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管理----名词解释、简答题
名词解释:
税收征管模式:
报验税务登记:
电子申报:又称数据电文申报,是指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在规定的申报期限内,通过与税务机关接受办理纳税申报、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申报的电子系统联网的电脑终端,按照规定和系统发出的指示输入申报内容,以完成纳税申报或者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申报的方式。
税款征收:是税务机关依照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将纳税义务人应当缴纳的税款组织征收入库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
查帐征收:是指纳税人根据税法,依据财务会计核算资料和报表,依照使用的税率自行计算并交纳应纳税额的一种方式。
查验征收:是指纳税人将其应税商品拿到主管税务机关或者税务机关指定的地点报验登记,税务机关查验后征收税款,发给查验和完税证,并据此运、销的一种税款征收方式。
自报核缴:即纳税人自行计算申报应纳税款后,税务机关进行审核并开具缴款书,纳税人据以向当地银行缴纳入库。
自报自缴:即纳税人自行计算申报应纳税款、自行填写缴款书、自行向当地银行缴纳税款。
定期定额征收:定期定额征收是指对一些营业额和所得额难以准确计算的小型工商户,经其自报评议,由税务机关调查核实其一定期限内的营业额、利润额,按照核定的营业额、利润额确定应纳税款的方式。这种方式适用于规模较小,账证不健全,难以提供完整的纳税资料的小型工商业户的税款征收。
代收代缴:是指持有纳税人收入的单位和个人从持有的纳税人收入中扣缴其应纳税款并向税务机关解缴的征收方式。
税收保全措施:是指税务机关对可能由于纳税人的行为或者某种客观原因致使以后税款的征
收不能保证或难以保证的情况,依法要求纳税人将一定数量的商品、货物置于税务机关的控制之下,纳税人如果不能按期缴纳税款或,税务机关将其从控制下的安睡人的财产中扣取,使国家收入的得到保障的措施。
纳税保证措施:税务机关为使纳税人在发生纳税义务后保证履行纳税义务所采取的一种控制管理措施。
离境清税:是指欠税纳税人离开国境前,必须向税务机关缴清所欠税款,否则税务机关可以通知边防或海关限制其出境的措施。
交旧购新:
税务稽查:
离境清税制度:
税务代理:
委托代征 :
发票:是指在购销商品、提供或者接受服务以及其他经营活动中,由出售货物、提供劳务、收取资金的一方向购买者或者劳务的接受者开具的收款凭证。
纳税申报:是指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时就计算缴纳税款的有关事项向税务机关提出书面报告的一种法定手续。
税收文书送达:
税务行政追偿制度:
完税凭证:是税务机关根据税法向纳税人收取税款时使用的专用凭证,是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的合法证明。包括两类:税收完税证(通用完税证、定额完税证、印花税票)、税收缴款书。
税务登记:又称纳税登记,是税务机关依法对纳税人开业,停业,复业及其他生产经营活动情况变化进行 登记管理的一项基本制度。
税务行政处罚: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有违反税收征收管理秩序的违法行为,尚未构成犯罪,依法应当承担行政责任的,由税务就干给予的行政处罚。
税务行政复议:是指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纳税担保人及其他当事人不服税务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依法向作出具体税务行政行为的上一级税务机关提出重新处理的申请,上一级税务机关根据申请人的申请,对原处理决定重新审议,并依法根据不同情况作出维持、变更或撤销裁决的法律制度。
税务行政诉讼:是指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认为税务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具体税务行政行为违法或者不当,侵犯了其合法权益,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由人民法院对具体税务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和适当性进行审理并作出裁判的司法活动。
税务行政赔偿:是指税务行政机关作为履行国家赔偿义务的机关,对本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职务违法行为给纳税人和其他税务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造成的损害,代表股价予以赔偿的制度。
税务行政管理:
税收制度管理:
税收管理体制:是指划分中央和地方税收管理权限的一项制度。
分税制
税收法制管理
税收执法
凭证:
税收制度管理
税收信息服务
税务权益服务
纳税服务体系
自行申报:
税务司法:
简答题:
25.简述税务管理的概念和作用。代理税务
答:税务管理是国家依据税收分配规律而制定税收征管法律、制度、对税收分配活动的全过程进行决策、计划、组织、调控和监督,已保证国家爱税收分配职能作用得以实现的一种管理活动。
作用:(一)促进国家税收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贯彻实施,保证财政收入的实现。
(二)贯彻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充分发挥税收调节国民经济的作用。
(三)强化税收征收管理,保证税收监督职能的实现。
38.简述税收管理的内容。
1.简述税务登记的意义。
答:
27.简述税务管理的原则。
答:1、集中统一与因地制宜原则2、依法治税原则3、公平、效率原则4、专业管理与众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2.简述税务行政处罚的原则。
答:1、法定原则2、公正、公开原则3、以事实为依据原则4、过罚相当原则5】处罚与教育相结合原则6、监督、制约原则7、一事不二罚原则
37.税务行政复议的原则。
答:1、一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2、回避原则3、不调解原则4、不利变更禁止原则5、复议期间不停止院决定执行原则
30.简述税务司法的原则。
3.简述税务机关对延期纳税申报有何规定。
答:纳税人、扣缴义务人不能按期办理纳税申报或者报送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报告表的,经税务机关核准,可以延期申报。延期申报的条件:因不可抗力或财务处理上的特殊
原因造成的却是不能按照规定办理纳税申报的状况。所谓不可抗力造成的情况,是指机不可能避免以不可克服的自然灾害,如火灾、水灾、地震等。
4.简述税收征管范围是怎样划分的。
5.简述发票的印制权限是怎样规定的。
6.简述税务行政处罚的形式。
答:、没收财产、停止出口退税权、收缴发票和暂停供应发票。
7.简述《税收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对延期申报有何规定。
8.如何理解税款优先原则?
9.税收保全措施的法定程序是什么?
10.税收强制执行措施实施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
11.简述《税收征管法》对税款退还、补缴和追征的规定。
12.简述发票检查中常见的问题。
13.简述关联企业业务往来的税收调整方法。
15.什么是偷税罪?它与偷税行为有何区别?
16.直接妨害税款征收的犯罪有哪几种?
18.简述税务代理受托方的法律责任。
21.简述税务代理委托方的法律责任。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