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书·房玄龄传阅读答案及译文
新唐书·房玄龄传阅读答案及译文
在现实的学习、工作中,我们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阅读答案,阅读答案有助于我们领会解题思路,掌握知识点。你所了解的阅读答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新唐书·房玄龄传阅读答案及译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房玄龄,临淄人。开皇中,皆谓隋祚方永,玄龄密白父曰:“上无功德妄诛杀攘神器有之不为子孙立长久计淆置嫡庶竟侈僭相倾阋终当内相诛夷”年十八,举进士。吏部侍郎高孝基名知人,曰:“仆观人多矣,未有如此郎者,当为国器。”太宗以燉煌公徇渭北,杖策上谒军门,一见如旧。公为秦王,征伐未尝不从,众争取怪珍,玄龄独收人物致幕府,与诸将密相申结,人人愿尽死力。居府出入十年,军符府檄,或驻马即办,文约理尽,初不著稿。高祖曰:“若人机识,是宜委任。每为吾儿陈事,千里外犹对面语。”隐太子将有变,王召以方士服入,夜计事。事平,第功班赏,功第一,食邑千三百户。淮安王神通曰:“义师起,臣兵最先至,今玄龄以刀笔吏居第一,臣所未喻。”帝曰:“叔父兵诚先至,然未尝躬行阵劳。今玄龄有决胜帷幄、定社稷功,此萧何所以先诸将也。”居宰相积十五年,自以权宠隆极,累表辞位,诏不听。
帝遣使谓曰:“让,诚美德也。一日去良弼,如亡左右手,毋多让!”会伐辽,留守京师。诏曰:“公当萧何之任,朕无西顾忧矣。”玄龄数上书劝帝,愿毋轻敌,久事外夷。晚节多病,玄龄顾诸子曰:“今天下事无不得,惟讨高丽未止,上含怒意决,臣莫敢谏,吾而不言,抱愧没地矣!”遂上疏,帝得疏,曰:“是已危慑,尚能忧吾国事乎!”玄龄当国,夙夜勤强,任公竭节,不欲一物失所。无媢忌,闻人善,若己有之。明达吏治,议法处令,务为宽平。不以己长望人,取人不求备,虽卑贱皆得尽所能。治家有法度,常恐诸子骄侈,乃集古今家诫,书为屏风,令各取一具,曰:“留意于此;足以保躬矣!汉袁氏累叶忠节,吾心所尚,尔宜师之。”
(选自《新唐书·房玄龄传》)
阅读题目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上无功/德妄诛杀/攘神器有之/不为子孙立长久/计淆置嫡/庶竞侈僭/相倾阋/终当内相诛夷/
B.上无功德/妄诛杀/攘神器有之/不为子孙立长久计/淆置嫡庶/竞侈僭/相倾阋/终当内相诛夷/
C.上无功/德妄诛杀/攘神器有之/不为子孙立长久计/淆置嫡庶/竞侈僭/相倾阋/终当内相诛夷/
D.上无功德/妄诛杀/攘神器有之/不为子孙立长久/计淆置嫡/庶竞侈僭/相倾阋/终当内相诛夷/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幕府,古代君王或军中将帅处理政务之地,用帐幕搭建,故称之,也泛指衙署。
祚B.食邑,中国古代诸侯封赐所属卿、大夫作为世禄的田邑(包括土地上的劳动者在内)。又称采邑、采地、封地。因古代中国之卿、大夫世代以采邑为食禄,拥有食税权,故称为食邑。
C.刀笔吏,指文职官员或掌管文案的官吏,因为古代读书人常用刀和笔修改文字。
D.夷,古代泛指华夏民族以外的各族,东夷、西戎、南蛮、北狄统称蛮夷或四夷。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房玄龄深得太宗信任。太宗巡行渭北时,房玄龄与太宗就一见如故;后来凡有战事房玄龄就一定跟随。
B.房玄龄为国尽心竭力。他不爱奇珍异宝,一心广揽贤才,为国效力;即使病重,也不忘为国事上书进言。
C.房玄龄才能卓尔不。年轻时就被高孝基誉为国家的栋梁;在秦王府任职达十年之久,展现了他的.才华。
D.房玄龄注重家风建设。房玄龄注重自身修养,见贤思齐,宽以待人;收集古今家训,警示子女遵守法度。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太宗以燉煌公徇渭北,杖策上谒军门,一见如旧。
