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金融专业过来考生考研经验
厦门大学金融专业过来考生考研经验
感谢凯程郑老师对本文做出的重要贡献
考研数学一二三区别先自我介绍下吧。本科在一所财经院校学会计,考研算是稍微跨了一下专业,选择的厦大经院的金融学硕。对于专业的选择,已经不知道被别人问了多少次为什么不选会计要选金融,包括在复试时的英面和中面都分别被问到。关于这个问题,由于距离当初时间有些久了,其中的原因连我自己都有些模糊。对于会计,其实我还是很喜欢的,但是觉得要在研究生继续学个两三年,说不定我就会对它厌烦了;另外,也确实是因为自己对金融领域比较感兴趣,但是我所谓的兴趣其实并没有促使我在本科阶段来个双学位,也没有特意修过太多金融方面的课程,所以觉得自己对于金融这块还处于“初恋”阶段。最开始决定考金融,好像还是因为我哥的一句话“本科学会计,研究生学金融,这不挺好的嘛!”然后,我就开始囤积复习需要的书,开始我的跨考历程了。考研的成绩之前在酱菜君的晒分贴中晒过了,政治74,英语75,数学144,宏微观123,总分416。

  下面按照时间的顺序,讲一讲我的复试安排吧。


  我的复习阶段大概有以下几个:

  一.大三下学期,暑假之前

  我大三下学期课还是挺多的,所以不能够每天都有很多整体的时间集中复习。这一学期,我的复习主要是在数学,兼顾了英语和专业课,政治完全没有了解过。

  1.数学

  这个阶段的数学重点肯定是基础,打基础肯定就离不开教材了。不管你大学期间数学学得有多好或是多不好,都应该认认真真的把教材系统的学习一遍。而数学当中最难也是分值最重的部分毫无疑问是高数了。我的数学复习其实只有高数是认真的看过教材,线代和概率看了一些没坚持下去,就直接用的复习全书(这个后面再说)。这个阶段,我就只用了同济版的高数教材+习题解答。根据复习时间的多少以及自己的复习速度,每天给自己定下复习
的任务,比如今天看几节内容并且做几节的习题,正常来讲,在暑假之前是能够看完书的。看书的过程中,切忌马虎,但也不要死磕,可能会有一些地方一时间明白不了,这时候我习惯先做好标记,等到过一段时间或是看书看到后面部分的时候说不定就有所理解了,当然,前提是你得对于自己的问题印象比较深刻。书中例题的解答过程和一些证明过程都应该仔细看看,有一些不一定是直接考你用它的步骤去证明,但是它的证明技巧和思维确实可以借鉴。教材中的习题没话说,肯定需要认真做,但是认真做不意味着你专门拿出一张干净的作业纸,一步一步的写出解答过程。我的原则是看到题目之后在脑子里过它的解答过程,同时用笔在草稿纸上写出关键的步骤和进行计算。对于参考答案的应用,我是计算题看结果,结果正确一般不看步骤;证明题不管会不会都看看解答,不会的认真看,会的就快速看证明中用的主要定理,顺带瞟两眼书写结构。

  2.英语

  首先说明下,不管是从考研的英语成绩还是我自己的感受来讲,我都觉得自己的英语复习不算好,我的单词一遍都没有背完,真题还有两套没有看过,写作在最后一个月开始让我
真的突破不了瓶颈,但是也不能否定我对英语也确实是用了心去复习的。

  这个阶段我只是背英语单词,有空就看点英语报刊什么的。后来觉得背单词着实无趣,就到图书馆借了一本12年的新东方英语阅读训练,算是见识见识了考研英语的阅读模式。当时不了解4篇文章大概需要多久的时间做完,便天真的觉得用考四六级的10分钟一篇的速度和做题方法同样适用,结果自然是惨不忍睹。当时很郁闷,总是做不对,也不到解决的方法,后来就看了一下新东方范猛讲的如何做阅读,看完后才发现自己的方法不对,就按照他的方法试了试,确实有所进步。他所讲的方法是70分钟之内做完4篇阅读属于正常,平均一篇15分钟,做题时先浏览问题,划出题干中的关键词(比如时间、地名、人名等),然后读一读首位段落,大概了解文章想要说什么,再针对每一道题定位到原文中的位置去读文章,对于次要信息略读,重要信息(比如有与问题中关键词同义或重复的词语的句子)就要仔细读,选择答案有一个潜在的原则就是一般是不选跟原文词语重复的选项,这一点跟四六级刚好相反。

