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教育史——第5章
第五章中世纪与文艺复兴时期的教育
第一节中世纪西欧的教育
从公园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到14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前的近1000年,通称为“中世纪”(MilddleAges),这是西欧封建制度从发生、发展到衰落的历史时期,西欧中世纪教育就是指这一时期的教育。
一、西欧中世纪早期(五世纪末至十一世纪)的教育
封建社会的基础是封建的土地所有制,封建主和农奴是封建社会两个主要的阶段,他们之间的敌对的阶级矛盾是封建社会的基本矛盾
西欧封建社会的等级性是封建社会关系的一个重要特点,从而使封建教育也带有明显的等级性特征浓厚的宗教性成为西欧封建教育的另一个重要特征
(一)教会学校
在中世纪,西欧的教会学校主要包括三种类型:修道院学校、主教学校和堂区学校,在这三类学校中,修道院学校因其藏书丰富、管理严格等特点而成为最重要的教会学校
1、修道院学校
修道院学校主要是指设在修道院内的教育机构。就其发生而言,修道院学校是基督教修行制度(或称寺院制度)的产物
修道院学校分为两部分。未来准备将来担任僧职的贵族和僧侣子弟,自幼入院并住宿于修道院内而学习的,称内学;不准备担任僧职的人,则不住院内而学习的,称为外学。修道院学校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服从、贞洁、安贫等品质
2、主教学校
主教学校又称大教堂学校或座堂学校,一般设在主教的所在地,其性质和水平同修道院学校相近,学校设备条件比较好,学科内容也比较完备
3、堂区学校
堂区学校一般设在牧师所在的村落,是对一般居民子弟进行初步教育的一种形式
国外有名医学院
(二)世俗教育
在西欧中世纪,除了教会学校之外,随着封建国家的建立,也出现了适应中世纪社会和生活的世俗教育。世俗教育主要包括两种形式:宫廷学校、骑士教育
1、宫廷学校
查理曼大帝统治时期,曾招聘有学识的僧侣,对帝王、王族和大贵族的子弟进行教育,教以“七艺”、拉丁语和希腊语,培养他们担任治理封建国家的官吏,这就是欧洲大陆上的宫廷学校
2、骑士教育
骑士教育是结合宗教教育与武士教育为一体的一种封建主阶级的特殊教育形式
法兰克王国在9世纪后期,就确立了封爵制度,国王以下依次为公爵、伯爵、子爵、男爵,最低一级的封建主是骑士
骑士教育的实施
骑士教育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家庭教育,它通常分为三个阶段:(1)从出生至7~8岁,这个阶段为宗教教育阶段;(2)7~8岁以后,这个阶段通常称为“礼仪教育阶段”;(3)从21岁,被称为“侍从教育阶段”
教育内容:吟诗、音乐、下棋、骑马、游泳、剑、角力,被称为“骑士七艺”
综观骑士教育的全部内容,都在于灌输服从与效忠封建统治阶级的思想,训练勇猛作战的本领,但却非常轻视文化知识的学习
二、西欧中世纪后期(十一世纪至十四世纪)的教育
十至十一世纪时,修封建社会的生产力得到发展,农业生产水平有了提高,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商业交往开始活跃起来。在这一基础上,手工业者和商人狙击和商品交换活跃的市集,便逐渐发展成为中世纪的城市
从十一世纪起,市民开始了反对封建领主压迫和争取城市自治的斗争。他们或以重金赎买的方式摆脱
城市对封建主的依属关系,也有的通过武力斗争争得不同程度的自主权力
由于天主教神学思想是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因而市民以及农民的反封建斗争,常常以宗教“异端”的形式出现,与此同时教会还通过强化经院哲学来维护和加强神学的统治地位
(一)经院哲学及其对教育的影响
经院哲学内部出现了反对派唯名论和正统派唯实论之间的斗争,在对事物的产生、存在与发展的基本认识上唯名论者认为:个别的具体的事物是客观存在的、真实的,事物的一般概念只不过是表述事物的名称和符号。唯实论者正相反,认为离开个别事物的“一般”,是先于个别事物“实在”着的,是事物产生的本源
唯名论与唯实论的斗争发展到十三世纪时,形成了一场以巴黎大学为中心的大论战,而在这次论战的基础上,经院哲学形成了完整体系
托马斯·阿奎那
