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武侠电影在海外传播的得与失——以《卧虎藏龙》为例
|RADIO &TV JOURNAL 2021.5
自李安导演的《卧虎藏龙》
获得了全世界电影最高奖———奥斯卡金像奖后,《英雄》
《十面埋伏》等动作电影陆续在海外取得了不错的票房成绩,
国外观众对于国产大片的认可度进一步加强。目前,
我国已成为全球市场容量最大的电影市场,但中国电影
“走出去”依然面临着诸多困境。在电影产业的效益方面,
中国与发达国家以及印度、俄罗斯等国相比,
也存在一定的差距。武侠电影作为中国独有的电影类型,
承载着许多中国元素和中国符号,能够向世界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与民
族精神。武侠电影蕴含着许多普世价值,
使得它们更易为海外受众理解和接受。因此,
提高中国武侠电影质量,在减少文化折扣的基础上尽可能地使其满足国外受众
的电影审美需求,是中国电影更好地
“走出去”的重点及关键所在。《卧虎藏龙》作为华语电影历史上第一部荣获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的影片,具有极大的研究意
义。本文借助Metacritic 影评网站上国外受众对
《卧虎藏龙》的权威评价和普通用户评价,
分析《卧虎藏龙》在国际传播中的得与失,试图以此为例为华语武侠电影更好地“走出去”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一、影片在Metacritic 影评网站上的受众分析
截至2021年2月19日,《卧虎藏龙》在Metacritic 上共有32条权威影评,32条全部为正面评价,平均得分为94分。具体评分情况如下:100分评价16条,占全部评价的50%;90分评价8条,占25%;89分
评价1条,占3%;88分评价1条,占3%;80分评价5条,占16%;75分评价1条,占3%。影片在该网站上有630条普通用户评分,平均评分为8.1分,具体评分情况如下:正面评分525条,占全部评分数的83%;中性评分51条,占8%;负面评分54条,占9%。下文将对这两类评价分别进行分析。(一)权威媒体评价在Metacritic 网站上的32条权威影评中,这部电影被多次形容为fun (有趣的),elegant (优雅的),epic (史诗般的)。在这些权威评论家的眼中,这部电影如史诗一般,优雅而浪漫,激昂而震撼,有趣而又意味深长。有些评论家甚至表示这部电影“前无古人”,从未有哪部电影能够如这部电影一般面面俱到,满足观众的所有期待。评论家们提到的这部电影的出彩之处可以总结为以下六点:(1)激烈精彩的武打场面;(2)史诗般的爱情故事;(3)演员对角的精彩演绎;(4)电影中蕴含的人生观
与哲学,如女权主义和女性意识的崛起;(5)导演李安对
整部电影的节奏控制、服饰和配乐的选取;(6)如诗如画
的风景和高超的摄影技术。
在众多好评中,
评论家Mike Clark 却表示了对这部华语电影的担忧。他在USA TODAY 中指出,这部电影很棒,但由于电影语言为普通话,需要一些销售手
段———由此可见,和英语电影相比,
华语电影受到电影语言的限制,如果想要走向世界,
良好的宣传和销售手段是必不可少的。
(二)普通用户评价
在630名为该电影打分的普通用户中,有56位用户给出了自己的评价。2001年7月31日,JoshD.第一个
发表评价,他给出10分的好评,并指出这是他看过的最
棒的电影。第二条影评出现在2005年,该年共有5条影评;2006年对该片的影评为4条;2007年6条;2008年4条;2009年3条;2010年3条;2011年2条;2012年4条;2013年4条;2014年3条;2015年4条;2016年2条;2018年3条;2019年3条;2020年5条。自2001年JoshD.留下第一条影评后,时隔四年才出现第二条影
评,此后除2017年外,每年都有观者留下影评。
可见《卧虎藏龙》这部影片从上映起一直具有热度,能够被国外观众接受,它的经典性也使之能够经受住时间的考验。但可能由于电影前期的宣传力度不够,导致这部好电影在上映之初被埋没了一段时间。
在上述的56条影评中,正面评价44条,中性评价
1条,11条,平均得分为7.5分。具体评分情况如下:10分评价共20条,占全部评价数的36%;9分评
