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素材】改革开放40周年杰出贡献100位表彰对象事迹简介
【作⽂素材】改⾰开放40周年杰出贡献100位表彰对象事迹简介
⾼考素材之改⾰开放40周年杰出贡献100位表彰对象事迹简介
今年是我国改⾰开放40周年,党中央决定表彰⼀批为改⾰开放作出杰出贡献的个⼈。根据评选表彰⼯作部署,在各地区各部门反复⽐选、组织考察、集体研究提出推荐⼈选的基础上,经归⼝评审、统筹考虑,产⽣了100名改⾰开放杰出贡献拟表彰对象。这些⼈物是时代先锋,也是⾼考热点素材。
于敏
于敏,男,汉族,中共党员,1926年8⽉出⽣,天津宁河⼈,中国⼯程物理研究院原副院长、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他是我国著名的核物理学家,长期主持核武器理论研究、设计,解决了⼤量理论问题,为我国核武器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上世纪80年代以来,在⼆代核武器研制中,突破关键技术,使我国核武器技术发展迈上了⼀个新台阶,对我国科技⾃主创新能⼒的提升和国防实⼒的增强作出了开创性贡献。荣获“两弹⼀星”功勋奖章、国家最⾼科学技术奖、“全国五⼀劳动奖章”和“全国敬业奉献模范”称号。
于漪
于漪,⼥,汉族,中共党员,1929年2⽉出⽣,上海市杨浦⾼级中学名誉校长,曾任全国语⾔学会理事
、全国中学语⽂教学研究会副会长。她长期躬耕于中学语⽂教学事业,坚持教⽂育⼈,推动“⼈⽂性”写⼊全国《语⽂课程标准》。主张教育思想和教学实践同步创新,主推上海市初级中学语⽂教改实验,主讲近2000节省市级以上探索性、⽰范性公开课,其中50多节被公认为语⽂教改标志性课例,撰写数百万字教育著述,许多重要观点被教育部门采纳,为推动全国基础教育改⾰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被誉为“精⼼育⼈的⼀代师表,潜⼼教改的⼀⾯旗帜”。荣获“全国三⼋红旗⼿”“全国先进⼯作者”等称号。
⼩岗村“⼤包⼲”带头⼈
1978年冬,安徽省凤阳县⼩岗村18户农民,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在⼀纸分⽥到户的“秘密契约”上按下鲜红的⼿印,实⾏农业“⼤包⼲”,从此拉开我国农村改⾰的序幕。这18位带头⼈的红⼿印催⽣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最终上升为我国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彻底打破“⼀⼤⼆公”的⼈民公社体制,解放了农村⽣产⼒,使我国农业发展越过长期短缺状态,解决了农民的温饱问题。“⼤包⼲”契约作为改⾰开放珍贵⽂物,陈列在国家博物馆,彰显了⼩岗村作为我国农村改⾰的主要发源地和中国改⾰标志的历史地位。
马万祺
马万祺,男,汉族,1919年10⽉出⽣,2014年5⽉去世,⼴东南海⼈,第六届、七届全国⼈⼤常委,第六届全国政协常委,第⼋届、九届、⼗届、⼗⼀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澳门中华总商会原会长。他向
中央提议“积极发动侨胞投资祖国”,并率先在内地投资兴办实业。充分利⽤⾃⼰在海外华⼈商界中的声誉,⼤⼒对外宣传国家改⾰开放政策,多次参与组织港澳代表团回内地考察投资,为推动澳门与内地经济往来合作、⽀持改⾰开放作出突出贡献。坚决拥护“⼀国两制”⽅针,曾任澳门特别⾏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和澳门特别⾏政区筹备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为澳门顺利回归和平稳过渡、保持澳门繁荣稳定发挥了重要作⽤。荣获“中华慈善奖”、澳门特别⾏政区政府“⼤莲花荣誉勋章”。
