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菜类食品原料介绍
果类蔬菜是以植物的果实或幼嫩的种子作为食用部分的蔬菜。大多原产于热带,为蔬菜中的一大类别。
果实种类较多,与烹饪有关的果实可分为三大类,即豆类蔬菜(荚果类蔬菜)、茄果类蔬菜(浆果类蔬菜)和瓠果类蔬菜(瓜类蔬菜)。
1、豆类蔬菜
豆类蔬菜是指以豆科植物的嫩豆荚或嫩豆粒供食用的蔬菜。富含蛋白质及较多的碳水化合物、脂肪、钙、磷和多种维生素,营养丰富,滋味鲜美。除鲜食外,还可制作罐头和脱水蔬菜。在蔬菜的周年均衡供应中占有重要地位。
①菜豆(Phaseolus vulgaris)
又称豆角、芸豆、四季豆、梅豆等。品种繁多。荚果呈弓形、马刀形或圆柱形。大多为绿,亦有黄、紫或具斑纹。由于豆荚的外皮层含皂甙和菜豆凝集素,所以可引起食物中毒。但受高热后可被破坏,故应采取长时间的烹制方法,如焖、煮、烧、煸等。代表菜式如干煸四季豆、油焖豆角。
②豇豆(Vigna)
又称腰豆、长豆、浆豆、带豆等,为豆科植物一年生草本。荚果为长圆条形,呈墨绿、青绿、浅青白或紫红。供食用的有三种,即豇豆、长豇豆和饭豇豆。其中,长豇豆肉质肥厚脆嫩,品种又有粗细之分,分称为菜豇豆和泡豇豆。烹饪中,豇豆荤素搭配皆宜,以酱烧、烧肉为主,也可拌食、炒食;还可以干制、腌制。代表菜式如蒜泥豇豆、姜汁豇豆、烂肉豇豆、干豇豆烧肉等。
③刀豆(Canavalia gladiata)
又称中国刀豆、大刀豆、皂荚豆等。其荚果形状似刀,故名。嫩豆荚大而宽厚,表面光滑,浅绿,质地较脆嫩,肉厚味美品种有大刀豆、洋刀豆之分。烹饪中可炒、煮、焖或腌渍、糖渍、干制。成熟的籽粒供煮食或磨粉代粮。
④扁豆(Dolichos lablab)
又称鹊豆、峨嵋豆等。荚果微弯扁平,宽而短,倒卵状长椭圆形,呈淡绿、红或紫,每荚有种子3~5粒。以嫩豆荚或豆粒供食。因嫩豆荚含有毒蛋白、菜豆
凝集素及可引发溶血症的皂素,所以需长时加热后方可食用。烹饪中常炒、烧、焖、煮成菜,如酱烧扁豆、扁豆烧肉、扁豆烧百页等;也可作馅,或腌渍和干制,干制后的豆荚烧肉,风味独特。
⑤青豆
即菜用大豆,亦称毛豆、枝豆等,为大豆(Glycine max)的嫩籽粒,我国特产。嫩豆粒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烹饪中可炒、烧、煮、蒸、凉拌、速冻和加工罐头,并具有配、配形及点缀装饰的作用。
⑥嫩豌豆
又称青元、麦豆等,为豌豆(Pisum sativum)的软荚嫩果或幼嫩种子。供蔬食的为菜用豌豆,有软荚及硬荚之分。
软荚豌豆即甜荚豌豆,以嫩荚和豆粒供蔬食,原产英国。嫩豆荚质地脆嫩,味鲜甜,纤维少;当豆粒成熟后果皮即纤维化,失去食用价值,常称为荷兰豆。甜脆豌豆为软荚豌豆新品种,又称为蜜豆,原产欧洲,以嫩荚果、嫩梢供食。与其它荚用豌豆相比,其荚果呈小圆棍形,果皮肉质化直至种子长大充满豆荚,仍然脆嫩爽口。硬荚豌豆即矮豌豆(白花豌豆),以青嫩籽粒供食用。烹饪中常用于烩、烧、煮、拌;也可制泥炒食;或作配料;筵席上亦常选用。如豌豆泥、金钩青元、鱼香豌豆等,亦可速冻罐藏。
⑦嫩蚕豆
又称嫩胡豆、罗汉豆、马齿豆等,为蚕豆(Vicia faba)的幼嫩种子,栽培广泛,有粒用、蔬用两种。蔬用以嫩豆入菜,柔软味美。蚕豆依豆粒的大小可分为大粒种、中粒种和小粒种。大粒种壳薄粒大,入