(2)留意于此,足以保躬矣!汉袁氏累叶忠节,吾心所尚,尔宜师之。
14.文中唐太宗两次把房玄龄比作汉朝名相萧何,各有怎样的目的?(3分)
参考答案
10.B“上无功德”,是独立完整的句子,“功德”是并列词语作“无”(没有)的宾语,“德”后断开,排除AC;“攘神器有之”,“攘”,侵夺、偷窃之意,“攘”和“有”是连动关系,共同做谓语部分,承前共用主语“上”,独立句子,“之”后停顿;“嫡庶”是固定的词语,是指嫡子与庶子,之间不可断开;“竞侈僭/相倾阅”是并列结构,内容各自独立,结构上相互照应;据以上分析排除D项。故选B。
11.AA项,“古代君王或军中将帅处理政务之地”错误,不包括“君王”。故选A。
12.AA项,“后来凡有战事房玄龄就一定跟随”,错误。文中有“会伐辽,留守京师”,可见选项A表述绝对。故选A。
13.(1)唐太宗凭着燉煌公的身份奉命率军攻略渭北,房玄龄骑马到军营门前拜见太宗,两人一见如故。(徇,杖策,谒各一分,大意1分)
(2)(你们)对这些多加用心留意,就能够保全自身了!汉朝袁氏几代忠诚守节,我内心很崇尚,你们也应该效法学习他们。(留意于此,状语后置;躬,师,各一分,大意1分)
14.第一次是为了突出房玄龄的功绩,(1分)第二次是为了突出房玄龄的才能,(1分)由此可见唐太宗对房玄龄的器重和信任。(1分)
【参考译文】
房玄龄,临淄县人。开皇年间,人人都认为隋朝将会长治久安,玄龄暗自告诉父亲说:“皇上本无功德,妄自诛杀大臣,夺取帝位而据为己有,又不替子孙做长远打算,混淆嫡庶之位,竞崇奢侈之俗,相互倾轧争吵,最终必会内部自相诛灭。”十八岁那年,应举于进士科。吏部侍郎高孝基以善于了解人而知名,说:“我观察过的人很多了,没有见过像这个人的,必定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唐太宗凭着燉煌公的身份奉命率军攻略渭北,房玄龄骑马到军营门前拜见太宗,两人一见如故相谈甚欢。您作为秦王,征战各方我未尝不跟随,众人都争相获取奇珍异宝,房玄龄我只招纳人才到我的帐中,和众位大将私下里偷偷地诚心畅谈结为友好关系,人人都愿意为您竭尽全力。房玄龄在秦王府任职十年,下达军令发布文书,有时驻马立成,文字简约道理详尽,并不需要先打草稿。高祖说:“这人深识机宜,
应当委以重任。每次为我儿陈述事情,千里之外如同对面讲话一样。”隐太子将要发动叛乱时,秦王征召房玄龄穿上方士服装潜入王府,深夜议事。事平之后,按照顺序论功行赏,功居第一,赐予食邑一千三百户。淮安王李神通说:“义军初起时,臣领兵最先到达,如今玄龄等人凭着文字功居第一,我不明白原因?”太宗说:“叔父兵马确实先到,但未曾亲历军阵中。如今房玄龄等人有决胜于军帐中的谋略并立下国家之功,如同汉代萧何论功行赏要先于诸将一样。”居宰相之位达十五年之久,自认为权力恩宠到达极点,多次上表请求辞职,诏书不准。太宗派遣使者对他说“:让位确实是美德。但国家靠您辅治已久,一旦失去良佐,如同失去左膀右臂,不要谦让了!”恰逢讨伐辽,命玄龄留守京师。下诏说:“有您担当萧何的责任,我就没有西顾之忧了。”玄龄多次上书劝谏太宗,希望不要轻敌深入,长久讨伐外族。晚年多病,玄龄便对孩子们说“:当今天下之事无不合适的,惟有讨伐高丽不止,皇上听我的劝告很是不满心意坚决,臣无人敢直言劝说,我如知而不言,就会抱憾九泉了!”便上疏。太宗接到表疏,说“:此人生命垂危还在为我国事担忧啊!”玄龄执掌国政时,夙兴夜寐,恭勤自强,一心为公,尽心竭力,不愿使一物失所。他为人无嫉妒之心,闻人有善,如同己有。熟悉精通吏事,审议规定法令,他一心追求宽容公平。不以己之所长要求别人,任用人才不求全责备,虽卑贱之人也能发挥他所能。”玄龄治家有法度,
常常担心孩子们骄奢淫侈,凭借势位欺凌旁人,因而汇集古今圣贤家戒,书写于屏风之上,命其子各取一个,对他们说:“在这些方面用心,就能保全自身了!汉代袁氏累世忠诚节义,为我心所崇尚,你们应当效法。”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