经院哲学的代表人物:意大利的僧侣、唯实论者、巴黎大学神学教授托马斯·阿奎那(Thomas Aquinas,1226—1274)
主要哲学和教育思想
1、人性论
托马斯认为人是由灵魂(精神)与肉体(物质)组成的一个的统一的完满实体。托马斯受亚里士多德理论影响则认为灵魂之于肉体犹如形式之于质料,人不是一个组合体而是一个统一体可是,托马斯认为形式是事物的主动的和现实的因素,质料则是被动的和潜在的因素:他认为灵魂凌驾于肉体之上,
精神是第一位的,上帝是纯粹的形式,“万事万物最后的目的就是上帝”
2、认识论
托马斯采纳了亚里士多德的学说,承认人的认识是以感性经验为基础的,肯定知识的后验性。托马斯面对客观事物和人的感官感觉时,承认事物和感觉在人的认识过程中起着基本的作用不过托马斯的认识论是二元的,他承认知识开始于感觉,感觉是知识的一个来源,但他认为这不是唯一的来源,人的灵魂的理智活动同样也是知识的一个来源
他提出人的认识归根结底在于探究事物的本质或本性,而事物的本质渊源于上帝,所以人的“最终认识”,必须同上帝联系起来,以上帝为“最后对象”
3、信仰与理性
托马斯和他的前辈一样,坚持信仰至上的原则,重申哲学是神学的婢女,但针对当时一些神学家把哲学和神学相混淆,使哲学成为神学的附庸等现象,他对两者的关系赋予了新的解释。
4、论教育方法
在托马斯的教育思想中,关于教育方法的论述占有重要地位。这种方法业绩通常所说的经院哲学的方法——通过理性的辩论阐述神秘的教义,用哲学解释神学。
具体的教学形式和方法:
①采取提问法,呈现论题,引发学生思考;②正反两面给出多个具体论证;③对论题进行分析并辩论作出裁决;④回到正反两面的论证上,在连续的逻辑推理中对整个命题进行研究
(二)西欧中世纪大学的产生和发展
十一世纪以后,在社会生产力向前发展,城市兴起和新兴市民阶层发展的基础上,出现了中世纪的大学。西欧中世纪大学的产生,是社会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工商业的发展、城市的兴起、十字军东征、经院哲学的出现等等,都在不同程度上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1、中世纪大学的兴起
中世纪大学最初产生于12世纪的意大利、法国和英国。早期中世纪大学通常是在原有的文化教育机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大学的前身有两种:一种是原有的对所有人的教育中心和研究所;另一种是原有的主教学校,最早的中世纪大学就是在此基础上建立、演变而言的
其中比较典型的是意大利的萨莱诺大学,波隆那大学和法国的巴黎大学
2、中世纪大学的组织与管理特点
根据管理体制的不同,中世纪大学通常被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波隆那为代表的“南方型”大学,又
称为“学生大学”;另一类是以巴黎大学为典型的“北方型”大学,又称为“先生大学”
但是,不论是“学生大学”,还是“先生大学”,执掌教务的并不是学生和教师个人,而是由他们组成的团体。在中世纪大学创建之初,大学实际上就是一个由教师团体和学生团体组成的“组合”
在“学生组合”中,往往按照地籍,组成“同乡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同乡会”又相互结合,形成更大的区域性组织。“教师组合”的主要形式是“系”或“教授会”。这是按所教学科形成的教师组织。
中世纪大学中更为重要的组织结构是学院。在中世纪大学中,按学科划分一般有四个学院,即文学院、法学院、医学院和神学院。其中,文学院是一种预备性质的机构,为进入其他三个学院做准备。神学院则是地位最高的学院。
中世纪大学从最初形成时已表现出自治的特点。以后,虽然教俗统治者都不断加强对大学的控制,但学校内部事务基本由学校管理
中世纪大学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力量。教会和世俗封建主为了争取大学的支持,往往授予大学一定的特权
中世纪大学创建之初,教学内容和课程并不确定,通常是由各大学教师自定的。从13世纪起,经教皇命令和大学法规确定,课程逐步趋于统一和稳定。中世纪大学的教学方法主要是讲解和辩论中世纪大学已有学位制度。大学学习一般分为两个主要阶段,这与学位制度具有直接联系。第一阶段:可获“学士学位”,在此基础上可获得“硕士”或“博士”的学位。
