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影视作品的字幕翻译【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
英语
英语影视作品的字幕翻译
一、选题的背景、意义(所选课题的历史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影视字幕翻译的研究无疑是伴随着影视文化产业的国际化产生的。随着越来越多的优秀外国影视作品涌入中国,为广大中国观众所喜爱,影视字幕翻译的研究的必要性也随着出现了。影视字幕翻译的出现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来分析:第一,从经济角度来讲,随着新影片的推出速度和数量的加快,以及引进的影片数量的增加,无法对所有影片进行配音。字幕翻译因其过程较配音简单,而更快速和经济。第二从审美角度,配音因为通过配音演员的声音在塑造原片中的人物形象,势必有所改动。现在越来越多的观众,尤其是青少年,他们更喜欢原汁原味的电影。字幕翻译可以在最大限度上保留原作的风格和特点。第三从学习角度,很多的英语爱好者,喜欢通过看电影来学习英语,他们可以通过字幕的协助来理解影片,同时可以直观地接触异域的语言和文化。
  当下,字幕翻译已经作为一个新兴的产业开始发展,而任何一个行动的执行无不是需要有一个理论指导的。影视字幕翻译研究中提出的翻译策略和要遵循的原则为影视字幕翻译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方法和保证。但是由于影视字幕翻译专门作为一个研究领域的时间是很短暂的,因此,在这个方面的研究还不是很全面,标准也不是很统一。当然,这与影视作品本身的多样性也有很大的关系。影视作品本身是反映社会现状的,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影视作品本身的内容和使用的语言也会发生变化。因此不断发展和完善影视字幕翻译的研究是必须的。
  在国内,较早研究影视翻译的是著名翻译家钱绍昌,他曾指出“影视语言既含一般文学语言的要素,但也有自身的特点:聆听性、综合性、瞬间性、通俗性、和无注性。”这五个特点可以作为研究影视字幕翻译时的出发点,为翻译方法的提出提供了基础。
    以这五个特点为基础,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着重点出发来阐述字幕翻译。万华林、胡光磊研究了从目的论看电影字幕的翻译,认为归化和异化是解决字幕的翻译的有效途径。但是归化和异化几乎是所有翻译都可以使用的翻译方法,甚至关于归化和异化的争论到现在为止都没有停止过,所以用这两种方法只解决翻译这方面的问题,却忽视了影视字幕翻译
的特点,没有提出专门针对影视字幕翻译的方法;郭靖根据德国功能翻译理论分析了电影字幕的功能翻译,认为人们在使用语言是,其目的是不同,从而使语言具有了不同的功能。而她认为,在外语片字幕翻译中,翻译的目的不是记录原语文化中的交流行为,而是在新的环境下创造出电影发行者与观众的交际行为,因此字幕翻译应该属于“工具型”翻译。在此基础上,她提出了字幕翻译的原则与策略,即字幕翻译应以简洁为原则,同时兼顾文化因素的转换。功能翻译理论拓宽了电影翻译的视野,把翻译放到了一个综合原文、观众、翻译要旨、时空、媒介等多重关系的动态的行为范畴,力求各种的协调一致,以功能和目的而不是以手段评价译文的优劣,因此,可以对影视翻译具有科学、可行的指导意义。
    以上分别是从翻译的目的和功能两方面出发来研究字幕的翻译。而在了解了字幕翻译的目的和功能之后,最重要的是要提出翻译的方法。曾华提出在关联理论视角下影视剧字幕的翻译。关联理论认为,译者要正确估计原语和译语受众的认知环境和其相互显映的程度,并根据关联原则,为译文受众创造出具最佳关联性的译文,这一点同样适用于影视剧字幕的翻译。在关联理论指导下,她提出了影视剧字幕的“经济翻译”。经济翻译的实质其实就是简洁原则,都是因为时空的限制。由于之前的简洁原则不同的是,曾华还提出了怎样
可以做到简洁,即依靠关联理论的指导。影视剧是以多媒体形式出现的,观众的认知环境是有其自身的特点的。字幕译文是随着影视剧的播放同时插入的,影视剧的视觉、听觉上的内容,如演员的动作、表情、语音、语调、语速等,影视剧的场景画面,背景音乐,故事情节等都是认知环境的一部分,为观众提供相关的语境信息,帮助其理解欣赏。这些视觉、听觉的因素都能增加关联度,有助于字幕译者根据关联原则进行有效地经济翻译。
    字幕翻译完成以后,最后是由观众来接受和反应这个结果的。于是,在信息传递的终端,也就从观众的角度出发,张黎黎提出了交际原则在影视字幕翻译中的运用。影视作品为一种大众娱乐,它的读者就是大众观众。因此,影视作品的翻译应着力于目的语观众的理解能力和接受程度。观众所期盼的往往是影片的信息(如梗概、情节、人物等),而并不是每句台词的逐字翻译。译者必须向目的语观众传递源信息,包括任务及其文化信息,传递方式可以灵活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而不必拘泥于语言结构;同时在译语中应传达原片的音韵之美等,在目的语观众中引起为了在电影字幕翻译中达到交际对等效果,翻译中也应注意情感的传递,运用不同的修辞手法表达出不同情感,使其与原片相符,即遵循信息传递原则、美学原则和情感传递原则。
2.2 国外现状
国内对于影视字幕翻译的研究,有很大一部分是根据国外对于翻译这个大方向的研究理论而出现的。然而,在国外,对于专门的字幕翻译的研究似乎并不多。
字幕的语言收时间,空间限制,Basil HatimIran Mason在其文章中指出:“从空间上来说,字幕屏幕上字幕不超过两行,一般来说每行最多33个字符(有时可达40个)。从时间上来说,字幕在屏幕上最少停留2秒钟,最多停留7秒”(钱绍昌;2001(1))
