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管理概念与学科体系的中国专家初步共识
健康管理概念与学科体系的中国专家初步共识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编委会
为了进一步从学术理论研究与学科建设、实践探索与产业/行业进步方面积极引领和大力推动我国健康管理的全面、深入研究及规范有序发展,2009年伊始,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在广泛征求健康管理相关专家、产业/行业机构代表意见或建议基础上,于2009 年2月28日和3月28日,先后在天津和江苏苏州举办了“2009中国健康管理学科体系与范畴高层论坛”(简称天津会议)及“2009 中国健康管理(体检)机构规范与发展峰会”(简称苏州会议)。两次会议均紧紧围绕“健康管理概念、学科体系与范畴、发展目标与原则”这一中心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和充分协商。形成了“健康管理概念与学科体系的初步共识”(讨论稿),随后委托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编辑部将“讨论稿”以方式提交给个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常委、部分省市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杂志总编辑、副总编辑、部分编委及专家(共计近40人)进一步讨论和征询修改意见。2009年5月,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杂志编辑部对征询意见和建议进行了认真的梳理与汇总。根据梳理与汇总后的意见,对“讨论稿”再次进行修改,最终形成了“健康管理概念与学科体系的中国专家初步共识”(简称初步共识)。尽管这一“初步共识”在健康管理涉及到的部分名词术语的提法或表述上仍存在一些异议、不足以及需要不断完善与改进之
处。但我们相信,这一“初步共识”的形成与发表对我国健康管理学术理论研究的深入、学科建设的进步及相关产业/行业的规范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
一、健康管理在我国的兴起与发展
中国健康管理师健康管理最早出现在美国,最初由全科医师和健康保险业以及健康体检发展共同衍生而来,特别是后来由于健康保险的积极参与从根本上解决了健康管理的付费问题以及健康信息技术的支持而得以快速发展和壮大。随后英国、德国、法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也积极效仿和实施健康管理。【1-2】健康管理研究与服务内容也由最初单一的健康体检与生活方式指导,发展到目前的国家或国际组织(如欧盟)全民健康促进战略规划的制定、个体或体全面健康检测、健康风险评估与控制管理。进入21世纪后,健康管理开始在发展中国家逐渐兴起与发展【2-3】。健康管理目前在众多国家快速兴起与发展的主要原因是近几十年来世界范围内城镇化速度加快,老龄化加速,疾病谱变化明显,即感染性疾病与母婴疾病发病的减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死亡占总死亡比例持续上升,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问题。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与不良行为、生活方式密切相关,要控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上升,传统的临床医疗模式(诊断、药物和手术)和传统的预防医学(预防接种和母婴保健)都难以解决问题,因此出现了以健康教育与咨询、健康危险因素监测与控制、健康体检与评估以及不良行为干预为主要内容的综合健康服务行业,并以此催生和带动了健康管理新兴行业的发展与学术理论的进步【1-5】。
健康管理虽然在国际上出现已有三十余年,但目前还没有一个公认和统一的定义、概念及内涵表述。健康管理学在国际上还没有形成完整的学科体系,各国研究的重点领域及方向也不尽相同【1-2、6】。主要表现在:概念不统一,学科及学科体系不完善;各国职业范畴与服务模式不尽相同;技术标
准与操作规范亟待建立;服务提供与实施路径缺乏;相关产业与机构发展不平衡;在美国等国家健康管理与医疗保险结合得十分紧密,而在中国结合不够广泛和紧密【6】。
健康管理在我国的兴起与快速发展,一方面是国际健康产业和健康管理行业迅猛发展影响的结果;另一方面也是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30年以来,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国民物质与精神生活不断改善与提高,健康物质文化与精神需求增加的结果。目前已成为我国提高国民健康水平,扩大内需,拉动消费,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和有效途径【6-8】。健康管理在我国最早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1994年,在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健康医学》专著中,将“健康管理”作为完整一章,比较系统地表述了健康管理的初步概念与分类原则、实施方法与具体措施等【9】。这是迄今为止,国内有关健康管理概念的最早文献。而健康管理在我国的真正兴起是自2000年以来,受西方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日本等国发展健康产业及开展健康管理的影响,以健康体检为主要形式的健康管理行业开始兴起;发达国家健康管理的理念、模式、技术与手段开始传播及引入;相关产品技术开始研发和应用(如体检软件等)。特别是2003年后,随着国民的健康意识和健康需求的进一步提高,健康管理(体检)
及相关服务机构明显增多,行业及市场化推进速度明显加快,并逐步成为健康服务领域的一个新兴朝阳产业【6-8】。健康管理行业的快速兴起与发展,催生并推动了健康管理新的医学学科与相关学术机构或平台的建立。自2005年以来,有关学会、协会相继申请成立了健康管理相关学术机构,如中华医
学会健康管理分会、中华预防医学会健康风险评估与控制专业委员会等,北京、广东、福建、山东、海南、湖北、浙江、天津、四川、上海、重庆、辽宁等省市已经相继成立了中华医学会省级健康管理学分会或协会;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也于2007年创刊发行,目前已出刊12期,共计60000册,刊登论文200余篇。截止2008年底,国内健康体检与健康管理相关机构已发展到四千余家,从事健康体检及相关服务人员达到数十万人【7、8】。但由于健康管理在中国发展的时间不长,学科理论体系与相关技术方法不够完善,完整的健康管理医学服务模式还没有形成,相关产业规模也比较小,主要以健康体检及相关服务为主,缺乏系统的技术标准和行业规范,总体处在初始发展阶段【2、3、10】。2008年中国科技部公布并组织实施了第一个健康管理国家支撑计划课题——“中国人个人健康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与应用”。健康管理及相关产业正在成为中国现代医学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国民经济新的支柱产业之一【8、11、12】。而相比之下健康管理的学术理论研究和学科体系建设明显滞后,从而制约了健康管理产业或行业规范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步伐。因此必须加快健康管理学术理论研究与学科建设步伐【2、3】。
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的成立、各省市健康管理学分会的成
立和《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的创刊表明健康管理学作为一个新兴学科受到政府和学术界的关注与认同。而统一健康管理定义、概念和研究构建中国特的健康管理学科体系和创新健康管理医学服务模式,已成为健康管理理论与实践工作者的紧迫任务。
二、国内外有关健康管理的概念表述
1.欧美学者有关健康管理概念的表述
“健康管理( health management)是指一种对个人或人的健康危险因素( health risk factors) 进行全面检测、评估与有效干预的活动过程。健康管理是指围绕旨在改善健康而制定、实施政策以及组织服务而展开的活动。其重点是人健康状况的改善、相关机构组织的服务提供和有效改良。其主要目的是通过改善或改变健康服务的手段与产品提供以及与提高公众健康的有效组织行为等方面的最小投入来获取最大的健康改善效果。健康管理就是要将科学的健康生活方式提供给健康需求者,变被动的护理健康为主动的健康管理,更加有效地保护和促进人类的健康【4、13、14】。
健康和生产力管理(health and productivity management,HMP):是对围绕雇员健康的所有方面而设计的多种不同类型服务项目的协同管理。包括疾病预防的服务项目,也包括当员工患病、受伤以及处理工作生活关系时而需要的服务项目。这些服务项目包括医疗优惠、残疾和员工补贴项目、带薪病假、健康促进和职业安全项目。HMP亦指为提高积极性、减少人员流动及提高岗位效率而开展的活动【15、16】。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