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时期汝、官、哥窑的特点
宋元时期汝、官、哥窑的特点
2009-8-5  来源:
汝窑创烧于北宋神宗到徽宗(1068-1125年)期问,是我国宋代五大名窑之一,素有“汝窑为魁”之称,因产于汝州而得名。原为民窑,产品风格近似陕西铜川耀州窑,北宋晚期开始为宫廷烧造高档瓷器。之所以被官家选中,是因为“定州白瓷器有芒”、“不入禁中,惟用汝器”(顾文荐《负喧杂录》、叶真《坦斋笔衡》、陆游《老学庵笔记》)。
汝窑是由两个主要部分构成:一部分是宝丰县大营镇清凉寺专为宫廷烧制的瓷器,烧制时问短,生产数量少,而质量很精;一部分是为临汝地区民间烧制的瓷器,现在称“临汝窑”。
汝瓷制品素身多,极少以花纹作装饰。用料考究、配方独特、造型端庄、素静典雅、制作工艺精湛、烧成技艺高超、釉晶莹似玉、铁还原达到了最佳效果,以天青釉瓷最为精致,是中国青瓷发展史上划时代的创举。北宋后期,由于宋金战乱而失传。
汝瓷胎土中含有微量铜,迎光照看,微见粉,调与官窑有些近似。胎灰中略带着黄,俗称“香灰胎”,又称“香灰黄”。多见汝州蟒川严和店、大峪东沟、汝州文庙、清凉寺等窑
址;汝州张公巷汝窑器,胎呈灰白,比其他窑口的胎稍白。清雍正前后的仿汝器,据《南窑不笔记》记载:“今景德仿做,有里乐釉,入青了少许,以不泥为骨,多鱼子纹者,略得遗意矣。不泥者,不子素泥也。”但仿汝器在“香灰胎”这一点上往往不能相像,而且由于景德镇仿品的胎土中不含微量铜元素,因此迎光照看,不见红。
釉有天青、粉青、卵青,天蓝较多,也有豆绿、青绿、月白等各种名称。釉或深或浅,釉薄处呈浅淡的粉。青釉一改高温流动性强的石灰釉为高温粘度大的石灰碱釉,从而使釉质莹润不透的光泽。
釉面温润古朴、纯净如玉、抚之如绢、光亮晶莹、有明显酥油感和细微开片多呈乳浊或结晶状。用放大镜观察,可见到釉下寥若晨星的稀疏气泡.汝州张公巷汝瓷,釉呈天青、粉青,釉滋润、手感如玉。有青如天面如玉、晨星稀的典型特征。
据说:为了符合宫廷奢侈生活的需要,窑工还在釉中加入了汝州玛瑙石,以使釉呈现出纯净的天青。
宋代宫廷用汝窑器物一般均采用满釉支烧,为了避免窑炉内杂质的污染,需用匣钵装好,
并将器物用垫圈和支钉垫起,以防止与匣钵粘连。高濂的《遵生八笺》说汝窑“底有芝麻细小挣钉”。在器物底部可见细如芝麻状的支钉痕3、5、7个,6个支钉的很少,痕迹很浅,大小如粟米,支烧的器物都规整不变形,表明其炼泥、成型、装烧技艺之高超。支痕断裂处可见香灰胎。一般器物,口径在14厘米以下的为3个支钉,14厘米以上的为5个支钉。但也有例外,如上海博物馆藏敞口盘,口径大17厘米,也为3个支钉。尊、瓶之类的器物用圈垫垫烧。张公巷的器物呈圆形支钉,盘、碗底部仅见细如芝麻的小支钉痕3枚至5枚,支痕断裂处可见香灰胎。蟒川严和店、大峪东沟一带汝窑器多无支钉痕,个别碗、套盒、凹足钵、洗、器盖等用垫饼支烧工艺。
汝瓷开片堪称一绝,开片的形成,开始时是器物于高温焙烧下产生的一种釉表缺陷,行话叫“崩釉”。但汝窑的艺匠们将这种难以控制的、千变万化的釉病,通过人为的操作,转换为一种自然美妙的装饰,形成巧夺天工的绝活。釉面开片细密,多呈斜裂开片,深浅相互交织叠错,像是银光闪闪的片片鱼鳞,或呈蝉翼纹状,给人以排列有序的层次感。釉中细小沙眼呈鱼子纹、芝麻花和蟹爪纹,形成典型的桔皮釉、冰片釉、茶叶末,部分柳条纹状的开片是因手拉坯辘轳旋转时,使泥料分子排列结构朝一定方向而形成的现象。汝窑多见鱼子纹开片,但也有无开片的器物,明初曹昭《格古要论》说:“汝窑器,出汝州,宋时烧者
淡青,有蟹爪纹者真,无纹者尤好。”目前所知,传世的无纹汝窑器仅为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的“天青无纹椭圆水仙盆”一件,该器很可能就是唐英所说的“猫食盘”。除此之外,都是有纹片的。汝窑以纹片为装饰,一般不见印花和刻花,但英国大维德基金会有一件暗花双鱼盘,釉带玻璃光,与常见的汝釉很不一样,但确为满釉支烧,是一个很特殊的例子。
汝窑造型讲究,不以纹饰为重。传世的常见器型有碗、盘、洗、瓶、尊等日用品。盘有大小深浅之区分,以卷足者为多,也有的卧足。洗有敞口和直口两种,前者圈足外卷,后者口与底垂直,至近底处则为内敛平底,其中有椭圆形的四足洗,这类洗在其他窑尚未见过。
汝窑御用青瓷的器底主要有两种铭文:“奉华”、“蔡字”。前者是宫
廷“奉华宫”用器的标志,字铭是由宫廷玉作工匠刻于器底的;“蔡”字则是物主的姓氏,也是后刻的字铭。