Gutt.Ernst-August的关联理论既是认知理论也是交际理论。它认为:我们的交际遵循明示——暗示的模式。交际能否成功取决于说话者的意图能否为听话者所认知。这要求说话者明示他的意图,听话者从说话者的明示行为中推断其意图。“听话人只用一个单一的、普通的标准去理解话语;这个标准足以使听话人认定一种唯一可行的理解:这个标准就是关联性。因此,每一种明示的交际行为都应设想为这个交际行为本事具备最佳的关联性。”而最佳关联就是指听话者对每一个交际行为都有最佳相关性的假定或期待,总是以最小认知努力获取最大的语境效果,并以此推导说话人的交际意图。关联理论还引入了“认知环境”与“相互显映”两个概念,指出交际双方对共处的认知环境越大,能相互显映的程度就越大,越容易获得最佳关联,实现交际的成功。从关联理论角度诠释翻译,是将翻译活动看
作是交际活动的一部分。在翻译的交际活动中,译者具有双重地位:一方面他是原语作者信息的接受者,另一方面又是译语受众信息的传递者。译者一方面要根据原文的交际线索理解原语作者欲传递的意图;另一方面,要考虑译语受众的认知环境,对原语作者的意图加以示意,传递给译语受众。
费米尔的“目的论”,对翻译有着特别重要的指导意义。“目的论”中有一个重要概念,即“翻译要求”。它包括译文的功能、译入语接受者、接受译文的时间、地点、译文传播的途径以及产生或接受译文的动机。此外,“目的论”中有三个重要的法则,即目的法则、语际连贯、语内连贯。费米尔认为,翻译中的最高法则应该是“目的法则”。也就是说,翻译的目的决定了翻译的策略、方法。我们知道电影字幕的目的就是通过书面语的方式让观众欣赏精彩的原声电影,了解异域文化。电影为观众而创作,并以观众的接纳、欣赏和评判为生存的依据和标准。因此,电影的特殊性决定了其翻译是目标取向策略。也就是说,译者在忠实表达原语言和文化信息是,更应考虑观众的期待视野、审美情趣和接受能力。因此,文化词语翻译的标准应是信息、功能一致。
Peter Newmark的交际翻译理论也为影视字幕的翻译提供了重要的依据。交际翻译注重读
者的理解和反映,译作产生的效果力求接近原文,试图对译文读者产生于原读者所产生近可能接近的效果,使读者对译文的反映尽可能接近原文读者的反映。与语义翻译相比,交际翻译注重源语在原语言化中的功能而不是语言形式和内容,在翻译时,尽量在译语文化再现这一功能。与语义翻译相比,交际翻译重效果轻内容,用词较为普通,很少出现笨拙晦涩的语句。因此,交际翻译更通顺、简朴、清晰、直接,更合乎译语习惯。交际翻译的关键在于传递信息,让读者去思考,去感受,去行动,为某类读者“量体裁衣”,发挥语言传达信息,产生效果的功能。
三、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及研究难点,预期达到的目标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是结合影片作为一种多媒体形式的特点和翻译的特点,总结出影视字幕翻译这个新事物的特点,然后分析影视字幕存在的目的和功能,归纳出影视字幕翻译所要遵循的原则,根据这些原则,提出影视字幕翻译的方法,为字幕翻译产业提供理论支撑,让观众们可以通过影片和字幕的结合,接受到最真实的信息。
本课题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是结合国内外关于翻译这个大范围的研究,分析几部英文影片字幕的翻译,通过观察其翻译的特点和文字处理,总结出翻译的策略。同时,也要观察观众
对字幕信息的接受程度,推断出怎样的翻译策略可以最大限度地传递正确的信息。
评价最高的电影    本课题研究的难点就在于对于“翻译”这个大方向,一直以来就有关于归化和异化的争论,所以这个争论也毫无疑问地延续到了字幕翻译的研究中。
四、论文详细工作进度和安排
2010年10月                    初步确定论文题目
2010年11月底            确定选题,下达任务书,
2010年12月底                  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2011年2月底前                    提交论文初稿
2011年3月底前                    初稿、二稿的修改
2011年4月底前                    三稿、四稿的修改
2011年5月上旬      定稿,提交按要求装订的论文终稿一式四份
2010年5月下旬                    答辩
五、主要参考文献
1.Baker Mona,ed. Rouledge Encyclopedia of Translation Studies.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4
2. Gutt,Ernst-August. Translation and Relevance: Cognition and Context[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Education Press, 2004.
3. Nord,C. Translation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Functionalist approach explained.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Education Press, 2004.
4. Newmark, Peter.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Education Press, 2004.
5. Sperber Dan and Deirdre Wilson. Relevance: 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 Oxford: Blackwell,1986
6. 曾华,关联理论视角下影视剧字幕的翻译[J],中国西部科技,第12期,2009
7. 郭靖,从功能法析电影字幕的翻译.宜宾学院学报, 第7期,2008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