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鉴赏---《黄河大合唱》
              音乐鉴赏---------《黄河大合唱》
                                   
    《黄河大合唱》是诞生在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的大型声乐作品,是一首极其激动人心的抗日战歌。它用象征性的手法,塑造了一个民族巨人的典型形象--黄河,既有中华民族的气魄和强烈的时代精神,又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鲜明的民族风格。它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它的精湛技巧,都可称为我国音乐作品中当之无愧的楷模,是我国音乐艺术宝库中一颗璀璨的、引为自豪的艺术明珠。
    《黄河大合唱》是由光未然作词,冼星海作曲 1938年秋,24岁的诗人光未然满怀抗日的热情,来到黄河的壶口,亲眼看到了黄河之水天上来的壮丽景象。黄河的力量给了诗人以启示,他决心要写一首讴歌黄河的诗。后来,诗人又经历了吕梁山的战斗,抗日民族革命战争更加激发了诗人的情绪。在永和关,诗人曾从黄河船夫与恶浪搏斗的豪迈气概中看到了人民的力量,诗的意境又一次升华。他再也抑制不住讴歌黄河的创作欲望了,就在19393月初,他带着伤病,只用了5天时间,就写成了震撼人心的歌词《黄河大合唱》。歌词对黄河作了全面生动的描绘,并赋予它以巨人般的坚强性格,不仅使我们看到了黄河之长、黄河
之险、黄河之雄伟,也使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黄河的屈辱、黄河的觉醒、黄河的力量。             
    在延安窑洞里,当时担任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主任的冼星海,听了光未然满怀激情的朗诵后,一把从诗人手中拿过诗稿,动情地说:我要把《黄河大合唱》写成具有中国气派的大合唱!我有把握把曲子谱写好!冼星海就是以这样炽热的情感写好了《黄河大合唱》的总谱和合唱,总共只用了6天的时间。1939413日,《黄河大合唱》在延安陕北大学礼堂首次演出,获得了空前的成功。周恩来曾为冼星海亲笔题词:为抗战发出怒吼,为人民谱出呼声,这也是全中国人民对《黄河大合唱》的高度评价。
    《黄河大合唱》共有8个乐章,每章开始均有配乐朗诵。
黄河大合唱第六乐章《黄河船夫曲》(混声合唱),描绘船夫们与黄河风浪搏斗的动人场面;
《黄河颂》(男声独唱),唱黄河的雄姿,赞五千年的文化,颂民族精神的发扬;《黄河之水天上来》(配乐诗朗诵)痛诉民族的灾难,歌颂时代英雄;
《黄水谣》(女声二部合唱),控诉日本侵略者给中华民族带来的深重灾难;
《河边对口曲》(男声二重唱及混声合唱),叙述流亡众的悲惨遭遇,显示人民的斗争决心;
《黄河怨》(女高音独唱),唱出了被压迫、被污辱妇女的痛苦哀怨;
《保卫黄河》(轮唱),表现了中国人民前赴后继奋起斗争的英雄形象;
《怒吼吧,黄河》(混声合唱),象征东方巨人为抗战最后胜利而发出的呐喊。
      《黄河大合唱》气势磅礴,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并由配乐诗朗诵和乐队演奏将各乐平连成一个整体。各个乐章从内容到音乐形象又具打相对的独立性,乐章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作品以抗日和爱国两个主题为中心。从深厚的情感和感人的艺术形象上一步步展开,直至宏伟的终曲,激荡的感情浪潮发展到了最高点。
      《黄河大合唱》诞生以来,其并没有因为岁月的改变、时代的变迁而被人遗忘,相反却被越来越多的人传唱。该作品歌颂伟大的抗日战争,表达中华民族反抗侵略的不屈精神,并最终以胜利告终,充分表现了民族的自信心。
    听完《黄河大合唱》,我心潮澎湃,热血沸腾。想想那一句句慷慨激昂的歌词,听听那
一声声雄浑的曲调,一幅幅黄河奔腾之景跃入脑海,可以想见当时光未然、冼星海等一批批爱国之士心情的澎湃,对于敌人的痛恨,对于抗日战争胜利的渴望,这是一种珍贵的民族精神以及爱国热情。
    我想这样一部伟大的作品是不会淹没在时光的洪流里的,事实也是如此。在现代物欲横流的社会,人们常常考虑着如何工作生活,怎样追逐名利地位,许多人早已忘记激情飞扬的感觉,早已没有时间静静的坐下品味生活的真谛。 但是听过《黄河大合唱》后, 在《黄河大合唱》雄浑的歌声与音乐中,能感受到存在一个多世纪的被欺压感得到了解脱。音乐在充分表达了听众的这种情感,同时它还能唤起在每一个中国人的民族认同感。而在目前,再听《黄河大合唱》,就更多了一种勿忘苦难心存危机的现实意义。已进入21世纪的今日,和多年前《黄河大合唱》诞生的时代、生活背景虽然完全不同,但是这部作品对中华民族所起的精神激励作用却仍然存在。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