价14条,占25%;8分评价6条,占11%;7分评价4条,
占7%;6分评价1条,占2%;3分评价3条,占5%;1分评价3条,占5%;0分评价5条,
占9%。下文将对用户好评和用户差评分别进行分析与总结。1.用户好评喜欢这部电影的观者对这部电影不吝溢美之词:“这部电影值得看上一百遍”(Jonny_Greatbrow ),“这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艺术电影之一,
也是最伟大的动作大片之一”(JP32),“《卧虎藏龙》在电影制作的各个方面都堪称杰作”
(theahsanhaseeb )……对这些正面评价进行总结可以得出,Metacritic 的普通用户和上文的权威媒体看法相似,它们都对电影的武打场景、摄影技术、
风中国武侠电影在海外传播的得与失
——
—以《卧虎藏龙》为例阴谢
摘要:影片《卧虎藏龙》是美国电影史上第一部超过一亿美元票房的外语片,给西方电影界带去了前所未有的
震撼。它不仅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武侠的魅力,也将华语电影的口碑提升到了一个新高度。本文以Metacritic 网站
上的权威评价和普通用户评价为落脚点,分析国际受众对该影片的真实评价,探讨影响华语武侠电影对外传播的
因素,进而为中国武侠电影更好地
“走出去”提出策略和方法。关键词:《卧虎藏龙》;武侠电影;
受众角度;海外传播102
景、配乐、服饰等表示欣赏。除此之外,有些用户还挖掘出一些深层次的价值。
第一,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有趣又有深度的故事。“我给这部电影打10分,因为作为一部动作片,它十分独特,讲述了一个真实的故事,而不仅仅是2小时的动作堆砌”(acaiberry),“他不仅创造了一些令人敬畏的壮观场面,同时也设计了一个令人信服的故事与之搭配”(StevenF),“这是一个融合了动作、浪漫、背叛和复仇的故事,制作完美,是一种不同于好莱坞的体验”(KenL)。
第二,这部电影完美地融入浪漫彩,闪耀着东方风韵。“这部电影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它给武侠片增添了几分优雅”(cameronmorewood),“诗意而优雅,在某种程度上,它不仅仅是一部有着精美动作编排的动作片”,“这是一件闪耀着东方风韵的作品”(ChristosM),“我被一部以芭蕾舞的美丽和优雅呈现的武侠片迷住了”(Rev.Rikard)。
第三,这部电影蕴含着丰富的精神内核,耐人寻味。“这部影片渗透着人文主义的气息。一切暴力都是象征性的,服从于某种目的”(pczw92),“它将浪漫与冲突结合,去讲述的是当责任、荣誉与欲望、激情发生冲突时一个人必须做出的决定。我抱着看动作片的心态去看这部电影,却在看完一部史诗后
离开”(JB),“它有壮丽的时刻,但也从未放弃它的谦卑,它结合了爱、失去、愤怒和尊重,同时也向我们展示了开创性、无与伦比的打斗场面”(StevenF)。
2.用户差评
在影片的诸多正面评价中也穿插着一些。“我对这部电影抱有很高的期望,但是看完之后特别失望”(Smiles22),“这部电影被高估了,故事情节很无聊”(CrazyBeetle),“这是我看过的最烂的电影”(ToddDow)……下文将根据这些,总结在国外受众眼中这部电影的不足之处。
第一,情节性不强。有的观者认为这部电影毫无情节,有的则认为这部电影不过是讲了一个宝剑被偷、主人追贼、最终贼坠入爱河的无聊故事。用户Marc5477认为这部电影无聊透顶,情节毫无逻辑,并指出一部好的电影应该先有一个好故事,即使一个故事毫无意义,但是如果人物有趣,电影仍然可以是有趣的。
第二,武打场面不精彩。一部分观者认为这部电影的打斗场面很俗气,从头到尾没有一个好的场景和说得过去的动作,并建议给这部电影的打斗场面更换一个更加激进的剪辑师。另一部分观者则认为这部电影中的武打场景太不真实,过分夸张。TraceyM表达了对影片中人物飞天本领的怀疑,对于李慕白和玉娇龙的那场竹林武打戏,KevinG.也指出人们在树上跳来跳去显然是吊在线上的。
