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中国际工坊式教学的研究
120
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中国际工坊式教学的研究
■姬 幸/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摘 要:高等教育国际交流合作规模逐渐扩大,培养具有宽广的国际视野和强烈的创新意识、跨专业、跨文化的创新型人才是当今社会人才培养的发展方向,国际工坊教学作为其国际交流合作项目的一部分,具有存在的价值与意义,本文通过分析国际工坊教学在设计类专业经验与方法,总结该教学方法的人才培养成果,对设计类院校中外合作项目人才培养提供有益探索。
关键词:创新模式 人才培养 国际工坊
一、前言
教育交流是民心工程,是构建国家间良好关系的基础。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经济全球化发展也成为高等教育院校办学的新趋势,国际联合办学的形式也越来越多。培养有国际化视野的创新实用型人才,建立与国际接轨的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不仅能够适应我国社会发展的需求,而且能了解国际前沿的发展趋势。具有国际化、应用型、复合型和创新型的人才已成为当今社会需求的人才标准。
国际交流合作的形式种类多样,例如合作办学、国际班等等,国际工坊教学不同于普通的合作交流模式,它打破了刻板的常规的理论教学方法,更多的是对于创新思维的激发,头脑思维风暴结合实战将创新设计、实践操作贯穿到整个设计项目中,最终形成一套完整的教学体系。
国际工坊教学的模式是一个短期、高速、高效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以全新的授课理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以及创新实践等技能。将国外高校优秀教师以及业内经验丰富的优秀设计师引入项目到课程中,由学生与企业设计师合作完成工坊项目,在实践操作的同时了解不同文化背景的设计风格以及当代流行趋势,通过虚拟项目的训练、专业赛事的解读、校企合作的项目研发、设计师经验的分享讲座等方式贯穿工坊式教学内容体系,从交流与合作的角度,对接市场趋势,完成设计各专业项目开发。如何能在短暂的时
间内和减少经费支出的前提下培养创新型的专业人才是国际工坊教学模式的显著特点。
二、国际工坊式教学的必要性我国教育部针对中外办学给与了大力支持,对提高高校的办学能力也起到了推动作用,国家鼓励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的中外合作办学来加强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不断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实施中外合作办学不仅能够改变我国高等教育的办学理念,也可以培养国际型的创新人才。
从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至今我国的设计类学科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迅速发展。从工艺美术到美术设计,
到设计艺术,再到设计学一级学科,虽然学科发展迅速,但是整体的设计创新水平仍落后于欧美发达国家,其学科建设与发展需要更为强劲的推动。培养有创新意识的人才是高等院校设计类专业的的重要工作之一。培养创新思维的能力,思考及解决问题过程中逐渐形成创新的思维模式,这种思维不受传统固定思维以及思维定式的影响,以独特的视角和方法解决问题,通过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将创新意识和思维向成果转化,在此过程中激发学生不懈追求新鲜事物的欲望,勇于突破传统观念,实现不断自我超越。
国际交流合作项目是通过引入来自合作方国家的优质教育资源,在双方平等合作的基础上,促进本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的一种办学形式。国际交流合作项目总体上有三种合作模式:一是中外教育机构通过合作所开展的教育活动,例如2+2、3+1、4+0等办学模式;二是采用项目制教学形式,在学科、专业和课程等方面进行合作开展的教育活动;三是中国教育机构仅以互认学分的方式与外国教育机构开展的学生交流活动,例如交流生、交换生及暑期夏令营等。此类教学方法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一方面在外教上课的时候,学生会感觉课堂的气氛比较轻松,同学们对异国的文化及理念产生较强的兴趣,但是在专业知识领域收获相对较少;另一方面由于艺术设计类的学生普
遍语言能力较差,在语言表达和性格方
面,中国学生普遍与外教沟通困难,长时间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为创新性思维发展的绊脚石。因此,如何打破瓶颈,开辟一条新的办学之路是高校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国际工坊教学是一个新兴的国际交流合作模式,其特点是开放融合、目标明确、开放空间、真实感受、充分体验、缩短时空、拉近情感。在为高等院校引入国外先进教学理念和资源的同时,不仅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也为中国的国际化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此模式是根据相关学科专业的目标定位,构架国际化视野的平台,建设与专业定位相融合的课程,引入企业项目做课程实践,打造教学团队的精品课程,各专业学科的交叉共建,使课程与国际接轨实现国际交流合作的可续发展。
在设计类院校引用国际工坊教学以时间短、成效快、成本低等特点实现设计类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以启发式、浸泡式的教学方法较大程度的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从而推动设计类专业学科的发展。
三、国际工坊教学模式分析
国际工坊课程教学能够完整的实施,要经过前期的策划准备、课程期间的跟踪以及课程结束后的总结而形成一套完整的教学模式。
(一)前期准备
联系国外知名高校教授以及业内经验丰富的设计师,进行国际工坊课程的大纲建设、方向设置、人员配置等基础工作,确定基本教学路线。本着突出学科交融、专业互补的特,以跨专业联合培养为目
的,对学院师生进行重点建设和精准培育,与国际工坊课程无缝对接。同时根据工坊内容与人员的不同,从本校选拔出20-40位优秀的二、三年级学生,在企业选拔优秀的设计师共同成立工作坊小组,按比例分配,各专业穿插组成国际班,由小组形式展开合作,进行为期5-10天的工作坊教学。成绩优秀、具备较强的英语沟通能力是选拔的基本条件,在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的同时激励设计类学生加强其英语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