马云
马云,男,汉族,中共党员,1964年9⽉出⽣,浙江嵊州⼈,阿⾥巴巴(中国)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他创⽴的阿⾥巴巴集团打造了全球最⼤电⼦商务平台,年交易额达数万亿元,成为拉动内需巨⼤推动⼒;创建互联⽹⽀付、物流体系等,为中⼩企业打造商业基础设施;建⽴全球领先移动⽀付⽹络,通过⼤数据技术建⽴新型社会诚信体系;⾃主研发飞天操作系统,奠定我国云计算基础;⾸倡世界电⼦贸易平台(eWTP),并推动写⼊⼆⼗国集团领导⼈峰会公报,成为践⾏“⼀带⼀路”的重要民间⼒量。在他的带领下,阿⾥巴巴集团跻⾝全球企业市值前⼗,使我国在电商、互联⽹⾦融和云计算领域的国际竞争中居于领先⽔平,带动了⼀⼤批企业家和创业青年改⾰创新、锐意进取。荣获“浙江省优秀中国特⾊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称号。
马化腾
马化腾,男,汉族,⽆党派⼈⼠,1971年10⽉出⽣,⼴东汕头⼈,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席执⾏官。受益于改⾰开放⼤环境,他创⽴并带领腾讯,从⼀个仅有5⼈的⼩企业成长为全世界最具影响⼒的互联⽹公司之⼀。提出“互联⽹+”概念,⼤⼒推动、QQ、在线⽀付等互联⽹应⽤,从民⽣政务、⽣活消费、⽣产服务、⽣命健康、⽣态
出“互联⽹+”概念,⼤⼒推动、QQ、在线⽀付等互联⽹应⽤,从民⽣政务、⽣活消费、⽣产服务、⽣命健康、⽣态环保等⽅⾯推动数字化转型升级,在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传统⾏业和科技创新融合发展等⽅⾯发挥了重要作⽤。搭建腾讯基⾦会平台,倡导全民公益理念,通过信息技术打造⼴泛参与、透明可信的公益新格局。荣获“中国优秀民营科技企业家”称号和“南粤突出贡献奖”等。
马善祥
马善祥,男,回族,中共党员,1955年11⽉出⽣,四川隆昌⼈,重庆市江北区观⾳桥街道⼈民调解委员会“⽼马⼯作室”负责⼈。他热爱众⼯作,对众充满感情,将⼀⼼为民的信念贯彻⼯作始终,把让众满意作为价值追求。从事基层调解和众思想政治⼯作30年,总结出“民为本、义致和”六字理念、遵循“情、理、法、事”⼗三要则、依托“3441”保障制度、⽼马“三⼗六策”等⼀整套“⽼马⼯作法”。成功化解数⼗起重⼤⽭盾纠纷,妥善处置多个意外事件,接访2万多⼈次,办理信访问题1500余件,调解成功率达98%以上,维护了辖区和谐稳定。荣获“全国先进⼯作者”“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
王⼤珩
王⼤珩,男,汉族,中共党员,1915年2⽉出⽣,2011年7⽉去世,江苏吴县⼈,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原名誉所长,中国科学院院⼠、中国⼯程院院⼠。在他的领导下研制出第⼀台红宝⽯激光器和⾸台航天相机,主持研制出我国第⼀台⼤型光测设备。1986年3⽉,他会同其他3名科学家提出“863”计划建议并获中央批准,成为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旗帜,促使发展⾼科技成为实现我国科技现代化的⼀项重要战略部署。1992年与其他学部委员倡议并促成建⽴中国⼯程院。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两弹⼀星”功勋奖章、⾸届“何梁何利基⾦优秀奖”。
王书茂
