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读书笔记(1)
赣榆县外国语学校 尚修柱
从教22年,第一次做课题。一直埋头于教学与班级管理,从不知教科研还是普通教师可以做的。晋级时对课题要求不高,凭借日常的积累和几篇论文顺利通过,始终以为“教科研”该是科研人员或者专家的事。当身边的年轻人“课题”结题、获奖,甚至因此成为“名师”、“带头人”时;当晋级后还要定编设岗,课题成为考评的一个必要条件时,恍然梦醒,我等草根也是可以搞研究的,也是必须搞研究的。
借学校课改的东风,学习身边的专家,依样画葫芦我也填写了课题申报表《和合教育理念下班主任工作方法与策略》,竟然初审通过,竟然许我开题。窃喜过后,便考虑如何“科研”?朴素地认为:研究需要思想、需要材料、需要能力吧,而所有的这些需要学习,于是买了《班主任工作操作策略》《班主任工作漫谈》《陶行知名篇精选》等。忽有一日,负责教科研的同志送来了《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一书,看着生涩的书名(总感觉心理一词与教育联用颇费思量)想:莫不是百元的申报费换来的安慰吧,便随手插进了书立中。忽又一日,负责教科研的同志通知说,需要写读书笔记的,就是读《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的读书笔记。
这才恍然,原来搞科研还是有章法的,担心教研的能力,便送来教材学习,学习还要讲究效果便督查你的笔记,此举甚好。那就读吧!
每日清晨,伴着孩子朗朗的书声,静下心,仔细研读一会,真的收获不少。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科研真的需要方法和技巧,而在具体操作以前,方向和策略更为重要,可谓:差之毫厘谬之千里。没有正确的思想指导,往往会事倍功半,徒劳无功。纵览《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一书(以下简称《心》一书),整部著作给人一种时代感强、体系完整、结构严谨、实用性强的感觉。全书共四篇十九章:第一篇 心理、教育研究与科学方法论;第二篇 课题选择与研究设计;第三篇 研究数据的收集方法 第四篇 研究结果的分析、呈现于评价。因为时间的关系,先粗览每章节的框架,熟悉了全本书的脉络,真正深入学习的是第一篇,笔记就从第一篇开始。
第一篇,心理、教育研究与科学方法论。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的水平取决于研究方法和科学方法论,所以发展和完善心理与教育科学的理论体系,促进心理与教育科学理论在社会实践中的应用,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犹如刚才所言,方向和策略更为重要,第一篇就是思想、方向和理论指导,方法的选择决定着研究操作的方向、效率和成败。
本篇共三章:第一章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概述;第二章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论;第三章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发展的新特点。
第一章,重要介绍心理与教育科学的性质和功能,研究它的原则,着重讨论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的特殊性和理论构建问题。在这一章中我认识了几个概念:科学、科学方法、科学研究、心理学、教育科学、理论、假说、归纳理论、演绎理论;认识了科学研究的特征、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的性质和地位、心理与教育研究的目的和功能、心理与教育研究的特殊性、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的原则。以及心理、教育科学研究与理论建构
对几个问题的思考:
1.如何认识心理与教育研究的科学性?
科学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运动变化规律的真理性认识,表现为系统化的知识体系。科学有特定的研究方法,及科学方法。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它既研究人的认知、情感和意志等心理过程以及性格、气质、能力等个性心理特征,又研究客观的外在行为表现。心理学是一门基础学科,与生物
学、遗传学、计算机科学语言学、医学等学科有密切的联系。
教育科学是一门应用科学。它是研究人类知识与价值观念传递过程中的教育现象的科学。
心理学与教育科学有不少共性:首先,研究对象都是人;器材心理学与教育科学的研究方法有相似之处;最后,二者的研究过程也 ,都是一个假设检验的过程。
心理与教育研究遵循着科学研究的基本原则,采取科学的方法和态度,并且以科学的方法论为指导,才能保证研究的科学性,揭示心理现象和教育现象的本质和个规律。
宠物猫种类2.心理与教育研究的重要目的包括哪些?
心理与教育研究的目的主要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正确的描述是合理解释变量间关系的基础,只有合理的解释才能产生正确的预测;根据正确的解释和预测继续有效而合乎预期目的的控制。
3.心理与教育研究的特殊性有何表现?
