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研报告
 
 
摘  要:小学生正处于各种心理机能不断发展的重要时期,为了了解小学上的心理健康,探索有效的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运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 对千岛湖农村270名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有效问卷255份。结果显示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总体水平较好。
关键词: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调研 
一、前言
近年来,教育部门开始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若干意见》中也明确指出“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既是学生自身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社会对人的素质要求的需要。”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人们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心育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所谓“心育” [2]为心理教育的简称,它是旨在培养发展学生的健康心理,从而
促进其个性完善的教育。当今社会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严重,其主要表现为无法承受学业的压力造成了情绪困扰,还有到学校学习,环境的突然改变使得学生难以适应。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由于心理健康问题长期得不到疏导,不能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引导措施,往往会诱发一些心理问题,有些学生甚至由此产生严重的心理和生理疾患。因此,为了农村小学学生的健康成长,我们必须来研究农村小学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
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是学校工作的迫切任务。当今社会是一个日趋开放、多样化和充满竞争的社会,从遗传因素上来说本来就是社会弱势体的农村小学学生,就更加需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为将来的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农村小学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更应当成为农村小学工作的一个重要问题来研究。
有关专家指出,由于农村情况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从目前全国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和实践来看,各地对农村学生心理健康的情况不容乐观。由于有关部门的重视程度不够、专业心理教师队伍和适合农村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模式的缺乏,导致农村学生的心理压力普遍难以缓解,针对农村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有许多专家做了相应的研究。孙少平[3]认为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有4条,能正确地认识自己,接纳自己,能正常交往。人际关系和谐,情绪反
应适度,情感比较稳定,具有人格的统一和完整。美国举行第三次儿童健康及保护会议[5],研究调查认为心理健康是指个人在其适应过程中,能发挥其最高知能而获得满足、感觉愉快的心理状态。同时在其社会中,能谨慎其行为,并有敢于面对现实人生的能力。精神医学者曼宁吉[6]认为,心理健康是指人们对于环境及相互问具有最高效率及快乐的适应情况,不只是要有效率,也不只是要能有满足之感,或者是能愉快地接受生活的规范, 而是需要三者具备, 心理健康的人应能保持平静的情绪、敏锐的智能、适于社会环境的行为和愉快的气质。
最近几年的调查结果[7],随年龄增长,心理卫生问题有较大的上升幅度,初中生为13.76%,高中生为18.79%,大学生为25.39%,农村学生比城市学生严重,女大学生比男大学生严重。1992年石国兴[8]的报告指出农村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具有较高的检出率为18.48%,心理健康问题的检出率随年级升高而上升,女生比男生严重。夏雪芳[4]在对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中就提出几个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农村小学生人际交往问题明显,农村小学生有比较明显的人际交往焦虑,表现在交往上有自卑倾向,人际交往能力欠缺。他们有心事不愿意倾诉的比例较高,和教师交往不够主动,惧怕家长。农
村小学生家庭教育存在问题,农村小学生家庭文化生活比较贫乏,家庭教育能力匮乏,有的家长还存在重男轻女思想。由于大多数家长自身文化水平和经济水平都比较低,很难辅导孩子的作业,当孩子犯错误时,要么放任不管,要么一顿打骂,因此在孩子的心理产生厌学等情绪。
二、调查方法
(一)对象
这次学生基本情况及心理发展状况调查以问卷调查为主。为了保证调查的真实性和有效性,我们严格遵循小学生心理、生理特点,采用学生乐于接受的问卷方式进行。在调查中,共抽查了四至六年级学生,共抽取270人进行问卷调查,其中有效样本为255人,男生127人,女生128人。
(二)方法
    我们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 对农村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该量表由八个内容量表构成, 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
冲动倾向。八个内容量表的总分表示个人焦虑的一般倾向, 根据各内容量表的结果, 诊断出个体在某一方面的问题倾向。8个内容量表的标准分相加为总标准分,大于65分,则需要接受心理辅导。分别看8个内容量表的标准分,如果标准分在8分以上,需要接受心理辅导。调查时让被试者按要求回答,对每一个项目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出评定,全部有效资料采用SPSS进行数据处理。
三、调查结果
(一)结果
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情况: 按心理健康测验总分评定,255名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检出率为1.38%。各种心理健康问题总检出率非常高,其中对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冲动倾向各因子检出率分别为5.49%、5.12%、1.57%、2.35%、3.54%、10.24%、5.91%、40%。心理健康问题以冲动倾向检出率最高。值得注意的是从整体上看,农村女生的心理问题多于男生,这可能与女生受过度保护有关。