王书茂,男,汉族,中共党员,1956年12⽉出⽣,海南琼海⼈,海南省琼海市潭门镇潭门村党⽀部纪检委员、潭门镇海上民兵连副连长,第⼗三届全国⼈⼤代表。他积极投⾝维护南海领⼟主权和海洋权益,先后参加多项国家重⼤涉海⼯作,培养南海维权民间⼒量。在南海维权中敢于⽃争,充分发挥了民间⼒量的积极作⽤。带领众造⼤船、闯远海致富,成为潭门镇带头致富、带领众致富的“双带”典型。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王永民
王永民,男,汉族,中共党员,1943年12⽉出⽣,河南南召⼈,北京王码创新⽹络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他创⽴汉字键盘设计三原理及数学模型,1983年发明“王码五笔字型”汉字输⼊法,⾸创“汉字字根周期表”,有效解决了进⼊信息时代的汉字输⼊难题。1998年发明“98规范王码”,是符合国家语⾔⽂字规范并较早通过鉴定的汉字输⼊法,推动了计算机在我国的普及。其发明技术获得中、美、英等国专利40余项。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等称号和“全国五⼀劳动奖章”。
王有德
王有德,男,回族,中共党员,1953年9⽉出⽣,宁夏灵武⼈,宁夏灵武⽩芨滩国家级⾃然保护区管理局党委原书记、局长。他带领职⼯⼤⼒推进防沙治沙,营造防风固60万亩,控制流沙近百万亩,有效阻⽌⽑乌素沙漠的南移和西扩,呈现出⼈进沙退的可喜局⾯。探索形成“宽林带、多⽹络、多树种、⾼密度、乔灌混交”防沙治沙模式,实现了“沙漠绿、场⼦活、职⼯富”的奋⽃⽬标,为全国防沙治沙提供了宝贵经验。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先进⼯作者”“全国治沙英雄”“全国绿化先进⼯作者”等称号。
王伯祥
王伯祥,男,汉族,中共党员,1943年2⽉出⽣,⼭东寿光⼈,⼭东省潍坊市委原副书记、市长,原寿光县委书记。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时期,他坚持发展第⼀要务,以富民强县为⼰任,⽴⾜寿
光种植蔬菜的传统优势,全⼒扶持和推⼴寿光冬暖式蔬菜⼤棚试验,⼤⼒发展寿光蔬菜批发市场,创建了全国闻名、江北最⼤的蔬菜批发市场。寿光蔬菜产业化模式推向全国,产⽣巨⼤的经济社会效益。⼤⼒推动潍坊市农业产业化和⼯业股份制改造以及个体私营经济发展,为潍坊经济繁荣贡献⼒量。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
王启民
王启民,男,汉族,中共党员,1937年9⽉出⽣,浙江湖州⼈,⼤庆油⽥有限责任公司原总经理助理。他始终⽤“⼤庆精神”和“铁⼈精神”从事科学研究,敢于挑战油⽥开发极限;坚持“宁肯把⼼⾎熬⼲,也要让油⽥稳产再⾼产”的信念,攻克⼀道道技术难关,创造多项世界纪录。主持研究并提出了“分阶段多次布井开发调整”理论,其中表外储层开发利⽤打破了国内外认为不能开采的禁区;主持的油⽥⾼含⽔后期“稳油控⽔”项⽬研究,为⼤庆油⽥实现27年5000万吨以上⾼产⾼
了国内外认为不能开采的禁区;主持的油⽥⾼含⽔后期“稳油控⽔”项⽬研究,为⼤庆油⽥实现27年5000万吨以上⾼产⾼效持续开发作出重要贡献。他是⼀代⽯油⼈的杰出代表,为“铁⼈精神”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荣获“全国先进⼯作者”“⿊龙江省特等劳动模范”等称号。
劳动模范人物事迹简介王选
王选,男,汉族,九三学社社员,1937年2⽉出⽣,2006年2⽉去世,江苏⽆锡⼈,全国政协原副主席,北京⼤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所原所长,中国科学院院⼠、中国⼯程院院⼠。他主持研制成功的汉字激光照排系统、⽅正彩⾊出版系统得到⼤规模应⽤,实现了我国出版印刷⾏业“告别铅与⽕,迈⼊光和电”的技术⾰命,成为我国⾃主创新和⽤⾼新技术改造传统⾏业的典范。致⼒于研究成果产业化,主持开发的电⼦出版系统,引发报业和印刷业四次技术⾰新,使汉字激光照排技术占领99%国内报业和80%海外华⽂报业市场。设⽴“王选科技创新基⾦”,⽀持⿎励青年科技⼯作者开展科技创新研究。荣获国家最⾼科学技术奖。
