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 月全国教师资格考试模拟卷(四)
《保教知识与能力》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答案】B。解析:此题考查游戏对幼儿社会性的发展价值。游戏对幼儿社会性的价值体现在:(1)游戏提供了儿童社会交往的机会,发展了儿童的社会交往能力;(2)游戏有助于儿童克服自我中心化,学会理解他人;(3)游戏有助于儿童社会角的学习,增强社会角扮演能力;(4)游戏有助于儿童行为规范的掌握,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5)游戏有助于儿童自制力的增强,锻炼儿童意志。ACD项不符合题意,故此题选择B。
2.【答案】A。解析:该题考查的是学前心理学记忆的概念的相关内容。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识记、保持和恢复的过程。凡是人们感知过的事物都会在人们的头脑中留下不同程度的印象,在一定条件下还能恢复或重现。B选项是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建立新形象的过程。C选项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它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性的联系。D选项感觉是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刺激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故此题选择A。
3.【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幼儿常见传染病预防中水痘的护理方式。水痘护理方式如下:①室内空气
新鲜,摄取易于消化的食物,多喝温开水;②勤换洗内衣、床单,保持皮肤清洁;③可用炉甘石洗剂等止痒;④给幼儿剪短指甲,避免抓破皮肤引起感染。用针将水痘挑破让液体流出,易造成皮肤感染,是不恰当的护理方式。①②③正确,故此题选择C选项。
4.【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三维度的领域特征。《专业标准》从幼儿发展知识、幼儿保育和教育知识、通识性知识三个领域对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知识提出具体要求,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精神和学前教育发展特点。A项文学知识并未提及,故本题选A。
5.【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思维概念的相关内容。A选项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整体反应;B选项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它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性的联系;C选项想象是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建立新形象的过程;D选项遗觉像是指在刺激停止作用后,脑中继续保持的异常清晰、鲜明的表象。因而A、C、D选项均不符合题意,故此题选B。
6.【答案】C。解析:此题考查幼儿游戏的基本特征。A选项自主性是指游戏是儿童主动自愿的活动,而题目中没有体现;B选项是指游戏伴随着愉悦的情绪,而题目中没有体现;C选项虚构性是指游戏属于在假想的情景中反映周围生活,是虚构和现实统一的活动;D选项无功利性是指游戏没有社会的实用价值,不直接创造财富,没有强制性的社会义务,而题目中没有体现;题干中幼儿的行为是在假想中反映周围生活。故答案选C。
7.【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指南》中健康领域目标中的身心状况。健康领域关于身心状况目标3: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中提出,4-5岁的幼儿能够在较热或较冷的户外环境中连续活动半小时左右,5-6岁的幼儿能够在较热或较冷的户外环境中连续活动半小时以上,故此题选B。
8.【答案】A。解析:此题考查的是晨检的内容。A选项防止当季传染病是“五防”的内容,重点检查幼儿有无传染病接触史及早期症状和体征。B选项防止幼儿带不安全物品入园是“四查”的内容,“四查”是指检查幼儿口袋中是否有可能造成创伤的小东西。C选项防止幼儿来园哭闹,不属于晨检的内容。D选项防止无关人员进入幼儿园是安全防护工作。因此BCD选项错误,故此题选A。
9.【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想象的种类。无意想象是指没有预定目的,在一定刺激的影响下,不由自主地进行的想象。幻想是一种与个人愿望相联系的,并指向于未来事物的想象。再造想象是指根据言语的描述或图形符号的示意,在人脑中形成相应事物新形象的过程。创造想象是指根据一定目的和任务,不依据现成的描述,在人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某种新形象和心理过程。鲁迅对于“阿Q”形象的创造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是在脑海中独立创造出来的。故答案选D。