不同年级的学生各种心理健康问题的检出率不同。以六年级最高,总体上从四年级到六年级呈递增的趋势,其原因有待深入探讨。从调查结果中还发现,农村学校突出的心理问题是“冲动倾向”、“ 对人焦虑”、“身体症状”、 “恐怖倾向”。但不同年级阶段的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重点有所不同, 如四年级主要以对人焦虑、冲动倾向、身体症状为主; 五年级主要以冲动倾向、学习焦虑、恐怖倾向为主; 六年级则以冲动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学习焦虑为主。所以在解决不同年级的心理问题,重点不相同,方法特不同。应制订有针对性的有关措施进行体心理教育和心理辅导。
(二)讨论
此次农村心理健康检查结果显示,小学生总标准分的平均值为正常范围,但学生在各种心理健康问题总检出率非常高。说明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总体良好,但还存在不可忽视的问题。农村学校的小学生主要存在以下一些心理健康问题。最突出的是行为冲动, 我行我素。二是学习障碍,缺乏自信心、上进心。三是人际关系障碍,胆小害羞, 交往、合作能力差。四是自我意识障碍,逃避困难依赖性强, 承受能力差, 意志力不强。除了这些还有为人处世较敏感、躯体化障碍等等心理问题。
四、农村小学生存在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小学生正处于各种从幼稚逐渐趋向成熟的过渡期, 在他们成长过程中, 由于家庭、学校、社会向他们提出的各种要求往往高于他们现有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发展程度。他们在解决或实现这些过高 要求的同时, 也使得心理冲突、心理矛盾随之出现, 这些冲突和矛盾就成为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一)家庭环境的影响
农村学生整个小学阶段都在家中住宿,家庭生活环境, 父母长辈的兴趣爱好、行为品德、文化素养等等, 都直接影响到孩子的身心发展。但仍有相当多的农村家庭刚解决了温饱问题,甚至还有一部分家庭仍然相当贫困,因此在农村地区,出现了明显的一些现象:一方面是外出打工的家长多,对孩子的成长无法辅导,这些打工者的孩子大部分留在了农村家里。有些孩子跟着爷爷奶奶生活,有的则单独在家。他们得不到父母的温暖,更得不到父母的指导教育。时间一长,自我约束能力比较差的孩子们,生活上放任自流,自然不可能认真对待学习;另一方面是大多数的家长都没有上过学,文化水平不高,对孩子的教育缺乏正确的认识,无力辅导孩子的成长。同时,农村家长缺乏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也是不争
的事实。一些家长对子女爱得过分、照顾过度、期望过高,也有少数学生父母离异,使孩子心灵受到极大伤害,这是造成部分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直接原因。
(二)教育教学方式的影响
广大农村学校由于改革的滞后、教育手段的落后,仍在搞应试教育。学校都是以教学成绩作为对教师考核的准绳, 教师就把这种考核手段直接转嫁给了学生。他们在教学中增加学生的学业负担,老师之间相互竞争容易造成恶性竞争,造成学生学习紧张, 增加学生的学习压力,以至于产生厌学、逃学甚至对抗情绪,这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所以,教师素质问题也是影响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重要的因素。在农村学校特别是村子比较小且比较穷的学校, 有许多教师都是半边农半边教学的,教师研究教学方面的时间不多,导致教学方式落后,教学内容老化,为达到学校的考核要求,他们在教学中也只有采取过去的老一套。有时不免产生一些烦燥情绪, 使用一些轻率、粗暴、过激等手段。教师的心理状态、个人素质、人格力量等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
(三)社会环境的影响
农村环境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一是农村里往往残留一些不良风气如赌博、偷盗、打架、骂人等的不良习俗。小学生正好是处于对任何事情都有好奇心的时期,在大人的影响下,也会偷偷摸摸地尝试。二是“读书无用论”的影响,社会上读书无用论的思潮比较泛滥。由于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打工热潮一浪高过一浪,不读书也照样能挣大钱的舆论在农村中流行。又由于近年来机构改革, 不少人员下岗, 学校毕业的学生就业机会少等等。三是网络的因素,网吧在农村越来越多,农村的网吧管理不良,家长对网络知识的贫乏,常常会发生因网络而引发的农村学生偷窃、离家出走、失踪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都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五、总结与建议
总之,农村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忽视,我们应重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一个人的心理素质是否健康直接关系到个人的发展。关注孩子早期成长环境,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已成为中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
今天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对素质教育的新课题,教育的终极是培养发展性人才、创造性人才,这不仅仅是提高学生学习水平就可以完成的,我们还应该重视他们的良好心理素质的
培养,让他们在宽松愉悦的教育氛围中健康成长。解决农村小学生心理问题的对策研究通过此次对农村小学生心理行为的现状调查、成因分析,研究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及对策研究。
(一)家长应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和品德修养
家长要多多与孩子进行感情交流,就算是因为家境原因家长到外地打工,他们也要多于孩子们通电话,了解他们的心理需求, 解决心理矛盾,最好是能把他们带在身边。避免孩子受不健康现象的影响。家长对自己的孩子的期望值不宜太高,对孩子的要求要切合实际,事实求是的了解孩子的真实情况,以免造成子女的心理压力, 但也不能任其自然发展,要严格管教, 加强对孩子进行正面引导。家长除了在物质生活上关心他们外,更多地要关心他们的学习、身体、思想和心理等情况。
(二)加强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要根据农村小学生年龄和身心特征,转变教育观念制定出适合农村学生教学的方式,加强学校常规教育,对学生进行正面引导。1、学校要树立正确的素质教育观,培养会学习
农村教育调查报告的学生。要求教师充分领悟新课程精神,实施新课程理念,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过程,重体验,重方法,培养乐学会学的学生。2、学校要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加速推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化、规范化的进程。3、学校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研讨活动,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学校要经常开展学生心理健康研讨会和学术交流。4、加强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和氛围,重视环境育人。良好的校园环境对学生的健康心理可产生深远的的影响,优良的校风、班风、学风对学生有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会对学生的心理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力,从而起到一种正面的引导作用。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