(1)研究对象与研究者的特殊性:研究对象的人是有意识、有心理的有机体;研究对象既
是生物生态,又是社会实体,社会性是其显著的特征;心理与教育研究涉及的各种变量很多而且复杂,这就决定了心理与教育研究难以精确地解释和预测;心理与教育研究通常不能对研究对象做出精确控制与操纵;人的心理具有发展性;人的心理还具有个体差异性;从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的研究者与研究对象的关系看,二者同属一类,即研究者是人,被研究者也是人,研究的主体与客体都是有意识、有目的的人类活动。
(2)研究过程的特殊性;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从研究过程的社会背景来看,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更易受到也更常受到来自政治方面的影响。
(3)研究方法的特殊性:首先,研究对象是人,这就要求心理与教育研究要符合伦理性原则;其次,从现代科学的角度来看,目前研究方法多属于“黑箱方法”,只能通过输入输出的信息的比较推测心理活动、加工过程,较难以准确地描述出脑内心理活动的具体过程与变化。第三,某些方面的心理与教育研究由于难以进行严格的控制实验,因而较难确认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4.结合研究实例,谈谈对心理与教育研究的教育性原则的认识。
教育性原则要求研究者在进行研究时要符合被试者的身心发展规律,具有教育意义,有利于被试的健康发展。
超能勇士我们的教育对象是人,是处于生长发育中的人,是人生观、价值观逐渐形成的青少年。因此,进行心理与教育研究必须坚持教育性的原则。因为我们进行心理与教育研究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使受教育者得到更好的教育和发展。
班主任工作内容主要就是班级管理工作和学生的德育工作。班主任工作方法与策略的选择和实施都会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那么班主任工作方法与策略的研究也不可避免地与被研究的主体——学生发生关联,对学生的思想形成、习惯养成、性格形成都会产生影响,而且人的成长是不可逆转的,因教育研究而对学生产生的影响也是不可逆转的。所以在今后课题研究中,我要始终坚持教育性原则,以科学的方法论为指导,保证研究的科学性,保证研究对象的健康成长。
本章的学习,让我深刻地意识到,进行教育科学研究要认识研究的方法的特殊性,把握研究的五条原则,科学有效地进行科学研究,并逐渐构建心理与教育研究理论。
第二章 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论。主要阐明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的哲学方法论、一般方法论,并简要介绍具体研究方法的基本类型和特点。通过本章的学习,我知道了一些概念:科学方法、科学方法论、哲学方法论、一般方法论;认识了科学方法论的指导作用、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历史发展、科学的哲学方法论的基本观点、系统方法论的一般观点及其对心理与教育研究的指导作用、心理与教育研究的具体方法等
对几个问题的思考:
1.思考哲学方法论、一般科学方法论和具体学科研究方法的关系。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的意思是科学方法论是以认识论为基础,以科学研究过程为线索,以一整套系统的科学研究方法为内容所建立起来的体系。一般来说,科学研究的方法论体系,按其从高到低的水平结构,可以分为三个不同的但又紧密联系的层次,即哲学方法论、一般科学方法论和具体的研究方法和技术。
哲学方法论是指导科学研究的最普遍的方法论。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研究的哲学方法论;一般科学方法论具有跨学科的性质,其代表是系统科学的基本原则。系统科学是“三论”和“新三论”的总称;某一学科的具体研究方法是分别适用于特定科学的专门的研究手段和技术。
2.比较心理与教育领域不同类型研究的适用范围及其优缺点,并思考在研究中如何选择与有机结合不同研究类型。
(1)个案研究与成组研究:个案研究是 指选择一个或少量被试或典型案例进行的全面而深入的研究。比较重视其研究结果对于总体的普遍意义;但因取样过少,结果的外部效度较差,可能影响结果的解释性和可推广性。成组研究又可以分为大样本研究和小样本研究。大样本研究随机化程序选取了大量被试,样本代表性好,因而研究结论的可推广性程度大,统计检验比较有效,但如果取样不合理,研究控制差,有时可能造成人力、财力和时间的浪费。
伤心的qq名(2)实验室研究与现场研究:实验室研究是在实验室的背景下,在严格控制的条件下,创设一定的情景,操纵自变量,观测因变量并确定实验处理的效应。现场研究是在实际生活的背景中进行的,避免了实验室研究的人为性、控制性及可能产生的实验者效应,结论的可推广性也较强。但由于现场研究缺乏控制,研究的代表性可能降低,也可能出现情景效应,因而研究中的因果关系难以确定。此外,现场研究所需的人力、财力和时间一般也较实验室研究更多。
(3)实验研究与非实验研究:实验研究是心理与教育研究的重要方法,其主要优点在于能够比较准确地确定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可以较好地控制无关变量。但因其人为性及实验者效应又常受到批评;非实验研究是指对被试变量不加控制而收集被试有关情况的研究。
(4)发展研究与非发展研究:发展研究主要有纵向研究、横断研究和趋势研究。纵向研究优点是能系统地、详尽地了解被试心理发展的连续过程和量变质变的规律,但由于研究周期长,被试易丢失,反复测量对结果准确性的影响以及易受历史因素的影响;横断研究的优点是能够在短期内出同一年龄或不同年龄被试心理发展的不同水平或特点,并从中分析出发展规律,但由于时间短,不系统,因而难以全面的反映问题或获得全面、本质的结论。
以上研究的划分标准是相互交叉的。在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中,应根据主客观条件及研究的目的要求,选择适当的研究类型,正确而有效地揭示心理现象和教育现象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揭示变量或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创业做什么好
不同研究类型各有利弊,各有长短。在实际的教育研究中要根据具体情况,结合研究目的的侧重点,综合考虑时间、背景、被试、研究的标准等,为尽可能多的获得准确而有效的
数据服务,采用多种类型相结合的研究方式,最大限度地提高研究效果,以期到底心理与教育研究的目的。
3.心理与教育研究中常见的数据收集方法有哪些?
心理与教育研究中数据收集的方法很多,如:观察法、实验法、访谈法、问卷法、社会测量法、心理测量法、口语报告法、Q技术法、档案法等。山崩地裂的拼音
“事必有法,然后可成。”——《孟子集注》。方法是解决问题的手段和行为方式,选择合适的方法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心理与教育研究的水平取决于研究方法和科学方法论。所以,学习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论,对提高研究水平,促进教育科学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有着重要的意义。
第三章 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发展的新特点。本章重点讨论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发展的新特点、新趋势,重点介绍其中的生态化的、跨文化的和计算机化的新趋势以及对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发展的影响和意义。通过学习认识了: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发展的总特点主要有研究思路的生态化、研究背景的现场化、研究方式的跨学科与跨文化特点、研究方法的综合化、研究手段的现代化、研究结果的数字化和研究过程各方面的计算机化。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