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幼儿教育心理学究竟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请谈谈你的看法。P2
答:幼儿教育心理学是在幼儿教育和幼儿心理学基础上形成的一门学科.它主要研究幼儿学习的规律与特征,以及教师如何有效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以促进幼儿的学习与发展。
2、请谈谈你对幼儿教育心理学发展历程的看法。P9-12
答:1)萌芽期:18世纪至20世纪四五十年代。特点:其思想散见于一些学者的著作和研究中。学者主要从幼儿心理发展的角度来思考幼儿教育,还未能摆脱发展心理学的痕迹.代表人物:法国的卢梭、德国的福禄培尔和意大利的蒙台梭利。
2)初创期: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特点:各种幼儿教育方案层出不穷,幼儿教育心理学已转向幼儿学习心理的关注。代表方案:直接教学方案、认知主义教育方案、建构主义教育方案。
3)发展期:20世纪80年代至今。特点:1.对早期教育价值的新认识;发展关键期、幼儿期脑的发展最快。2.对幼儿学习特点的新发现;什么样的学习者(Who),学习的方式(Way),学习条件(Condition),学习环境(Where),学习的个体差异(Difference)
3、请结合实际谈谈学习幼儿教育心理学的重要性。
答:通过学习幼儿教育心理学可以:1)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树立正确的“育人观").学习幼儿教育心理学在形成科学世界观、提高幼儿教育效能、促进专业化成长方面具有重要意义。2)提高幼儿教育工作效率。3)提高教师素质,有助于培养专家型教师和优秀的学习者.
4、请评述行为主义、人本主义、认知主义以及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及其对幼儿学习与教育的启示。
答:1)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行为主义者认为,学习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他们的基本假设是,行为是学习者对环境刺激所做出的反应。 2)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相对立,源自于格式塔学派的认知主义学习论,经过一段时间的沉寂之后,再度复苏。3)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是建立在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础之上的。人本主义主张,心理学应当把人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而不是将人的心理肢解为不完整的几个部分,应该研究正常的人,而且更应该关注人的高级心理活动,如热情、信念、生命、尊严等内容。4。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的思想来源于认知加工学说,以及维果斯基、皮亚杰和布鲁纳等人的思想。
5、相对而言,你更认同哪一种学派的学习理论?为什么?
答:我比较认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因为,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从全人教育的视角阐释了学习者整个人的成长历程,以发展人性,注重启发学习者的经验和创造潜能,引导其结合认知和经验,肯定自我,进而自我实现。人本主义学习理论重点研究如何为学习者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让其从自己的角度感知世界,发展出对世界的理解,达到自我实现的最高境界。人本主义心理学是有别于精神分析与行为主义的心理学界的“第三种力量” 主张从人的直接经验和内部感受来了解人的心理。强调人的本性、尊严、理想和兴趣,认为人的自我实现和为了实现目标而进行的创造才是人的行为的决定因素.
6、你认为在促进幼儿学习时应遵循哪些原则?
答: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促进幼儿学习的同时应该遵循以下原则:1)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兴趣原则,能引起大多数幼儿的兴趣。2)激励社会性学习。生活性原则,选择与幼儿生活经验相衔接的内容。3)促进有意义学习。价值性原则,要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4)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5)前知识的再建
构。6)更注重理解而不是记忆。7)帮助学生学会迁移。内容的整合,要强调各种知识间形成有机的联系.8)投入足够时间进行练习.9)发展差异与个体差异。10)自我激励的学习者。整合性原则,教育的整合,突出课程在培养健全的人格、发展情感与丰富认知方面的知识。
7、你是如何理解幼儿学习的?脑科学研究对幼儿学习有何启示?P59
答:1)学习是幼儿因经验而引起的思维、行为、能力和心理倾向(包括态度、情感)等持久而深刻的变化。这些变化不是因成熟或是某种原因,如服药、生理短暂变化导致的暂时性改变。2)脑科学研究证明了幼儿学习确实存在关键期。婴幼儿比较容易学习某些知识经验或形成某些行为。个体发展的关键与脑发展的关键期有关。幼儿大脑不同阶段的发展水平决定了他们学习关键期的不同。错过了关键期,想要让幼儿的某方面的能力再度发展就变得艰难起来.
8、请观察3-6岁幼儿的主要学习方式、并用案例来说明。P78 —81
答:(1)观察模仿学习。比如,老师说:“小刚走得真好,挺起胸来像个小解放军。”孩子们
随即以小刚为学习的榜样。(2)操作学习。比如,玩彩泥,夹豆子。(3)语言理解的学习(4)综合性的学习方式(5)交往中的学习(6)游戏活动
9、请结合理论与实践谈谈如何激发幼儿的学习动机。P89页
答:由于幼儿的学习价值观、意志、自我效能感等尚未形成,激发幼儿的学习动机也主要从好奇心、兴趣、诱因等方面入手。
10、请观察幼儿的学习活动,出学习迁移的案例,进行分析。
答:案例:班里几个孩子在某些生活环节不能与其他的孩子同步,总是慢吞吞的,老师经过多次观察发现,他们慢的原因是:缺乏条理性,不会统筹安排。对于中班的孩子,这个问题可以通过教育来解决或者改善吗?老师设置了以下的一些活动,对幼儿存在的这一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创设情境:饭后活动时,许多幼儿在玩玩具。大家玩自己喜欢的活动,和平时出现问题时的情境一样。老师组织幼儿进行一次比较,中心问题就是:谁收得快?设计了以下环节:
1、 提问并让幼儿猜一猜:可以怎样收?先收什么,再收什么?为什么这样收?
2、 把相似的玩具根据几种方案分成几种进行讨论:哪种方法会收得又快又好?