  恩,总结起来,这阶段就是背单词、阅读练练手。


  3.专业课

  806专业课考宏微观,微观的书较厚,宏观稍微薄一点,并且大多数人都认为微观更更为重要些。这段时间我只是把微观的教材从头到尾老老实实的看了一遍,因为大二的时候学过宏微观,用的是高鸿业版本,虽然讲的内容比较浅显,但是好歹有些基础吧。若是完全没有基础的跨考,我觉得可能需要在这一阶段多付出一点了,应该需要在此阶段把宏微观都能够认真学习一遍,打下个基础。若是之前有经济学基础,个人觉得不用高强度学习,当做温习,为暑假的复习热身吧。

  二.暑假期间

  快进入暑假的时候,数学基础应该打好了,英语阅读也算是见识过了,宏微观的内容也有了了解。而整个暑假期间,复习强度就需要提高一个水平,但还不至于达到最高强度。

  1.数学

  基础打好了,接下来就是李永乐的复习全书登场了。不同人对于这本复习全书褒贬不一,但我是比较推荐这一系列的书的(这个系列用了全书、真题、400题)。数学我报了一个班,暑假的时候有11天的时间都在上数学课,这个课程相当于在我看完教材的基础之上又把内容重头到尾着重的拉了一遍,起着夯实的作用,由于我是比较认真的听课,所以感觉对我帮助很大。所以如果有报班的同学,别的课我不好说,但是强烈建议数学课都认真的听听;没有报班的同学,可以自己来做这部分的总结工作。上课期间其实特别累,虽然7点钟基本可以回到学校吃晚饭,但完全没有力气去自习,我们当时都在寝室看韩剧去了……真正开始全心投入到复习全书当中大概是在8月初了,当时也意识到自己和其他人的差距,别人复习全书都看第二遍的时候我才开始看第一遍,心中压力肯定是有的,但是也安慰自己按自己的tempo来就行。在加快复习的速度同时一定要保证质量。我应该花了一个半月的时间看第一遍全书,看完之后差不多都开学半个多月了,虽然速度是慢了点,但是感觉复习得很踏实。

  总结一下,这个阶段主要是整理基础内容,认真做完复习全书。

  2.英语

  暑假的英语任务主要是做张剑的阅读基础150,每天一个list,做完后改正错题,分析分析错误原因,再通读文章,记一记里面的生词什么的。

  3.政治

  政治我也报了班,但感觉没有什么用,因为我都是睡觉去了。暑假虽然是上了课,老师把内容都从头到尾念了一遍,但我其实完全没有了解,所以相当于没有开始,其实这个时候政治确实也不用着急。

  4.专业课

  这个阶段,我是每天看一章教材,看完后做一章的笔记,这个被我归为是专业课的第一轮复习,这个时候看书应该仔细了,争取把问题都弄懂吧。第一轮的时候我只看书和做笔记,没有做课后习题。三.9月下旬—11月上旬

  1.数学

  复习全书第一遍看完之后,我歇息了两天,然后又重新开始看第二遍,第二遍的时候对于知识点有重点的看就行,题目还是要再次动笔算一算,尤其是对于第一遍时不会的题目,若是碰到还是不会的题或是觉得很好的题,我用了一个专门的笔记本收集起来。如果只是看复习全书多半会觉得有些无聊,我同时看了考研班发的资料《概率统计8讲》《线性代数10讲》(这两本书里面内容错误挺多的,但是题目还挺好,推荐)。当然,你要知道,我对“看了”的定义是认真的做。

  2.英语

  张剑150做完之后,我就买了他那系列的历年真题,里面只有2004年之后的,我觉得做这个有点早,就先下载了04年之前的真题打印出来了,算是对真题练练手。我是采取的今天做阅读,明天做翻译和新题型,然后再轮流的方法。我作文写的较晚,所以在后期的时候觉得很痛苦,建议可以在11月的时候开始动笔写写作文。早些年的真题做完了之后,就开始做近十年的,先做的几套同样是用上述分模块做的方法,后来觉得差不多了,就开始掐表做整套试卷,做到了2010年的真题,留了3套没做。

  3.政治

  这个时候政治大纲差不多也快出来了,我就每天上午看一章大纲解析,在立刻做相应章节的练习题,习题用的是考研班发的《任汝芬序列二》,很多人用的是肖秀荣的1000题,我当时也挺纠结要不要买,但是怀着浪费可耻的心理坚持做的任二,没有买1000,所以也不知道哪个更好,怎么说呢,任二不怎么好,但也不差吧!大纲解析和习题都走了一遍之后,我就开始做历年真题的选择部分。对于做题,想要强调的一点就是最好能够把每道题的知识点都再次定位到书里面去,看一看相应的内容,对于做错的尤其要重视。


