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3.4《测量降水量》教学设计
课题 | 测量降水量 | 单元 | 3 | 学科 | 科学 | 年级 | 3 |
学习 目标 | 科学知识 1、降水是天气的重要特征,测量记录降水量的单位是毫米 2、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容器中雨水的高度值就是降水量 3、气象学家根据一天(24小时)的降水量确定下雨等级 科学探索 1、自制简易雨量器,练习使用雨量器,用雨量器实地测量降水量 2、学会对照24小时降水量等级表,初步判断自己测量的降水量等级 科学态度 培养自制工具进行科学实验的兴趣,养成观测天气的好习惯 | ||||||
重点 | 1、降水是天气的重要特征,测量记录降水量的单位是毫米 2、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容器中雨水的高度值就是降水量 3、气象学家根据一天(24小时)的降水量确定下雨等级 | ||||||
难点 | 1、自制简易雨量器,练习使用雨量器,用雨量器实地测量降水量 2、学会对照24小时降水量等级表,初步判断自己测量的降水量等级 | ||||||
教学过程 | ||||||||||||||||||||||||||||||||||||||||||||||||||||||||||||||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
导入新课 | 1、降水是天气的一个重要特征。它是指空气中的水汽冷凝并降落到地表的现象。常见的降水有哪些形式? 【点拨】 雨、雪、冰雹 2、地球上的水蒸发到空气中后,有时会形成降雨,再回到地球表面。有时是毛毛细雨,有时是倾盆大雨,我们如何识别呢? 【点拨】 我们可以把雨水搜集起来,使用雨量器进行测量,然后按照统一的测量标准进行衡量。 | 回答交流 交流 | 层层引导,由浅入深导入新课学习 | |||||||||||||||||||||||||||||||||||||||||||||||||||||||||||
讲授新课 | 一、雨量器 1、什么是雨量器?有什么作用? 【点拨】 雨量器是用来收集降水的专用器具,并通过与之配套的雨量量筒,用来测定以毫米为单位的降水量。适用于气象台(站)、水文站、环保、防汛排涝以及农、林等有关部门用来测量降水量。 2、雨量器结构 工作原理: 雨量器的外表是一个普通的圆柱形的金属筒,筒口离地面70厘米,分上下两节,上面一节是一个漏斗,下面一节是一个圆柱形的筒,圆筒里放着一个储水的瓶子,漏斗正好插在这个储水瓶里。雨量器配有一个量杯,把雨水或雪水倒入量杯内,就可以测出降水量。容器中雨水的高度值就是降水量。 二、自制雨量器 1、我们可以制作简易的雨量器。制作前需要考虑哪些问题? 【点拨】 ①需要哪些材料 ②什么形状适合 ③测量标准是什么 ④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2、怎么自制雨量器? 【点拨】 ①选一个直筒透明杯。 ②在杯子外壁贴上刻度条,使纸条0刻度线和杯内底部对齐。(以毫米为单位)③在刻度条外面贴上透明胶带,用来防水。 ④把雨量器放在雨中,就可以测量降水量了。 3、自制雨量器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点拨】 刻度条的零刻度线要与容器内部的底面对齐。 三、如何使用雨量器 1、模拟实验 ①将雨量器水平放置水槽里或室外地面上 ②用喷壶模拟降雨,记录好时间 ③将雨量器水平放置桌面,待液面稳定后再读数 ④读数时,视线与液面平行 ⑤读数时,要加单位“毫米” 2、实地测量降雨量 ①下雨前,把自制雨量器放置室外,记录好放置的时间,24小时后取回,记录好降雨量 ②对照“降雨量等级标准”确定降雨等级 ③查询气象台对这场雨降雨等级的报告,并和我们测量的结果进行比较 四、降雨量等级 1、怎么理降雨量? 【点拨】 雨量是指降落在地面上的雨水未经蒸发、渗透和流失作用,而以积聚的深度来确定的。我国规定雨量以毫米为深度的单位。 2、降雨量等级怎么划分? 【点拨】 雨量的等级根据二十四小时内降雨量的大小划分为小雨、中雨、大雨、暴雨、大暴雨、特大暴雨几个等级。 3、我的测量记录
【注意】自己确定的等级与气象台有差别的时候,以气象台预报为准。 4、讨论 (1)雨量器的口径大小是否对测量有影响? 用大小不同的雨量器测量降水可以吗? 【点拨】 测量降水量与使用的雨量器的粗细、大小没有关系,看的是雨水在雨量器中的高度。简易雨量器中没刻度部分可先倒进一些水。 (2)如何测量雪和冰雹的降水量呢? 降雨量怎么测量的【点拨】 雪和冰雹完全融化后,再用雨量器测量,读出水的毫米数,对照“24小时降雨量等级标准”,确定降雨量等级。 五、课堂练习:判断下列说法正误 1、如果我们厂制的雨量器测得的降水量与当地气象台预报不同,应以气象台的为准。( ) 2、同一场雨,用不同的雨量器测量结果是不同的。( ) 3、降水量的单位是毫米。( ) 4、雨量的等级根据二十四小时内降雨量的大小划分为小雨、中雨、大雨、暴雨、大暴雨、特大暴雨几个等级。( ) 5、测量降水量与使用的雨量器的粗细、大小有关。( ) 6、雨量器水平放置桌面,待液面稳定后再读数。( ) 六、拓展提高:连续测量活动实践 1、要求 ①连续十天测量当地的降雨量 ②确定降雨量等级 ③如果这些天不下雨,查一查气象台报告的这一段时间的降雨数据 ④画出柱状图 2、我的测量记录
3、我的柱状图 【提示】 通常根据一个地方24小时降雨量的多少来确定降雨量的等级。 七、作业布置 关注当地天气,坚持测量气温和降水量,做好观察记录。 | 查阅资料交流 认真听 交流 按步骤操作 模拟实验 实地测量 对照24小时降水量等级表 填写测量记录 讨论交流 讨论交流 独立完成 | 了解雨量器的特点、结构、作用 学会自制雨量器 通过模拟实验和实地测量,学会使用雨量器 学会判断降水量等级 检测基本知识掌握情况 提升测量质量和要求,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巩固课堂知识 | |||||||||||||||||||||||||||||||||||||||||||||||||||||||||||
课堂小结 |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降水是天气的一个基本特征,测量记录降水量的单位是毫米。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雾等。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雨量器的集水漏斗用来收集雨水,容器中雨水的高度值就是降水量。我们可以用直筒透明杯子来做雨量器。气象学家根据一天(24小时)的降水量确定下雨等级。整节课培养了我们自制简易工具进行科学实验的探索精神。 | 总结课堂 | ||||||||||||||||||||||||||||||||||||||||||||||||||||||||||||
板书 | 自制简易雨量器 测量降水量 模拟测量 降水量测量 实地测量 | 板书设计 | ||||||||||||||||||||||||||||||||||||||||||||||||||||||||||||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