3、 幼儿分别进行实践。(能力相当的孩子两位)根据方案进行活动,教师与其他孩子一起用时钟帮助统计.
4、 根据结果进行讨论:为什么××收得快,××收得慢?用了什么好办法收得快了一些?
5、 迁移:还有哪些事情还可以做得更好?怎么做?
通过这次活动,老师发现孩子们在收拾时,能够先想一想怎么做了。收拾玩具的速度与整洁度有了较大的提高。当然,通过一次活动就想得到很大的效果是不科学的.重要的是我们在平时要经常性地让孩子去想一想怎么做才能更好,让孩子形成一种做事前先考虑的习惯,并且提供机会与平台让孩子们去试一试。使孩子们在生活活动中也能够积极地进行探究,并由此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11、在各种迁移理论中,你最信服哪种理论?请说明理由.
答:特殊迁移与非特殊迁移是我最信服的。特殊迁移,具体知识与动作技能的迁移,这是习
惯与联想的延伸。非特殊迁移,原理和态度情感的迁移,这一类迁移是教育的核心。对幼儿来说,影响学习迁移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情感因素;也包括态度和价值观等,特别是幼儿对学习和学习环境的态度.幼儿的思维依然处于具体运算阶段未能完全形成抽象逻辑和概括推理的能力.因此幼儿学习迁移的产生,需要借助具体、形象和直观的事物. 迁移理论强调幼儿原有经验和认知结构在学习迁移中的重要作用.为了促进幼儿学习的迁移,必须丰富幼儿在生活中的体验和经验,使他们形成对生活丰富的感性认识,有助于幼儿在学习中更好地迁移.分析和概括能力与学习迁移互相影响。利用布鲁纳的发现法,让幼儿在分析、比较和概括中掌握知识。
12、如果你是幼儿园老师,你会采用哪些方法促进幼儿学习的迁移?
答:1)动手操作法,2)
13、什么学习的个别差异?P112-113
答:幼儿的个性特征、学习风格、已有经验各不相同,个别差异现象在幼儿学习中普遍存在,是教师实施教育活动必须考虑的重要方面.了解幼儿学习的个别差异,有助于针对每一幼儿
学习特点、兴趣与能力水平开展适宜性教学。科学发展观认为个体的成长既有规律性,又有特殊性,每个个体的发展在遵循人类发展规律的同时,又有其独特性。
14、幼儿学习个别差异的表现.P117
答:幼儿学习中的差异主要有:学习能力差异、学习方式差异、认知方式差异、性别差异等。
15、什么是适宜性教学?P126
答:适宜性教学源于美国的发展性教学主张,发展适宜性是美国幼儿教育协会在1987年提出的。它认为,适宜性包括两方面的适宜:年龄适宜与个别差异适宜。随着对儿童学习方式差异的不断深入认识,以及多元文化社会中儿童社会文化背景的差异性,美国幼儿教育协会对适宜性教学又进行了改进,更突出了教学中的个别差异适宜。
16、幼儿适宜性教学的主要方式。P129-130
答:1)资源利用模式。2)补偿模式.3)模式.4)性向与教学处理交互作用模式。5)个别化教育方案。
收养应当遵循什么原则17、请评述库伯和邓恩的学习类型理论。P125—126
答:库伯学习类型理论的优点在于结合了荣格等人的理论,同时又有完整的统计数据来支持其学说。将学习牵涉到的活动状态分为四种:具体经验化(问为什么)、抽象概念化(问是什么)、反思观察(问怎样做)、积极实验(如果这样,会有什么结果)。邓恩的学习类型理论:环境类要素、情绪类要素、社会性要素、生理性要素、心理性要素.P126
18、你如何理解体社会理论 请对这一理论进行评述. P148
答:一、 体社会化发展理论提出的背景。哈里斯是受到麦考比和马丁的启发 ,提出体社会化发展理论的.麦考比和马丁1 0几年前的研究发现 ,同胞兄弟妹或被收养的子女 ,虽然都在同一家庭环境中长大 ,但他们后来形成的个性特征却大相径庭.他们的结论是 :“(1 )父母的行为对孩子没有显著影响 ;或者 (2 )在同一家庭中 ,父母对每个孩子的影响各不相同。”
二、体社会观发展理论的核心假设。哈里斯认为 ,社会化是儿童被其所在社会接纳的过程 ,是通过学习逐渐成为一个有明确行为、语言、技能、恰当的信念和态度的社会成员的过
程。在这一社会化的学习过程中 ,儿童可以模仿父母来发展 ,同时也可以从其他许多方面、包括同伴来学习。一般来说 ,儿童在家中 ,从父母和兄弟妹身上学到的东西 ,在家庭之外并没有很大作用。社会对儿童在家庭内外的行为要求并不相同 ,一个在家里随意宣泄感情的孩子 ,出了家门再这样做就得不到认可。哈里斯据此提出了体社会发展理论的核心假设 :社会化是一种高度情境化的学习形式。儿童独立地在家庭内外习得两套行为系统.这两套行为系统的学习方式和强化途径均不同.在家中 ,儿童做错事会受到惩罚 ,做对了会得到赞赏 ;在家庭之外 ,如果做错了什么 ,儿童必然会受到同伴的嘲弄 ,但他们行为表现很好时 ,也许根本没有人在意。 三、体社会化发展理论的基本内容。哈里斯认为 ,既然家庭影响无法解释另外 3 0 %的个性差异 ,我们就应当分析发生在家庭之外的儿童社会化。体社会化理论就是要描述发生在家庭之外的各种同伴体中的社会化问题。这一理论的基本内容可以分为两部分 1 )关于体现象及儿童的同伴体 ; (2 )发生在同伴体中的社会化和社会文化传递的机制.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