口香糯,品质极佳,多为蔬食或粮用。烹饪中嫩蚕豆主适于烧、烩、炒、拌、熘等制作方法。如蚕豆虾仁、蚕豆泥、蚕豆春笋、蛋黄蚕豆、火腿蚕豆等。
2、茄果类蔬菜
又称浆果类蔬菜,即茄科植物中以浆果供食用的蔬菜,此类果实的中果皮或内果皮呈浆状,是食用的主要对象。茄果类蔬菜富含维生素、矿物质,碳水化合物,有机酸及少量蛋白质营养丰富。可供生吃、熟食、干制及加工制作罐头。产量高,供应期长,在果菜中占有很大比重。
①茄子(Solanum melongena)
又称茄瓜、落苏等,以其嫩果供食。营养成分中以糖类为主体;铜含量丰富,并
含有Ca、P、Fe及多种维生素以及少量的特殊苦味物质茄碱甙。烹饪中常用以红烧、油焖、蒸、烩、炸、拌;或腌渍、干制。茄子适于多种调味,并常配以大蒜烹制,代表菜式如“鱼香茄子”、“软炸茄饼”、“酱烧茄条”、“琉璃茄子”等。
②番茄(Lycopersicum esculentum)
又称西红柿、洋柿子、爱情果等,品种繁多,大小差异较大。除生食代果外,烹饪中适于拌、炒、烩、酿、氽汤;还可制番茄酱。代表菜式如酿番茄、番茄烩鸭腰、番茄鱼片、番茄炒蛋等。
虎皮青椒是什么地方的菜
③辣椒(Capsicum annuum[C. frutescens])
又称海椒、番椒、香椒、大椒、辣子等,有许多变种和品种,果形多样。根据辣味的有无,通常将蔬食的辣椒分为辣椒和甜椒两大类。
甜椒果形较大,红、绿、紫、黄、橙黄等,果肉厚,味略甜,无辣味或略带辣味。甜椒按果型大小可分为大甜椒、大柿子椒和小圆椒三种。辣椒果形较小,常为绿,偶见红、黄,果肉较薄,味辛辣。辣椒富含VC及V A原,VC含量达180mg/100g。红椒的素成分是胡萝卜素和辣椒红素。烹饪中辣椒的嫩果可酿、拌、泡、炒、煎或调味、制酱等,代表菜式如酿青椒、虎皮青椒、青椒肉丝、青椒皮蛋等。
3、瓠果类蔬菜
又称瓜类蔬菜,指葫芦科植物中以果实供食用的蔬菜。该类蔬菜大多起源于亚洲、非洲、南美洲的热带或亚热带区域,其果皮肥厚而肉质化,花托和果皮愈合,胎座呈肉质,并充满子房。富含糖类、蛋白质、脂肪、维生素与矿物质。可供生吃、熟食及加工、制作罐头,亦是食品雕刻的常用原料之一。
①黄瓜(Cucumis sativus)
又称刺瓜、胡瓜、青瓜等,以幼果供食。果实表面疏生短刺,并有明显的瘤状突起;也有的表面光滑。
按果形可分为刺黄瓜、鞭黄瓜、短黄瓜、小黄瓜。烹饪中生熟均可,拌、炒、焖、炝、酿或作菜肴配料、制汤,并常用于冷盘拼摆、围边装饰及雕刻,还常作为酸渍、酱渍、腌制菜品的原料。代表菜式如炝黄瓜条、干贝黄瓜、蒜泥黄瓜、翡翠清汤等。
②西葫芦(Cucurbita pepo)
又称美国南瓜、番瓜、搅瓜等,以嫩果供食。果实多长圆筒形,果面平滑,皮墨绿、黄白或绿白,可有纹状花纹;果肉厚而多汁,味清香。烹饪中可供炒、
烧、烩、熘,或作为荤素菜肴的配料及制汤、作馅。
③笋瓜(Cucurbita maxima)
又称印度南瓜、北瓜等,多以嫩果供食。瓠果的形状和颜因品种而异,可分为黄皮笋瓜、白皮笋瓜和花皮笋瓜三种。笋瓜的果肉厚而松,肉质嫩如笋,味淡、甜不等。烹饪中常切片、丝炒食,或切块、角烧烩,荤素均可搭配;也常用于馅心的制作。
④丝瓜(Luffa spp.)
