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沿海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调查与思考
南通沿海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调查与思考
作者:周丹
来源:《沿海企业与科技》2011年第08
        [摘 要] 文章通过对南通旅游市场的游客旅游方式、逗留时间等数据分析,探讨南通沿海旅游资源利用现状,剖析制约南通沿海旅游资源充分利用的深层因素,并提出开发南通沿海旅游资源的几点思路。
        [关键词] 沿海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南通
        [作者简介] 周丹,中共南通市港闸区委党校讲师,研究方向:经济管理,江苏 南通,南通周边城市旅游景点226005
        [中图分类号] F590.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23201108-0072-0005
        南通是江海门户之城,东濒黄海,南临长江,于江海交汇之处,集黄金海岸黄金水道优势于一身;南通是灵山秀水之城,以其山水相依、城河相拥的格局形成独特的山水城市
景观;南通是田园悠闲之城,是近代中国最早由国人独立经营、全面规划、城市功能协调发展的城市。
        南通拥有长江岸线226公里,拥有海岸线210公里,启东市圆陀角,可以见到长江入海,东海和黄海也在此分界,三水交汇,加上寅阳观日的独特自然景观,蔚为壮观;东灶港为天然渔港,交通便捷,商贾云集,盛产各种鱼虾蟹贝,是一个繁荣的渔港,并且有着独特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南通的沿海旅游资源在长三角都市圈乃至在全国都享有独特的优势。但由于旅游业起步较晚,开发力度较低,从而导致了产业发展滞后,旅游产品的知名度不高。如何利用较为良好的沿海旅游资源条件,激发南通沿海旅游的后发优势,提高旅游业的经济效益与产业地位,是促进南通旅游业发展亟待解决的课题。
        一、南通旅游市场现状分析
        (一)客源地分析
        根据江苏省国内旅游抽样调查资料,南通市国内游客主要来自江苏省内。目前南通现有的景区景点形式功能单一,缺少亮点,缺乏特,狼山和濠河风景区也只是区域性的旅
游产品,沿海旅游的主导功能不突出,尚未得到市场广泛关注。数据显示,目前认可度仅仅在江苏,还不能在全国性范围内形成较大影响。但是国内旅游市场发展仍有较大的潜力,临近的上海和浙江等经济比较发达的省市,是南通市具有开发潜力的市场。
        (二)旅游方式分析
        根据江苏省国内旅游抽样调查资料,南通市国内游客的旅游方式主要有个人旅游、家庭亲朋、单位组织三种方式,另外还有少部分游客为旅行社组织。对江苏省、上海市和浙江省三个主要客源地游客旅游方式的分析发现,江苏省内家庭出游的比例比较高,上海和浙江游客个人出游和单位组织的比例比较高。南通市位于发达的江浙沪旅游区,客源市场腹地广阔。但由于区域旅游形象尚未完全确立、旅游项目偏少偏小,旅游资源不够丰厚,虽然水的特更为明显,集江、海、河于一体, 但是海岸属于淤泥质海岸,相比基岩质海岸景观美感度低;虽有狼山、濠河等省级风景名胜区和达到4A级的旅游景区,但是现有景点体量偏小,产品开发市场针对性不强。加上南通成陆时间短,与南京、苏州等地相比历史人物和名人掌故也略微逊。对旅行社吸引力不大,市场效应尚难全部显现,在旅游产品开发和项目选择过程中应予以考虑[1]
        (三)出游目的分析
        根据江苏省国内旅游抽样调查资料,南通市国内游客的出游目的以商务会议为主,其次是休闲度假、观光旅游和探亲访友,再次是公务出差和购物旅游的比重比较大,其他出游目的的游客比重比较少。南通所在的长江三角洲地区是中国经济发展最快经济总量规模最大的区域之一,区域内商贸往来以及人员流动频繁这必然会带动商务会议旅游的发展,商务会议旅游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南通自身经济较为发达,市域内商贸繁荣,商务旅游氛围浓厚。商务客人所占的比重较高,但是商务旅游整体水平较低,商务会展设施落后,商务旅游产品处于开发的初始阶段[2]
        (四)游客逗留时间分析
        根据江苏省国内旅游抽样调查资料,南通市国内游客的逗留时间一般为1夜或2,大部分为周末出游。游客平均逗留时间不长,过夜比例偏低,消费带动作用不强,在制定线路推荐的过程中,可以结合周边地区优势,统筹安排。在基础设施建设上,配套服务的完善上加大力度,不仅要留住游客,而且要在游客的停留时间获得好的口碑和经济效益。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