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题解释
1. 为仁由己:
这是由孔子提出的一种修养的方法。指伦理道德修养取决于自身,强调自律,仁的实行与否关键在于自己,而不在于他人,孔子认为只要自己坚持仁行就会具备仁德了;孔子的“为仁由己”经后代儒学的发展形成了一整套由自身决定道德修养的理论。孟子讲“扩充四端,求其放心”,曾子的“三省吾身”。《大学》里讲的“修身为本”,“修身”又以“诚意,正心”为前提,《中庸》的“慎独”说,宋儒的“居敬”说,陆王心学的“致良知”说,等。都是“为仁由己”的发挥。
2.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是孔子提出的一种伦理主张。它是指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这种推己及人的“恕”的行为,是“仁”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实行“仁”的方法。它作为一种伦理主张,有着积极的历史和现实的意义。
3.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
这句话出自《论语.为政》,它的意思是:用行政手段治理人民,并用刑罚来整顿他们,人们只是暂时的逃避罪过,却没有形成廉耻之心。指用刑罚、法制治国只是一种外在的强制手段来约束人民不许犯法,而不能使人们真正的内心向善。这是对法家单纯地强调用法制、刑罚治理国家的思想的否定和批判。
4.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出自《论语.为政》,意思是:用道德来引导人民,用礼教来教化人民,人民不但有羞耻之心而且会心悦诚服。这是孔子以政以德的政治主张,它表现了孔子重视教化,重视培养人民的道德观念,使其自觉遵守社会规范的政治思想。
5. 杀身成仁:
这是孔子提出的道德命题,意思是为了恪守最高道德准则不惜牺牲生命。孔子认为,人生必有一死,死固然可惜,但是“仁”比生命更重要,当二者不可并存的时候就应当杀身而成就仁。孟子继承此说,提出了“舍生取义”,这种思想强调道德价值高于自然生命,对后世影响深远,成为民族精神的一个部分,塑造了民族性格。
6. 道可道,非常道:
这句话出自《道德经》的第一章,意思是指:真正的“道”是不能用语言来描述的,“道”如果能用语言表达出来,就不是永恒至上的“道”。老子否认了语言可以把握“道”,否认了对“道”的对象化的把握方式,这对中国哲学重直觉体悟,轻视语言逻辑的传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7.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
这是老子对“道”的描述,意谓“道”无形无象,恍惚窈冥,若有若无,不可名状。老子认为“道”这种东西是自然而然地存在于那儿的,没有人能说清楚它是从何而来的,也没有人能说清它具体是什么,只能用“恍惚”来形容它,表明了“道”的超越性,有道存在,却无法说明它。
8.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这是老子提出的宇宙生成论命题,它的含义有两种解释:一个是从混入一体的气分化出阴阳二气,然后阴阳二气相互参和,形成万物。另一种是从天地不分的混沌状态分出天地,
然后天地相互作用产生万物。这是老子宇宙生成论的凝炼的概括,也是中国思想家对宇宙生成问题的最早的明确的陈述。
9. 反者道之动:
这是老子提出的辩证法命题,它是指“道”的运动是“道”的相反方面,即有和无内在地推动的。老子看到了事物的变化发展是由矛盾着的事物之间和事物在其矛盾的推动下各向其反面转化而形成的。
10.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这是老子提出的辩证法命题,意思是:福祸之间可以相互转化,此时的祸可能是以后福的起因,此时的福可能是以后祸的起因。这说明人生际遇也像事物一样,对立面相互转化。体现了老子的辩证法思想。
11.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这是老子提出的命题。“有”不是指有形的具体事物,而是指有的一般,“无”不是“虚无”,而
是对“道”的无形无象的状态的概括。这句话的意思是“天下万物生于有形有象的事物,而有形有象的事物生于无形无象的道”。老子认为有形的具体事物不能成为天地万物的根源,而“无”(即“道”)没有任何的规定性,所以才能成为天地万物的根源。这里指出了“道”能成为万物根源的原因及其抽象性。
12.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这句话由老子提出,意思是:从事于学问,知识一天天增加:从事于“得道“,知识一天天减少。老子认为”道“是无为和自然的,任何人为都是对”道“的破坏,因此主张减损人为添加的一切,把学习知识和掌握”道“对立起来。
12.