在宋五大名窑中,以汝窑的传世品最为少见。目前所知,收藏汝瓷较集中的单位是中国的北京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和英国的大维德基金会四处。其中,以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最丰富,精品有“奉华”粉青出戟尊、“奉华”粉青纸槌瓶等22件。
关于汝窑系,古陶瓷学者们认为:可包括河南的鲁山、郏县及宝丰、临汝窑等地。其中:临汝窑位于河南省临汝县,已发现严和店、轧花沟、下任村、东沟、陈沟、岗窑、石板河、桃木沟、陈家庄、蜈蚣山等遗址,都是宋代重要民间瓷窑。
官窑
官窑在中国陶瓷史上有着不同的含义。从广义上讲,它是指有别于民窑而专为官办的瓷窑,产品为宫廷所垄断。官窑由官府建置,专烧宫廷、官府用瓷,制品民间不得用。而在宋代瓷器中,官窑则是一种专门的指称,专指北宋和南宋时在京城汴梁由宫廷专设窑所烧造的青瓷,地点在现在的河南省开封一带。由于古老的黄河在历史上多次发生水患而改道,使当地地貌产生巨大变迁,所以这为今天人们的勘察带来很大困难。历史文献对宋官窑的窑址有过著录,但在多年的发掘中,始终扑朔迷离、难以认定,这就直接影响了我们对官窑的全面认识。
宋代官窑包括北宋官窑和南宋官窑,北宋官窑也称汴京官窑。公元1127年,宋室南迁临安(今杭州)后,为了满足宫廷和达官贵人的用瓷需要,先在浙江杭州凤凰山下设窑,日修内司窑,也称“内窑”;后又在郊坛下立新窑,日“郊坛下官窑”,窑址在今杭州市南郊的乌龟山,
均袭故京遗制。这一时期的官窑,史称南宋官窑。传世官窑器物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南宋郊坛官窑产品。历代对官瓷评价很高,清代陈浏在《陶雅》中赞美道:“宋官窑者绝不经见,世人罕有识之者。”
1.北宋官窑
北宋官瓷胎质均为灰黑和紫褐,胎土坚密细致,所以成型后的胎壁很薄。造型古朴庄重,釉润美如玉,纹片粼粼如波、清籁幽韵、趣致拔俗,令人畅心悦目、爱不释手。其特点可谓“四绝”:一日造型古朴,多仿商、周,乍看无惊人之处,细看有勃勃生机。二日釉润美、无图案、少纹饰、素淡典雅。三日釉面纹片耀青流翠,多有冰裂纹,纹多微黄“金丝”,有暗红“鳝血”者为上品。四日紫口铁足,器口釉薄处微露胎而泛紫,胎足无釉处呈铁红或铁褐。
从传世的宋官窑器藏品上看:在造型设计上,宋代非常重视旧有体制,深受北宋徽宗提倡的仿古复古风气的影响,开拓了在器形上仿古的先声,尤其是官办瓷窑,更是大量烧制仿古铜器的造型。这类仿古器物是宫廷的陈设和观赏品。从世界各博物馆及私人收藏的官窑器物来看,器型主要有各式洗、瓶、壶、炉、盘、碗、盏托、花盆、单柄杯以及供器等。
洗是官窑数量较多的器型之一,从口部特征看有直口、折沿、花口、葵瓣口;从式样上看有方形、圆形、葵瓣形、八方委角式。瓶的造型也很丰富,有直颈瓶、弦纹瓶、贯耳瓶、穿带瓶、瓜棱瓶、六棱瓶、双耳扁瓶等。盘亦有折沿、折口、葵瓣口等式样;碗有花口、棱花、葵瓣各式。有些器型与传世哥窑的器型较相似,加之釉片纹也相似,故有一小部分器物与传世哥窑器物较难区分。
官窑釉有粉青、灰青、月白、米黄等,以粉青为上,浑厚滋润、如玉似冰。典型的官窑器,坯体的厚度仅为釉层的三分之一左右,坯薄釉厚。釉料属石灰碱釉,施釉较厚,如堆脂。从制作工艺来看,早期产品釉薄,至晚期釉层加厚、工艺复杂。为使釉层加厚、有玉石感,一般采用先素烧坯,以增加机械强度,然后再多次施釉以增加厚度,釉厚通常在两毫米以上。由于釉中氧化铝的含量高,克服了釉厚在烧制过程中发生流釉的现象。但我们所见的官窑器物底部也有缩釉现象。由于官窑器物釉厚而有片纹,所以不利于表现釉下花纹。
宋官瓷釉面多有片纹,种类为冰裂纹、流水纹、鱼子纹、百圾碎等,一般片纹较传世哥窑器物片纹大。  《遵生八笺》中有“官窑品格,大率与哥窑相同,取粉青为上,淡白次之。
油灰,之下也;纹取冰裂鳝血为上,梅花片墨纹,纹之下也”之说。片纹的形成主要是釉与胎的膨胀系数差异造成的。釉的膨胀系数比胎大即产生片纹,反之则无片纹;釉与胎的膨胀系数差值愈小,釉层愈厚,片纹愈大。由于官窑器物釉厚而有片纹,所以不利于表现釉下花纹。传世的官窑器物中带装饰的仅有几件龙纹洗、盘,分别收藏于台北。纹饰用印、划方法表现,花纹不很清晰,是官窑器物中稀有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