王宽诚
王宽诚,男,汉族,1907年6⽉出⽣,1986年12⽉去世,浙江宁波⼈,王宽诚教育基⾦会创办⼈,⾹港中华总商会原会长,第六届全国政协常委。他是⾹港⼯商界爱国爱港的优秀代表,⿍⼒⽀持内地改⾰开放。推动建⽴⾹港中华总商会中国“四化”服务委员会,宣传国家改⾰开放政策,为⾹港⼯商界⼈⼠参与内地改⾰开放搭建平台,激发了港澳⼈⼠和海外侨胞的爱国热情,为他们回报祖国起到了⽰范引领作⽤。出资创⽴“王宽诚教育基⾦会”,⽀持国家选派留学⽣,培养⾼科技⼈才。坚决拥护“⼀国两制”⽅针,曾任⾹港特别⾏政区基本法咨询委员会执⾏委员会副主任,参与⾹港特别⾏政区基本法起草⼯作。编号第4651号⼩⾏星被命名为“王宽诚星”。
王家福
王家福,男,汉族,中共党员,1931年2⽉出⽣,四川南充⼈,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原所长,第九届全国⼈⼤常委。他参与民法通则、公司法、物权法等多部重要民商事法律的起草和制定⼯作,为我国民商事⽴法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促进作⽤。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基本构想,较早提出依法治国理念,对改⾰开放以来法治建设和法学繁荣起到了积极推动作⽤。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荣获改⾰开放三⼗年⾸届“中国法学优秀成果奖”特别贡献奖等。
王瑛
王瑛,⼥,回族,中共党员,1961年11⽉出⽣,2008年11⽉去世,四川巴中⼈,四川省巴中市南江县委原常委、纪委原书记。她奋战在纪检监察⼀线20年,探索创新纪检监察⼯作为民服务零距离、⼲关系零隔阂、监督监察零空档、案件查处零搁置、再塑形象零起点的“五个零”⼯作法,严格监督执纪问责,坚决维护党的纪律、国家法律权威,营造了风清⽓正的良好环境。她对党忠诚,鞠躬尽瘁,⾝患肺癌战⽃到⽣命的最后⼀刻,⽤实际⾏动诠释了全⼼全意为⼈民服务的宗旨。2009年,以她的事迹改编的电视剧《远⼭的红叶》及⼤型话剧《红叶旅途》在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荣获“全国纪检监察系统先进⼯作者标兵”称号,被追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三⼋红旗⼿”称号。
韦昌进
韦昌进,男,汉族,中共党员,1965年11⽉出⽣,江苏南京⼈,⼭东省枣庄军分区政治委员。他参加
边境⾃卫还击作战,在弹⽚击中左眼、穿透右胸,全⾝22处负伤的情况下,⾼呼“为了祖国,为了胜利,向我开炮”,引导炮兵打退敌军8次反扑,独⾃坚守战位11个⼩时,由于伤势过重,昏迷7天7夜,左眼失明,为保卫改⾰开放和平环境作出巨⼤牺牲奉献。从战场归来后,他始终不忘初⼼,义务作事迹报告和宣讲辅导500余场次,⽤⾃⾝经历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荣获“⼋⼀勋章”和“战⽃英雄”“全国⾃强模范”等称号。
韦焕能
韦焕能,男,壮族,中共党员,1942年4⽉出⽣,⼴西河池⼈,⼴西壮族⾃治区河池市宜州区屏南乡合寨村村委会原副主任。1980年,他组织原合寨⼤队果作屯(⾃然村)村民冲破体制束缚,以⽆记名投票的形式直接差额选举产⽣村民委员会,当选为村民委员会主任,这是我国第⼀个村民委员会,率先实⾏村民⾃治。村民委员会探索的⼀系列管理制度,如村规民约、选举⽅法、议事制度等做法,为建⽴基层众⾃治制度作了重要探索。合寨村荣获“全国民主法治⽰范村”称号。