13. 兼以易别:
这是墨子的社会主张。是指以个人、个体、个别等为利益中心的不正常社会现象。“兼“就是兼爱,即不分人我,彼此的普遍之爱。“兼以易别”即通过“兼相爱交相利”的方法来改变这种不正常的社会现象,是墨子治理社会之疾的根本方法。
14. 言有三表:
墨子认为判断言论是非真伪有三种方法,即“三表”,“表”即标准、准则,这三项标准是:一、以前人的历史经验为依据;二、根据广大人民众的亲身经验;三、通过实际施行它,看它是否符合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三表法”重视经验,但也有狭隘的经验性的缺陷。
15.致知在格物:
也称为“格物致知”,是儒家倡导的认识论方法以及道德修养方法。是《大学》中八条目之一,是个人修身的起点。从字面上来看,它的大意是:通过研究事物而获得关于事物的知识。但历史上对它有不同的解释,影响较大的是程朱学派的解释,他们认为知识是人心中先天固有的,只是由于人们蔽于物欲从而丧失了先验的知识,要通过格物体认天理,从而完善道德修养。
16.天命之谓性:
这句话出自《中庸》。讲人性的形而上根据,指人性来自天命,这里的天不是自然之天而是本体论的范畴,指万物的本原。“性”是人性论的课题,儒家的“人性论”即仁义礼智等等,
儒家认为这也是一种天性,这里为儒家人性论建立了形而上的依据。
17.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这是孟子关于人性论的命题。意思是指每个人都有怜悯别人之心。孟子认为每个人都有与生俱来的不忍人之心,不忍心看到别人遭受痛苦和不幸,它是天赋予人的善性,人们能扩充此心就能“亲亲”而“爱人”,君王若能扩充此心,行不忍人之政,就能天下。
18.尽其心者知其性,知其性者知天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能充分发挥人与生俱来的善心,就能了解人的本性;能了解人的本性,就懂得了天命,这是其道德形而上学体系的概括。孟子认为人从天生就具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四心,它们是仁义礼智的来源,人能充分发挥和扩充四心,就能了解人的本性,从而认识“天命”。孟子的“尽心——知性——知天”思想被后人继承和发展,“心、性、天”成为宋明理学以及陆王心学的重要范畴。
19.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这句话出自《庄子、逍遥游》,至人、神人、圣人都是同一层次的含义,都是指达到绝对自由、逍遥自得的精神境界的人,这里意指只有通过忘我进入万物一体的境界,只有摆脱功名利禄的束缚,才能达到绝对的精神自由。表明了庄子对精神自由的追求和对功名利禄的贬斥。
20.故唯是举莛与楹,厉与西施,恢诡异谲怪,道通为一:
语出自《庄子、齐物论》,意指:所以由此可以列举细小的草茎和高大的庭柱,丑癞的女人和美丽的西施,以及一切稀奇古怪的东西,在道的面前都可以通而为一。说明对于“道”而言,物性各异却都是出自自然,彼此相通,强调事物的共性、普遍性,同一贯穿于千差万别之中。
21.一阴一阳谓之道:
揭示《周易》阴阳变化的一个哲学命题,语出自《系辞传》,意指一阴一阳两种相互矛盾对立着的事物或力量,不断运动转换、变动不居,这就是“道”。阴阳若静止不动,则无所谓道,一阴一阳交迭变化才是道,因此,“道”是事物共在的规律,是一阴一阳的对立统一与相
互作用。把阴阳交替看成宇宙的根本规律,这是儒家哲学思想的重要观点,是对中国古代辩证法思想的发展。
22.白马非马:
这是公孙龙的逻辑命题,公孙龙从“马”和“白马”这两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做了论证。公孙龙的用意不在于否认白马就是马这一事实,而是为了揭示“白马”和“马”这两个概念的差别性,概念的个别和一般既有同一的一面,又有对立的一面,人们一般只看到同一的一面,公孙龙揭示了其对立的一面。
23.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语出自《庄子、天下篇》,是辩者二十一事中的一个命题。意思是一尺长的棍棒,每天截下一半,也截不完。表明了一种事物无限可分的观点。
24.制天命而用之:
这是荀子关于天人关系的命题。孔子把天看作是神化的主宰力量,孟子也依然保留了天主
宰人世的最高权力,荀子认为天就是自然,天道就是自然运动之道,天有其规律,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制天命而用之”就是人应该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控制和改造自然,征服自然,使之为人类服务,表现了人对自己主体性力量的高扬,对后世王充、柳宗元、王夫之等人的天人观产生了重大影响。
25.人副天数:
这是西汉大儒董仲舒的观点,人是天的产物,人是天的缩影,人在一切方面都同天相符应。人的感情、道德、身体都是天的有目的的创造,是其天人感应的神学目的论思想的一个组成部分。
26.天地合气,万物自生:
这是王充在宇宙生成问题上的一个命题。王充反对当时占统治地位的神学目的论,强调万物自然生成,他认为万物是天体所含的气施放出来而自然产生的,强调其“元气”的化生性,没有上升到本体高度。
27.凡有皆始于无:
自律是什么意思
这是王弼的无本论命题。王弼认为无是众有之本,无是天地万物的本根、本体。这是“无”的本体义,其次,“无”还有抽象义,“无”即“道”的别称,王弼用来界定道,用以言明道能做本体的原因,即其抽象性,道无形无象无名无状,是抽象的“一”,因此,王必用“无”来对“道”的存在做出性质做出规定。王弼的“无本论”使魏晋玄学上升到了本体论探讨的高度。
28.越名教而任自然:
这是以阮籍、嵇康为代表的竹林玄学的思想主题,他们认为“名教”和人的自然本性是对立的,因此主张抛弃“名教”,任其自然。它包含两层意思:一、顺人的自然本性;二、心无违道,与道同体。使“心”以自然的状态出现,而不是在日常行为中分辨是非,越陷越深。
29.涉有物之域,虽复罔两,未有不独化于玄冥者也:
这是郭象的哲学命题。表面看是说每一个东西都是存在发展的。实际上,现象界中的事物不能独立存在,因此独化论深入到了本体界。“独化”不是指外形而是内性,本体不依赖于它物而存在,而依赖于自身的自性,“独化”是有和无的有机统一,有无处在生生不息的动态平衡过程中,有而无之,无而有之,有无相生不息,因此能使得“独”能得以存在和表现,才有生生化化的出现。“独化论”实际上整合了裴頠的“有”和王弼的“无”。
30.一念三千:
这是天台宗的“心”体论。天台宗把世界分为十法界,十法界就是对有情识生物作的分类,包含: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间、天上、声闻、缘觉、菩萨、佛。法界之间是互具的,因此就有百法界。还对事物作了“十如是“的分类,又把有为法分为三类:一、五蕴世间;二、众生世间;三、器世间。智顗将“十法界”、“十如是”、“三世间”作以糅合,统一于心念中,因此心具三千世间。十法界互具成百法界,每法界有十如是,每一如是有三种世间,故成三千世间,即10×10×10×3=3000。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