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
2依据有关司法解释,当事人如果仅以婚姻法第4条为依据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 B A.应当受理 B.不予受理 C.视情况决定是否受理 D.若女方起诉的可以受理
3《婚姻法》规定:女方在怀孕期间、分娩后1年内或终止妊娠期后的法定期间内,南方不得提出离婚。女方提出离婚,或人民法院认为确有必要受理南方请求的,不在此限。此法定期间为( B )A.3个月 B、6个月 C.9个月 D.12个月
41950年《婚姻法》对旁系血亲禁止结婚问题的规定是 D A.三代以内旁系血亲禁止结婚B.四代以内旁系血亲禁止结婚C.五代以内旁系血亲禁止结婚D.同胞兄弟姊妹或同父异母、同母异父的兄弟姊妹禁止结婚;其他五代以内旁系血亲间禁止结婚的问题,从习惯
52000年,甲的父亲乙因病去世。甲与其母丙约定,甲每月向丙给付1000元以资赡养,条件是丙不得再嫁他人。2004年,丙再嫁于丁。甲大怒,遂以丙违反约定为由拒不给付赡养费。丙诉至人民法院,要求判令甲继续给付赡养费。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甲向丙给付赡养费的义务(B)。A 终止B 不终止C 相应减少D 相应增加
6按罗马法的亲等计算法,我和叔叔的女儿是(C)。 A.二亲等 B.三亲等C.四亲等 D,五亲等
7按罗马法的亲等计算法,我和叔叔是(B)。A.二亲等B.三亲等 C.四亲等
8按寺院法的计算法,小张和叔叔的女儿是(A )。A.二亲等B.三亲等 .C.四亲等
9按寺院法的亲等计算法,我和姑姑的孙子是(B)。 A.二亲等 B.三亲等C.四亲等 D.五亲等
10按照罗马法的亲等计算方法,堂兄弟妹之间的亲等数为(B)。A三B四C五D六
11按照亲属的分类和罗马法亲等计算法,表兄弟姊妹是( D )。A.直系平辈姻亲三亲等 B.旁系平辈姻亲四亲等 C.旁系平辈血亲三亲等D.旁系平辈血亲四亲等
12按照寺院法亲等计算法,己身与表兄弟姊妹之子女属于( A )。A.二亲等旁系血亲 B.三亲等旁系血亲C.四亲等旁系血亲 D.五亲等旁系血亲
13按照我国《婚姻法》的规定,婚姻撤销的法定原因是 BA.因受欺诈而结婚 B.因
受胁迫而结婚C.因出于真意保留而结婚 D.因出于重大误解而结婚
14按照我国古代的亲属分类,妻子和丈夫是 A A.宗亲 B.妻亲 C.外亲 D.姻亲
15按照我国民法通则第147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和外国人离婚,适用 D A.婚姻缔结地法律 B.当事人本国法律 c.当事人住所地法律 D.受理案件的法院所在地法律
16按照有关的司法解释,配偶一方下落不明达到一定时间,对方起诉离婚经公告查确无下落的,可以视为感情确已破裂,准予离婚。这个时间为( B )。A.一年 B.二年C.三年 D.四年
17当事人协议解除收养关系的应当到哪个机关办理解除收养关系手续?BA.户籍机关 B.民政机关C.人民法院 D.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
18第三者以索取大量财物为目的,包办强迫他人婚姻的,称为(D)。A.包办婚姻B.借婚姻索取财物 C.交换婚姻D.买卖婚姻
19对人民法院关于婚姻家庭纠纷的判决或裁定,有关单位应( C )。A.亲自执行B.强制执行C.协助执行D.间接执行
20法律规定,以下子女原则上由哺乳的母亲抚养。( D ) A.6个月B.1周岁 C.1.5周岁D.2周岁
21法律视婚姻仅为民事契约”的规定,出自 A A.1791年法国宪法 B.1804年法国民法典C.1896年德国民法典 D.1836年英国婚姻条例
22夫妻婚后的劳动所得为夫妻共有,非劳动所得的财产,则归各自所有的财产制是(D)。A 一般共同制 B 动产及所得共同制 C 所得共同制 D 劳动所得共同制
23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为夫妻共有的财产制是(C)。A 一般共同制 B动产及所得共同制 C 所得共同制 法院离婚程序D 劳动所得共同制
24父母双方对( C)周岁以上的未成年子女随父或随母生活发生争执的,应考虑该子女的意见。A.2周岁B.8周岁C.10周岁D.12周岁
25根据《婚姻登记条例》的规定,内地居民自愿离婚的,男女双方共同到(B)的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离婚登记。A 一方当事人的出生地 B 一方当事人的常住户口所在地 C 一方当事人的工作地 D 一方当事人的惯常居所地
26根据法国法律的规定,子女婚生性的否认权人为(A)。A丈夫B妻子 C子女 D以上答案都正确
27根据我国《婚姻法》的规定,不属于弟、妹对兄、有扶养义务的条件是(C)。A 弟、妹已成年B 兄、缺乏劳动能力又缺乏生活来源C 兄、偶尔支付弟、妹教育费用D弟、妹有负担能力
28根据我国《婚姻法》第43条第2款的规定,对正在实施的家庭暴力的处理上,受害人有权向(C)提出请求,此机关应当予以制止。A 人民法院B 人民检察院C 公安机关D 居民委员会或村民委员会
29根据我国《收养法》的规定,生父母送养子女,须(C),另有规定的除外。A 父亲单方送养B 母亲单方送养C 双方共同送养D 以上答案都正确
30根据我国法律规定,被宣告死亡人与配偶的婚姻关系,自(C)之日起消灭。 A 被宣告死亡人下落不明 B 配偶请求法院宣告死亡 C 法院宣告死亡 D 被宣告死亡人实际死亡
