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的性别符号学解读
028// 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的性别符号学解读
张强、杨冰峰_Zhang Qiang、Yang Bingfeng
改编自苏童的中篇小说《妻妾成》、由张艺谋
执导的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英译名Raise the Red
Lantern),讲述了民国年间女大学生颂莲在父亲去世后被
迫嫁入大户人家陈府并与其他几房姨太太勾心斗角、相
互争宠,最终以悲剧收场的故事。该片最早于1991年12月
20日在法国公映。一经上映,便在海内外引起巨大反响。
迄今为止,该片已经获得包括国际影评人协会大奖、第48
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银狮奖、第16届大众电影百花奖等国
内外多个奖项。[1]与此同时,该片受到国际、国内影评界
和学界的高度关注。美国著名的影评集成网站烂番茄网
(rotten tomatoes)采集了该片的25份专家影评,其中“新
鲜番茄”的评价占24份,“新鲜度”高达96%。[2]而美国
学界也对该片给予了较高关注。以笔者所在的美国达拉斯
德州大学图书馆内的Film Powersearch搜索引擎(通过该引
评价最高的电影
擎,可以对包括Academic Search Complete,Art Abstracts,
Essay & General Literature Index,Humanities International
Index,以及MLA International Bibliography等在内的多个专业
电影数据库进行跨库检索)为例,笔者在Film Powersearch
中输入Raise the Red Lantern进行检索,相关搜索结果包括5
本专著、37篇杂志文章和5篇学术期刊论文。[3]
同样,国内观众、批评界以及学界对该片也给予了高
度关注。在国内著名影评集成网站豆瓣网上,截至2015年
7月29日,共计6.6948万人参与对该片评分,分值为8.2分。
而豆瓣网收集的该片影评共计338条,短评则达1.1125万
条。[4]此外,在中国知网输入关键词“电影《大红灯笼高
高挂》”进行主题检索,检索结果也高达115条,研究视
角涵盖了性别政治与权力运作、文学文本与电影文本的相
互转换与对比分析、民族文化元素分析、影像造型语言分
析,以及意象符号的隐喻意义阐释,等等。
而在受到高度关注的同时,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
也引发了诸多争议。部分国外学者从意识形态的角度对该
片加以曲解,刻意夸大该片的政治隐喻。而国内则有学者
对影片中所谓“伪民俗”的现象提出尖锐批评。梁振华在
探讨该片中后殖民主义倾向下民俗的异化问题时指出:
把民俗中与现代文明不符的元素做放大夸张式的表
现,以迎合西方世界想象中的“他者的中国”,这个“中
国”符合“他者”对中国的判定──封建、落后、原始、
反现代、与文明有隔膜。……捏造伪民俗的现象,最典型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