又称天罗、布瓜、天络瓜等,以嫩果供食。按瓠果上有棱与否,分为普通丝瓜和棱角丝瓜。嫩果的肉
质柔嫩,味微清香,水分多。烹饪中适于炒、烧、扒、烩,或作菜肴配料,并最宜于做汤;筵席上还常用其脆嫩肉皮配作菜。代表菜式如丝瓜卷、丝瓜肉茸、丝瓜熘鸡丝、菱米烧丝瓜、滚龙丝瓜等。
⑤苦瓜(Momordica charantia)
又称凉瓜、红姑娘、癞瓜等,以嫩果供食。按果形和表面特征分为长圆锥形和短圆锥形两类;按果实颜分浓绿、绿和绿白等幼果味苦,肉质脆嫩清香,富含VC。烹制时去瓜瓤后,可单独或配肉、辣椒等炒、烧、煸、焖、酿、拌等。代表菜式如酿苦瓜、干煸苦瓜、苦瓜烧肉、苦瓜炒蛋等。若要减少苦味,可加盐略腌或在沸水中漂烫,但对Vc的破坏较大。
⑥瓠瓜(Lagenaria siceraria var.clavata)
又称葫芦、瓠子等,以嫩果供食。瓠瓜的果实呈长圆筒形或腰鼓形;皮绿白,且幼嫩时密生白绒毛,其后渐消失;果肉白,厚实,松软。按果形分为四个变种,即瓠子、大葫芦瓜、长颈葫芦和细腰葫芦。烹饪上瓠瓜可单独或配荤素料炒、烧、烩、瓤,且最宜做汤,如瓠子炖鸡、素炒瓠片。
⑦佛手瓜(Sechium edule)
又称菜苦瓜、万年瓜、合掌瓜、拳头瓜等。瓠果短圆锥形,果面具不规则浅纵沟;果皮呈淡绿;果实尖端膨大处有种子一枚;长8~20cm,单重约350克。果肉脆嫩,微甜,具清香风味。可生食,其嫩
果可炒、熘,老熟后可炖、煮,也可腌渍;此外,其嫩叶、块根亦可入烹,块根肥大如薯,除鲜食外,可提制淀粉。
⑧冬瓜(Benincasa hispida)
又称白瓜、枕瓜、白冬瓜等。瓠果呈圆、扁圆或长圆筒形;多数品种的成熟果实表面被有绒毛及白粉;果肉厚,白,疏松多汁,味淡。冬瓜富含VC,钾
高钠低,具清热、利尿、消暑作用,尤适于肾病病人,并且为盛夏主要蔬菜之一。冬瓜在烹饪中可单独烹制或配荤素料,适于烧、烩、蒸、炖,常作为夏季的汤菜料。筵席上常选形优的进行雕刻后作酿制品种,如“冬瓜盅”;亦可制蜜饯,如冬瓜糖。代表菜式如“干贝烧冬瓜”、“酸菜冬瓜汤”、白汁瓜夹等。
⑨南瓜(Cucurbita moschata)
又称中国南瓜、北瓜、窝瓜、饭瓜等。瓠果长筒形、圆球形、扁球形、狭颈形等。嫩南瓜味清鲜、多汁,通常炒食或酿馅,如“酿南瓜”、“醋熘南瓜丝”等。老南瓜质沙味甜,是菜粮相兼的传统食物,适宜烧、焖、蒸或作主食、小吃、馅心,代表菜点如“铁扒南瓜”、“南瓜蒸肉”、“南瓜八宝饭”、“焖南瓜”、南瓜饼等,并且是雕刻大型作品如龙、凤、寿星等的常用原料。
⑩蛇瓜(Trichosanthes anguina)
又称为印度丝瓜、蛇豆等,主要以嫩果供食,嫩茎和嫩叶也可食用。果实呈细圆柱条状,果肉疏松,白,具特殊清香,老熟后瓜瓤红。烹饪中以炒食、做汤为主,亦可腌渍、干制。果肉中含有蛋白酶,可助食物中蛋白质的吸收。
○11节瓜(Benincasa hispida var.chieh_qua)
又称毛瓜、水影瓜,为冬瓜的变种,以嫩果供食。瓠果比冬瓜小,密布粗硬短茸毛。按果形可分为短圆柱形和长圆柱形两类;按栽培适应性分为春节瓜、夏节瓜和秋节瓜。果肉质地嫩滑,味清淡。烹饪用途与冬瓜类同。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