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党组织 ”农业产业考察报告
基层党组织+”农业产业考察报告
“基层党组织+”农业产业考察报告
当前,脱贫攻坚到了啃“硬骨头”的关键时期,既要各级干部冲在前面,也要众贴身紧跟;既要提升帮扶干部的政策水平和工作方法,也要提升贫困众的致富信心和脱贫决心;既要增强“村三委”基层组织的组织力、提升带领众致富的本领,也要转变众思想改变观念、激发脱贫攻坚、发展经济、振兴乡村战略的内生动力,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合力。现就201889—10xxxxxx村“三委”班子赴xx县考察报告汇报如下:
一、xx村基本情况
xxxx村是2018年新增列入国办系统的重点贫困村之一。全村既没有一个龙头企业、也没有一个联结集体农户利益的专业合作社、更没有一个高效持续增收的农业产业,农村致富带头人量少且小、散、弱,劳动力外出打工基本都是单打独斗,农民组织化程度低。农业基本“靠天吃饭”,祖祖辈辈基本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过着依靠种植玉米、马铃薯及养殖生猪满足自给自足、自食需要的乡村田园生活。2018年以来,随着水资源的匮乏,以及遭遇清明
节雪凌冻害、核桃扁叶甲虫害等等多种自然灾害、病虫害的侵袭,核桃大产业均受到严重威胁和损失,农业增产无望、农民持续增收困难增多。
二、产业增收考察缘由
如何赚钱农业发家致富
没有产业支撑的脱贫攻坚将变成空中楼阁,没有产业支撑的乡村振兴将变成遥不可及的飘渺幻影。自市发展改革委驻村工作队入住以来,始终牢牢把握“产业兴”“农村美”“百姓富”的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目标任务,深入学习和掌握贵州农村产业发展“八个要素”的精髓,深刻把握“选择产业、培训农民、技术服务、筹措资金、组织方式、产销对接、利益联结、基层党建”的内涵,真正实现联合有平台、融合有体系、整合有要素,有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适度规模经营的推进,有利于新型农民的培育和农业生产经营水平以及产业化水平的提高,有利于特优势农产品品牌的打造,有利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紧紧围绕“改造传统农业、提高组织化程度”,围绕“什么赚钱种什么,什么赚钱养什么”,围绕“党支部、龙头企业、合作社、村集体、农户”的利益联结等等方面,多次牵头与“村三委”班子交心谈心,开展了产业调整思想大讨论。
针对产业单一、低效,增收靠打工、一年比一年增收难的现状。我们既要尊重xx当地的资
源禀赋、产业基础及其它环境因素,也要瞄准市场,能经得住市场的检验。对于“种什么”“养什么”的产业选择,如何把农产品的商品价值充分激发出来,打好山地特牌,念好山字经,做优绿农产品,实现从“为吃而生产”转向“为卖而生产”?如何着眼规模经营,提高生产力,降低劳动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如何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提高产业培育、劳务就业的组织化程度?如何提高村级基层组织的组织力,深入挖掘和激发内生动力思路想办法?如何打破多年传统种植习惯,按照生物多样性的要求,充分利用核桃发展林下空间,采取产业招商引资等形式发展林下经济,兴林、增果、促禽、壮菌、强药?如何为农民准“靠山”,采取了经验方面学习学习再学习、村情民情户情方面深入深入再深入、资源方面分析分析再分析、基础设施方面论证论证再论证、理论方面思索思索再思索?最终确定主动出击、实地考证、准答案等等。
3、赴陆产业考察情况
201889—10日由市发展改革委驻村工作队、xx乡分管农业领导、乡农科站站长、“村三委”班子共七人组成xxxxxx村农业产业招商考察团赴xx县进行学习。
(一)食用菌全产业链条
xx县现已建成西南最大的食用菌生产基地,主要种植双孢菇、平菇、鸡腿菇、金针菇、香菇、杏鲍菇、大球菇、姬松茸、秀正菇等品种,年栽培面积突破x万平方米,产量达到x万吨,实现产值x亿元,直接带动x余农户从事食用菌种植,产业转移劳动力2万余人。产品远销北京、上海、广东、广西、海南、四川等地,部分出口日本、英国等国家。
1.“支部+公司+合作社+农户(基地)”运作模式
充分发挥三岔子得天独厚食用菌种植资源优势,成立了三岔子食用菌蔬菜种植协会,按照“支部引领、干部带头、农户参与”的思路,采取“村集体资金入股、农户土地折价入股”的方式,吸引爨乡菇业进驻并创办绿盛园合作社,把集体资产转化为合作股份注入到公司资本中,以资金抱团、技术捆绑和土地集中流转。最终实现集体资产市场化运作。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