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汝窑神秘的面纱,带你了解真正的汝窑绝千古,韵似天成
汝官窑的烧造时间大约只有20多年,据不完全统计,目前留传下来的汝官窑产品不足100件,大部分收藏于台湾故宫博物院、北京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英国大维德基金会及日本的某些博物馆中。由于实物资料和历史文献资料都比较少,人们对汝官窑的真面目知之不多。80年代以来,宝丰县清凉寺汝窑遗址发现后,出土了大量汝官窑碎片、匣钵、窑炉、作坊等各种实物资料。在些基础上,有关文物考古部门和科学研究单位对此窑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本文主要从烧造工艺和科学技术的角度对汝官窑的釉、质感、纹片等主要外观特征的形成原因进行科学分析。
1、胎的烧结度
汝官窑胎的主要特征之一是质地疏松,没有很好烧结,断面干涩而没有玻璃光泽,吸水率和气孔率都相当高,大大小小的空洞特别多,有时还可以看到断层。这些特征一般用肉眼就能够分辨出来,如果用放大镜或50倍的体视显微镜观察就更加清楚。在观察这些特征的时候,必须采用新打碎的断面而不能采用受泥上污染的断面。
汝2、化学分析结果表明
汝官窑胎是用高铝粘土配制而成,其(Al2 O3)含量介于27~31%之间,助熔剂(CaO+MgO+k2O+Na2O)含量在2.6~4.9%之间,像这样的高铝质胎,其烧成温度至少要达到1300才能使胎完全致密化。但根据测试结果并结合实践经验进行判断,大多数汝官窑的烧成温度只有1150—1220,少数有明显流釉现象的产品可达到1250。由于实际烧成温度比较低,所以大部分汝窑的胎都没有完全致密化,即使有些釉已过烧的碎片,其胎中仍含有较多的空洞和一定量的开口气孔,胎的断面也没有出现玻璃光泽,说明没有完全致密化。
与同时期的其他名窑青瓷相比,汝官窑胎的烧结程度明显较差。例如有些致密化程度较高
的北宋钧窑胎,虽然也存在少量闭口气孔,但断面上已经出现明显玻璃光泽;大多数临汝窑胎的烧结程度也比汝官窑高;龙泉窑白胎青瓷的断面亦已出现玻璃光泽,闭口气孔也没有汝窑多。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