大学的出现无论从组织上或思想上,都突破了教会对教育的垄断局面,而有益于世俗性文化的发展。教会则通过认可、给予经费和派遣神职人员去大学任教等办法,企图控制大学,或是另外开办教会学校,与之相对抗
(三)城市学校
随着城市的发展,新兴的市民迫切需要掌握初等文化知识,需要对经营工商业有用的实际技能的训练,原有的教会学校显然是满足不了这一要求的。于是,在城市便出现了世俗性的学校
城市学校的特点
(1)领导权方面
与中世纪其他世俗教育机构不同,中世纪的城市学校大多是由城市当局或行会组织负责开办和进行管理的。因此更具有世俗教育的特点
(2)培养目标方面
(3)教育内容方面
第二节拜占廷和阿拉伯的文化教育
一、拜占廷帝国及其文化教育
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东部以君士坦丁堡为都城,为东罗马帝国,史称拜占廷帝国。西罗马灭亡之后,拜占廷帝国又存在了近一千年,直到1453年为奥斯曼帝国所灭
1、世俗教育
拜占廷的教育仍然继续了古典教育的传统。希腊语仍然是教学所运用的语言。另外,当西欧的高等教育完全绝迹的时候,拜占廷的高等教育却继续存在
在拜占廷,最受重视的是法律教育
2、教会学校
隐修院学校;座堂学校
拜占廷教育的一个显著特征,是继续保持用希腊哲学的观点和论证方法来钻研神学理论,探讨神学问题。它不像西欧教会那样鄙视古典文化
拜占廷的教育起了保存和传播古希腊罗马文化的作用;拜占廷的文化教育对东欧产生了重大影响;拜占廷的文化教育对西欧也有很大的影响
二、阿拉伯的文化教育
7世纪伊斯兰教建立后,在默罕默德领导下,阿拉伯半岛归于统一,并迅速成为横跨欧亚非三洲的政教合一的阿拉伯帝国。伊斯兰教政权建立后,各种类型及各种水平的教育机构才陆续出现
古代阿拉伯教育的目的有二:第一是宗教的,教育是为了使人做到信奉《》(是知识的源泉),信奉默罕默德(高于所有先知);第二是世俗的,培养为两个世界一起工作的人,教育除接受能力与兴趣外,应该人人开放,学习知识是必需的
(一)昆它布
(二)宫廷学校和府邸教育
这是对王室子弟进行教育的重要组织机构,教师由统治者聘任,在宫廷府邸授课。除传授《》
、《圣训》、历史、诗歌、语法、和辩论术外,还讨论治国之道。在宫廷中定期举办沙龙,邀请当时著名的学者、诗人参加,以争鸣的方式争议宗教、哲学、历史等课题,有时统治者也会亲自参加,后来贵族、朝臣和富有人家,仿效宫廷,在府邸延聘学者举办学术论会,宫廷学校和府邸教育遂成为特权阶级的特殊的教育机构
(三)学馆
是学者在家讲学的场所,没有固定的教学内容,教育内容和水平均因人而异。从教学程度来看,它是介于昆它布和宫廷学校之间的中等教育
(四)清真寺
亦称“礼拜寺”,是伊斯兰教徒聚会礼拜的圣地。对有一定基础的年长教徒,则授以较高程度的知识。教学中惯常的办法是教师坐于廊下或院中讲课,任人来听,听者环坐成圆形,叫做“教学环”。教学内容除《》、圣训、法律之外,还有数学、天文学等,属中等教育范围。另外,还有一些规模宏大的清真寺邀请学者讲学,各地及各国学生寄宿寺内听讲,独立钻研,与高等学校类似
(五)图书馆和大学
阿拉伯的图书馆和大学界限不清,同属于高等教育机构,图书馆的主要任务的搜罗书籍、组织翻译、
指导阅读、抄写图书和科学研究。当时,著名的图书馆有赫克迈图书馆、伊勒姆图书馆、科尔多瓦图书馆等。公元10世纪时,建立了科尔多瓦大学
另外,在塞尔柱帝国和奥斯曼帝国时期,阿拉伯的教育也得到了相当程度的发展
第三节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的教育
一、人文主义文化的内涵
首先,作为文艺复兴的指导思想,人文主义基本内涵的获得是在反对天主教会及其压抑摧残人性的基督教教义,否定教会和教皇至高无上的绝对权威的基础上完成的
其次,“人文主义”是以“人”为中心的文化,相信人是世界的主人和财富的创造者,相信人的智慧和力量,要求一切以人为根本,重视发展人的事业、强调人的自然本性、人的生活价值、自由意志、世俗生活和世俗教育
再次,人文主义者强调现世生活和尘世的享乐,反对神学的禁欲主义和原罪说
最后,人文主义者反对教会的蒙昧政策,提倡学术的至高无上
二、新教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
宗教改革运动是在历史渊源都和现实动因两大因素的交互作用下爆发的
从历史渊源来看,文艺复兴所启迪并提倡的尊崇理性、张扬个人的精神在宗教领域的渗透与影响,直接引发了对罗马天主教会决议、教皇绝对权威甚至基督教教义本身的怀疑和甄定
从现实动因来看,罗马教会日益膨胀的权力欲望、对土地与金钱的巧取豪夺成为宗教改革运动爆发的原因
