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降水量的测量》说课稿
科学《降水量的测量》说课稿
开始: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今天我将要说课的课题是《降水量的测量》。
一、说教材
本课内容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制作雨量器“我们怎样才能准确地知道雨下得有多大?”是本课研究的中心问题。活动开始时先了解气象学家是怎样观测和区分下雨的等级的。接下来介绍制作简易雨量器的方法。如果用饮料瓶制作雨量器的透明杯子,应选择底部平的那种。
第二部分:测量降水量。让学生拿着做好的雨量器到室外,用喷壶模拟降雨,使学生们经历一次收集和测量降水量的模拟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将考虑到雨量器的摆放地点,读取降雨量的方法。对照降雨等级判断各组雨量器测得的雨量等级。对学生课外的持续观察和记录进行指导。
二、说学情
降水是天气的一个基本特征,也是“天气日历”中重要的记录数据。从第1课开始,学生就尝试着用他们的感官来观察并判断降雨情况:小雨、中雨、大雨。这一课让学生知道气象学家是怎样测量、记录和确定降水量的,并且亲自做一个雨量器来记录降水量。
三、说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降水量的多少可以用雨量器来测量。
过程与方法:
降雨量怎么测量的制作简易的雨量器,并学会用简易雨量器测量降水量,完成“天气日历”的记录。
情感、态度、价值观:
保持对天气现象观测的兴趣,培养认真仔细的观察习惯,能在课后持续地进行降水量的观测。
四、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制作简易的雨量器,并学会用简易雨量器测量降水量。
难点:正确使用雨量器测出降雨量。
五、说教学法
1、教法:
在科学教学中,教师通过语言描述、实物演示、知识渲染等手段创设课堂的教学情景,小学生们大都具有很强的好奇心,但自制力和理解力相对较差,通过丰富的情感体验和社会实践,使学生大胆表现自己认识世界,我尝试采用如下教学法:
(1)想象法:通过教师巧妙的介入,引导学生在大自然中感知植物的特点。
(2)表现法:通过感知,使学生产生强烈亲身体验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大胆的表现对事物的了解。
(3)实践法:通过教师有效的引导和亲身的体验,让学生通过感情去亲身实践。
(4)探究法: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让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实践生活中更好的去体验。
2、学法:
本课在学法上主要采用了尝试学习法、对比学习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首先让学生尝试想象大自然中各种各样的植物,然后小组活动、最后通过"讨论交流"和"亲身体验"相结合的学习方法,最终解决问题。从而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练习,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六、说教学过程
最后我来具体谈一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谈话:降水也是天气的一个重要特征,降水的形式很多,有雨、雪、冰雹。那么,我们怎么判断降水量呢?
2.介绍雨量器,气象学家是用雨量器来测量降水量和根据降水量的多少来区分雨的等级的。
(二)、探究内容
用雨量器测量降水量
1.出示自制简易雨量器,讨论:我们如何来制作简易雨量器呢?
2.介绍材料,为什么要选用直筒的杯子?
3.学生活动:分组制作雨量器。
4.展示自制的雨量器,讨论:雨量器的口径大小是否对测量有影响?用口径大小不同的雨量器测量降水都可以吗?
降水量的观察和测量
1.讨论:雨量器使用的注意事项。收集完“降水”,注意不要让雨量器内的“降水”溢出;读数时,要把雨量器平放在桌面上,视线与雨量器内的水面保持平行。
2.模拟实验:用喷壶模拟降水,初步感知怎样收集和测量降水量。
3.对照降水量等级表,说说模拟降水量。
4.指导记录“降水量填充图”。
(三)、拓展小结
1.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利用自制雨量器测量降水量,还有什么疑问和想法?
2.课后开展降水量测量和记录活动。
七、板书设计:
一个好的板书,可以使人一目了然,清晰易懂。因此,本课我采用了知识网络式板书,把黑板分为三部分,把知识要点写在左侧,把知识的推导过程写在中间,实例应用写在右边。
以上是我对《降水量的测量》这节课的说课。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