巨晓林
巨晓林,男,汉族,中共党员,1962年9⽉出⽣,陕西岐⼭⼈,中铁电⽓化局集团⼀公司技术员,中华全国总⼯会副主席(兼职)。1987年参加⼯作以来,他刻苦学习、认真钻研、勇于创新,掌握了⼤量铁路接触⽹施⼯所需要的新知识和新技能。先后参加了⼤秦线、京郑线、哈⼤线、京沪⾼铁等10多项
国家铁路重点⼯程建设,创新施⼯⽅法114项,主编
技能。先后参加了⼤秦线、京郑线、哈⼤线、京沪⾼铁等10多项国家铁路重点⼯程建设,创新施⼯⽅法114项,主编《接触⽹施⼯经验和⽅法》,配发给数千名接触⽹⼯作⼈员作为⼯具书。他从⼀名普通农民⼯成长为知识型⼯⼈,唱响了“劳动光荣、知识崇⾼、⼈才宝贵、创造伟⼤”的改⾰开放时代主旋律。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和“中华技能⼤奖”“全国五⼀劳动奖章”。
孔繁森
孔繁森,男,汉族,中共党员,1944年7⽉出⽣,1994年11⽉去世,⼭东聊城⼈。西藏⾃治区阿⾥地委原书记、政协原主席。1979年开始,他两次进藏⼯作,勤政为民,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民族团结。1992年底孔繁森第⼆次援藏⼯作结束后,被任命为阿⾥地委书记。为了摸清情况,探索带领众脱贫致富的路⼦,跑遍了全地区106个乡中的98个,⾏程8万多公⾥,与藏族众结下了深厚友谊,被称为“新时期的雷锋”“90年代的焦裕禄”。他的英雄事迹和崇⾼精神,激励和影响着⼴⼤中华⼉⼥投⾝改⾰开放事业,⾃发到祖国和⼈民最需要的地⽅去,到最困难、最艰苦的地⽅去⼲事创业。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称号,被追授“模范共产党员、优秀领导⼲部”称号。
厉以宁
厉以宁,男,汉族,中共党员、民盟盟员,1930年11⽉出⽣,江苏仪征⼈,北京⼤学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教授,曾任民盟中央副主席,第七届、⼋届、九届全国⼈⼤常委,第⼗届、⼗⼀届、⼗⼆届全国政协常委。他是我国最早提出股份制改⾰理论的学者之⼀,参与推动我国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主持起草证券法和证券投资基⾦法,参与推动出台⾮公经济36条以及⾮公经济新36条,对我国经济改⾰发展产⽣了重要影响。另外,在国有林权制度改⾰、国有农垦经济体制改⾰以及低碳经济发展等⽅⾯作出了突出贡献。荣获教育部第六届及第七届⾼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社会科学)⼀等奖。
叶聪
叶聪,男,汉族,中共党员,1979年11⽉出⽣,湖北黄陂⼈,中国船舶重⼯集团有限公司第七〇⼆研究所副所长、⽔下⼯程研究开发部主任,“蛟龙号”深海载⼈潜⽔器⾸席潜航员,全海深载⼈潜⽔器总设计师。他长期从事载⼈潜⽔器的研究、设计和研发⼯作,通过不懈努⼒,终将“蛟龙号”从图纸变为现实。出于对载⼈深潜事业的热爱,主动肩负起试航员的重担,作为主驾驶员参与“蛟龙号”深潜作业共计50次,最⼤下潜深度达到7062⽶。作为改⾰开放以来载⼈深潜事业的代表⼈物,他是青年⼈岗位建功、报效祖国的榜样。荣获“载⼈深潜英雄”荣誉称号和“全国五⼀劳动奖章”“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申纪兰
申纪兰,⼥,汉族,中共党员,1929年12⽉出⽣,⼭西平顺⼈,⼭西省平顺县西沟村党总⽀副书记,⼭西省妇联原主任,长治市⼈⼤常委会原副主任,平顺县委原副书记。改⾰开放以来,她不断探索⼭区发展道路,全⾯发展农、林、牧、副⽣产,带领平顺县西沟村⼈治⼭治沟、兴企办⼚,逐浪市场经济⼤潮,奋⼒建设⼩康新村,西沟村的发展始终⾛在⼭西前列。她是唯⼀连任⼗三届的全国⼈⼤代表,初⼼不改、⽮志不渝。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道德模范”等称号。