10.【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幼儿园课程评价的类型的相关内容。ABD选项是按照评价的功能和运行时间划分的,诊断性评价是指在教学活动开始前,对评价对象的学习准备程度做出鉴定,以便采取相应措施使教学计划顺利、有效实施而进行的测定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师教育教学之中,为使
教师的专业水平继续提高、不断获取反馈信息,以便改进教学而进行的系统性评价;终结性评价是反映教学效果,学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一般在整段学习过后所做的评价。根据题干:老师是在活动前让幼儿剪圆,目的是检查测幼儿的动手能力,所以属于诊断性评价,C选项注重的是幼儿自身的发展,与题意无关。故此题选B。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1.【答案要点】
(1)游戏提供了儿童社会交往的机会,发展了儿童的社会交往能力。
(2)游戏有助于儿童克服自我中心化,学会理解他人。
(3)游戏有助于儿童社会角的学习,增强社会角扮演能力。
(4)游戏有助于儿童行为规范的掌握,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5)游戏有助于儿童自制力的增强,锻炼儿童意志力。
12.【答案要点】
(1)学习过的内容要及时复习,巩固记忆。
(2)合理分配复习时间。
(3)排除影响学习材料之间的干扰。
(4)排除疲劳的干扰。
三、论述题(本大题1小题,20分)
13.【答案要点】
(1)环境的创设与利用。
①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让幼儿感到温暖和愉悦。
②建立班级秩序与规则,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让幼儿感受到安全、舒适。
③创设有助于促进幼儿成长、学习、游戏的教育环境。
④合理利用资源,为幼儿提供和制作适合的玩教具和学习材料,引发和支持幼儿的主动活动。
(2)一日生活的组织与保育。
①合理安排和组织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将教育灵活地渗透到一日生活中。
②科学照料幼儿日常生活,指导和协助保育员做好班级常规保育和卫生工作。
③充分利用各种教育契机,对幼儿进行随机教育。
④有效保护幼儿,及时处理幼儿的常见事故,危险情况优先救护幼儿。
(3)游戏活动的支持与引导。
①提供符合幼儿兴趣需要、年龄特点和发展目标的游戏条件。
②充分利用与合理设计游戏活动空间,提供丰富、适宜的游戏材料,支持、引发和促进幼儿的游戏。
③鼓励幼儿自主选择游戏内容、伙伴和材料,支持幼儿主动地、创造性地开展游戏,充分体验游戏的快乐和满足。
④引导幼儿在游戏活动中获得身体、认知、语言和社会性等多方面的发展。
(4)教育活动的计划与实施。
①制定阶段性的教育活动计划和具体活动方案。
②在教育活动中观查幼儿,根据幼儿的表现和需要,调整活动,给予适宜的指导。
③在教育活动的设计和实施中体现趣味性、综合性和生活化,灵活运用各种组织形式和适宜的教育方式。
④提供更多的操作探索、交流合作、表达表现的机会,支持和促进幼儿主动学习。
(5)激励与评价。
①关注幼儿日常表现,及时发现和赏识每个幼儿的点滴进步,注重激发和保护幼儿的积极性、自信心。(基本方向)
②有效运用观察、谈话、家园联系、作品分析等多种方法,客观地、全面地了解和评价幼儿。(基本方法)
③有效运用评价结果,指导下一步教育活动的开展。(作用和目的)
(6)沟通与合作。
①使用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语言进行保教工作。
②善于倾听,和蔼可亲,与幼儿进行有效沟通。
③与同事合作交流,分享经验和资源,共同发展。
④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合作,共同促进幼儿发展。
⑤协助幼儿园与社区建立合作互助的良好关系。
(7)反思与发展。
①主动收集分析相关信息,不断进行反思,改进保教工作。
②针对保教工作中的现实需要与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
③制定专业发展规划,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
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14.【答案要点】
(1)这位教师的做法是不对的,忽视了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她的做法是一种负面情绪的教育方式——“以暴制暴”。“再哭爸爸就不来接你”这样的严惩、恐吓和威胁性质的语言,不但会扼杀孩子的
自尊心,还会使幼儿丧失心理安全感。面对幼儿的负面情绪不正确的做法有:否定感受、打骂、恐吓、哄骗、取消权利、贴上胆小或坏脾气的标签。正确的做法是:采取积极的教育态度,到幼儿情绪激动的原因,寻情绪背后的需求和想法,及时安慰;引导孩子宣泄负面情绪,给孩子“心理玩具”提供其缓解情绪的物品等。
(2)帮助幼儿控制情绪的具体有效方法有:
①转移法:把注意力从产生消极否定情绪的活动或事物转移到能产生积极肯定情绪的活动或事物上来。例如:材料中的老师可以对幼儿说:“让我们一起搭积木吧,搭完积木爸爸就来接你了。”