1517年10月31日,为反对罗马教皇利奥十世以出售“赎罪券”为名大肆搜刮民脂民膏这一恶行,德国神父马丁·路德将一份历数罗马天主教会恶行的《九十五条论纲》贴在了威登堡大教堂的门口,就此开启了宗教改革运动的序幕
在教皇发布上谕革除路德教籍,并宣布路德的神学主张为“异端”之后,路德又相继发表《致德意志基督教贵族书》、《教会的巴比伦之囚》、《基督教的自由》三大论著,全面阐发了自己的宗教神学信念马丁·路德致力于将希腊文《圣经》译为德文《圣经》。1522年,德语《新约全书》出版
法国人文主义者、神父加尔文撰写出版《基督教原理》,系统阐释了加尔文的新教立场与神学信仰体
系,为宗教改革在法国的开展提供了必要的理论支持
此后,法国的新教加派——胡格诺教派即为加尔文教派在法国的延续与发展
在德国,当时的知名教育家梅兰克顿和斯图谟则进一步将路德的宗教主张运用到中学与大学教育实践中,强化了路德新教主张的教育意义
宗教改革运动时期的宗教主张:
(一)“因信称义”说
“因信称义”语处于《新约·罗马书》,意为个人灵魂称义及重生的条件在于个人心底对上帝的信仰,即“义人必因信得生”、“人心里相信,就可以称义”
实践证明,“因信称义”说对当时及后来西方教育发展产生了久远的影响
首先,“因信称义”说为人类理性的解放及发展开辟出极大的空间
其次,“因信称义”说还在事实上为西方文化体系中的核心价值观——个人主义的发展及成型提供了基础
(二)“预定”说
加尔文提出:上帝依据自己的智慧和对人类的爱,在创世之初即把所有的人分为“选民”与“弃民”两大类,“选民”永生,“弃民”永罚。上帝的这一计划为人类所不知,且不因人类的现实作为而改变,个人以
及基督教会对此计划的制定与实施没有任何的主动性。计划制定后,上帝凭借自己的无上智慧和绝对权力推行此计划
在将个人置于接受上帝安排的命运作为唯一生活可能境遇的同时,加尔文又借助于“选民”外在标志的确定,进而赋予个人生活的主动性
第一,信仰是“选民”的主要标志之一
第二,加尔文还把是否崇尚理性和科学,积极入世、克己、拥有严谨的生活和虔诚的宗教感情作为上帝“选民”的标志
(三)“善功”与“天职”说
所谓“善功”,按照罗马天主教会的解释,主要是指信徒们在教会神职人员的引导下,参加教堂祈祷、斋戒、唱赞美诗、圣餐等一系列的宗教活动。善功积累的结果是“称义”,这即是“善功称义”
而在路德看来,“善功”既非教堂祈祷与斋戒,更不是那些繁琐的宗教礼仪和严明的宗教规条,而是个人凭借信仰所从事的各种社会职业和日常工作
在“善功”与“称义”的关系上,加尔文同样反对将天主教所宣称的“善功”作为“称义”的条件,主张“因信称义”,而非“善功称义”
(四)“人人皆僧侣”说
从“因信称义”说出发,路德进一步主张对上帝的共同信仰使得人人在上帝面前均享有平等的权利与义务。在所有的基督教中,除他们在教会中所出任的不同的职务外,他们之间不存在任何别的差异,更不存在一部分教徒必须借助另一部分教徒才能实现个人灵魂得救的情况
三、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教育思想的变迁
这种教育思想的整体发展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从以中世纪教会神学教育为主的教育思想向追求个人价值的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的转变;二是从旧的一统天下的罗马天主教教育思想向新教教育思想与旧教教育思想并存的转变
(一)教育目的与作用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者提出教育在个人发展以及社会进步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只有接受了适当的教育,个人才能拥有美德,才能获得身心和谐发展。这种作用主要是通过合格“公民”、贤明“君主”、干练“侍臣”的培养和学者型、实干型人才的造就发挥的
在教育作用与培养目标问题上,新教教派领袖也在继承中世纪天主教神学教育传统的基础上,提出了新教教育目的与作用的观点,如德国宗教改革领袖路德即提出宗教与世俗并重的“双元教育目的论”
在教育目的与作用问题上,加尔文主要强调要发挥道德教化的作用,为新教发展培养具有虔诚信仰上帝、憎恨邪恶的宗教情感,掌握基本文化知识的信徒。此外,教会教育还要致力于各类实用人才的培养(二)教育内容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