史久镛
史久镛,男,汉族,中共党员,1926年10⽉出⽣,浙江宁波⼈,外交部原法律顾问,联合国国际法院原院长。他长期⼯作在外交和国际法战线,为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和国际公平正义做了⼤量⼯作。全程参与中英⾹港问题谈判,参与设计⼀系列具有开创意义的法律制度安排,为⾹港平稳过渡与顺利回归作出贡献。在任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委员和国际法院法官,特别是院长期间,以精湛学识、公正品格和勤勉作风履⾏职责,赢得国际社会和国际法界普遍赞誉,为国家民族争光。卸任国际法院院长职务后,90岁⾼龄仍积极⼯作,在涉外法律事务中作出突出贡献。
冉绍之
冉绍之,男,汉族,中共党员,1953年5⽉出⽣,重庆奉节⼈,重庆市奉节县移民局原副局长。他作为⼀名长期⼯作在移民第⼀线的基层⼲部,⼼系国家⼤局和移民利益,深⼊细致做好移民的思想政治
⼯作,落实移民⽣产、⽣活安置等问题。积极投⾝三峡库区建设,成功创造“江边⼀条路、路边⼀排房、房前⼯商业、房后种果粮”的移民后靠安置模式,为重庆农村移民安置树⽴了样板,在三峡库区⼤⼒推⼴。⼤胆探索三峡库区多元化发展格局,带领众配套新建⼈畜饮⽔和灌溉蓄⽔⼯程,修建排⽔堰和移民公路,开发果园和耕地,圆满完成三峡移民外迁内安任务。荣获“全国先进⼯作者”“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民满意的公务员”等称号。
包起帆
包起帆,男,汉族,中共党员,1951年2⽉出⽣,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原副总裁、原技术中⼼主任。他是伴随改⾰开放成长起来的中国⼯⼈的缩影。研发新型抓⽃及⼯艺系统,推进了港⼝装卸机械化,被誉为“抓⽃⼤王”。参与开辟了上海港⾸条内贸标准集装箱航线,参与建设了我国⾸座集装箱⾃动化⽆⼈堆场,积极推进了我国⾸套⾃动化程度最⾼的散矿装卸设备系统的研发,领衔制定了集装箱—RFID货运标签系统国际标准。40年来带领团队技术创新,获国家发明奖3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3项,获巴黎、⽇内⽡等国际发明展⾦奖36项。连续五届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顿珠
顿珠,男,藏族,中共党员,1965年6⽉出⽣,西藏⾃治区阿⾥地区改则县物玛乡抢古村党⽀部
书记。他充分发
挥“领头雁”“排头兵”作⽤,⽤以⾝作则的⾏动增进民族团结,带领众以牲畜⼊股、劳动⼒⼊股、联户放牧、草场流转的“四个⼊股”⽅式参与合作社运营;整合资源推动村集体经济规模化发展,探索总结出“劳动⼒统⼀安排、草场统⼀管理、畜产品统⼀购销、经营收⼊统⼀分配、⽆劳动⼒和孤寡⽼⼈统⼀供养、在校⽣统⼀记分”的“六个统⼀”运作模式,促进了牧户与村经营主体“联产联业”“联股联⼼”,增强了村民的集体意识、合作意识、市场意识,实现了由过去的粗放式经营向集约化经营转变,确保了众收⼊有保障、可持续。他的成功经验对于推动牧区村集体经济规模化、组织化、市场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廷·巴特尔