第三,结尾令人失望。影片以李慕白中毒身亡后玉娇龙跳下山崖结尾,因而许多观众认为这部电影是一部悲剧。ChristopherJ.表示,“我不觉得悲剧很有趣,尤其是在它慢慢展开的情况下。”EssenceOfSugar认为这是历史上最糟糕的结尾,是一个彻底的失败。Smiles22也表示这部电影的结尾很糟糕,让人失望。
除此之外,还有观者表示自己不能理解这部电影想
要表达什么,电影情节的串联毫无意义;也有观者认为这部电影节奏太慢,人物无趣,没有深度;甚至还有观者认为整部电影没有任何可取之处。
一些看好这部电影的观者则认为该电影之所以被低估是以下两个原因造成的:一方面,这部电影的语言为汉语,而有些人讨厌边看字幕边看电影;另一方面,美国人往往没有意识到在美国和英国之外也有电影制作的事实。由此可见,部分海外观众在主观上就不愿意去认可英美以外的其他国家的优秀之处,于是便戴着“有眼镜”去观看这部电影,对电影中的任何精彩之处都视而不见,甚至嗤之以鼻。美国著名影评人罗杰·约瑟夫·伊伯特也在他的影评网站(RogerEbert)上对《卧虎藏龙》评价道,“我知道,有些人永远不会去看武侠片,就像有些人讨厌西部片一样。”
二、建议
从上文的受众分析可以看出,中国电影与海外观众的审美期待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中国武侠电影的国际化仍有很大的进步空间。下文将结合前人的相关研究,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建议。
(一)“武”“侠”并重,相辅相成
武侠电影,即以中国的武术功夫及其独有的打斗形式,及体现中国独有的侠义精神的侠客形象,所构成的类型基础的电影①。武侠电影和人一样,既有血肉,又有灵魂,精彩的武打便是武侠电影的血肉。它们令人血脉喷张,但若只是单纯的打打杀杀,便只能给人们带来一时的视觉震撼,不会给观众留下长久的记忆,而侠文化和侠义精神则是武侠电影的灵魂,它们承载着电影的价值观,是最终能够在观众心中打下烙印的东西。武侠电影,应该同时发挥“武”“侠”的魅力,用“武”吸引观众,用“侠”使影片得到升华。中国武侠电影不同于美国的特效电影,它的武打招式拳拳到肉,视觉效果刚猛凌厉,武打场面给人一种真实又过瘾的感觉,让人热血沸腾。精彩的武打离不开巧妙的动作设计,然而好的动作设计不应只是动作,还要能够让观众透过武打动作领略到其背后的文化背景。两次获得奥斯卡最佳导演奖的李安曾说过:“最好的电影不是你说了一个多好的故事,而是你在观众心里激起了些什么。”好的武侠电影不应该只是一个由武打戏简单堆砌起来的故事,它应该塑造起丰满的人物形象,并让这些人物通过自己的故事去诠释侠文化与侠义精神。
(二)打造中国特,加强融合创新
近年来印度电影发展势头迅猛,在国际上广受欢迎。学习印度电影的成功经验对我国电影“走出去”很有借鉴意义。印度的电影人在保持印度自身文化特的同时,不断地对电影艺术形式进行全方位的挖掘和创新,形成了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②。印度电影中往往充斥着宗教文化、情感文化和对社会问题的反思,这种极具特的文化价值观如今越来越受到国际市场的喜爱。中国电影想要走向世界,就要增强文化自信,保持自身的文化特,形成自己独有的艺术风格。但也不能忽视本土电影在跨文化传播中可能会遇到的“水土不服”,所以要尽量选取符合普世价值的题材,有意识地加强中
西
103
视听2021.5|
|RADIO &TV JOURNAL 2021.5
文化融合,让中国的文化符号披上普世性的故事外衣,
以减少中西文化的正面冲突,
使视角多元化,更易为海外观众所接受。此外,中国武侠电影想要更加顺利地实现跨文化传播,还要根据国际受众的口味和观影习惯做
出适当的改变与调整,也要与时俱进,
加强融合创新,在武侠故事中融入现实题材,用武侠故事来体现人性的真善美,引发观众共鸣。
(三)提高翻译质量,加强推广策略受到语言的限制,华语电影想打入国际主流市场较为困难。在全球化背景下,电影制作对演员也应该提出
评价最高的电影更高的要求,应培养一些能够灵活使用双语的演员,
适度加强中外合作,多尝试拍摄一些以英语为语言的电影。对于华语电影,也可以为国外受众提供双语字幕甚至是英语配音版本,避免一些好的电影因为语言而被埋没。这便离不开汉英翻译,地道传神的翻译才能促进与
观众的沟通,更好地讲好中国故事、
传递中国精神。《卧虎藏龙》的字幕翻译一直被视为经典,
影片的对话台词也深受国外受众的肯定,译者们应当学习《卧虎藏龙》的
