(3)三纲五常在理学的推动下,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天经地义的伦理道德与行为规范,它压抑、扼杀了人的自然欲求,不利于社会的发展。
(4)宋明理学成为官方正统哲学,影响了后世六七百年,对维护封建专制统治起了重要作用。
考点二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知识点一 李贽的反正统意识
1.思想
(1)提出“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2)反对盲从孔子,认为儒家经典不是“万世之至论”。
(3)提出“童心说”,反对礼教的虚伪与官场的欺诈。
(4)写作风格上,主张“真心”,反对摹古文风。
2.著作:《藏书》《续藏书》《焚书》《续焚书》等。
3.影响:对正统思想发出大胆挑战,对社会现实大胆批评。
知识点二 明末清初的进步思想家
1.黄宗羲
(1)思想
(2)著作:《明夷待访录》。
(3)影响:为中国近代反专制主义的思想家们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
2.顾炎武
(1)思想
(2)著作:《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等。
(3)地位: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是清初经世致用思潮的推动者。
3.王夫之
(1)思想
(2)地位:其哲学思辨代表着古代哲学发展的顶峰。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