②冷却法:当幼儿情绪强烈对立时,成人要把教育的重点放在平静幼儿的情绪上,使幼儿尽快恢复理智,而不要“针尖对麦芒”,可以采取暂时不理睬的办法,待幼儿冷静下来后,让他想一想,自己刚才的情绪表现是否合适,要求是否合理等。例如:材料中的幼儿一直在哭,老师可以采取暂时不理会的方式,等待幼儿稳定自己的情绪。
③消退法:对待幼儿的消极情绪可以采用条件反射消退法。例如,材料中的老师可以对幼儿说:“你不要哭了,你的爸爸一定会来接你的。”
15.【答案要点】
案例中的张老师认为《指南》在“健康”领域的动作发展上,提出了4~5岁幼儿“能用筷子吃饭”,提供了勺子幼儿不就不去用筷子了吗。应当训练小红才对。她的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因为《指南》中明确指出:“要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儿发展进程中的个别差异,支持和引导他们从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按照自身的速度和方式到达《指南》所呈现的发展‘阶梯’,切记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幼儿。”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予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幼儿之间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这种差异体现在幼儿的发展特点、发展水平、发展速度、发展方向上,每个幼儿都是独特的个体,每个幼儿的独特性中都蕴含着他独特的成长方式和生长点,而且幼儿的发展是一个持续、渐进的过程,同时也表现出一定的阶段性特征,每个幼儿在沿着相似进程发展的过程中,各自的发展速度和到达某一水平的时间也不完全相同。
因此,作为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不仅对幼儿要有爱心、耐心、责任心,在教育过程中还要做一个有心人,仔细观察幼儿各自的性格特点,决不能把幼儿看成是一样的、相似的,不能用相同的教育要求、方式方法对待不同的幼儿,而应该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针对幼儿的个性因人施教。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
五、活动设计题(本大题1小题,30分)
16.【参考设计】
大班主题活动《祖国妈妈我爱您》
【活动总目标】
1.情感目标:萌发热爱祖国的情感,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自豪。
2.技能目标:能够用动手制作卡片、图画来表达对祖国的爱,并能大胆在集体面前讲述自己对祖国的热爱。
3.认知目标:知道祖国有56个民族,了解祖国的壮丽河山。
子活动一大班社会领域《美丽的祖国》
一、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初步知道万里长城、故宫都是勤劳的中国人民建造的。
2.情感目标:激发幼儿爱祖国的情感,对祖国的地域辽阔感兴趣。
3.技能目标: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和认知能力,能够掌握我国的几个“世界之最”。
二、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有关长城、故宫的图片和录像、中国地图一张。
经验准备:生活中了解过长城。
三、活动过程:
(一)导入——谈话导入,激发幼儿了解祖国的兴趣。
请幼儿说出我们国家首都的名字。请幼儿分别谈谈自己去过哪些地方,看到些什么?
(二)展开部分
1.让幼儿看“大地图”,了解祖国的壮丽河山,幅员辽阔。
(1)请幼儿在地图上出首都北京的位置。
(2)请幼儿在地图上出中国最北、最南的地方。(最北的地方是漠河,那里天气很冷,到那里去要
穿厚厚的皮大衣。中国的最南面是南沙岛,那里一年四季都很热,到那里要穿很薄的衣服)(3)向幼儿介绍我国的世界最高山脉——喜马拉雅山;东北的大片森林和我国的两条河流:长江、黄河。
2.引导幼儿看图片,了解我国的世界之最。
(1)师生共同观看《长城》录像,给幼儿讲解:长城的一头在山海关,另一头是嘉峪关,弯弯曲曲,上上下下,很长很长.
2020年的愿望的说说(2)师生共同观看《故宫》录像或图片,教师讲解:故宫是世界上最大的宫殿,有近一万间房屋。房屋的顶是金黄的琉璃瓦,四周装饰着各的图案,雕刻着龙、凤等吉祥物。故宫里有大量的珍贵文物,这些都是古代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
3.“游览”美丽祖国。
请幼儿“游览”美丽的祖国,幼儿自由结伴,在大地图上的“各地”游览,说说自己来到了祖国的什么地方,看到了什么些什么。
(三)结束
播放音乐,让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用《歌唱祖国》的美好乐曲表达自己对祖国的热爱。
四、活动延伸
家园共育,引导幼儿回家给爸爸妈妈讲述美丽的祖国。
子活动二大班语言领域活动《美丽的祖国》
【活动目标】
1.情感目标:感受诗歌的意境美,萌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技能目标:能用轻柔、优美的声音朗诵诗歌,借助图片或提示仿编儿歌。
3.认知目标:理解诗歌中“祖国”的含义,知道祖国很大。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