廷·巴特尔,男,蒙古族,中共党员,1955年6⽉出⽣,内蒙古呼和浩特⼈,内蒙古⾃治区锡林郭勒盟阿巴嘎旗洪格尔⾼勒镇萨如拉图雅嘎查党⽀部原书记。1974年他从呼和浩特市来到洪格尔⾼勒镇萨如拉图雅嘎查下乡,由⼀名城市青年成为普通牧民。不断探索草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结合点,带领牧民划区轮牧、建设草原、积极调整畜结构,进⾏精细化、科学化养殖,牧民⼈均纯收⼊从40年前的40元增加到现在的1.88万元,草原得到合理保护和利⽤,实现了⽣态保护与牧民增收的双赢。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等称号。
刘汉章
刘汉章,男,汉族,中共党员,1936年7⽉出⽣,2009年11⽉去世,河南巩义⼈,邯郸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原董事长、总经理。改⾰开放之初,他思想敏锐,抓住机遇,⼤⼑阔斧地开始邯钢领导体制改⾰和劳动⼈事分配制度改⾰;上世纪90年代,把市场机制引⼊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抓住成本管理“⽜⿐⼦”。创⽴推⾏“模拟市场核算、实⾏成本否决”经营机制,扭转邯钢被动局⾯,实现跨越式发展,利润总额连续4年保持全国同⾏业前三位,连续8年稳居河北省第⼀位。“邯钢经验”在全国掀起了⼀场企业管理模式⾰命,先后有2万余家企事业单位到邯钢学习取经,被誉为我国“⼯业战线上的⼀⾯红旗”,成为继⼤庆之后在全国推⼴的第⼆个⼯业学习典型。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等称号。
刘永好
刘永好,男,汉族,众,1951年9⽉出⽣,四川新津⼈,新希望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第九届、⼗届全国政协常委,第七届、⼋届全国⼯商联副主席。1982年他投⾝农业领域,1987年研制出第⼀款国产乳猪饲料。带领企业不忘初⼼,勠⼒前⾏,不断拓展,⽬前产品涵盖饲料⽣产、农业科技、⾷品加⼯、⾦融服务等诸多领域,在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分(⼦)公司600余家,员⼯近7万⼈,年销售收⼊超千亿元,连续14年被评为“中国企业500强”。积极投⾝公益事业,倡议发起“中国光彩事业”。开启“精准扶贫1+1”⾏动,⼴泛开展产业扶贫、教育扶贫。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等称号和“全国脱贫攻坚奉献奖”。
许⽴荣
许⽴荣,男,汉族,中共党员,1957年7⽉出⽣,江苏盐城⼈,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他在担任上海航运交易所⾸任总裁期间,打造了我国第⼀个国家级⽔运交易市场,成为我国最早对外开放的航运交易窗⼝。2016年成功领导全球最⼤航运企业改⾰重组,直接策划指挥了中远集装箱货运体制改⾰,引领中国集装箱运输事业的发展,有⼒推动了中国外贸运输改⾰,为更多中国企业“⾛出去”搭建了桥梁。积极落实“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任务,探索国际合作新模式,加快推进码头产业国际化经营,着⼒打造中国融⼊全球经济的海洋运输通道和物流通道,为“⼀带⼀路”建设提供有⼒保障。荣获“全国五⼀劳动奖章”。
许振超
许振超,男,汉族,中共党员,1950年1⽉出⽣,⼭东荣成⼈,青岛前湾集装箱码头有限责任公司固机⾼级经理,中华全国总⼯会原副主席(兼职),第⼗⼀届、⼗⼆届全国⼈⼤常委。他⽴⾜本职,⼲⼀⾏、爱⼀⾏、精⼀⾏,⾃学成才,苦练技术,练就了“⼀钩准”“⼀钩净”“⽆声响操作”等绝活,先后七次刷新集装箱装卸世界纪录,使“振超效率”享誉全球。勇于创新,敢于开拓,带领团队积极开展科技攻关,持续破解安全⽣产难题,填补国际技术空⽩,为国家节约巨额成本。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