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牌坊——意蕴深远的文化内涵(四)
老牌坊——意蕴深远的文化内涵(四)
<   三、 儒家思想影响的几种牌坊实例  > 
祭祖先的祠堂牌坊—歙县棠樾的牌坊
安徽歙县西南的棠樾村,背山环水,面临沃野,环境优美,村口屹立着三座祠堂和明清兴建的七座石牌坊。在进村古道上,依次排列着“忠”、“孝”、“节”、“义”四坊,过聪步亭,向右经“节孝”、“慈孝”、“孝子”三坊就到了敦本堂(男祠)、清懿堂(女祠)和世孝祠了。由于古道轴线转折,从村外可看到四坊一亭,伫立在开阔的田野上,韵律优美,宛如晨曲,令人陶醉。
金黄油菜花中的棠樾牌坊剪影
明嘉靖时“许民间皆得联宗立庙”,曾任兵部左侍郎的鲍象贤在村东建敦本堂,作为鲍氏支祠堂祭祀祖先。鲍氏后代又建清懿堂、世孝祠,将考妣分祠而祀,女祠专祀节烈贞孝妇女。早在明永乐十八年(1420)永乐帝有感于宋末元初鲍松岩鲍寿松父子遭盗缚争死一事,曾写慈孝诗二首,刻碑建亭于龙山,旌表棠樾村为“慈孝里”,并建坊于村口,表彰体现儒家伦理思想的“父慈子孝”行为。“慈孝里”坊,镌永乐帝慈孝诗两首,其中一首为:“父遭盗缚迫凶危,生死存亡在一时。有子诣前求代死,此身遂保百年期。”还有清乾隆赐的楹联:“慈孝奕世无双里;衮绣清朝第一乡。”棠樾村建祠祭祀祖先、孝子和贞节妇女,本来就是受儒家礼教伦理道德的熏陶,加上统治者的表彰鼓励,愈发推崇“忠”、“孝”、“节”、“义”等儒文化。儒家思想物化的牌坊也逐渐增多而成坊。
安徽歙县棠樾牌坊,慈孝里坊、鲍灿孝子坊和世孝祠。东立面坊后是“世孝祠”
在敦本堂(男祠)前,东西两侧对立着的“慈孝里”坊和鲍灿孝子坊,形制、做法基本相同。鲍灿孝子坊次间下枋深浮雕狮子戏球,坊上斗拱用正心瓜子拱、万拱,明间檐下雕“圣旨”牌额,上刻“旌表孝行赠兵部右侍郎鲍灿”,表彰鲍灿为母口吮浓疽等孝行,牌坊型体古朴端庄。   
安徽歙县棠樾鲍文龄妻节孝坊背(西)面
位于村外牌坊之首的是鲍象贤尚书坊,旌表嘉庆王朝文能安邦、武能平乱、明史有传的“中兴辅佐”之臣鲍象贤。他秉性耿直,鄙视权贵,累遭奸臣中伤,罢官回乡十年,后又起用;一生廉智,不计毁誉,“官不择位”,“质直无私”。鲍象贤尚书坊在建筑手法上“天然去雕饰”,虚实结合,比例良好,巍然屹立,四柱冲天,给人以向上升腾的动感和美感。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