  4.专业课

  我感觉专业课有点像是车轮战,看完一遍之后再继续另外一遍。先前的第一轮看完了,笔记也做好了,第二轮的时候看书会稍微快一些,但是还是应该做到全面,并且这个时候可以看一章做一章习题,习题的辅导书大家都推荐过了,就是金圣才习题解析,黑封面或是红封面的都可以,不用过于纠结。习题做完一遍之后我就做了厦大本科的每年期末考试卷,再把历年真题的除了分析和论述题的部分做了做。

  四.11月下旬——考试前

  1.数学

  11月下旬,按每天一套真题的速度做完了近十年的真题,这个时候应该按照考试的格式了,我专门拿了两张白纸,在上面标明题号严格书写解题步骤。12月上旬就买的400题,
里面也是10套卷,也按照每天一套的速度做,但这个明显比真题难了很多,做起来很打击信心,里面好多题都不会,尤其是证明,这些题都被我标记出来了,待做完了10套卷的时候,专门用了两天把这里面标记过的题再做了一遍,并且再次集中整理了10套卷的证明题,后来也摸索到了一点证明的规律。最后还做了考研班发的一本模拟题,有5套卷。所以,对于数学的复习,我最大的感触就是多练、多总结。

  2.英语

  后期的英语复习我很懒惰了,没有练阅读,只是写了写作文,背了背模板,写作文搞得我很痛苦,因为只知道干瘪的几条模板句子,完全填不进去内容,后来折磨得我实在没辙,就试图自己来整理个模板,把作文按内容分成不同类型,对于每一方面主体(就是第二段)我都想想该怎么写内容,比如是用因果关系写三条原因呢,还是写几种现象之类的。虽然这样并没有让我的作文突飞猛进,但是好歹知道了该怎么写内容。

  3.政治


  政治的最后阶段主要是记忆了。这个时候主要是攻克政治的大题。我先把哲学部分的重点内容回顾了一遍,再把近四年的大题考点出处标在了大纲的目录和正文里,标在目录的一个好处就是很直观的可以看出重要考在哪些章节,然后再一道一道的做大题。我做大题没有把内容都写全,只是像参考答案一样写出我知道的一些知识点,要是可以多些两句的话就写写,也没有坏处(但对于我这种理科生来说,政治弱点就在与编排不出来)。写了自己的解答之后就要对照参考答案,看看遗漏了哪些知识点,这些知识点是如何从材料中看出的。多做做这样的工作,后来你会发现即使你不能写得很全面,但至少可以说出个一二三来。(仅针对于文科很废的理科生,在强悍的文科生们面前,这完全是班门弄斧了,说不定还弄出笑话……)真题我没有做完,感觉练得差不多了,而且时间又比较紧张,就买了肖秀荣的最后四套卷和启航的20天20题。肖四的口碑还是不错的,在最后阶段确实具有指导性的作用,认真做就行了,大题部分同期考研的朋友们都建议背一背。20天20题这家伙吧,说不上有什么用,里面的内容还有些与大纲有出入,我看完了它,完全是求心安啊,不建议背这个,有这时间,可以背背肖四和任四。对于形势与政策部分,我这个大题都没写完的人应该是没有发言权的,不过私以为在最后10来天背一背材料就好,练两道题就可以了
吧~具体的材料反正大家不是选肖秀荣就是任汝芬了,没什么挑的。

  4.专业课

  这个时候的专业课复习我先直接拿的金圣才的习题做了第二遍,然后就开始背名词解释和简答题,名词解释可以是平时总结的,也可以背词汇表;简答题就参考金圣才里面的题目,只是它的答案太多太罗嗦了,剔除一些不必要的,抓住精髓记忆就行。对于分析和论述题,我是答的及其失败的,考试的最后15分钟的时候,微观和宏观的最后一道大题都没写,这可能得怪我平时没有特别重视对这个题型的训练。所以建议可以在后期掐表做一下往年的真题,把握一下时间的分配。

  猛然发现竟然写了将近5000字了,这个根本就不像是经验好伐~~更像是一本流水账了,看起来可能会很乱……不过这将近一年的复习历程回顾起来要说的东西其实远不止这些。我最想说的是,考研的过程肯定需要花费巨大的心思,也没有一个适合于每个人的学习方法,更重要的是要在复习过程想想什么样的方法最适合自己。还有就要是重视基础,认真看、多练习、多总结。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