31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孤儿是指父母死亡或人民法院宣告其父母死亡的不满(A)的未成年人。A 14周岁B 15周岁C 16周岁D 18周岁
32根据我国法律规定,离婚后,变更抚育费的权利主体是(A)。 A 子女 B 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 C 不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 D 子女和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
33公民在下列哪种情况下不能收养孤儿、残疾儿童或者社会福利机构抚养的查不到父母的弃婴和儿童? B A.已有亲生子女 B.未满三十周岁C.已收养了一名孤儿 D.已收养了一名由社会福利机构抚养的查不到生父母的弃婴
34关于结婚年龄表述正确地是( A )。A.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 B.女不得早于二十一周岁C.男不得早于二十五周岁 D.女不得早于二十三周岁
35婚姻法第21条规定的“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是指( B )A、尚在校接受高中及其以下学
校教育 B、尚在校接受高中及其以下学历教育C、尚在校接受大学及其以下学校教育 D、尚在校接受大学及其以下学历教育
36婚姻家庭的本质属性是(B)。A 自然属性 B社会属性 C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结合D 以上都不对
37婚姻家庭关系之所以不同于其他社会关系,是因为它具有( B )。A.伦理属性 B.自然属性C.人身属性 D.社会属性
38继父母收养继子女,需具备下列哪些条件?( A )A.经继子女的生父母同意 B.继父或继母无子女 C.继父或继母年满30周岁 D.继子女不满14周岁
39甲9岁时父母死亡留下较大数额的遗产,甲由外祖父母抚养,甲的舅舅乙住在山区生活困难,甲的外祖父母经甲同意,将甲继承的20万元遗产中的2万元赠与乙。该赠与行为(A)。 A.无效B.有效C.可撤销 D.效力未定
40甲男、乙女于2002年5月登记结婚,结婚时对财产关系未作约定。2003年,二人贷款50万元购买房屋一套,房屋产权证登记为甲男。2004年6月,乙女因婚外情导致其家庭关系
骤然紧张。甲男在考虑之后,提出离婚,乙女同意离婚,但两人在财产分割上产生了分歧,甲男遂起诉到法院,要求解决。在离婚诉讼期间,乙女就其一项专利与一家公司签订专利转让合同,可获10万元。如果甲男在婚前购置了一辆轿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是甲男的个人财产B.因甲男乙女结婚,已经转化为夫妻共同财产C.因甲男乙女婚后共同使用,已经转化为夫妻共同财产D.因甲男乙女婚后共同使用,已经部分转化为夫妻共同财产
41甲男、乙女于2002年5月登记结婚,结婚时对财产关系未作约定。2003年,二人贷款50万元购买房屋一套,房屋产权证登记为甲男。2004年6月,乙女因婚外情导致其家庭关系骤然紧张。甲男在考虑之后,提出离婚,乙女同意离婚,但两人在财产分割上产生了分歧,甲男遂起诉到法院,要求解决。在离婚诉讼期间,乙女就其一项专利与一家公司签订专利转让合同,可获10万元。乙女10万元转让专利的费用,应归(B)。A.乙女B.乙女和甲男C.甲男D.乙女或甲男
42甲男于2000年10月经人介绍与乙女相识。相识不久,甲男考虑到年龄问题,婚事不宜拖得太久,便向女方提出结婚;乙女得知甲男有20万元存款便满口答应。两人于2001年3月
办理了结婚登记手续。此后,乙女多次向甲男索要衣物、首饰等,甲男都予以满足。两人商定于5月1日举行婚礼。4月份,乙女又多次索要财物,为了顺利举行婚礼,甲男又给了女方1万元钱。婚礼那天,甲男在饭店订了酒席,并租车接女方,结果乙女又提出如不再给1万元,就不上车,双方闹得不欢而散,婚礼也未举行。关于甲男与乙女的婚姻,正确的说法是(B)。A.尚未成立B.已经成立C.如双方认可,则已成立D.如双方不认可,则不成立
43甲男于2000年10月经人介绍与乙女相识。相识不久,甲男考虑到年龄问题,婚事不宜拖得太久,便向女方提出结婚;乙女得知甲男有20万元存款便满口答应。两人于2001年3月办理了结婚登记手续。此后,乙女多次向甲男索要衣物、首饰等,甲男都予以满足。两人商定于5月1日举行婚礼。4月份,乙女又多次索要财物,为了顺利举行婚礼,甲男又给了女方1万元钱。婚礼那天,甲男在饭店订了酒席,并租车接女方,结果乙女又提出如不再给1万元,就不上车,双方闹得不欢而散,婚礼也未举行。如甲男不久起诉法院要求离婚,并要求返还彩礼,法院应如何处理?(A)A.支持其诉讼请求B.支持离婚的诉讼请求,不支持返还彩礼的诉讼请求C.不支持离婚的诉讼请求,支持返还彩礼的诉讼请求D.不支持其诉讼请求
44甲男于2000年10月经人介绍与乙女相识。相识不久,甲男考虑到年龄问题,婚事不宜拖得太久,便向女方提出结婚;乙女得知甲男有20万元存款便满口答应。两人于2001年3月办理了结婚登记手续。此后,乙女多次向甲男索要衣物、首饰等,甲男都予以满足。两人商定于5月1日举行婚礼。4月份,乙女又多次索要财物,为了顺利举行婚礼,甲男又给了女方1万元钱。婚礼那天,甲男在饭店订了酒席,并租车接女方,结果乙女又提出如不再给1万元,就不上车,双方闹得不欢而散,婚礼也未举行。乙女向甲男索要财物的行为,可以定性为(C)。A.买卖婚姻B.强迫婚姻C.借婚姻索取财物D.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