翻译技巧,不拘泥于某一种翻译策略,而是根据中西文化背景的差异,充分考虑英汉思维的差异和语言习惯的
不同,灵活运用缩减式、归化、
直译、增译、抽象化等多种翻译策略,将流畅、通俗的译文呈现在目的语观众面
前③。与此同时,华语电影要想走向世界,
也需要更好的推广策略和宣传手段。在如今这个多种媒体并存的时
代,传统的电影海报已经不足以吸引受众的注意力,
要同时进行户外广告、传统媒体广告和新媒体广告宣传④,尤其要重视电影上映前期的宣传。对于武侠电影这样
文化底蕴深厚的电影,除了精美的预告片,
还可以发布一些有关影片背景文化的视频来提高影片的知名度。
三、结语
以《卧虎藏龙》为代表的中国武侠电影在国际市场
的接纳程度上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中国武侠电影要想更好地“走出去”,就一定要牢牢把握住自己的优质精
髓,既要保证武打场景的精彩,
也要注重电影的精神内核;要尽量避免中西文化的正面冲突,
用易于理解的武侠故事来体现人性的真善美;
同时,也要提高字幕翻译的质量水平,重视电影的宣传与推广。注释:
①陈墨.刀光侠影蒙太奇———中国武侠电影论[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10.
②张静婧,底悦.论印度电影特点及借鉴意义[J].攀枝花学院学报,2011(02):69-72.
③胡雅莉.电影字幕的英译策略与方法———以《卧虎藏龙》为例[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4):88-91.
④刘晴.浅析新媒体环境下电影宣传策略对票房的影响[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5(10):128-129.
基金项目:江苏师范大学“挑战杯”大学生竞赛重点孵化项目“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基于国际受众反馈探索中国故事传播路径”(项目编号:TZB-10-009490)。指导老师:张继光副教授。
(作者系江苏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生)
一、自律性:呈现本真的生存状态
(一)何为“自律性”
从词的最初意义上来讲,“自律性”是原来希腊文的“自我”与“规律”两个词结合而成的词;从根本上讲是理性的,在遵循规律、受到道德约束的条件下坚持自我,自主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假若艺术获得自律性,其势必要与社会保持一定的距离,保持自身非世俗化、反商业化的特质。“具有自律性的艺术表现为它极力想摆脱这个世界对它的支配和干扰,面对这个它所厌恶的现实世界,它有意不再美化,而是直接呈现人的
生存状态和揭露社会种种弊端。
”第六代导演成长于改革开放的年代,个人意识和经济意识十分突出,故而他们的作品带有鲜明的个性和商业彩。他们在相对多元的背景下接受了系统的教育,同时又接触了大量的外国电影理论,他们能够亲身感受到经济体制的转轨给社会带来的剧痛,同时也经历了电影从所谓的神圣的艺术作品还原
为一种文化消费产品的无奈。第六代导演要么极度追求影像本体,要么偏执于写实状态,
其典型特征就是“叛逆与反思”
。在《浮城谜事》《推拿》中,娄烨关注城市中的人与故事,真实地反映中国城市的边缘阶层和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形态变化
娄烨电影的自律性与他律性
□初红雷
摘要:“艺术”自律性是近代文艺美学的基本信条。电影作为“第七艺术”
,在我国代际更替中呈现出了其自身发展和演变的规律,这与当代中国语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娄烨是第六代导演的代表,其作品具有的内在自律性体
现着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边缘人物的同情,而他律性又表明在当前电影市场中电影创作者为谋得生存地位而不得已做出妥协。
关键词:娄烨;电影;自律性;
他律性;内卷化104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