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之敌:心中有一枝抵挡肮脏的梅
苏东坡之敌:心中有一枝抵挡肮脏的梅
作者:王芳芳
来源:《百家讲坛》2012年第19
        他的大名叫舒亶(dan)。在宋代词坛上,他没什么名气。事实上,就是在历史中,他也只是个小人物。他能够得到被后世偶然关注的机会,完全是因为,在某次著名事件中,他的名字和名人牵连在了一起,而且,是以极其不光彩的形象出现的。
        他就是在乌台诗案中,害得苏东坡差点一命呜呼的家伙。他是这起的制造者之一,因为整人的手段最恶毒、攻击的姿态最无耻而跃然抢镜,成功跃居宋朝小人排行榜的榜首。
        正好苏东坡的诗文刚出版,他便昼夜不息埋首其中,寻每一处可以穿凿附会的地方,然后,一顶顶帽子扣过去:结交朋党,讥谤朝政,欺君罔上……在宽待文人的北宋,这些罪名也快够杀头灭族了。他来势如此凶猛,几页纸就弄得朝堂之上人人自危,连宰相们都小心地闭上了嘴。
        这是他生平最斗志昂扬的时刻,每一步都走得急切而干脆,与其说他是为维护皇帝的尊严,不如说这位御史大人是在为进行中的变法扫除障碍,清除所有挡在道上的人,不管对方来头有多大,名声有多显赫。
        他选择了拿苏东坡开刀。为什么呢?首先,苏东坡这个人是大嘴巴。他当时远离中央,在地方上做知州。新法推行中的许多弊端,他亲眼看到,虽不敢明说,背地里却和亲朋好友发了不少牢骚。他又擅长诗文,提笔就一首一首的,字里行间,少不得含沙射影。这一点特别令人讨厌,因为他是名人,而名人说话的影响力,总是巨大的。
        然后,在朝在野,苏东坡都有极好的人脉,连新党中都有他很多好友。尤其是,他和蛰伏于洛阳的旧党领袖司马光交情很深,明里暗里,为司马光被罢免鸣了很多不平。所以,在新党眼里,苏东坡这块拦路石,简直比司马光还碍事。
        马什么梅是什么梗舒亶并不是单独跳出来的,他的同伴是他御史台的一批同仁。他们大多是变法运动中,经王安石选拔而崛起的政坛新秀苏轼曾在奏表和信件中讽刺地称他们为新进,表示不屑与之同朝。作为大宋第一才子,偶像级人物,苏东坡这种态度,对新进们来说,还真是挺伤人的。好在,现在他们不用再忍气吞声了。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