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空间很大,书籍杂志报刊应有尽有,让我特别的有满足感。(有用)
2. 区块划分很清晰,还有各种引导,想看什么书很快就到了,很快捷很方便。(可用)
3. 有一个难得的阅读的氛围,让人感觉很自在很舒服:身边有很多看书的人,有人气又不打扰;随处可见的沙发、桌椅让我可以随时坐下来,舒服地看书。(有氛围)
我们想要云阅读iPad新版也是这样一个让人觉得舒适的阅读空间,实用、好用、有感觉,陪伴你渡过每一段阅读的时光。
首页信息架构探索
在iPad上,为了充分利用空间优势,减少整屏切换,App往往采用更扁平化的层级结构,所以首页的交互设计就非常重要。在这次的iPad版云阅读中,我们增加了杂志分类、阅读圈功能,丰富了个人主页,原来的结构已经不能适合现在的需求。怎么样让用户能便捷地到入口,同时各个内容得到很好的呈现?我们尝试了不少iPad端常见的设计模式。
怎么制作空间1.竖导航把我、书籍、资讯、杂志、阅读圈、消息作为独立的tab,列在左边,点击tab切换右
半部分的内容。把操作类按钮(如搜索、整理、离线下载、添加内容)等放在顶部。与之相对应的,在阅读圈中采用单一视觉走向的列表流设计。
这样设计的优点是:结构逻辑清晰,操作效率高。在网易新闻、微博等iPad客户端中采用的就是类似的结构。
对于我们来说,竖导航的缺点是:由于导航占据了屏幕边上的一部分空间,右边主要内容的排布会受到影响,尤其在竖屏情况下;阅读圈单屏显示内容有限,原来文章正文的版式会被打破,影响阅读体验,这与我们的初衷相背。
2.分屏平铺在现有架构的基础上,主页内容包括书籍、资讯、杂志,采用顶部tab切换。点击顶部两端的相关入口,可以去往左面整屏阅读圈、右面整屏资讯中心或书城。
这样设计的优点是,每屏内容相对独立,划分明确,在“多看”iPad旧版中也采用了类似的信息架构设计。如果我们这样设计,对现有首页改动比较小,阅读圈的设计也可以少一些限制,但是这种架构拓展性比较差,未来如果加入更多的内容分类,又要推倒重来。
3.T ab切换这可以说是最基本的一种设计模式,考虑是不是要和手机端的信息架构统一,我们一开始出了一个双tab的方案,但通过快速的用户测试和对iPad使用习惯的分析,这个方案很快的被否定了。这是因为虽然都是IOS系统,但在iPhone上屏幕更小,用户容易注意到底部内容
,底部也更易于单手操作。在iPad上,由于屏幕较大,用户注意力集中在屏幕中心的内容,底部易被忽略,在操作iPad时,底导还容易被遮挡、成为盲区。我们又进一步考虑了改进方案,把资讯、书籍、杂志、阅读圈作为顶部导航,与我相关的操作和页面入口收在一起放在界面右下角。通过tab来扁平化层级关系,把阅读圈与其他内容并列,我们把所有信息都铺开呈现在你面前,就像一个承载信息流的容器,首页变得更纯粹了。
让每一条分享都好看,说说朋友圈信息流设计
在这次的iPad版中,阅读圈是一个很重要的新功能。如果把云阅读比喻成一个图书馆的话,阅读圈就是一个让读者感受到人气的地方,我们希望用户可以在这里发现到优质的内容,进而到值得关注的人。它就像一个连接内容与人的纽带,让阅读变得有温度。这样的理念也帮助我们明确了阅读圈的设计目标:以内容为中心,引导读者与读者之间建立联系。
明确了设计目标,要以怎么样的形式来组织用户分享的内容呢?按照手机端的思路推到pad上,很容易联想到类似微博的纵向单列表模式。但是这种方式一屏展现的内容比较少,从信息流中打开单篇文章的方式也比较局限,会打破现有正文版式,不能很好满足用户深入阅读的需求。
云阅读是一个包含了书籍、资讯、杂志的综合性产品,这使得我们的分享内容比较多样,而用户互动、评论所生成的内容也不固定。要在iPad的大屏幕上满足多结构信息流的表现,我们又想到了比较常见的瀑布流模式。但从快速的用户验证中可以发现。瀑布流的信息排布不规则,用户的视线需要不断跳跃,比较适合以图片为主的分享。而在阅读圈中,标题这类文字信息往往是用户最关注的,间断的视觉流让人看起来比较累。
最终,阅读圈采用了规则的卡片化设计。面对不固定的分享内容,如何把它们呈现在统一高度的卡片里?我们设计了一种渐进式的处理方式:针对文章、源、书籍等多种分享内容,定义了显示优先级,优先显示信息标题、转发赞和最新评论,如果有多余空间,进一步显示摘要或多图。以下是部分的交互呈现规则: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